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3)
沈北點點頭:來人,將朱砂壓下,與這劉義一起,打殺了吧。 所有人一驚,先前沈北替竹柳出頭,而且在這種關乎聲譽的時候,都不愿意退讓一步,甚至不惜與側君唇舌相向也要保下竹柳,外人眼里看來是不智,但是在奴才眼里,王君實在是個好主子,這年頭,遇到個疼惜奴才的主子是多不容易。 朱砂這一番話說完,是個人聽著都覺得朱砂可憐,卻沒想到,沈北居然說連同朱砂一起打殺了。 劉義與朱砂聽到這一句的時候都嚇傻了,朱砂連哭都忘了,至于那劉義,更是連求饒都忘了。 連紅卯都愣了一下,回頭去看蕭長平。 卻見蕭長平道:打殺了吧,這朱砂入府兩年,卻特地選了先帝忌辰這樣的日子做這件事情,自作孽罷了。 紅卯這才反應過來,是啊,明知道先帝忌辰出事會鬧成什么樣,他哪兒是想趕劉義出府,他分明知道劉義此人性格卑劣,還特地做出那種約劉義的事情,哪兒是如他自己所說的不知道啊,這分明是故意促成此事,他一開始就不想劉義活著出王府!這就是朱砂對劉義的報復,至于故意挑竹柳,怕是也有若是劉義沒有得手,以竹柳的身份也能讓劉義趕出王府的意思在里頭。 從他算計此事開始,這朱砂,便一點兒都不無辜了。 此事到了這兒,竹柳完完全全就是個受害者了,秦側君道:那竹柳 就像之前說的,此事不管竹柳無辜不無辜,可先帝忌辰,與這劉義差點兒行了茍且之事的,到底是竹柳本人,此事劉義與這朱砂打殺了,竹柳,總不至于全身而退。 沈北道:竹柳受了傷,自然是好好養著,側君要打殺的該是狂徒,還有明知是先帝忌辰,卻依然選擇在這天動手的朱砂,與竹柳有什么關系?竹柳可沒有半分不敬先帝的心,自然,我也沒有,太廟中另外兩位王君也可替我作證,我可是專心的抄寫經書給先帝了。 秦側君還能說什么,他低頭:王君說的是,倒是我先前沒有王君想的如此通透,只想著此事關乎王府聲譽,便動手了,竹柳的傷勢還好吧?冬兒,去我房中拿一支參給竹柳送過去,也算我此次誤會了他的一點賠禮。 此事鬧得厲害,側君處置的也快,竹柳是王君身邊得力之人,本來府上還以為今日這事兒王君與側君會鬧得不可開交,沒想到王君一回來放了人,高高舉起,最后居然查出了這么點兒事情來。 劉義與朱砂被拖下去打殺,聽說被打死之前兩人互相對罵,什么難聽的話都說了出來,直讓人聽得不齒,同時也都怕得很,繼先前趙夫郎一事之后,這是王君第二回 整治府上奴才了,先前還有綠玉這個被打了個半死丟出府的。 如今都知道王君不好惹,他身邊的人也惹不得,倒讓王君院子里的奴才,統一都讓人有些高看一眼了。 此事也讓人知道一點,王君果然是護著自己身邊的人,這樣的事情,換一個主子,怕是竹柳早就死了,如今竹柳卻被好好養著,非但沒落什么罪,還勞側君也送了一支參過去,雖然不至于當面賠禮,可這面子,給的也夠大。 沈北解決了此事,去看了一回竹柳,讓竹柳抱著哭了好久,臨走時,竹柳還掛念著沈北身邊沒伺候的人,非讓浮玉在他身子沒好的時候伺候著沈北。 于是沈北身邊換了個浮玉伺候。 浮玉性子與竹柳不同,不是個愛問話的,但果真聽話,但凡沈北說什么,他都老老實實記下,而后去辦。 沈北回府后又過了一日,太廟里先帝靈位被毀的事兒便鬧得沸沸揚揚,尤其朝堂上皇帝親口說了由欽天監測算天時,看看此召是否是不詳。 事實上所有人心里頭都門清,此事管他天災還是人禍,但凡是皇帝這樣一開口,那欽天監的那群人,自然是絞盡腦汁得查出一個不詳來,否則交代不過去。 于是這段時間朝堂上的人居然都敬小慎微了起來,就怕撞在這檔口上,讓欽天監安上個不詳的罪名,到時候就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此事鬧了幾天,但終究因為洛北澇災的事兒大,又因為欽天監遲遲沒有拿出什么不詳的說法來,一度沉寂了下去,但是沒過幾日,不知是誰傳出去的,平西王府在先帝忌辰當日出了事,也不知算不算不詳,聽說王爺王君第二日回去就打殺了兩個奴才。 這事兒一傳出來,之前因為欽天監的沉寂而沒有人提起的不詳事情又讓人給提起來了。 這相隔一天,前有先帝靈位被毀,后就有平西王府打殺奴才的事兒發生,這本來奴才做錯了事兒被打殺那也是有的,可時間相隔的這么巧妙,一傳出去,不少人頓時議論紛紛起來。 這會不會是平西王府在先帝忌辰當天家里也出了什么事兒?是不是跟不詳有關吶? 