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在側 第153節
“瞧瞧,這都什么事兒呀?!惫珜O佳將邸報拍給元錚。 元錚接過了一看,信都又被參了,這一回是他的管家借他的勢力強占民田,御史參完了。信都侯倒是乖覺,他從公孫佳那里學到了一個辦法:我錯了,下回還敢。這回被查了,我就退回去。下回繼續。屢教不改,但屢次他都肯認錯,也是一道奇景了。 元錚道:“總比事后報復的強些。只是不堪大用?!?/br> “你又知道了?” “沒一點狠勁,沒一點恒心,周而復始,不過是因為人性本貪。是貪念驅動他,他連貪念都無法控制。驅動他的貪念,也比別人的小?!?/br> 公孫佳笑得一抖一抖的:“你這話千萬別叫他聽到,太埋汰他了!他要生氣的?!?/br> 元錚道:“我不怕他生氣,他怕你,就不會動我。動了,我也打得過他?!?/br> 公孫佳笑得更厲害了,指著他說:“你呀,你呀。哎,那你再說說別人?!?/br> 元錚又依次說了樂陵侯等人,說到朱瑛時,說:“朱郎君那里過去了,吳選那里還沒有過去?!?/br> “怎么說過吳瀹了?”公孫佳覺得奇怪,問道,“他又有什么過不去的?” “一個是打人的,一個是挨打的。對打人的那個說,你打完了,過去了。他當然不會追究。對挨了打的說,你挨完打了,過去了,他還沒有報復回去,會記仇的。你對他再多說幾次翻篇,他也會對你生氣的?!?/br> 公孫佳挑了挑眉。 第142章 選中 “哦?你又知道了?”公孫佳饒有興味地看著元錚。 她連吳孺人都不是特別的上心, 就更不要提吳選了,讓她感興趣的是元錚的敏銳。她本不在意,然而經元錚一提, 她很快也就明白了吳選的心意。在她心里, 吳選是個“小人”, 然后就沒有然后,放到小人的分類里就完, 以后也不會把什么大事托付給吳選這個人。 元錚在她心里的份量就不一樣了,這是一個有天份、她想栽培的人。元錚對吳選比較上心,公孫佳也就多放了一眼在吳選心上,想了一下吳選的表現,公孫佳指點元錚說:“說的倒有幾分道理, 不過也不必放什么心思在他身上?!?/br> 元錚沒來由心頭一松,作請教狀:“那為什么呢?”他覺得公孫佳在吳選身上投注了過多的注意力了, 一個小白臉兒,有什么值得關注的?明明就費了挺多的心神的。 公孫佳輕笑一聲:“不然呢?你不該把精力放在他的身上?!彼炊X得元錚過于關注吳選了。 元錚有心說一句:我覺得您放了太多的精力在他的身上,不知怎的又怯了。 一旁單宇卻毫無顧忌地說:“我覺得您放了太多的精力在他的身上?!?/br> 單宇與元錚都算是無依無靠由公孫佳從小養大的, 仿佛是皇帝養公孫昂,她對這兩個人還是比較寬容的, 笑道:“你不知道。要是問你爹也問不出來,你就再看看, 看不明白了, 過兩年再來問我?!?/br> 這話不能說得太透了, 因為她對吳選也只是“廣灑網”。這是其時許多猶有余力的富貴人家的常態, 猶如古時貴族養門客,三千門客里有幾個杰出的人才就是大賺了,沒有杰出人才也沒關系, 有這幾千號人也是股勢力,也是不虧本的。 在公孫佳看來,她從公孫昂的舊部遺孤、自家部曲子弟里收養了這么些個人,哪怕只是普通的優秀,也不虧本。而元錚、單宇一個是意外收獲,一個是自家部曲人家里篩揀出來的,就是大賺的。 吳選在她這里,是比不上元錚與單宇的。公孫佳又摸了一把單宇的頭毛,說:“傻孩子,要把眼睛放到這天下,只盯著一個吳選算什么?不要被眼前的小事迷了眼,把路走窄了。