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3)
書迷正在閱讀:清冷仙君是我渣過的前任、白月光往后稍稍(重生)、替身皇后她不想爭寵、侯府千金靠吃播爆紅、大師姐她一心向道、冷酷劍尊俏蛇妖、和離?沒門兒、高門貴女在七十年代發家致富、三十天空殼、飛升后我衣錦還鄉[穿書女配]
他因為運送木炭,渾身黑得發亮,也像塊黑炭。 除去知道他身份的人外,又有誰能想象,這么一個打赤腳,幾乎光著身子的卑賤刑徒,就是澤郡的賊目青王呢。 背起大竹簍,越潛往冶煉作坊走去,他平日的工作,就是往作坊運送礦料,木炭,石料和陶土。 礦料用來冶煉,木炭用來燃燒,石料和陶土的用途,則是用來制作石坩堝,制作澆鑄青銅的陶模范。 越潛人高馬大,體格強健,在冶煉場干重體力活,彭震懂得燒炭,在燒炭場當爐工,當爐工也不是份輕松活。 身為刑徒,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正如越潛意料,午后士兵開始召集冶煉場的刑徒,命令他們前往紫銅山運輸礦料。 每次到紫銅山運礦料,士兵都會將越潛喊上,看體格就知道,這個人身上有力氣,能干活。 數百名刑徒在士兵的監管之下,踏上通往紫銅山礦場的山道,山道崎嶇難行,刑徒還得推動一輛輛木車行進。 去時車中空蕩,但在山道推車不是件易事;來時木車上裝滿礦料,想要拖動木車更是艱難。 在這一條輸運礦料的山道上,不知折損了多少人,不知刑徒流過多少血淚。 出孟陽城,西行數里路,穿過一條人工開鑿的石道,當眼前豁然開朗時,如果抬頭,能望見山頂上的一座廢墟紫臺。 紫臺確實開著紫色的銅草花。 在曾經的臺國宮殿遺址上,在殘垣斷壁之間長出鮮艷的野花,予人一種悲涼之感。 每次前往紫銅山,都會途徑這條石道,途徑紫臺。越潛只在夢中登過紫臺,他見過上方的夜景,在這里遭遇過一只鳳鳥。 紫臺上倒塌的大型建筑,顯示這里曾有輝煌的過往,而今破敗不堪,遭世人遺忘。 如此凄涼,毫無希望。 唯有野草野草在這里恣意生長,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宮闕萬千,都做了土。 越潛每每途徑紫臺,會聯想到云越的都城云水城,會想到已經消失在過往歷史中的云越國。 將沉重的木車從石道里推出,從窄小的石道來到相對寬敞的土路上,越潛揚起頭,望向山頂的紫臺。 傍晚,霞光中的紫臺顯得壯麗,越潛發現紫臺上有幾個黑色身影,都身穿錦袍,腰間佩劍,他們是公子靈的護衛隊。 清早,公子靈前往紫銅山礦場,此時應該正在返回孟陽城的路上,靈公子途徑紫臺,順便登上山頂,探訪古跡。 站在山崖下,越潛望見護衛的身影,猜測公子靈就紫臺上。 這里不像冶煉場,有煙霧作為掩護,如果公子靈望見石道上的刑徒,他能從刑徒之中認出我嗎? 越潛確信,公子靈無法從數百名刑徒中,一眼辨認出藏匿在其中的自己。刑徒絕大部分都一個模樣,又黑又臟,因為受到摧殘而面目全非。 身側是士兵催促的罵聲,士兵像在驅趕牲口那般,用鞭子鞭打疲憊的刑徒。 越潛跟隨大隊,緩緩向前方行進,他目光落在正西方一座不高,但很宏偉的山峰上,心無旁騖。 紫銅山礦場就在那里。 紫臺的銅草花長勢良好,和其它山頭上,山坡上的銅草花并無二致,對云越人而言,這是再尋常不過的野花。 