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渝州城鄰水而建,多數街道沿著懷水河走,玉林街是少數不緊挨河邊的街道,相對沒那么潮濕,更適宜藥材的儲存。 宋舟跟著孟氏來到鋪子前,見工人正在搬著東西。 孟氏低聲解釋:“這家以前是對夫妻賣胭脂的,聽說家里出了事要趕回老家了,正著急出手?!?/br> 宋舟心里有了數,抬步進了店鋪,鋪子不大,倒是方正,一名中年女子正在仔細打包東西,想來就是主人家了。 “敢問東家這鋪子是否要轉讓?” 老板娘聞言抬起頭來,見開口的是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她有些神情懨懨。 “沒錯,叫你當家的來吧?!?/br> 宋舟知她是看自己年少,也不生氣,好生解釋:“東家放心,是我自己要買的?!?/br> 孟嬸也在旁邊幫腔,“老板娘,這就是個能做主的?!?/br> 老板娘有些驚訝,不過她做生意的見慣了怪事很快便掩了去,熱心的上前開始介紹起來。 鋪子不大,難得的是后面帶個小院子,因為兩邊是大宅,這中間一處便只有兩堵墻圍成的單院,加后面兩間屋子,再后面還有個廚房。 老板娘見宋舟面無表情也不說話便開始打聽:“姑娘怎么樣?這地兒不錯吧,鋪子臨街熱鬧,你是打算做什么生意?”。 “準備開個醫館?!?/br> “醫館好呀,這院子當曬,又可以曬藥材,后面有間空屋子還可以拿來做庫房?!?/br> 老板娘說中了宋舟的打算,她雖然對這宅子很是滿意面上卻不顯,只嘆口氣道:“哎,這鋪子還是小了點?!?/br> 這宅子老板娘有些著急出手,這兩天看得人是有幾個,不過都拿不定主意,確實地方有些小,人氣也不是特別旺,而且很多看鋪子的是本地人并不需要后宅。 她眼珠轉了轉,見宋舟衣著樸素,卻氣質清雅,并不像個生意人,心里有了計算:“這鋪子呀也不能光看大小,生意起步,鋪子盤太大這成本也高?!?/br> 重點來了,宋舟故作沉吟了會兒方才開口:“可是一百兩也太高了?!?/br> “不高,你四處看看,其他地方盤個鋪子就這個價了?!?/br> “八十兩吧,數字也吉利?!彼沃圩孕「鴰煾缸吣详J北,砍價自有一套。 要是以前老板娘聽到出價只八十兩可能當場就把人轟出去了,可是如今著急搬家,而且這宅子......不過她還是想再掙扎一下。 “八十八吧,更吉利?!?/br> “成交?!彼沃坌Σ[瞇的,其實她預算是九十兩,這宅子她挺滿意。 價格談好了,因為雙方都著急,幾人便立即去衙門辦手續,有孟氏在,衙門里的人很給面子,房契這些很快就辦了下來。 搬家的那一日,孟氏一家又來幫忙,還有一些街坊鄰居,宋舟很是不好意思,連連道謝。 “謝什么,要不是你們師徒,亭兒哪里還有今天,平時你給我老婆子扎針什么的也沒收診金,要謝也是咱們孟家謝你?!?/br> 雖然孟嬸如此說,宋舟還是很是感激,她覺得渝州城真的不錯,心里暗暗決定以后治病救人只適當收些診金,能維持生計就好。 宋舟孑然一身,東西很少,這宅子又打理得比較干凈,饒是如此,一天下來,還是把宋舟累得夠嗆,不過總算是有個家了。 后院的兩個房間,小的那一間通往后廚,宋舟把它做了庫房,大的那間隔了一下,當作臥室兼書房。 她滿心歡喜,想著錢不多了,明天得上山采些藥草,為開店做準備,待資金充裕了,再進些珍稀的藥材,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她很快就睡熟了。 第二日一大早,天剛蒙蒙亮,宋舟就醒了,臥室的梳妝臺是老板娘送的,還附贈了一個銅鏡,她從包袱里拿出牛角梳,這還是師父親手給她做的,想到這,不禁嘆了口氣。 為了方便上山,她特意扎了一個馬尾,隨即把梳子放在了梳妝臺上,帶了個幃帽便出發去青清山了。 青清山不高,但是連綿不絕,物產豐富,之前宋舟就來采過幾次藥,所以路還算熟悉,山上還有一些野生蘭花,宋舟一并采了,心想正好可以栽一些在院子里。 這一路步行,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街對面是一家流動小食鋪,宋舟這幾日沒空做飯,常在這家湊合。 “宋小大夫,今天收獲頗豐呀采了這么多藥?!?/br> 這家也是對夫妻,姓張,老板挑面,老板娘愛熱鬧,邊打調料邊跟宋舟說話。 伴著落日的余暉,街上行人漸少,看著灶上騰騰冒著的熱氣,宋舟只覺滿心安寧,見老板娘熱情,她想著打聽點事兒。 “大姐,你可知這附近哪里可以雇長工呀?” “宋小大夫這是要開張了?”老板煮好了面條端了上來順口搭話,“想找個什么樣的?” “嗯,就是后日了,”宋舟小口的吸了一口面條,“平日里我要看病制藥采藥,便想雇一個人幫我打下手,最好是個力氣大一點的女子?!?/br> 聽了這話,張氏夫妻對了一眼喜道:“宋小大夫,我們倒是有個人選,保管符合你這條件?!?/br> 原來,這對夫妻有個侄女,名喚阿禾,因為家里姐妹太多養不了了父母便想把她早早嫁了,偏這阿禾不愿意正想出來找事兒干,雖她力氣大,可是畢竟是個女孩子,都不肯收她,這才求到了張氏夫妻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