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孤注一擲
今日有篇報道尤為奪目。 #高校某985教師涉嫌制毒被起訴# 但每天的新聞實在太多了,就像石子拋入海中,只起了一點水花便很快就淹沒在無數明星緋聞的娛樂八卦中。 盡管尋薈已經花錢買了熱搜,但聲響依舊不夠大。 聽說,20萬轉便能達到輿情處理,但現在的數據遠遠不夠。 織麥雖有失望,但很平靜,這也是意料的結果之一。 她找了當記者的同學,請代為報道此事。 記者同學欣然答應,但同時也不解:“只不過是你師姐,這么奔波勞碌值得嗎?” 織麥只是笑笑不說話。 雖然沒能馬上引起軒然大波,但她并沒有放棄自己的腳步。 她找到了青玄的上司,但遭婉拒:“我能做的都已經做了,能出示的材料也都給了,剩下的只能聽天由命?!?/br> 她繼續去找到青玄的博導,懇求他伸出援助之手。 但楊導聽聞后連連嘆氣搖頭,還說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話:“不是我不想幫,但這事情不是我能管得了的?!?/br> 她的導師也勸她收手。 她隱隱感受到了什么,但依舊置若罔聞。 她到高校找了組織——青年馬克思女權。 甫一進到馬克思學院,便聽到走廊深處的某間教室傳來激烈爭執: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扯家常,女權中的彎路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會讓婦女的未來再次陷入黑暗?!?/br> 一名穿著紅色羽絨服的學生憤慨,神情激昂。 另一名只簡單地扎起頭發的學生抱著雙臂,冷笑道:“那么誰的方法對、誰的道路正確呢?既然沒有絕對正確的道路和固定模式,那么反復實踐和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最好的辦法!” ..... 織麥只聽到后半截,沒聽懂前面他們在辯論些什么,只在后面尋了個位置坐下。 她沒戴眼鏡,看不清今天白板上寫著的辯題。 她知道今天會組織這場辯論,挑著這個時間來。 教室里人不多,只有幾十個這樣。少部分男人,絕大部分都是女人。 也許是進入到自由辯論環節,她們站起又坐下,臉紅脖子粗地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抨擊對方。 織麥反復打著腹稿,思量忖度著話術,她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說服這些人。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她暫且只能相信這些急公好義的堅定信仰者,相信她們為民請命的古道熱腸。 織麥希望能得到這些人的聲援與支持。 團隊間的并肩作戰總好過單打獨斗。 “請大家留步?!?/br> 待到她們差不多了,準備散場時,織麥站起來了。 “耽誤大家幾分鐘時間,我很抱歉如此唐突?!?/br> “我的師姐青玄,因為制作精神藥物,現涉嫌制毒被拘留,下個月就準備庭審了?!?/br> “但她真的是無辜的?!?/br> 織麥有條不紊地闡述了事情經過。 見無人回應,便急忙翻過背包,凍得僵硬的手指掏出紙質材料。 “大家不信的話,我這里也有案件的相關材料能夠證明,請幫幫我們?!?/br> 沉默,還是沉默。 幾十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青玄,有不解、有質疑、有驚訝,面色不一,像打量著什么奇怪物種。 織麥并不懼怕,她挺直腰桿,舉著手機上的那篇報道,迎接這些目光。 但在沉默的流逝中她越加絕望,還是無人回應,甚至已經有人拎起背包走了。 她從四肢到身體漸漸發冷,也許這一步她終究是走錯了。 “什么意思?”終于,一陣長長的靜默后有學生發出了疑問。 扎馬尾的學生突然開口:“我今天轉發的那篇文章應該就是她說的事,過程還挺詳細?!?/br> 在場的學生紛紛拿出手機。 幾分鐘后,群情激昂,周圍人面面相覷、交頭接耳,開始了小聲討論。 “竟然是人造zigong?” “搞笑,按這么判,是不是所有藥廠跟醫院都不用研發新藥了?” “如果是這樣,立案階段根本就應該撤銷案件才對?!?/br> 穿紅色羽絨服的學生從手機里抬頭,皺著眉頭:“這不合理,你是不是隱瞞了什么?” 她并不完全相信織麥的說法。 “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么從公安機關到監察機關,在認定證據后他們一定會解除青玄的強制措施?!?/br> 可為什么又沒有放人呢? 既然走到了審判階段,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違法事實存在呢。 眾人齊齊安靜了,一致望向織麥。 “不是的,不是的?!笨楙溣昧u搖頭,聲淚俱下,“師姐做過尿檢,無吸毒史。制造的化學品不過才區區幾克就被送到大洋彼岸了,過海關的時候也是按照特殊藥物進行的登記,東西有完整的去向鏈條和正當的使用程序?!?/br> “我比您更疑惑她為什么會關押至今?!?/br> 織麥流著淚,字字泣血。 “如果您還是不相信,可以問問律師核實有關證據?!?/br> 聽畢,幾秒后紅色羽絨服攤開雙手,繼續發問:“我不理解,那你具體想要我們做什么呢?” 她來這里的意義是什么,難道是想聯合她們向法官陳情嗎?像電影一樣寫聯名書? 可是這并沒有用。 “蠢貨,她肯定是走投無路才選擇來這里,你覺得我們還能做什么?”扎馬尾的學生翻了個白眼,向織麥走來,“我跟進過她的案子,我知道你說的是真的?!?/br> 她開口后紛紛有人附和。 “我也覺得,無償參與人造zigong的研究本身就很偉大,鋃鐺入獄不應該成為科研人的結局?!?/br> “界限是有滯后性的?!?/br> “擦邊的案子本來就很多,輕與重、有與無就在一線之間?!?/br> 織麥全身一震,從絕望到看見光僅在這短短幾秒鐘之間。 不過寥寥數人的信任,竟然會讓她如此感動。 她縮著肩膀,喜極而泣:“謝謝,謝謝?!?/br> 孤注一擲,她這次賭贏了。 就在今晚,眾多青年馬克思女權轉發了那篇報道,組織全國各地的高校學生出來聲援,她們質疑高校教師為何會被拘留至今,提交的證據是哪一點不符合,要求公開給個說法。 事情持續在網上發酵著。 織麥每一天都轉發帖子,或是到其他熱門微博里評論帶鏈接。但僅僅引起了小部分的關注,絕大部分人都持懷疑態度,紛紛選擇繼續觀望。 沉寂許久,此事被頂起來、又落下去,起起伏伏,浮浮沉沉。 沉默是大多數。 時間緊迫,織麥每一天都埋頭捧著手機回復網友,聲音渺小而微弱,但從不停歇。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她相信這么做一定是有用的。 這天,紅色羽絨服來到她面前:“有人幫你改了詞條跟文章,后面的路你得自己走了?!?/br> 織麥猛地抬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