再有有心人一打聽,這事兒畢竟鬧得王府整個都知道,再有那些法師也都知道,府上有外人,又不能扣著人家不放,總之也不知是誰傳出去的,沒多久,許多人都知道這先帝靈位被毀當日,平西王府正在請法師做法事的時候,正遇上一對奴才茍且。 外頭人一聽都嘩然了,這還得了? 先帝忌日,自家兒子府上奴才不跟著主人家一起誦經就罷了,居然還行茍且之事? 連著先帝靈位被毀之事,怎么聽著就不是巧合了呢? 這不傳出去倒也罷了,一傳出去,眾口一說,本來是奴才之間茍且,硬生生讓人傳成了,這奴才這樣,怕是這主子也本來沒多尊敬先帝,而且這太廟這么森嚴,怎么就當天被毀了靈位?說不準是先帝在天之靈氣著王府出這樣的齷齪事情,所以顯靈了呢? 外頭越傳越離譜,終于這一天,一位言官將此事寫了奏折,把這件事上達天聽了。 當天蕭長平上了早朝,皇帝讓人將奏折放在蕭長平手里,當著所有大臣的面問:平西王對此事,有什么說法呀? 蕭長平道:此事并非如外面傳聞,我府上確實有事,不過是兩個奴才有私怨,臣弟也是因為當日是先帝忌辰,所以重重處罰,將這二人打殺了。 皇帝道:事情屬實? 千真萬確。 蕭長平的人品在朝的官員大部分都知道,他既然這么說,此事八九不離十。 但是就在這時候,欽天監一位官員突然站了出來,他仿佛有些惶恐:啟稟皇上,自從皇上下令欽天監測算先帝靈位之事是否預示不詳之后,臣在望天臺日以繼夜觀察天象,而后發現一個奇特之象。 萬萬沒想到,這種時候,欽天監的人居然會突然提起此事,朝中人一個個面面相覷,都不敢說話。 蕭長平眉頭驀地蹙了一下,只聽得那位欽天監的官員道:臣發現,這帝星以東,突然出現了一個異星,此異星耀眼奪目,映襯得帝星黯淡,臣以為,此消彼長,這異星,或許就是不詳。 帝星以東,平西王府,正在皇宮東面,再加上這說話時機正對上平西王府出事,不是明擺著告訴人,這異星,或許就在平西王府嘛! 第93章 不好意思看一下這個 我之前的章節感覺有點兒不通順就改了一下,結果vip章節修改非常麻煩,所以今晚會有幾個章節是落空的,總之就是看不全了,給各位造成閱讀障礙很不好意思,明天我全部修改之后就可以了,最新章節是不改的,改的都是前面的,不影響之后閱讀,所以看過的也可以不刷我改過的部分 第94章 搜王府(一更) 蕭長平回頭慢慢看了一眼那位欽天監的官員語氣不咸不淡:這么說,這位大人的意思是,本王是那個異星?本王沒理解錯吧? 欽天監剛才說話那個都傻了:不,下官不是這個意思啊。 蕭長平擰著眉毛:這欽天監不是外頭那些個算命說書的,事情講到一半就不講了,大人將事情說的如此模棱兩可,只有個大致方向,沒有點明是誰,卻在本王府中有事的時候說出此事,難道不是暗喻本王? 欽天監道:不是。 蕭長平沖著臺上皇帝拱了拱手:你當著圣上的面說出這樣的話,有必要解釋清楚吧,否則這危言聳聽,胡亂妄議帝星的罪名,這位大人可要掂量掂量。 蕭長平向來在朝堂上不聽到自己不順耳或者是太過分的事情,是少有這種當著皇上的面前質問大臣的舉動的,今日居然說到這種地步,可見是真的怒了。 其實要真說起來,剛才這位欽天監的說話也實在是不看時機,正說著平西王府的事情呢,突然來這么一遭,那是個人聽著都得火。 皇帝聽到這里,也是蹙眉,看著那出列的那位居然一下子沒想起來是誰,可見是個品階不高,平日沒機會面圣的。 至于他眼下為什么能站在這兒,這還得從之前皇帝讓欽天監查天象這事兒說起,那日之后,為了方便欽天監的人隨時上奏,所以這幾日欽天監的大臣,但凡是有上奏的,都可以入內殿當面稟報圣上。 這位小官先前名不見經傳,今次在朝中大臣議論平西王府事情的時候突然來了這么一出,仿佛意有所指的樣子,倒真不怕風頭沒有出,卻將自己玩兒死嗎? 皇帝道:你叫什么?幾品?什么時候入的欽天監?方才這一番話,可有實證? 那小官第一次面圣,顯然是有些緊張,他道:下官姓張名昊,是前任欽天監正張正中之子。 皇帝挑眉。 之前覺得這小官居然敢在朝堂上說這種話危言聳聽怕是找死的人聽到這里突然都默了一下。 不是因為此人名不見經傳,而是因為張正中的名號,在這內殿的大臣幾乎都有聽說過,此人能做到欽天監監正的位置,自然也不是靠一張嘴胡亂說一說就成的。 年紀大些的朝臣都知道,這位張正中是位真奇人,先帝在位的時候,簡直倚重非常,此人一張口,說明日有雨,能下多久,那明日便絕對不會是個晴天,而先帝在位時,許多天災,也因為這位張正中大人而提前得知,所以避開了不少人員傷亡。 