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胡同養娃記 第149節
“另外還有一點,產線也會跟不上咱們開店的速度的?!?/br> 第108章 范曉娟專門跟馬大姐聊過生產線優化的事兒。 廠里第一次用上了生產線運營的模式。 分工,協作,打破以前一人制的工作模式。 馬大姐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產品線開始任命制,選拔制,干得好的姑娘們可以通過選拔,進入到辦公室工作,但是紀律性要求也很高,上下班還要求要打卡。 結果職工們的積極性還大幅度的提高。 辦公室那邊也牽頭牽線,組織大家學習,給職工們開培訓班,效果也很好,制定了公司的規章制度,這些也集中學習,集中考試,甚至連升值考試的選拔標準,也在制度里體現了出來。 有了制度,就有規章可循,講怪話的現象也消失了。 加班費制度一公布,產線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馬大姐想了個辦法,每個月產線都評勤奮之星。 別說這幫姑娘誰都不服誰。 一個比一個勤奮。 現在馬大姐不怕沒人干。 “招人的事你找我就對了?!?/br> 她手里面拿著筆,一邊想一邊記錄,比如說要招多少人,年齡段,要求云云,現在裁縫可不好找,很多人寧愿在村里支個小攤,也不愿意進工廠。 廠里面的要求也不低,起碼要有個基本功。 馬大姐這種學習態度不錯嘛,以前可是自詡是文盲的她現在都開始做筆記了。 “有什么要求,你也可以提嘛?!狈稌跃暝谒龑γ孀?,現在態度可好了。 “真?”馬大姐不信,她范曉娟還能翻天了不成。 “你說,不能辦的咱們創造條件也要辦?!?/br>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提要求了,你也知道現在一般城里的孩子,能讀書的都讀書,愿意來工廠干產線的也不多,咱們產線有一半的職工,住的也挺遠的,要不我怎么會調整上下班的時間呢,都是些女孩子,晚上下班多不安全啊?!?/br> “行,我跟廠里申請?!?/br> “廠里能同意?”以前為了個分房,能打起來。 “你放心,交到我手里,肯定保證所有人都沒怪話講?!?/br> 打了報告上去,廠里面開始招人。 不光是招人,產線也要重新整改,該裝修裝修,該增買機器就買機器。 九十年代初期,正好是吃人口紅利的時候,人力便宜,這個時候的制造業可真是賺錢啊。 廠里面也沒有拉一條生產線的能力,但是通過分工協作,出產效率提高了至少百分之二十。 廠里面把空了十多年的廢棄車間重新整理出來,要在這里重新拉一條生產線。 馬向華激情澎湃:“多少年沒有看見這樣的盛況了,我剛剛來廠里的時候,咱們廠還輝煌著吶,那個時候這個車間都是人,帶我的師傅手藝很好,后來去了蘇州開店,再后來就沒有聯系了?!庇指锌宦暎骸耙郧皡?,能進國企當真是最好最好的了?!?/br> 時代在變。 很多人都在歷史的長河中止步不進,于是淘汰在了歷史的進程中。 馬大姐算是緊趕慢趕的,總算跟上趟了。 看著廠子里有這么大變化她能不高興嗎? “這里這里,重新粉刷一下,電燈裝好,電風扇也裝好,玻璃全部都換成透明玻璃,以后這里做成能容納七十多人的生產車間,另外的那邊,把木工車間也挪過來,這邊光線好,通風也好一些,我跟馬飛提了一下,他也說好?!?/br> 以前馬向華就很羨慕人家大廠的環境,現在她不用羨慕別人了,廠里面給她撥了幾萬塊錢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 “我聽說,咱們廠子里以前還有職工宿舍的?”范曉娟打起了廢棄職工宿舍的主意。 “別提了,七十年代為了分房子還打過架,后來干脆就空著了?!瘪R向華擺擺手。 范曉娟到處跑,見識也比別人要多一些,她見生產車間經常要加班,如果廠子里有個床位休息一下,住的遠的就不用跑來跑去,辛苦的很。 “這樣吧,職工宿舍按照八人一間的標準,重新裝修做成高低床,廁所也裝修出來,每一間都要有廁所,裝修好了以后分給生產車間的人午休用,如果有人住的遠,也可以申請在單位寄宿?!?/br> 八人一間,這也就讓那些眼饞單位福利分房的人閉上了嘴。 一般人如果自己在京有地方住,誰愿意住這種“福利”房呢。 但是確實也給一部分員工創造了福利,生產車間至少有一半人,家里都不在這附近,加班還讓她們長距離通勤給人帶來了極其不便利。 有時候加夜班,住的遠的就只能在廠里面打個地鋪睡。 不然馬向華也不會總埋怨范曉娟總搞一些突發的單子給她們做了。 “這……朱廠長和潘主任能同意嗎?” “我提了,他們也同意了?!?/br> 馬向華覺得范曉娟這人真是靈泛極了。 