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185節
就在這些人摸不透溫清衍為何還能如此淡然的時候,便聽到了上首處傳來的皇上的聲音: “溫愛卿是否辜負了朕的厚望,什么時候由劉愛卿說了算了?” 明明是與平常一般沒有任何情緒波動的語氣,卻生生讓人聽出了一股不怒自威之感。 再仔細一分析皇上的言外之意,便能聽出對于戶部尚書最后的那一番話,皇上極為不滿。 什么叫做“是否辜負了朕的厚望,由劉愛卿說了算?”這話與說戶部尚書在擅自做皇上的主有什么區別? 往小了說,這是劉大人一時失言,有所僭越,往大了說,這就是以下犯上,是重罪! 戶部尚書顯然也聽出了這一點,當即便腳下一軟,直接跪伏在地: “皇上明鑒,微臣……微臣只是憂心國庫,絕無此意啊皇上!” 皇帝直接冷哼了一聲: “憂心國庫?你連溫愛卿的話都沒聽完,便已經知道溫愛卿這是要動用國庫了?” “這……”戶部尚書頓時不知該如何接話,造橋修路,除了動用國庫,還能有其他的辦法? 很快,戶部尚書便知道了答案:的確有不動用國庫便能修路的方法。 因為皇上直接讓王公公將溫清衍呈上的計劃書概括給念了一遍。 承包制度、公路收費站、五五分成…… 一個又一個陌生的詞語將眾人砸的有些頭暈。 還不等眾人將這份讓人拍案叫絕的計劃書在腦海中整理消化一番,便聽到了皇上對戶部尚書的問責聲: “朕看你憂心國庫是假,黨同伐異才是真!” 說到此處,或許是氣急,皇帝隨手便抄起手旁的茶杯砸向了戶部尚書。 黨同伐異! 這樣的罪名,戶部尚書如何敢應? 面對撲面而來的茶杯,戶部尚書硬是沒有敢躲一下,頂著被砸破的腦袋,直直地向皇上請罪求情。 然而皇上也不知是否是氣急了,一直沒有應聲。 眼見著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大皇子一脈的其他官員見勢不妙,連忙一同為戶部尚書求情。 什么只是一時失言,什么也是心急,還有什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之類的言語,那叫一個層出不窮。 過了好一會兒,皇上的臉色才終于有所緩和。 就在大皇子一脈的官員以為皇上這是氣消了的時候,便被皇上接下來的一句話打了個猝不及防: “原本朕以為半個月的禁足,足夠讓劉愛卿反身自省,現在看來,是朕錯了?!?/br> 隨后,皇上甚至沒有給戶部尚書和大皇子一脈反應的時間,大手一揮,又將戶部尚書給禁足了一個月,讓其回府繼續反省。 當然,這對于大皇子一脈與戶部尚書來說,這并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便是在宣布過對戶部尚書的懲罰之后,皇上又看似不經意地接上了一句: “這修路的法子不錯,朕允了,溫愛卿盡快實施下去。另外,在劉愛卿禁足的這段時間,戶部便由溫愛卿暫為管理吧?!?/br> 此話一出,大皇子一脈是真的慌了! 暫為管理是什么意思? 有多少人是暫管著暫管著,便去掉了那個“暫”字? 這讓大皇子等人如何能夠接受? 然而皇上顯然是完全不在意大皇子等人的想法的,甚至沒有給其求情的機會,便話鋒一轉,說起了溢州修筑堤壩之事。 熟知皇上性子的人便知道,戶部之事已成定局,皇上心意已決,不會再收回成命。 戶部尚書再次被禁足,戶部還由溫清衍暫時管理,兩件事加在一起,直接奪走了大皇子的全部心神。 對于早朝上接下來的內容,大皇子是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而與大皇子一樣神情恍惚的,還由溫家的幾位兄弟。 看看剛剛發生的事! 戶部尚書失言,皇上問責,而后提拔交了一份絕妙的計劃書的有功之臣。 這一切是多么合理自然? 若沒有昨日的書房密談,任溫家的兄弟幾人想破腦袋,也看不出皇上這完全是故意的! 抓住一個在尋??礋o關緊要的錯誤,將其放大,而后順水推舟…… 兄弟幾人感到心驚rou跳的同時,不由自主地斂息收神,臉上的表情愈發小心謹慎了起來。 早朝結束后,溫家眾人意料之中地收到了來自大皇子的一番“友好問候”。 