數次驗證之下,這位張正中,是個真正有神通的厲害人物,但是這樣厲害的人物,命卻不長,不知是不是透露太多天機,這位張大人的身體一直不好,先帝在位時,他便撒手人寰了,那時候才不到四十。 如今,他的兒子站在殿上,若是之前朝中大多數人還覺得這小官怕是想在陛下面前出風頭想瘋了,這會兒卻是一個個心里泛起了嘀咕。 莫非還真有什么異星? 這會兒都沒人敢看蕭長平了。 蕭長平自然是知道張正中的,他看著那位張昊。 那張昊看蕭長平又看過來,心里驚了,可他也確實正挑的這個時機:下官方才所說的異星,絕對不是王爺。 蕭長平沒說話,皇帝卻笑道:你不說,朕也知道絕對不是平西王,不過你倒是說仔細了,平西王方才說的有理,又不是算命瞎子,說話說一半,朕面前,你可知后果? 張昊是真有點兒怕,但他今日敢上殿,自然也沒什么不能說的了,他道:下官自幼與父親學習占卜觀天之術,自問比不上父親,但是也學的皮毛,下官夜觀天象不是從太廟出事之后才開始的,而是很早之前,下官每日都觀察天象,對于洛北澇災一事,出事之前,也有寫奏折上報,只是欽天監中,下官官職低微,寫的奏折不能上達天聽,便被攔下了。 什么?!皇帝聲音略高。 張昊驀地跪地:下官說出這件事情,也知道為時已晚,只是希望皇上相信,下官雖然不比父親,但也是有本事的,所以這異星,也不是下官胡說。 皇帝壓下眉頭:你繼續說。 張昊松了口氣,道:那異星出現的時間是在兩個月以前,是突然出現的,所以下官方才說,絕對不是王爺,王爺陪伴在皇上身邊許久,若是異星,下官早看出來了,但是這異星出現的地方,確實是平西王府。 如果不是這樣,他方才根本不會挑那個時機說話。 蕭長平眉毛一挑。 群臣嘩然。 張昊知道這話說出來,會惹多大風波,但是他還是道:先前這異星并沒有讓下官有它是否不詳的預感,但是就在昨日,這異星大放異彩,隱隱有遮蔽帝星光芒之感,所以下官大膽猜測,如果放任此異星,恐怕不是好事,或許,此次洛北澇災,也是受這異星影響也說不定。 這群臣議論紛紛,要按照張昊這么說,那這異星簡直是顆災星啊,放任它,那這回是澇災,下回還不知道是什么天災呢。 所有人不敢看蕭長平,只有皇帝道:長平,這兩個月,你府上,可突然收了什么人? 蕭長平搖搖頭:此事臣弟不知,但此事按照小張大人所說,牽連甚大,臣弟懇請皇上派人去我王府中搜一搜,臣弟絕對不會包庇。 皇帝面色嚴肅,大手一揮:查! 他看著張昊道:此事是你發現,朕便命你帶人入平西王府徹查。 張昊驀地跪倒在地:下官領旨。 在朝堂上的時候沒人敢說,但是出了朝堂,剛才在內殿聽得清清楚楚的那些個大臣一個個都議論起來,之前什么蕭長平在府上打殺了什么奴才,那都不是事兒,如今這異星落在平西王府,但看皇上半點兒沒有要牽連平西王的意思。 一個個心里對平西王在皇上心中是什么地位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要不說是親兄弟呢,皇上是半點兒沒有懷疑平西王的意思,至于平西王,也是任由皇上派人隨便查。 這得多信任才能有這樣的君臣關系啊。 皇帝指派張昊,張昊便得了一批禁衛軍,當下所有人都看見平西王帶著張昊,領著一群禁衛軍,往自家王府去了。 倒是有人想看,可也不敢,于是默默等著結果,暗地里不少人盯著平西王府。 而平西王府突然讓禁衛軍給圍了,最驚的還得是王府眾人。 蕭長平帶著張昊,讓他在王府中看一眼:小張大人能看得出誰是異星嗎? 張昊道:我會觀天象,可也不是火眼金睛,這異星是誰,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異星是兩個月前突然出現的,王爺府上不知有哪些人是兩個月前突然到來的,這樣找,范圍就沒有這么廣了。 蕭長平看了一眼紅卯道:去找側君,讓他過來。 紅卯雖然不知道朝堂之事,但看這陣仗也知道怕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了,當即跑出去找側君了。 側君那邊也得了消息,知道了禁衛軍包圍王府的事情,而眼下王爺讓他過去,他畢竟沒見過這樣的場面,心頭有些慌,趕過去的時候沖著蕭長平行了禮:不知王爺尋我過來是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