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267節
眾臣的擔憂不無道理,世上沒有不愛權勢的人,嘗到了兵權的滋味,怎么能輕易卸下兵權? 雖然朝廷的大軍已經在慢慢調回來,但齊云仍然在外鎮守重要的關口,手中還有三四萬嫡系兵馬。 有老成持重的臣子,已經給穆明珠上奏,希望皇帝能采納建議,將供往前線的糧草改為三日一送,一送只夠三日之用;又說現在大戰已定,只剩一些邊角地方,已經不宜再用天下兵馬大將軍這樣的稱號,似乎可以削去改回左將軍。 他們也許考慮了齊云與皇帝的關系,也許并沒有考慮。 畢竟在皇權面前,親骨rou尚且自相殘殺,更何況一點似是而非的“關系”。 朝廷往前線運糧,的確一次送去可供用的日子少了,但這并不是穆明珠有意削減,而是因為戰爭榨干了國家的積蓄,后方已無力一次送出大量的糧草。至于削去稱號的事情,穆明珠只是淡淡一笑,道:“待大將軍回來,自會解去稱號?!边@本就是戰 時所用的稱號,平時是不設的。 眾臣回去一揣摩,想著也對,若是此時撤去稱號,豈不是要激怒大將軍,如今將在外、軍令有所不聽,果然還是陛下高瞻遠矚,等將軍回來再撤去稱號不遲。 朝廷送往前線的糧草,每次越來越少,齊云身邊的將領也有人感到疑慮。 齊云卻是嘆道:“這場仗打了兩年,將士疲敝,國庫空虛?!?/br> 那些感到疑慮的將領中,其實也有人擔心皇帝會不會“卸磨殺驢”,見大將軍如此篤定信任,便也安下心來。 上下一條心,只待處理完北邊這些重要關口的摩擦,便歸去故鄉,與在意的人相見。 齊云走出大帳,抬頭望向北地高遠寂寥的晴空,天空中只零星有幾縷纖云。 他默默想著,不知陛下在洛陽,可曾抬頭望云。 第253章 當初跟隨大周皇帝車隊,從建業遷往洛陽的還有太上皇穆楨。 自從穆武事發之后,太上皇便一直幽居長秋宮中。雖然在此之前,她也出不得長秋宮,但身邊服侍的宮人還是可以進出的,時不時帶來一些新消息??墒悄挛涫掳l后,連長秋宮中的宮人出入都受限制了。穆楨居于長秋宮中,不知光陰流轉,也不知外面發生的事情。 直到永平五年春,當宿衛終于打開了長秋宮的大門,穆楨才知曉,她要跟隨皇帝遷都洛陽了。 洛陽? 這個遙遠又陌生的地方,只曾出現在世宗時候的戰報中。 皇帝她已經打敗了梁國嗎? 太上皇不知該向何人問。也沒有人敢給她答案。 從建業到洛陽的路途上,太上皇車駕旁有兩隊宿衛嚴密保護。說是保護,其實跟當初太上皇送皇帝去取經時增派的宿衛是一樣目的。 但這并不妨礙太上皇撩起車簾來,沿途看過熟悉的南國風光后,再看北國風情,用不再年輕的臉感受北方初春的料峭寒風。 洛陽,世宗終其一生都不曾奪回的地方,如今竟是皇帝的新都了嗎? 直到住進洛陽皇宮中的新長秋宮,穆楨仍覺恍惚。 不過四五年間,皇帝已經成就大業了嗎? 她感到自己過去一切的觀念都受到了沖擊。 時間來到永平五年冬,太上皇發現楊虎又有異動,她只作不知,待到少府李思清按照慣例來問長秋宮的用度情況,才問了一句。 李思清乃是穆楨舊臣,心中總有一分愧疚,便實情以告,道:“當初陛下帶走了楊雪,念著他從前騎射都還不錯,放他在軍中效力。這次對梁國大戰,楊雪也在前線立功,做了校尉。