對此,已經下定決心支持厲王府的溫家幾父子都未將其放在心上。 除此之外,在早朝結束之后,皇上還專門為了修路之事,將溫清衍連同著一干重要的官員叫去了御書房,開了一個小會。 從會議上皇上的言語便能看出,其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依舊是那一句話,既然已經決定支持厲王,溫家自然是要為此事盡心盡力。 所以在會議之上,旁人問及溫清衍是如何想到如此絕妙的點子時,溫清衍直言是受到了顧硯書的啟發。 同時也不忘向皇上說明,想要與厲王妃共同完成這件事。 此言一出,便直接遭到了部分大臣的抵制。 說什么顧硯書既已嫁給厲王殿下為妃,便應該專心后宅,不該插手朝廷之事。 更何況修路之事事關重大,如何是一個后宅之人有資格插手的? 然而還不等溫清衍反駁這些人的言語,皇上便率先開口,允了溫清衍的要求,答應顧硯書參與此事。 溫清衍根本沒有想到皇上居然會答應的如此爽快。 畢竟如同其他大臣所說,男子嫁與人為妻,便不再擁有入仕與插手朝堂之事的資格。 錯愕之下,溫清衍下意識看了皇上一眼。 到最后會議結束之時,溫清衍都還記得皇上當時的神情。 復雜中帶著一絲讓人看不懂的情緒。 離開御書房之時,溫清衍沒忍住回頭看了一眼坐在殿中的皇帝一眼。 腦海中不期然響起了昨日在書房之中,父親的一句隨口感慨: “恐怕皇上現在也有些后悔了……” 第131章 君心難測,皇上到底有沒有后悔,溫清衍無從得知。 最后,溫清衍也只是默默收回自己的視線,退出了御書房。 皇上讓顧硯書一同參與修建水泥路的事,不多時便傳入了溫家其他人和顧硯書的耳中。 知道這件事最開始是溫清衍的提議后,溫家的幾位兄弟,特別是溫清霄,對自家四哥那叫一個贊不絕口。 畢竟溫清霄可沒有忘記,自家父親說了,皇上最開始是將厲王妃當做了棄子。 故而溫清霄心中最擔憂的,便是待到日后厲王殿下封儲,皇上會直接一杯毒酒,將厲王妃賜死。 但是現在,皇上愿意在修路此等大事之上讓厲王妃參與進來,多少也能證明,皇上對厲王妃沒有殺心了。 從昨日書房密探之后,心中便一直壓著一塊兒大石頭的溫清霄,此刻終于覺得輕松了些許。 看著自家四哥的眼神中,也帶上了一絲笑意: “既然如此,不若四哥下午與清霄同去報社,順便也可將這個消息告知殿下?” “也好?!睖厍逖芪⑽Ⅻc頭。 后宅之人插手前堂之事,到底是違背了祖制。 所以讓顧硯書輔佐之事,皇上并未下明旨,只給了溫清衍一道手諭,讓其代為轉達。 同樣也是這道手諭,溫家兄弟又再一次對自家父親佩服地五體投地起來。 昨日父親便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皇上并非一個一成不變,只知遵守祖規條例之人,今日皇上便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原本溫清霄以為,依照顧硯書之能,被迫嫁給厲王為妃,從此無緣于朝堂,心中定然有所遺憾。 現在有了皇上的這道手諭,雖然依舊不算是正經的官身,但也能有所慰藉。 而拿到這封手諭,看過之后,顧硯書沒有直接表態,只先問了一個問題: “皇上怎么突然想到讓我來輔佐四公子了?” 雖然不知道顧硯書為何突然問及此事,溫清衍依舊老老實實給了答案: “規劃書是殿下所寫,理應讓皇上知道?!?/br> 溫清衍還順嘴提了一下當時有幾個大臣反對,但皇上依舊下了這一道手諭。 會提及此事,溫清衍原本是想表達個皇上態度很明確,不需要有額外的那些不必要的擔憂。 然而顧硯書只是撫了撫額,低聲回了一句: “怪我昨日沒與四公子說清楚,這計劃書是‘送’給四公子的?!?/br> 顧硯書著重強調了那一個“送”字,這個時候,溫清衍也終于回過味兒來了: “王妃這是,不想插手此事?” 別說是溫清衍,就連溫清霄臉上也是止不住的詫異。 畢竟從某種角度來說的,溫清霄與顧硯書有著不少共同點。 譬如兩人都胸懷抱負,譬如兩人都因為陰差陽錯等元素,無緣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