昭靈折下一支銅草花,端詳花冠的形態,覺得形狀像只小掃帚。 單獨一朵花看,銅草花的長相比較樸實,但是成片的花擁簇在一起,滿目的紫紅色,就顯得很壯麗。 聽見附近傳來大動靜,昭靈往山腳一探,望見數百名刑徒出現在山道上,如此長的隊伍,望得見頭,望不見尾。 刑徒在士兵的鞭策下行進,刑徒還推著空木車,他們的目的地顯然是紫銅山礦場。 昭靈剛從礦場回來,對那地方心生強烈的抵制情緒。 他剛見過深不見底,令人恐懼,遍體生寒的礦井;剛見過手腳并用,在礦洞里艱難爬行的刑徒,他們腰綁拉繩,咬牙拖拽裝滿礦料的木撬。 那些人,幾乎不像是人。 這兩天,昭靈見過足夠多悲慘的事情,以致當石道上出現刑徒隊伍時,他已經有些麻木。 把手中的銅草花碾碎,昭靈對身旁的人沉聲道:衛卿,請仔細記下今日的所見所聞。 衛平神色凝重,躬身應道:是! 再次望向山道上推車的刑徒,他們衣不蔽體,許多人瘦骨嶙峋,就是這樣的模樣,還是比礦場的刑徒好上許多。 轉過身,再不肯去看山道的刑徒,再不愿向西望,回想礦場里的見聞,昭靈感到倦乏,對鄭信喃喃道:我累了,回去吧。 鄭信跟前跟后,很殷勤:公子,請慢行。 今日往返紫銅山和孟陽城之間,來回花費許多時間,昭靈以前從沒走過如此漫長的路。 在寅都出行有馬車,在山區,只能靠雙腳,一路走來很艱苦。 隨行的鄭信和衛平都感到苦不堪言,好在剩下的路途不遠,回去孟陽城,可得好好歇息才行。 昭靈不覺得苦,頂多就是山路走多了,雙腳發軟而已。 這點辛苦算不得什么,他見過人世間真正的苦難。 昭靈等一行人從紫臺下來,朝孟陽城的方向前進,越潛與昭靈走上相反的方向,他們一個朝東走,一個朝南走。 兩人擦肩而過,南轅北轍。 昭靈無知無覺,越潛心知肚明。 陡峭的山道,刑徒的隊伍如同一條長蛇,越身處刑徒之間,他肩上搭著一條繩子,用力拉拽身后的木車。 他們翻閱一座山頭,終于見到一個巨大的,呈圓形向下凹陷的礦場,在礦場的內部,炊火升起,數千名采礦刑徒的身影穿行其中,在礦場的外圍,是軍營一座銜接一座,無數的駐軍在這里鎮守。 夕陽西沉之前,從孟陽城來的刑徒隊伍終于趕到紫銅山礦場,他們沿著唯一的通道進入采礦場。在士兵弓箭,矛戈的威脅之下,有的刑徒瑟瑟發抖,有的麻木不仁,也有那么幾個人,不受礦場可怖的氛圍影響,偷偷打量礦場的駐軍。 剛抵達礦場,天也黑了,孟陽城刑徒又餓又累,他們被安排在礦場的木棚里休息。 他們明日一大早起來,會將礦場掘出的礦料裝上木車,竹簍,竹筐,以人力把礦料輸送往孟陽城。 幾名在礦場負責炊事的刑徒搬來陶釜,他們將釜中的菜羹分發給孟陽城來的刑徒,數以百計的刑徒聚集在一起,向分發食物的人討食。 越潛從分發食物的刑徒那兒,獲得一碗菜羹,他接過陶碗,用眼神與對方交流。 他們曾經是在苑囿里相伴的好兄弟,一向無需言語,只需一個眼神。 樊魚面露笑容,他給越潛盛的那碗菜羹裝得很滿,還不忘塞給越潛一張豆餅。 曾經,越潛經常前往寅都的城南碼頭,給樊魚送衣送糧,沒想到有一天,樊魚會反過來投喂他。 兩年前,樊魚被押上奴船,流放孟陽城,隨后就被發配到紫銅山礦場。 在礦場的艱苦生活,使樊魚的變化極大,他瘦得皮包骨,一張瘦臉被豐茂的胡須擋去半邊,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蒼老許多。 