如今大戰到了尾聲,楊雪所在的隊伍已經回到洛陽來。大節之前,陛下對有功的將士會有封賞。楊郎君與楊雪往來通信,想要……”她頓了頓,不知要怎么把實情說得更委婉。 穆楨了然,淡聲道:“他要出長秋宮?!?/br> 李思清關切而又小心地看了太上皇一眼,道:“楊雪的請求奏章已經呈到了陛下面前。不過陛下一向敬愛您,再有臣在旁勸說,倒也未必會讓楊郎君如愿?!?/br> 太上皇如今身邊就剩了楊虎這么一個人,若連楊虎也走了,未免也太凄涼了些。 穆楨“嘿”的笑了一聲,道:“他一門心思要走,我又何必留他?讓他去便是?!?/br> 李思清微微一愣,想到太上皇昔日的威嚴與傲氣,楊虎如此不留情面,自然惹惱了太上皇。楊虎敢如此囂張,大約也是清楚太上皇與皇帝之間“母慈女孝”的關系只是假象。如今他有楊雪這樣揚眉吐氣的侄子,比起幽居深宮陪著權柄已失的太上皇,自然還是出宮去過熱鬧富貴又自由的日子更快活。 一旦楊虎離開之后…… 李思清的目光落在太上皇花白的發間,只一瞬便倉皇挪開,轉而望向寂寥的新長秋宮。 因為遷都急迫,新宮殿里的陳設既少、花木也疏,只地方比建業皇宮要大、宮室也比建業的要高,于是越發顯得空曠。 若是到了晚上,太上皇獨自一人坐在殿內,望向黑漆漆的院子,不知心頭會是怎生感受。 李思清心生惻隱,想著此事雖然犯忌諱,但她也應當跟陛下提一聲。 洛陽皇宮的宮殿,還用了舊時建業皇宮的舊名。 此時新思政殿中,穆明珠卻是哭笑不得,正聽靜玉“胡扯”。 靜玉自從多年前跟著她去了雍州,便一直作為她的嫡系在雍州留了下來,隨著自己年紀漸漸大了,自覺年老色衰,倒是歇了向陛下自薦枕席的心思。從當初做一郡五都尉之一開始,他不想歪門邪道之后,因人聰明,雖然不耐煩做繁雜的事務,但卻頗會用人,幾年下來也算政績不錯,后來升為襄陽都尉,在保襄陽大戰中居中協調,也立了功。如今襄陽戰事早已過去,靜玉本性還是想要做個富貴安閑的差事,做什么校尉、都尉都太勞累,風險又大。他思來想去,還是得往陛下身邊討個差事。 于是借著敘職的機會,靜玉趕來洛陽面圣,想要為自己的仕途轉個方向。 他經了這六七年的歷練下來,也明白事理了。他不可能仗著自己從前那點微末的功勞,只憑求的就從皇帝那里求來一個滿意的職位。 他得對皇帝有用才行。 所以來洛陽的這一路上,靜玉絞盡腦汁就在想要怎么對皇帝有用。 若是早幾年,他肯定想的第一條還是給皇帝做侍君??墒沁B年戰爭之后,他自己都覺皮相失色許多,更競爭不過皇帝身邊那么多美人;再者他做了這幾年都尉,也慢慢體會到了自主自由的滋味,哪怕是奔著皇帝而去,他也未必還甘愿困居宮中。 他既想要在都城中做安閑富貴的官,還不想失去自由,又文不成武不就,哪有這樣現成的好事呢? 然而靜玉不愧是靜玉,還真給他想到了。 此時靜玉坐在皇帝下首,笑得很是熱切,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如今外事已定,該議內事了。陛下富有四海,日理萬機,身邊沒有知情曉意的人怎么行?朝中那些大臣可信不得,他們各有心思,呈給陛下名單都是他們先過目的,不知道背地里多少勾心斗角的事兒呢。