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110節
自己可是慷慨激昂地說了大半天呢! “需要有什么反應?”顧硯書將最后一頁賬目看完,將賬本放在一旁,看向秦灝,“不過是自尋死路罷了?!?/br> “嗯……嗯?”秦灝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反應過來,“皇嫂你早就知道他們會這么做?” 這次顧硯書沒有說話,只給了秦灝一個眼神。 他當然知道。 這可是周家和韻瓷齋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抓住怎么 行? “那你怎么還……” 秦灝這句話還沒說完,便想到了顧硯書剛剛說“不過是自尋死路”時,語氣中的篤定與冷然。 瞬間便像是明白了什么: 恐怕…… 這也是皇嫂給周家和韻瓷齋挖下的坑! 不得不說,相處了這么久,秦灝雖然不像是秦戮那樣,已經達到了顧硯書一個眼神,便能知道顧硯書心中大概所想的默契,但也對其有了一定的了解。 皇宮中的這批瓷器,的確是顧硯書給周家挖的最后一個坑。 同樣也的確是周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惜,并不是周家眼中的那根救命稻草,反而是壓死駱駝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在韻瓷齋的生意回暖后不到五天,周家心口的那口氣甚至還沒松下去的時候,韻瓷齋便又出事了。 這次,是因為大街上不知道是誰隨口說了一句,城南中破廟中住著的乞丐,用來乞討的瓷碗,似是出自韻瓷齋。 這一句話,可像是熱水掉進了滾油鍋,直接炸開了! 要知道這些天韻瓷齋接著皇宮的東風,賣出去了不少瓷器。 不僅一掃以前的頹勢,甚至還隱隱有價格上漲的勢頭。 再有幾天就過年了,今年家中該換的新瓷也早就已經換了。 這個時間點再買瓷器,無非是想要沾沾皇宮中的光,以求來年更加順利。 結果現在卻有人說乞丐居然也在用韻瓷齋的瓷碗? 這讓這些沖著占個好兆頭買了瓷器的人怎么肯依? 當即便派人去城南的破廟中查看了情況,誰知道下面的人當即便回稟,城南中的乞丐們,的確是用的韻瓷齋的瓷器。 而且不僅僅是城南,現在京中大半的乞丐,都是用的韻瓷齋的瓷器! 還有人問了原因,那些乞丐也如實以高,因為韻瓷齋的瓷器便宜。 這些碗都是旁人以十文錢三個賣給他們的,他們雖然是乞丐,但是也想套個換新瓷的好彩頭。 均攤下來四文錢一個不到的瓷碗難得,所以幾乎全城的乞丐都買了。 不僅僅是乞丐,有些收入低的做苦力的家庭,以及販夫走卒們,也都買了! 這個時候又有消息傳來。 說是韻瓷齋今年的確有瓷器賣入皇宮,但是那批瓷器并不 是宮中的貴人們用,而是給宮里的下人們用的! 聽著這些消息,這些天才買過韻瓷齋瓷器的人差點沒被氣個仰倒! 宮里的彩頭沒沾上,結果下九流的人卻和他們用上了一樣的瓷器。 最讓人生氣的,則是那些人一個瓷碗不到四文錢,他們卻是花了大價錢買回了家! 這些真相,這番落差,怎么能夠讓人接受? 當即便有脾氣差的,直接差人將韻瓷齋的瓷器給運回去,在韻瓷齋的門口砸了個粉碎。 甚至還撂下了話: “我家主子說了,我家府上雖不是什么鐘鳴鼎食的富貴人家,但也絕不是什么乞丐走卒一流!這次算我家主子眼瞎心盲,這筆買瓷器的錢,就當是給你們做善事了!” 這樣的動作,似乎是給了其它吃了這個悶虧的人家一個示范。 緊接著,便有接二連三的有人將瓷器運到韻瓷齋的門口砸碎,并且撂下了同樣的話。 一個兩個倒還好,十個二十個,這件事便瞬間止不住了。 不過一日的功夫,韻瓷齋這個招牌,便和“乞丐走卒”畫上了等號。 原本略微有些回暖的生意頓時一落千丈,甚至再也沒了一絲復起的希望。 畢竟尋常人家都不愿意與乞丐一流同用一種瓷器,更何況是宮中的貴人們? 韻瓷齋,算是徹底完了! 這個時候,周大終于明白,自己前些日子心中的不安到底是為何了! 當初厲王妃要買下周家的綢緞生意的時候,周大也出現過這樣的預感,只是他在周家人微言輕,到底沒有拗過家中長輩,將綢緞生意給賣了出去。 手里沒了綢緞生意,韻瓷齋也沒了任何希望,周家也算是完了。 