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你敢不敢,與朕一同,去天下最陰暗、最血腥、最無恥的地方? 步練師亦步亦趨地,進入了大朔朝堂。 ——你敢不敢,與朕一同,站在天下最寂寞、最寒冷、最孤獨的地方? 步練師小小年紀,便站上了權力巔頂。 一同。一同。一同。 你我君臣一心,父女一命。怎么到頭來,是你先走了? 三十九歲的大朔重臣步練師,雙手掩面,咽若孩提。 · · 太平七年冬,永安帝周泰駕崩,謚號為“武”。 威強睿德曰武。 克定禍亂曰武。 夸志多窮曰武。 周泰這一生,崎嶇坎坷,光輝瑰麗;血霧漫漫,白骨累累。多少年的壯哉風云,多少年的悲喜往事,都縮在史官寥寥數筆里,皆由青史后人評。 國喪之下,大地之上,大江大河濤聲洶涌,東流而去。 十載悲歡如夢,撫掌驚呼相語,往事盡飛煙。 · · 【瘋臣卷三:殺主滅宇京·完】 · · 步練師愕然道:“什么?” “回令公,此乃陛下口諭?!?/br> 傳令之人鬢角秋白,兩鬢皆霜,正是周泰御前的老太監:“陛下吩咐奴才,若是由不測之陰,便由令公cao持冊立之事?!?/br> ——“cao持冊立之事”? 步練師聽得眼皮直跳,一股寒顫直沖大腦: 這句話看似風輕云淡,但翻譯過來便是,這個龍椅接下來交給讓誰坐,是由步練師來布置談判桌! 天不可一日無日,國不可一日無君??v觀前史,若是帝王暴薨,東宮無主,便是太后聯結名公鉅卿,幾方巨頭坐在一張桌前,商定新帝人選之事—— 然而太后死得比周泰早多了。 步練師閉上了眼睛。由于周泰那一撥的皇子奪嫡,幾輪政/治/迫/害下來,周皇室人丁何其寥落,如今思來想去,竟沒有一個合適的周家人來cao持主事! 我么? 我來么? 周泰這道遺命重愈千斤,把步練師壓得脊梁一沉。 傳命圣諭是不會出錯的,“凡面奉上諭,直書天語。圣諭、詔、敕等項,備錄本文”——給老太監十條命也不夠說謊用。從這一刻起,步練師便是監國大公,負責讓各方勢力和氣地坐下,討論出新君的人選來。 步練師的頭腦慢慢冷靜下來: 沒有錯。這個角色,也只能她來演。 如今新君的人選,只剩下二殿下周琛,四殿下周理,九殿下周瑾。這三者之中,一個是她青梅竹馬,一個是她同窗好友,還有一個認她做了干娘—— 這碗水,也只有步練師端得起;這碗水,也只有步練師才端得平。 況且…… 步練師閉上眼睛。 放眼朝中文武,論能制住薄將山的,也只有她步練師了。 周泰早就知道了。 年邁的天子料到了這一天,但沒料到這一天如此之快,來不及冊立儲君便離開了人世。他事先準備好的步練師,本是為新帝鋪平道路的朝廷棟梁——正是因為這個,周泰才會放任“影不留”的首領太監陸從庸,與外姓大臣步練師走得親近。 一來是為了確認步練師的忠心,二來是為了保護步練師的安危,三來是為了監督步練師的舉止。 周泰千算萬算,漏算了他會死在,淑妃娘娘的手里。 說到這個—— 步練師眉頭皺起: 淑妃嗎? · · 步練師并不認為是淑妃毒害了周泰。 倒不是說淑妃此人對周泰是如何情深義重——后宮的娘娘們,除了傻姑娘戚英,有哪一個是真心喜歡過周泰的? 戚英暴薨當天,周泰負病趕來,痛哭至咳血不止?;实劾蟽盒睦镩T兒清,世上真正喜歡過他的女孩兒,已經死在了上京的陰詭風云里了。 淑妃在進宮之前,掌管西域胡姬貿易,單憑“胡姬貿易”這四個字,就知道這女人絕不是什么一團和氣的傻白甜。 淑妃進宮時正值李皇后隆寵,——李皇后當年何等蠻橫善妒,淑妃不照樣趕在她屁股后頭生下了周琛嗎?李皇后的打胎小技巧,步練師在戚英懷孕時見識了百八十種——這還是后宮充盈、妃子多孕、皇后火力被分散后的結果;彼時步練師甚至感嘆過,當年淑妃何等智謀,竟能在李皇后緊緊盯著她一人的情況下,平安產下周琛。 是以,淑妃看似溫婉低調,遵規守矩;實則城府極深,步步為營。她雇傭西域舞姬,刺殺周瑾,已經是被周瑾逼急之后,作出的下下之舉——但這從側面看出,淑妃是打定了主意,要從子世代下手的。 弒君是誅九族的死罪,以淑妃的性格和智力,絕對做不來這種蠢事。 何況還是實名制投毒! “是吳王殿下吧?!标憦挠共焕洳粺岬夭蹇?,“淑妃娘娘進入紫宸殿時,曾與輪換的小吳王妃,在殿前交談了幾句——說不定正是這個時候,小吳王妃在淑妃湯藥中做了手腳,用以陷害淑妃?!?/br> 這樣也符合兩子奪嫡的思路。 周琛被扣上一個殺害君父的大帽子,在以孝為先的綱常下,永生永世也不得翻身。 但是—— 太刻意了。 這不就是實名制陷害么?朝中大臣誰不是人精,這種一眼就看明白的陰謀,周瑾為何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