不管陛下喜歡不喜歡,只管一股腦給您往身邊送,若是有那等意圖不軌的呢?臣就不一樣了,早在揚州時就堅定追隨陛下,一顆忠心、日月可鑒。況且陛下待臣親近,臣雖愚鈍,也約略能體會上意。您喜歡什么樣的,您只管告訴臣?!彼冻鰝€“咱倆誰跟誰”的笑容來,“這不比讓外面的大臣插手,要強千萬倍嗎?” 穆明珠處理枯燥繁重的政務久了,還沒能跳過頻道來,聽完靜玉的高論,一時不知該說什么。 好在有靜玉的地方,從來不存在冷場。 靜玉環顧高大的宮殿,又笑道:“況且這么大的皇宮,那么多空著的宮殿,若沒什么人住,多可惜呀?!?/br> 穆明珠俯首,以指骨刮了兩下眉毛,無奈道:“朕聽明白了。你不想回襄陽做都尉了,要在洛陽謀個官,是不是?” 靜玉被戳破心思,也不尷尬,笑道:“臣這不是想離陛下近一些么?陛下在雍州拋下臣,這一別就是六七年,臣暗地里可是哭過好幾回?!?/br> “你哭還會背著人?”穆明珠再度戳穿,道:“怕是要哭到人盡皆知的?!?/br> 靜玉一路上就想了這么一樁絕好的差事,生怕陛下不答應,忙把話題引回去,道:“陛下喜歡會哭的還是不會哭的?” 穆明珠站起身來,權當是跟他逗趣解悶了,道:“朕喜歡會哭的如何?朕喜歡不會哭的又如何?” 靜玉忙道:“那自然是按照陛下的心意去選人。您想啊,您會跟外面那些古板的大臣說這等話嗎?萬一您喜歡活泛的,外面大臣給您送進端莊的來;您喜歡賢淑的,外面大臣卻給您送進潑辣的來——這您在后宮休息不好,豈不是要誤了您在前朝的事兒?這事兒雖然說起來不像大事兒,可跟萬千百姓聯系著吶!”他轉轉眼睛,小聲道:“臣也不是說這差事一定得給臣,不過畢竟臣專業一些……” 這是他的老本行了。 穆明珠踱步到殿門口,回身看向靜玉。 在襄陽之戰中,靜玉是有功的。這六七年來,他的差事也并沒有懈怠,按道理應該獎賞他。 人的志向等等不一,有像林然那樣不愿以色侍人、誓要北定中原的人,也會有像靜玉追求更安逸享受生活的人。靜玉雖然不是君子,至少是一個真小人,總比那等表面禮義廉恥、滿肚子見不得人心思的假君子要鮮活可愛許多。 穆明珠想了一想,道:“朕這宮中還真有一樁差事要你去做。思政殿后面要增建一處宮殿,修葺未成,便交給你督辦?!?/br> 因為她遷都倉促,洛陽皇宮乃是在當初魏文帝所建的洛陽宮舊址上整修的,結構整體是按照魏文帝洛陽宮來的。原本建業皇宮的思政殿,在正殿后面有一處小院,還有一座小殿。如今洛陽宮中的思政殿后面卻只有一道狹窄的小院,然后便是宮墻。如今她自己在宮中,夜里歇在思政殿不議政的那間偏殿還是很方便的,她反正是睡醒就理政的。 可等到齊云回來,總還是有一座相連的寢宮更方便行事。 她以后要安睡其中的宮殿,自然需要信得過的人督辦。 靜玉聽了這話,眼睛一亮,翻身而起,忙道:“陛下,這差事交給臣您放心便是!” 在他的理解中,輸送管理后宮人選這樣的肥差,當然不能一下子就交給他。 陛下要他督造宮殿,正是先試他一試。只要這宮殿造得讓陛下滿意了,那他夢想中的職務還不是手到擒來? 第254章 靜玉督造的小殿就在思政殿后面,工程質量固然重要,不能驚擾思政殿議事也很重要??偛荒芑实鄹蟪荚谇懊嫔逃憞?后面卻傳來乒乒乓乓之聲。 