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雙翼飛機
看著糧食起火后,兩隊人馬分開,繼續在這一帶尋找機會。 王洪和老鄭已經從輜重運送的方向,知道日軍的目標是山海關,這個情報事先就知道了。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契的選擇再打上兩仗,看看日本人有沒有其他的部署。 日軍也知道周圍有義勇軍或者干脆就是中國的軍隊在活動,在運送糧食和彈藥的輜重中隊被全殲在公路上后,他們開始注意后方的防守,不但設置了很多路卡,還派出了兩個中隊部隊順著兩隊人留下的印記去追蹤。 只是不管是王洪還是老鄭,兩隊人都是一人雙馬還有多余,子彈也管夠,日軍的大部隊明知道這些人就在前面,卻怎么也追不上。 領隊的少佐一氣之下,便叫來了偵察機來尋找王洪他們這隊人的蹤跡。 前面溜著日軍的王洪他們還在嘲笑著這些日軍,卻突然聽到天空中嗡嗡做響,只見一架兩層翅膀的飛機往他們的方向飛過來。 大家立刻嚴肅起來,跑進山溝里,躲在小山溝里,讓過了飛機。 誰想,這架飛機并沒走遠,而是在頭頂上兜起了大圈子,高度還越來越低,看來要在這一帶仔細的察看。 不用說,這架飛機就是來尋找王洪他們的。 見后面的追兵越來越近,王洪不得不頂著頭上的飛機,騎著馬開始奔跑了起來,見識過飛機掃射的一個老兵就喊著:“飛機沖下來時,往邊上的山溝里躲”。 他剛說完,只見空中的飛機一轉頭,真的就俯沖了下來。 王洪他們趕緊躲進山溝,飛機在把落在后面的一頭騾子打倒在地,就圍著眾人的山溝畫著圈來。 這時代的飛機低空掃射的高度一般在150米以下,這架雙翼的日本偵察機可以降到30米的高度尋找目標。幸好這架偵察機不掛炸彈。 眼看就要被頭上的飛機和地上的日本兵聯手堵在山溝里,王洪就準備趁后面的追兵還有段距離,試試用湯姆式,把這飛機趕走。 飛機在空中轉了個圈,順著山溝的方向又俯沖了下來。 這所有的人都躲在了山梁的凹縫里,用馬擋在外面,把湯姆式對準了飛機。 “打”,也不知道誰喊了聲,所有人的武器都對著天上的飛機掃射了起來。 飛機的速度并不快,大家做的只管拿著湯姆式對著飛機的方向前后胡亂掃射著,這架偵察機剛進入最佳射擊的角度,蒙皮上就出現了一堆子彈洞,嚇的那飛行員趕緊拉起高度。 湯姆式用的是手槍子彈,也只能打破飛機的厚布機翼,可這一陣彈雨讓日本飛行員不敢再降低高度,只能無奈的在這些人的上空轉悠,不時遠遠的拉低一下機頭打幾個點射,卻對眾人造不成什么影響。 就這么一耽誤,后面的追兵就進入幾百米的距離。 不等王洪說什么,幾個老兵立刻把子彈壓入彈鼓,一個老兵望了王洪一眼,小聲說:“等追過來的再近些,沖過去打混戰,再從剛才路過的小路往對面的山溝里走,這邊往前走都是平地,不好躲飛機”。 這種戰斗,王洪沒接觸過,他也無從判斷。不過幾個老兵都有這個意思,看來就是最合適的。 心想,沖出去,包括自己在內,不知誰能活下來,可已經逼到這份上了,就點了點頭。 一個老兵探出頭去,嘴里輕聲說著:“最前面一個中隊,不到200人,能看到機槍有六七挺,其余是步槍,嗯,有2個、3個、4個擲彈筒,14個騎兵在前面帶路”。 另一個老兵知道王洪不是軍??瓢喑錾?,等觀察的老兵說完后,他補充道:“日本人的中隊應該有輕機槍8、9挺,小鋼炮(擲彈筒)8、9個,不過都在隊伍后面,可能看不清,最前面的到了200米,我們就沖進去掃射,兩個彈鼓,應該夠打通那一小段路”。 這只能是一個美好的愿望,自己開火,對方也會開火,誰也不知道這些日本人會不會堵死住那條小路,可這種情況,只能拼了。王洪只說了一個字:“好”。 探頭觀察的老兵,擺了一下手。 所有人都把馬匹準備好,除了那個還在查看的老兵,都做好了出擊的準備,也做好了中槍倒下的準備。 沒人后悔,也來不及后悔,甚至沒心思去想一下家人。 在這臨沖鋒前的時間,都在壓子彈、整理馬具,再有時間,就抓上一大把黃豆喂馬,多余的事情都來不及想。 耳邊已經傳來了對面馬匹的叫聲。 突然那個老兵有些激動的說道:“不用沖!不用沖!直接斜穿過去,到對面山腳下,向左轉,從那里進山,那里的樹夠密實”。 說罷,他跳到馬上,很快所有人組成了個沖鋒陣形,王洪把自己放在第二位,看大家都準備好了,嘴里說了聲:“沖!” 沒有“兄弟們”這種無聊的稱謂,也沒“給我沖”這種命令式的語氣,只有這一個字,所有人立刻揚起了韁繩,沖出了小山溝。 頭匹馬剛閃出去,湯姆式沖鋒槍的清脆的噠噠噠聲音,就響了起來。 追過來的日軍都警惕著望著不遠處的飛機給指示的位置,卻不想飛機能指示出王洪他們大概的位置,卻說不出這些人在做什么。 等王洪這十幾個人沖出去時,湯姆式如同機槍一樣,一下子,把打頭的十幾個騎馬的日本兵打的蒙頭轉向,后面的步兵也被子彈打的亂七八糟。 這個中隊的人立刻都往地上倒了下去,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50發子彈的彈鼓,保證了沖鋒時的火力。 一個斜斜的沖鋒,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幾百發子彈象雨一樣,把這個中隊覆蓋在地上,不管步槍、機槍,還是擲彈筒,都沒來得及瞄準開槍。 日本兵們只聽到周圍,不斷落下的子彈,不斷鉆入身體的聲音,不斷打在土地上的聲音,哪怕是武士道精神,也不得不趴在地上,低下頭,膜拜王洪這些人一般,躲過這批彈雨。 一個彈鼓打完,正好轉到山腳下,一進樹林,大家立刻跳下馬來,換彈鼓。 湯姆式火力猛,可唯一的麻煩就是這彈鼓要準確卡入,不象大肚匣子,雖然一個彈匣才20發子彈,可要是在這路上沖鋒,起碼可以換上三個彈匣。 僥幸逃生,大家都沒有精力說話,牽著馬在樹林里走了很久,才有人喊了一聲:“娘的,我馱吃的那匹馬倒下了,誰給我點吃的”。 ------ 每章一說:上鉆下崩,一鉆一崩,腳上總是半步或寸步,在形意拳中叫“連環攢子錘”,威力甚大。只是注意鉆拳進擊,必定腳踏中門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