她比了個大拇指:“我替真正需要的人感謝你?!?/br> 范曉娟笑笑:“那馬大姐,以后廠里面的活估計也越來越多了,最近招的人都上崗了,可時間還不夠?!?/br> 馬大姐拍拍胸脯:“給我解決宿舍,我敢保證不少人愿意主動加班?!?/br> 有加班費,還解決了住宿的問題,還是很多人愿意在產線加班的。 這批招工的時候她就發現,現在招來的大部分的工人都不是京市本地人,一個普工要在京市找地方住,賺的錢也所剩無幾。 如果廠里能提供住宿,最起碼可以解決很多人的根本需求。 廠里根本沒人有意見。 范曉娟沒想過朱廠長為什么不同意,因為最終通知發出去的時候,是針對全廠范圍。 不僅生產線能夠申請,其他人也能申請。 但前提條件是申請了廠里的鋪位,不能長期空著,如果發現連續一個月沒人住,按照市場價格收取床位費。 等截止日期結束,來申請住宿的人果然都是那些家在外地的,或者說雖然是家在本地,但是離廠里太遠,通勤很不方便的那種。 其中生產車間的人最多。 大家都說范曉娟格局大,自己不需要宿舍,但是幫助員工解決住宿的問題,就是一個字—— “棒”。 眼看著廠里宿舍開始裝修,生產車間的效率也漸漸提升,就算是范曉娟不提,朱廠長也主動找她提了專柜的事。 已經做了第二家,慢慢還有同行找朱廠長打聽華英廠開分店的事兒,甚至還有人走關系過來找朱廠長談分銷。 這個時候,兢兢業業干了一輩子的老廠長才有一種要紅了的感覺。 而且兩家專賣店現在銷售額都不錯,就突然給人一種莫名的自信感。 就覺得自己……不差錢。 轉型以后,華英廠確實不差錢。 以前做分銷,上面壓著分銷商,下面是一點面子都不給的供應商,貨款付出去,收回客戶那邊的尾款中間有真空時段,廠子里常常被客戶拖到沒脾氣,就像友誼商店那樣的事情,當真是把老廠長給搞怕了。 朱廠長做的最多的噩夢,就是發不起工資。 九十年代,甚至未來二十年,都是零售業發展的好時機。 現在廠里有了流動資金,就連朱廠長那顆老心臟都在蠢蠢欲動。 “百貨公司的經常要進場費,而且我之前看好的那個鋪位現在好像也租出去了,這段時間我也去到處看看,如果有更合適的鋪位,咱們再進場?!?/br> 老廠長還以為開專柜跟專賣店一樣,隨隨便便就能開呢。 黃金鋪位是不指望,可邊邊角角的地方范曉娟也看不上啊。 朱廠長很失望:“小范吶?!敝鞆S長覺得自己有點膨脹,已經從最開始的想要給職工們發齊工資,到現在居然想到開很多家分店,以后出去,他也是一枚人物。 誰還沒幾個野心在吶。 范曉娟心說廠長啊,早先我說要搞專柜的時候,你們不是不同意的呢? 不過就算專柜暫時搞不起來,廠里面還有別的事情可以做嘛,她最近還有一些別的心思,也不全在開新店上頭:“廠長,您放心,這些事情我都放在心上,咱們首先解決了產線的生產力的問題,后面的事情再慢慢說嘛?!?/br> 朱廠長看著年輕的范曉娟,覺得自己真是老了。 他見證過廠里的輝煌,也見證過廠子里最不堪的一面,現在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投入一生精力的廠子在一個年輕人手上一步步的爬起來了。 以后會越來越好的。 人老了,明顯跟不上時代的節奏跟步伐了,還要拖年輕人的后腿,可他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他要坐鎮著華英廠,把接力棒順順當當的交給下一個人。 想到這里,朱廠長渾濁的眼睛一下子就明亮了起來。 他這個老頑固,也不是沒有用途的。 “廠長?”范曉娟看朱廠長發了會兒呆,廠長也是,最近經常走神吶。 “沒事,你繼續說,還有什么?”朱廠長緩了緩神。 “就是,給員工放假的事情怎么說,當初欠的年假還沒放吶,這段時間忙完了一些,是不是該給大家放假輪休了,您放心,咱不是一起放的,咱廠子里肯定能正常運轉?!?/br> “放,放假,該補多少假期就補上?!敝鞆S長不是小氣的人。 “那可太好了?!?/br> 很快廠里就落實了補休假的計劃。 馮濤剛來沒滿一年,休假他是沒有,但是挺高興的,覺得跟著范姐有希望。 別的廠家的領導也不像她這樣,就特別陽光特別有活力。 促銷員招聘來,給新員工培訓的都是專業的服裝老師,馮濤跟著上了幾堂課,都覺得學到了好多。 小孟就更不用說了,早就咧咧著要休假。 這次開分店,從店面裝修開始,到員工培訓,她跟馮濤盯得最緊,學到的東西也最多,范姐的一套銷售理論,簡直是顛覆了小孟二十一年來的認知。 三個人在外頭找了個小酒館,吃著喝著的時候,小孟美滋滋的敬了范曉娟一杯:“多虧了范姐,真的,我這心里除了杭校長,就服你,要不是跟著你來市場部,我小孟也不是今天的小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