韻瓷齋沒有堅持到過年,便再一次關了門。 隨后,周家再一次將手中的生意掛牌出售,這一次,所掛的便是瓷器的生意。 但經過了這些天的鬧劇,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韻瓷齋是誰碰誰倒霉。 在韻瓷齋掛牌之后,整個京中上下,竟然無一人敢上前接盤。 周家人也知道,韻瓷齋這樣的情況,每拖一日,價格便會低上一分。 最后,周家人只能狠狠心,將瓷器生意給拆分開來,將店鋪以及窯廠,分開售賣,并且又將價格向下壓低了一成,只求能夠盡快脫手。 這一次,終于有人肯來接手周家的這一部分產業了。 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便是這一次,接手周家的瓷器生意的人,依舊是厲王妃,顧硯書。 第85章 上次見周家人的時候, 歸園居還沒有開始營業,顧硯書便讓周家人找了一座茶樓。 這一次,顧硯書自然是直接將人約到了自己的地盤上, 在談話的時候, 順便還能視察一下自己的產業, 看一看由自己打下的江山。 當然, 除了見面地點的不同外, 這次和顧硯書談話的人也不同。 除了周大以及周四外, 這一次還來了一個莫約四十上下的中年男子。 同韻瓷齋交手多次, 顧硯書自然也早就已經看過了周家人的資料,自然也知道這個人的身份—— 周家幾位少爺父親, 周家現在的當家人,周文陽。 見面也很順利,彼此都非??蜌? 完全沒有外人猜測的那樣劍拔弩張,水火不容的氣氛。 歸園居今日表演的節目是對口相聲, 臺上, 逗哏正說到一有趣的地方,臺下的看客們也極為給面子的發出了滿堂笑聲。 顧硯書坐在三樓的包間中, 臉上也出現了淡淡的笑容。 周家三父子進門的時候,恰好便看到了這一幅美人烹茶淡笑的場景。 “來了?坐吧?!?/br> 聽到動靜, 顧硯書微微向自己對面的座位抬了抬手, 才將視線從舞臺上挪開, 看向眼前的三父子。 “見過厲王妃殿下, 殿下萬安?!?/br> 周文陽微微向顧硯書行了一個禮之后,才順著顧硯書的意思,在他對面坐了下來。 坐下之后, 周文陽沒有開口說話,而是在觀察著這個讓他周家和他的三個兒子,幾次三番地跌了跟頭的人。 眼前這個人很年輕。 特別是對于年近半百的周文陽來說,更是顯得顧硯書尤為年輕。 根據周文陽的了解,顧硯書甚至比他最小的那個兒子還要小上幾個月。 然而就是這樣年輕的一個人,卻讓他周家吃了這么大一個虧,最后一敗涂地。 周文陽的眼神幾乎沒有什么掩飾,顧硯書也絲毫沒有躲閃,大大方方地讓周文陽觀察著: “周家主在看什么?” 顧硯書隨意抬了抬手,站在顧硯書身后的白術見狀,上前一步,替周家三位父子倒上了一杯茶。 周文陽也能算得上一個成功的商人,放在后事,也是眾多人口中的霸總 。 經歷過風雨,做事自然不會像小年輕那樣毛躁。周文陽沒有絲毫尷尬,同樣大方地給了回答: “殿下與傳聞中的不太一樣?!?/br> 畢竟傳聞中,顧硯書不僅一無是處,而且脾氣暴躁,是個典型的紈绔子弟。 韻瓷齋的落敗,里面到底有顧硯書的幾分算計在內,周文陽不能肯定。 但就現在顧硯書表現出來的這份氣度,便遠不是紈绔子所能擁有的。 顧硯書不置可否,內里的芯子都換了一個,自然不會再是傳聞中的那個人: “周家主與本殿想象中的,也不太一樣?!?/br> 顧硯書以前沒有見過周文陽,但卻與周家的三位少爺都有所接觸。 周家的二少爺周茂然,能力平庸卻喜歡白日做夢,做事顧頭不顧尾且不計后果,放在商場上,算是一個蠢貨。 至于周四周茂遠,倒是比周二聰明些許,雖然能力同樣不強,但至少知道少做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算得上是一個踏實的人,就是年齡尚小,有待錘煉。 周家老大周茂杰倒是這三位之中最為聰明的一個,進退有度,甚至還能算得上是老謀深算,懂得韜光養晦,暗藏鋒芒。 只可惜,受出身拖累,是個庶子,在周家人微言輕,沒有說話的余地。 可無論是周二還是周四,亦或是周大,在看到他的時候,臉上總是會帶著一絲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