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6)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重生后我成為自己的啞奴替身、我靠茶言蓮語拯救師尊(穿越 重生)、渣了仙尊后我跑路了(穿越)、明明是被攻略者卻把所有人攻略了怎么破、重生之易南淮(修真)、我靠凡爾賽征服修真界(穿越)、白月光替身下崗再就業、在港綜成為傳說
然而,當時駐守庸城的盧將是盧國國主的親信,認定這不過是淮水神君擾亂人心的把戲而已。為定軍心,還使人把手城門,不許任何人進出。 三日之后,大水淹城。 說書先生半閉了眼睛,胸中長長吐出一口氣。 臺下聽客被這急轉直下的情節驚得吶吶無言,良久之后,有人問道:那四萬人? 盡數淹于水中。說書先生道。 臺下嘩然。 怪不得他被罰囚于井中! 四萬人吶!那可是四萬人! 可并非淮水神君水淹的他們,是隋將羅參出的主意下的命令。 淮水神君還提前托夢提醒了的,也怪那個盧國將領! 但淮水神君明明能夠使那些人活下來的! 可是神明不是不應該干涉人間太多嗎?今天淮水神君能夠幫盧國守城,明天別的神明就會幫某個國攻打別的國。 但 臺下爭執不休,臺上一聲醒木。 所有聽客都靜了下來,看向臺上的說書先生。 四萬人枉死水中,庸城命氣混亂?;此窬詿o為瀆職判罪。 淮水神君本該被判囚禁,以庸城中所有枉死者未盡的陽壽為數,刑期一百二十萬年。 但因此事并非由淮水神君而起,乃凡人自造殺孽,且有神君提前托夢預警之故,刑期消減。又以神君舊日功德盡數相抵,終判三萬年。 次年春,余簡奔波至淮水江邊,呼喚良久,無人回應。 余簡跌坐江畔,愴然淚下,哀呼不已。 余簡為隋臣,四年前,見軍中有一小將羅參熟知兵法,天賦秉異,故而向隋王舉薦。 臺下寂靜無聲,臺上戚然長嘆: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口井,慘然傷我心。 說書人拂袖而走,大步踏出了茶樓。 漓池神識微動,看向茶樓外的某個方向。 丁芹唔,也無甚大礙。 漓池將茶錢留在桌面,亦跟隨說書人離開了茶樓。 另一邊,丁芹跟著鯉泉村中的人,早已經到了水固鎮中。 丁芹在請鄭稻為自己大致介紹過情況并指了路后,就與他分開了。鯉泉村中的人平均一個月才來鎮中一次,丁芹不想耽擱人家太久。 她按照鄭稻的指引,一路來到了云家藥鋪中。 掌柜是個胡子花白的老爺子,并不欺她年少,耐心地一樣一樣翻看她的藥材成色,一邊記一邊跟她念叨: 你這些藥材的年頭都不錯,日后如果再采到了,可以全送到我這,我們家都收。你們家大人呢?怎么就你一個人過來了?這些藥都不好找吧?怕是要進到深山里頭。那不安全,記得小心點兒,命比較重要 他也不用人回答,就自己在那絮絮叨叨,很是和藹可親。 丁芹放松地坐在小凳子上,一面嗯嗯應著掌柜,一面抬頭瞧著藥鋪里供奉的神像。 那是個提著籃子的女子,形容秀美嘴角含笑,籃子里裝著各種藥草。 丁芹從神像上感覺到了妖氣,不如鯉泉村上空的移山大王,但已經有向神氣轉化的趨勢了。 正琢磨著,忽然聽到有一女聲對她道:這是我們家的藥神娘娘。 丁芹抬頭,一個明目皓齒笑意盈盈的少女正站在她面前,看起來大約十七八的樣子。 云苓小姐,老掌柜慈祥道,怎么來這兒啦? 家里悶得無聊,我就出來轉轉。云苓背著手答道,她轉著眼睛看向丁芹,目光靈動,我叫云苓,茯苓的苓,你叫什么呀? 我叫丁芹,水芹的芹。丁芹好奇地看著她,在云苓身上,隱約纏繞著些許與藥神娘娘神像上相同的妖氣。她也是受到神明喜愛并被庇護的嗎? 這是你家的藥鋪嗎?丁芹又問道。 對呀,云苓道,我以前沒有見過你,你是第一次來嗎? 丁芹點了點頭:我是第一次來水固鎮。 云苓轉了轉眼睛,熱情道:那我帶你出去轉轉吧! 老掌柜慢悠悠地插言道:云苓小姐,你出去玩,老爺知道嗎? 