至于吳選,我給他把門推開了,能不能登堂入室,就是他自己的事了?!?/br> 元錚與單宇都記住了這句話,且見她不甚在意吳選,也都記下了這么個態度。單宇與元錚都出身童子營,這童子營里雖分男女營,然而日??己耸遣环质裁茨信?,慣例是只看成績,營內諸人都是競爭的對手。單宇見元錚話少了,她的話就多了,又請教:“君侯忙了這些時日,似乎沒有太大的收獲?是……” “嗯?”公孫佳含笑看著她。 單宇膽子也大,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是咱們自己沒有收獲,可別人受損了,也就算咱們贏了嗎?” 公孫佳笑著揉了一把她的頭發,單宇這些日子過得不錯,頭發也柔順了一些,不那么硌手了,柴而硬的干燥手感正正好,公孫佳又揉了兩把,說:“誰說我沒有收獲的?你等著瞧?!?/br> 單宇微皺了一下眉頭,沒有再問。雖然向君侯請教可以得到不少的點撥,但是問得太多會顯得自己太笨,她打算回去問問她爹,問不明白再回來請教。她看了一眼元錚,見他也在想,心道:你能想得明白嗎? ~~~~~~~~~~~ 元錚并不需要多想,甚至單宇還沒從單良那里問到太多,答案已經揭曉了——二月里,皇帝降旨,對朝廷的官員做了一系列的調整。 前番,有個老臣在冬至祭天的時候因為體力不支小小失了回顏面,為了不背負“戀棧權位”的名聲,自己上表請辭,皇帝準了他休致的奏本。他留下的那個位子,在年前沒有被馬上填滿,各方角逐之下,皇帝也沒有表態。 到得如今,皇帝終于動了。他給幾個官位來了個大串連,一個挪一個,依次遞進,并沒有再添新人,而是空出了一個宗正少卿的位置。 然后一道旨意降下來,將公孫佳塞到了這個位置上。 宗正,九卿之一,管的是皇族、外戚等。由于勛貴及大族常與皇室聯姻,這個外戚里又包含了不少的勛貴家族的人員。所以宗正寺管轄的范圍不僅限于皇族,不過宗正寺的主要官員一般是由皇族擔任,也有自家親戚任職的,比如駙馬之類。 宗正寺設正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二人,另有屬官若干?,F任的宗正,乃是皇帝的一個族侄,說是侄子,年紀也不比皇帝小太多,血緣雖遠、年紀卻大,剛好拿來鎮一鎮章氏族人。 原本的兩個少卿是滿員的,如今被皇帝調走了一個去他處任職,空出的一個少卿的位置,皇帝把它給了公孫佳。 拋開了公孫佳的性別,這樣的任命問題也不大。公孫佳是承襲的定襄侯,這是一個勛貴的后裔,貴族子弟做官的起點天然就比一般人高一些,公孫佳她爹還不是一般的勛貴,是立有大功的,皇帝要稍破點格,誰也不能說出點什么。 宗正寺管的是“自家人”,公孫佳也算是沾了這個邊。她即是長公主的外孫女,又是定襄侯的獨生女。公孫昂的出身,說起來有些不太雅觀,他是馬奴,但是皇帝的馬奴,是奴婢,更是“自己人”,還是皇帝一手帶大的。兩邊一沾,就不能說完全的不合適。 她以侯爵而領了這么個四品官,官階是比爵位低的,但是有實職有實權了。任何一個襲爵的二世祖,只要有了實職,就算是“成人”了。 她做這個少卿還有一樣便利,另一個少卿叫鐘泰,是她那排行第六的舅舅,平嘉公主的駙馬。 宗正寺的職司說復雜還真不復雜,說簡單也還真明白——定一下皇族、外戚(含部分勛貴)們該享受特權的人數、名單,列一列他們的家譜,核實他們的爵位繼承、兼負責祭祀之類。也就是說,宗正寺還管著諸如陵廟之類的看守祭祀。這部分又與別的部門稍有些重疊。 