所以小殿修建所需的石材磚料全都提前備好,尺寸分毫不差,不需要當場再劈鑿,匠人也都輕手輕腳做事。實在不能安靜的步驟,則都調到了皇帝出宮的日子進行,譬如年末蠟祭。 靜玉始終不忘初心,牢記督造小殿只是他理想職位的跳板,觀察著思政殿中生面孔的進出,一一記下來,尋空閑時問于穆雪衣等人。 穆雪衣當初還叫翠鴿的時候,便在揚州與靜玉相識,頗有幾分交情。 靜玉也并不遮掩他想要為皇帝選人的意圖,早已央告了櫻紅、穆雪衣等人,請她們抬手通融。 櫻紅等人當成笑話講給皇帝聽。 穆明珠也就一笑,道:“他若問起,你們知道的便照實告訴他。朕倒要看看他能選出什么人來?!碑敵蹯o玉在襄陽,用人還算有一套,不知那好眼光是一時靈光,還是真有能耐。 況且靜玉這人她是太了解了,專愛往風花雪月的事情上下功夫。她若是一本正經拒絕了,靜玉當面答應,私下還不知道會理解成什么樣,說不定能辦出叫人哭笑不得的事兒來。只有讓他自己去碰壁,次數多了,他才能慢慢醒過來,放棄這條他心中的通天大道,安下心來辦實事兒,不辜負他那過分聰明的頭腦。 這日午間,皇帝在思政殿偏殿歇了片刻,睡著了。 穆雪衣便往后面來,要靜玉等人暫且停了,莫要驚擾了陛下安睡。 靜玉忙命眾工匠停手。他因為做事的地點離皇帝太近,所以不好偷懶懈怠,自己也抓了兩手泥,以備皇帝忽然出現,好表現他也是認真出了力的。此時見了穆雪衣,他忙拿茶水打濕帕子,擦干凈手,低聲笑道:“雪衣女官快來,喝盞熱茶再走不遲?!?/br> 穆雪衣知道靜玉必然有所求,便走過去,不知他要問什么,回頭倒又是一樁趣事講給陛下聽。 她坐下來,笑道:“我喝了你的熱茶,可沒什么好東西能給你?!?/br> “您真是愛開玩笑。我豈敢要您的東西呢?”靜玉變通很快,也不拿她當揚州那個小侍女了,親手奉上熱茶,目光往前面的思政殿飄去,低聲道:“今日我從前邊過,見有一位錦服貌美的郎君入殿,看著有些眼生,他又未穿官袍,我竟認不得是哪位新貴大人。還請jiejie教我,免得我來日沖撞了貴人?!?/br> 穆雪衣聽到他形容那人是“貌美郎君”,便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想到陛下交待的話,據實笑道:“也難怪你不認識,那孟郎君原不是朝中的官員?!?/br> “孟郎君?” “正是。從前那孟郎君的祖父資助了太 祖,如今孟郎君又資助了陛下?!?/br> “這么說來,那孟郎君是個富商?”靜玉不曾聽說哪個闊綽的世家姓孟,想到那孟郎君的姿容風采,乃至于在思政殿中停留的時間長度,暗暗在心中給他記上了一筆。 孟非白在成功助梁國太后賀蘭氏攜新君離開冀州后,便南下來到了洛陽。 穆明珠信件往來之時,已經向他透露過要遷都洛陽的念頭。 大的戰事結束之后,穆明珠便召他旬月入宮一次,通過他的關系網布局了解梁國更細節的動向,也了解腳下洛陽城中的世情百態,偶爾也會談一些佛家玄學的道理。 靜玉雖然在揚州就跟隨了穆明珠,但那時候穆明珠與孟非白的來往更隱秘,是以靜玉不曾認識孟非白,也許見過、這么多年下來也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