哎呀,丁芹meimei第一次來,我帶她出去轉轉啦,不會太久的。云苓說著,就拉著丁芹跑了出去。 她帶著丁芹在不遠處的街道上停下:抱歉呀,也沒問你就把你拽出來了。爹爹最近總管著我,我都好久沒出來玩了。 沒關系。丁芹道。 我帶你逛逛吧。云苓道,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嗎? 沒有。丁芹搖了搖頭。 云苓想了想:那我先帶你去看水固井吧!那井會自己長鳴,最近格外頻繁,我們現在去,說不定還能聽到。 自己長鳴? 是呀,大家都是那是井底的龍在長吟。云苓說道,我小的時候,大概幾年才有一次,我一直沒親耳聽到過,所以一直以為是大人們在騙我呢。 也就前兩年,我才第一次聽到。我聽到前,原還想著,會不會是地下暗河中有風鼓動。但親耳聽到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她們邊走邊說,沒過多久就到了。 水固井位于鎮中偏西的地方,隱在一小片竹林中。沿小徑走入,竹林中央是一座小小的廣場,周圍鋪著青石板,水井就位于廣場中央,井口被修筑成八卦圖。 因為最近井中異動連連的緣故,人們已經不來這里打水了,小廣場中很是空蕩,只有風吹過竹林的聲音。 丁芹緊緊盯著中央的八卦井,她看到有淡白的水汽從井口蒸騰而起,盤桓如游龍,探爪伸頸,其勢昂揚欲撲,如洋洋大江。 丁芹好像看到了一條浩蕩奔涌的大江,自皚皚雪山上起,逶迤于大地之上,繞山過峽、垂崖跌宕,一路奔流,浩然入海。 井口上的游龍巍巍昂首,它本該開闊自由的行于大地之上,卻怎么都脫不出井口八卦的范圍。 哎呀,現在不趕巧。云苓惋惜道,要不我們打水上來你嘗嘗?這井水清甜清甜的! 不必啦。丁芹恍然而醒,我已經看過了。 云苓渾然不知,點頭道:也好,這井不長鳴,也就沒什么看頭了。我帶你逛別的地方吧。 她們轉身出了竹林,路上與一前一后兩位男子擦身而過。 前者是位清癯蓄須的中年男子,懷抱一把琴,步態雅靜,后者是位眼眸明凈的士子,長袖扶風,行舉自然。 丁芹在與后者擦身而過時,忽若有所感,不禁回首看去。 只見那士子回首瞧她,嘴角含笑,比了個噤聲的手勢。 丁芹只覺額頭神印一燙,下意識抬手按住。 林內古井中,忽而傳出一聲悠然長鳴。 客人跟了我一路,不知有什么事?說書人在井前停下,回身相望。 漓池一笑:先生的故事還沒有講完。 淮水神君被囚,結局已經落下,客人還想要聽什么呢?說書人道。 漓池搖頭:先生初講時,問臺下聽客,最近井中呼嘯聲愈發頻繁,可知原因?如今疑問尚未解答,故事怎么能算結束了呢? 第24章 后面的故事無聊得很。說書人搖頭道,他看漓池沒有被說服的意思,便轉身側對井口席地而坐,將琴置于膝上,道,也罷,既然客人好奇,我便講一講。 淮水神君被囚之后,余簡四處尋覓不得,最后終于在其他神明的指引下,找到了水固井。 然而,深井相隔,余簡雖尋覓到此,卻與淮水神君終不得見。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余簡終究老朽而逝。 因其生前善琴之名,受后世琴師祭拜,故而未入輪回,化作鬼神。 余簡之名在隋地最盛,受香火所限,亦無法離開隋地太久,一百二十年,方能前來看望淮水神君一次。 井中枯燥無趣,神君常于井底久眠,唯有每過一百二十年,才時常清醒,以待余簡到來。 我倒寧愿你不來。井中幽幽傳來一道聲音,三萬年于我不過一場長夢,反倒是你,常常攪我好睡。 你自睡你的便是,余簡悠悠道,又何必起來理我呢? 井下龍君哼出一聲,伴著水起波涌:我不醒著,怎么知道你閑著沒事兒就向別人揭我的老底兒? 余簡瘦長有節的手指在琴上一撥。井下水聲霎時而止。 琴音起,俄而風生。 竹葉相擊,春芽破土,江邊蘆葦搖曳,柳絮纏綿拂面。 大魚溯洄,竹篙擊水,采蓮女歌聲隱隱,長足的水鳥翩然落入沙洲。 