總的來說,皇帝是個暴發戶,開國也就二十年,要管的事兒不多。 如果要強詞奪理,還能說這是皇帝的“家事”,只要皇帝愿意,把自己孫輩安排到宗正寺做個少卿,也不算沒有道理。旨意下到政事堂,以趙司徒為首的諸人并無反對意見。紀炳輝倒是提出了異議:“女子為官,從無此先例?!?/br> 朱勛反駁說:“現在再說這個就沒意思了,人都已經來了,她怎么來的,你心里沒個數嗎?”他受了紀炳輝些氣,也好跟紀炳輝唱反諷。 趙司徒倒好聲好氣地問了一句:“不做宗正少卿,司空以為,給她哪個官職更合適?兵部?吏部?還是干脆進政事堂?” 往日里,趙司徒就是這么時不時陰著給紀炳輝撐腰的,榮獲了鐘祥“老陰鬼”的評語?,F在他改給別人撐腰陰紀炳輝了,將紀炳輝憋得不行,萬沒想到趙司徒是道回旋鏢,轉頭就扎到了自己的身上。 最終這道旨意得到了通過,第二天就發到了公孫府上。 ~~~~~~~~~~~~~~~ 既在府里,謝恩的奏本就由單良來起草了,他一邊寫,一對邊單宇和元錚說:“你們兩個都看看,以后要由你們來寫了,別寫那些狗屁不通的小學生文章丟府里的臉!”說著,看了元錚一眼。 元錚神色不動,跟單宇一眼看單良擬的稿子。單宇兩次感慨自己要臉,看了一回草稿,默默記下了些要點,問單良:“阿爹,怎么旨意下得這么突然?” 以單宇學習的知識來看,女兒襲爵已是破格,上朝沒幾個月就給了實職,這事是不大尋常的。里面必然有一些門道,她需要向單良請教。單良道:“怎么突然了?君侯做了些什么,你們都沒看到嗎?” 元錚悶聲道:“她管得住那些人?!?/br> 單良對單宇說:“明白了嗎?” 公孫佳跟信都侯等紈绔混在一起,要得他們好感,哪需要費這么多的力氣?給錢、給地方,讓他們玩就行了。照樣是酒rou朋友,還省心。攏了來,往正道上帶,這群人資質極其一般,根本頂不了什么大用,為什么還要給他們點正事做? 就是“做孩子王”,做給皇帝看。 單良仔細給單宇解釋:“再者,你以為君侯襲爵是很容易的事么?陛下也是要費力氣的,君侯、郡王府、長公主、公主們也都使力,這么些個人一齊出力,上次還是打天下!就白白出力嗎?必然是要君侯做事的。陛下是不會讓君侯閑置太久的。君侯就如了陛下的意,先顯出自己的本事來。宗正這個位置,正好?!?/br> 接著,單良又讓單宇:“你擬個帖子來,以君侯的名義,去請陸先生過府,給君侯仔細講解宗正的典故?!?/br> 公孫佳之前也學過一些禮儀制度,但是要正經做這個官了,就得把能找到的資料都找全了,能了解的東西都了解到。這個時候就要用到陸行了。 單良嘀咕一聲:“姜還是老的辣,老郡王給君侯找的這個老師……等等,小元啊,你準備準備,要陪君侯去郡王府里報個喜去。哎,來人,給阿姜說一聲,咱們府里也要準備準備,慶賀慶賀?!?/br> 等公孫佳吩咐一聲:“要準備……”底下人已經將差不多的事兒都給她準備好了。 單良還在請陸行,公孫佳在元錚的護持之下到了郡王府,劈頭就被靖安長公主說了一句:“不錯,打扮得還算齊整,你跟我走一趟?!?/br> 公孫佳有些茫然:“外婆?做什么?我等會兒還要去看阿娘呢……” 靖安長公主道:“你不要拜見長官嗎?” “哈?” 這個事兒,單良作為之前公孫昂的幕僚也是有點準備的,雖然以前公孫昂沒啥上司,不過像燕王這樣一同出征的人也是有的,互相也要有交際,單良倒沒有疏忽這個。 靖安長公主卻與單良不同,因為宗正卿是她的族侄。 長公主坐在車上,慢悠悠地說:“陛下給你安排這個職位,妙極了。