越潛還記得,他第一次來紫銅山礦場,從無數刑徒中認出樊魚時的情景,那時的心情,難以言說。 夜深人靜,樊魚借口外出撒尿,跑到林子里,越潛早已經在林子里等待他。 樊魚低語:阿潛,東礦窟那邊有消息了。 他不安地朝林子外張望,十分小心謹慎,確認周邊沒有巡邏的士兵,才貼著越潛耳邊道:我昨天碰見風顯,風顯說他剛獲得消息,他爹風伯益已經布署好一切,他們能按約定的日期行事。 去年冬日,融兵攻陷風伯益占據的城子崗,俘獲風伯益的部下,這些俘虜都被發配到紫銅山挖礦。 俘虜之中,就有風伯益的小兒子風顯。 越潛道:初八。 初八,就是他與風伯益約定的日子。 樊魚激動地抓住越潛的手臂,小聲道:阿潛,就在兩日后了!你的人也準備好了嗎? 早準備好。越潛聲音平靜,他籌謀多時,歷經艱險,甚至不惜在孟陽城當刑徒,為了就是那一天。 太好了。樊魚哽咽。 初八,再兩天后,他就再也不是刑徒,更不是奴隸,他將獲得自由! 越潛輕拍樊魚的肩膀,說道:事成后,我想送你去澤郡休養,常父也在澤郡。 阿潛,你果真是解開我們腳鐐的人,我一直都這么想。樊魚拭去眼淚,平復激動的心情。 天知道十多天前,他在礦場見到越潛時有多吃驚,到今日想來,一切也還像夢一樣。 越潛道:保重。 樊魚笑道:保重。 以前啊,越潛跟他說保重時,那語氣很絕望,此時這句保重,充滿希望和期許。 兩人在林子里匆匆交談幾句,返回各自住的刑徒木棚。 越潛住的木棚靠近西礦窟,而樊魚是東礦窟的刑徒,兩人沒住在一塊。 第二日清早,越潛拉著木車到東礦窟裝礦料,他見到風伯益的兒子風顯,風顯腳上戴著腳鐐,身上有好幾道鞭傷,不過小伙子精神看起來不錯。風顯與越潛點了下頭,為避嫌,沒有進行交談。 這個早上,孟陽城來的刑徒用木車、竹簍,竹筐裝運礦料,踏上返回孟陽城之路,這一路艱苦卓絕,即便是越潛,也累得像條老狗。 回到孟陽城,刑徒們因為長距離輸運礦料,紛紛累癱在地上,越潛坐在礦料堆積的小山上,稍作休息。 此時已經是午后,北風很大,吹散籠罩在冶煉作坊上空的煙霧。 越潛望見上方的孟陽城,看得很清晰,包括城垛上的弓兵。 孟陽城里,住著公子靈,兩日后,如果公子靈還沒有離開孟陽城,他將親眼目睹戰火。 兩人面對面相見之時,恐怕得是某一方淪為俘虜吧。 越潛希望昭靈離開孟陽城,安然無恙,平平安安返回融國寅都。 孟陽城上,昭靈坐在書案前奮筆疾書,兩名隨從在房中整理物品,為他收拾行囊。衛平執著一份公文,進入昭靈房中,他將公文遞上:南夷郡的郡城剛被青王的賊眾攻陷,如今全郡淪陷。 昭靈接過公文,掃視一遍,喟嘆:云越的情況,竟是亂到這樣的地步了。 衛平問:云越北地的郡縣,近來經常遭受賊目常貴侵擾,朝中已經派出一支軍隊,正在討伐常貴。公子,要暫時留在孟陽城嗎? 把公文擱在書案上,昭靈思索一番,回道:不必,我們明日就前往云水城。 他心里著急,想盡快巡視完云越故地,好返回融國寅都,將云越的情況稟告給太子。 父王的一些弊政必須立即改變,并提出補救的辦法,再不能拖延。 作者有話要說: 導演:阿靈走不了。 