飛雪如鵝毛,天地間茫茫,釣翁蓑衣竹笠,山間老猿長鳴。 琴音漸息,但長風不止,亦如大江奔涌。 龍君聽著余簡這一百二十年所見的風景,喟然一嘆:你又何必執著呢? 執著?余簡按滅余音。 井中一默,道:此事與你本就無半分干系,你便是再怎樣做,也不會更改判決的。更何況,大天尊并不在這里,你的故事最多講給看守聽。 與我無半分干系余簡慢慢抬起眼皮,出計策下命令的是隋將羅參,挖渠道建堤壩的是隋軍將士,將庸城百姓困于城中的是盧將盧兵,不被允許干涉凡人命數的是你這個淮水神君。這件事既然判了你的罪,又怎能不判我這個舉薦了羅參的隋臣之罪呢? 莫要胡攪蠻纏。井中道,你有這功夫,不如好好修煉,省得我出來后,卻只聽到你道行消散重入輪回的消息。 你既知我,又何必勸我?余簡手按琴弦,不若聽琴。 琴聲錚然。 風是不會止息的,就像大江永遠奔涌。 風止息的那一刻,便是消散的那一刻;江停駐的那一日,便是化為死水的那一日。 所以,又何必勸呢? 不若聽琴。 井下水聲陣陣,長嘯起伏。 漓池半閉著眼,手肘撐在膝蓋上,身周逐漸漾開清冽純澈之氣。 琴引情生,造化心境,竟使他有所悟,長久憂慮的心也放松下來。只是這縷靈光太過淡薄,一時無法使他明悟,只是隱約覺得與因果線有關。 一曲終了,井中長嘯亦停。 旁坐的那位上神。井中喚道,你既聽了故事,可否幫我一個忙? 請說。漓池抬眸。 三萬年太久,凡人短壽善忘。以凡人信仰修行者,亦將因凡人信仰消散。上神若可保他兩萬七千六百年內不入輪回,我淮水君府中的庫藏,上神盡可取之。 孟懷余簡皺眉插言。 井上游龍之氣探爪一鎮,余簡鬼神體弱,竟被鎮得一時開不了口,剩下的話再也說不出。 此事繁瑣日久,我做不到。漓池搖頭道。 為何不能?井中問道,余簡資質尚可,上神只需授他正法,時常指點,便能令他脫得困境。莫非上神看不上我淮水君府中以萬載記的庫藏嗎? 神君何不親授正法?漓池反問。 我若是能井中冷笑,他一百二十年才能來一次,最多不過停留三日。香火潰散之憂近在眼前,卻整日奔波于沒影兒的事。我但凡出得井來,便把他壓在洞府中修行個千八百載,待道基穩固,再放出來。省得連些個妖怪都打不過,平白丟我的臉! 我雖做不到神君所求,卻也可助神君達成所愿。漓池笑道。 井中沉默了片刻:你可助我離開此井? 漓池瞧了瞧井口八卦,隱匿于井中的封印在他目中無從遁形,想要解開,似乎也不是什么難事。 他卻搖頭笑道:我雖能解開封印,但神君就此離開,應該算作逃獄吧?不怕之后的麻煩嗎? 井下嘩啦一聲水波:你待如何助我? 我可使余簡道友長久停留于此地,不必有道行消散之憂。神君自可親自指點修行,不必假于他人之手。 井上游龍之氣已松開龍爪,余簡此時已經可以說話,卻沒有再反對,雙目看向漓池,隱有希冀之色。 上神請言,若可成,我自有厚禮相贈。井下道。 厚禮卻不必。漓池輕笑道,今日有緣聽得琴曲,便算作回報了。 他手指輕撥,余簡身上連接香火信仰的因果線便倏忽生出變化。 余簡鬼神之軀一顫,只覺之前因距離遙遠而飄忽淡薄的香火霎時凝聚于身邊,助他虛弱的神軀重新凝實。 從此以后,再不必因香火所限,不得相見。 漓池又在四周靈機一點,于井邊設立了一個有助益于鬼神修行的小小靈池。 余簡閉目梳理片刻后,睜開雙目,對漓池下拜:上神大恩!若有可報之處,萬望勿辭。 漓池唔了一聲:道友若有心,便為我寫一份琴譜吧。日后我偶來聽琴時,望道友莫要拒絕。 自當如此!余簡道。他手指拂過琴弦,卻并未發出聲音??|縷琴音被織就成如絲絹般的琴譜,最后化作一方淡白薄絹,其上琴譜隨心隱現,撥動暗紋,亦可傳出琴音。 這是我千百年來以此琴所奏過的全部琴曲。余簡將薄紗相贈,雖無法應和天地,卻也可以一聽。 漓池笑吟吟地收下后,目光拂過他們身上相連的因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