我本來想說,給你討個兵部的職位,又或者做個重號將軍,以你爹在軍中的根基,你掌京城防務總是可以的?!?/br> 公孫佳:……“外婆,您想的,是不是有點遠了?” 靖安長公主橫了外孫女一眼:“怎么就遠了?我的外孫女、驃騎將軍的女兒,不配嗎?”就很配??!長公主是戰亂年代過來的,沒眼光也得有經驗,這京城防務就是很重要的,給誰都不如給自己家的人放心。何況余家還是喬靈蕙的夫家!公孫昂這門親家,選得好! 公孫佳道:“那去了宗正家,您別嚇著他?!?/br> “我早就不打他了!” 看來以前打過,公孫佳默。 到了宗正家,果不其然,宗正恭恭敬敬,很像是被打過的樣子。公孫佳只當不知道,乖巧地向他問好,叫了一聲“舅舅”。這位姓章,是公孫佳她親娘的表哥,叫聲“舅舅”是一點也不冤的。她乖巧地表示,自己以后一定乖乖的當壁花,什么都不管。 聽得宗正眼都直了:“啥?你不管?那這宗正寺以后咋辦?” 皇帝能夠成事,當然是因為身邊的能人多,自家人也給力,可即使是皇帝的族人,也不是人人都是人杰的。宗正其實也是個混日子的,不然不能叫靖安長公主給打怕了,他手下倆少卿,鐘泰也是個壁花,以前就靠已經被調走了的另一個侄子主管?,F在侄子走了,來了個“外甥女”,咋?爺仨兒一塊兒當壁花嗎? 宗正慌了:“那可不行!” 至此,公孫佳算是知道皇帝把他扔到宗正寺來并不是當踏板的,她想踏出去,也得先出把力再說。 就很氣。 出了宗正家,公孫佳對靖安長公主說:“外婆,您先回去?!?/br> 長公主道:“你要做什么?” “我去找娘娘。小元,咱們去宮里!” 進了宮里,直奔中宮:“娘娘救我!” 話喊出來,一抬頭,才發現太子妃也在。這還是兩人數月之后第一次見面,公孫佳抱膝坐在地上就不起來了,仰著頭對皇后說:“娘娘一定要救我呀!” 皇后道:“快把她扶起來,怎么回事?” “我以后要早起了,還得天天過來,站隊站最后,冬天冷、夏天熱,娘娘一定要照顧我!別讓我冷著餓著了!” 太子妃心里升起一股異樣的情緒,這樣的公孫佳她是第一回 見,這情形似乎在哪里見過,又似乎與印象里的不一樣。直到皇后向公孫佳保證:“放心,我都給你安排得妥妥的?!?/br> 太子妃才恍然——這不是鐘祥的作派么?! 整個朝上,敢跟皇帝撒嬌的也就是鐘祥這一個人,因為鐘祥是皇帝眼前長大的親表弟,性格也大大咧咧的,不大講道理。只有既親近還不守禮的人,才能這么親近自然……賴皮。公孫佳對皇后,恰是如此。 太子妃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來,她想到昨天紀炳輝來找她時說的話。彼時,太子妃只以為一切只是尋常,但是紀炳輝卻很著急。 紀炳輝看得出來,公孫佳到了這宗正寺可不是來“養老”的,誰說什么“婆婆mama的事讓個娘們兒干正合適”,紀炳輝就想誰他一臉——“她這才是正經的站到朝上了,你們懂不懂?宗正少卿做得,別的少卿也就做得,正卿也就做得,哪天進了政事堂,有大家哭的時候!” 太子妃還是覺得一介婦人除非似她這樣皇家媳婦的身份,否則是斷難有所作為的。 紀炳輝卻說:“當年是我選中的陛下,也是我選的太子做女婿。你覺得你看得比我準?” 第143章 宗正 太子妃一向自矜身份, 全天下能讓她放在眼里的也沒幾個。但是在親爹面前,她還是不敢端架子的。紀炳輝一直都是頗有些成算的,哪怕是被鐘祥攻擊了這么些年, 紀氏依然不倒, 這份本領太子妃也是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