感謝在20210825 19:34:47~20210828 02:47:1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清風梅影 3個;旖旎、琴古、50548101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菜菜 280瓶;Whale52、50548101 20瓶;婧區 18瓶;北緯30、myst、遲遲、獨步看花 10瓶;新瑜lh、夢中鳥 2瓶;xixi0604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6章 孟陽城的城門打開, 兩輛馬車從城中出來,一支護衛隊緊隨在車后,馬車向東馳去, 行駛在金道上。金道是融國為了運輸銅礦而修建的一條道路,它相對平直,能通馬車, 并且沿途設防。 昭靈坐在馬車上,回望身后的孟陽城, 今日天氣清朗,彌漫在山腳下的霧霾消散, 能望見冶煉場的人與物。 一份莫名的惆悵從昭靈的心底浮起,直到孟陽城遠去,再看不見遠山披上的紫色和高高的城樓, 這樣的情緒才逐漸被驅散。 越潛從冶煉作坊出來, 習慣性的抬頭望向城門,他見到開啟的孟陽城門, 向東離去的馬車, 規??捎^的護衛隊,他佇立許久。 無視褚監工粗暴的罵聲, 甚至是抽在他背上的鞭子。 當馬車消失不見,越潛才回過頭來,他那神情兇悍而可怖, 目眥盡裂,褚監工一懵,手中的鞭子停滯在半空,竟忘記要落下。 越潛走在前,朝燒炭場走去, 他渾身臟污,腰圍的破布臟得看不清原來的顏色,從背部鞭痕滲出的血很快沾附上灰塵,血液凝固。 身后是褚監工的罵聲,他用云越語惡毒的謾罵自己的族人,仿佛越是對越奴殘暴,越能彰顯他不同于越奴的身份。 燒炭場總是濃煙滾滾,刑徒的身影在里頭忽隱忽現,越潛想起前日隔著紫溪,在煙霧中與昭靈相見。 回想適才,載著昭靈的馬車駛出孟陽城門,向東遠去。 公子靈走了。 有時會在腦海中浮現昭靈的臉龐,有時會很想再聽聽他的聲音,越潛不認為這是因為思念,他與公子靈緣盡于此,多想無益。 今日初七,明日就是初八,與風伯益約定起事的日子即將到來。 馬車行駛在金道上,經過道上的第二座哨所,行駛的速度有所減緩,并最終停下來,昭靈步下馬車,登上一座小山丘。 山丘下是云越百姓的村落和農田。 農田荒廢,村舍大多倒塌,村中人口凋零,只見幾個老幼,還有一頭瘦犬。 南方如此溫暖的氣候,即便到冬日仍是草木常春,這里的人以稻作為生,在太平時代里,完全能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 村子曾經也繁榮過,屋舍間曾經也有過歡聲笑語。 衛平望向上空偏西的太陽,他爬上山坡,對坡上的昭靈道:公子,出金道后,路途上恐怕有賊寇,天黑前最好能抵達越津渡口,時候不早,不能再耽擱。 昭靈從山坡上下來,說道:走吧。 午后的風吹亂昭靈寬廣的衣袖,風中帶著寒意,山區的日夜溫差大,山中不便過夜。 昭靈登車,馬車繼續向前行進,傍晚,馬車經過金道上的第三座哨所,駛出山區,前往越津渡口。 昭靈與衛平一行人抵達越津渡口,見到渡口燃起數支火把照明,碼頭船運繁忙,有運載士兵的戰船,有運糧的糧船,還有幾個文官裝束的男子,攜帶家小,焦急在碼頭與管理船只的士兵交談。 衛平前去打探消息,很快回來,對昭靈道:是從南夷郡逃出的官吏,聽他們說,青王那伙賊人剛剛攻陷南夷郡的郡城,二把手張澤就領兵往彭縣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