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臣(重生) 第48節
【注】 *1:“口銜云錦書,于我忽飛去”出自李白《以詩代書答元丹丘》。 *2:“家近宮亭,眼中廬阜,九疊屏開云錦邊”出自張輯《沁園春》。 *3:“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出自蕭衍《東飛伯勞歌》。 *4:“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誰知吾之廉貞”出自屈原《卜居》。 第39章 相決裂 你想反嗎? 戚岱的尸首被廷杖架了起來, 堂堂大儒,一國文士,像是一條死去的野狗一般, 被太監們拖拽了下去。 烈日懸天,萬里無云。 太陽底下無新事。古往今來千余載,多得是這樣的風景;只不過這一次, 被載入了大朔史冊而已。 這滾滾前進的巨闊車輪,又碾過了一縷文質彬彬的魂靈——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吁嗟默默兮, 誰知吾之廉貞?。?! · · 啪! 步練師憤憤然拂袖,茶盞被掃去桌下,砰然一聲摔了個粉碎: “——杖責戚岱?!” “戚岱可是翰林大儒,律法巨擘!我們現在用的大朔律, 八成都是他帶人修訂的!”步練師勃然大怒, 氣鳴自促, “不過一眾閹人耳,膽敢廷杖訊戚公?” 為什么不經過三???! 到底是誰給的膽子, 到底是誰給的權力???! 薄將山的聲音還是慢悠悠的。他漢話學得太晚,以至于慢聲說話時, 總是有股漠北的寒涼: “自然是皇上?!?/br> ——周泰! 步練師通身一震,轉過頭來, 等他下文: 你想說什么? 薄將山臉上倒沒什么表情, 低頭重新替她斟了一杯茶,推到步練師手邊去:“‘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br> 龍為君, 云為臣。臣子的本事,是皇上賦予的;但皇上的本事,卻不是臣子賦予的! 杖斃戚岱,敲震三省,只不過是繞開一個工具,懲罰另一個工具而已。 步練師怒道:“‘然龍弗得云,無以神其靈矣’!” 三省六部,九寺五監,乃是我大朔朝的運轉之核心! 皇上可萬萬離不開朝臣,他怎敢如此率性妄為,草菅人命,置律法為棄履? 薄將山淡然地看著她,臉上呈出異樣的涼薄來: “‘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br> ——薇容,這官制,是皇上創造的。 他能創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他就能毀滅三省六部九寺五監。 這活和死的標準,這生和滅的量度,便是手里的工具是否聽話。 周泰之所以杖斃戚岱,不是他昏庸無能,也不是他受人蒙騙。這是殺雞儆猴,這是敲山震虎,周泰感覺到了手里這把好刀的反噬,正在掣肘他的皇權帝業! 周泰究竟是什么樣的逼人,步練師也不是第一天認識;周泰看三省六部不爽已久,步練師也不是第一天察覺。 只是: 為什么偏偏挑在這個時候? 眼下民怨沸騰,流言潑天,“科舉舞弊”的說法從江湖漫向廟堂。周泰不但不明察此事,反而攪亂這灘渾水,杖斃了清白無辜的戚岱—— 這是在干什么? “……”薄將山瞇縫著眼睛,定定地看著她,突然笑了起來,“薇容,我們睡了多久了?” 步練師一赧,惱羞成怒:“問這個做什么?” 薄將山雙肘撐著扶手,他的手指修長凜冽,交叉起來抵著下顎時,格外吸引人的目光。 他似笑非笑地: “你我廟堂相爭多年,你到底是多聰明的一個人,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你沒必要在我面前裝傻,來試探我的態度?!?/br> “我們都有窈窈了,你怎么還把我當外人?” · · 薄將山此言非虛。步練師站在權力巔頂多年,官場風云在她腳下變幻來去,什么花把式沒見過? 她冷眼覷了多年,還真不至于看不明白,這次科考一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這次春榜一事,看似暴露的是,大朔南北教育不平衡的問題。北方為了抵御外侮,常年動亂戒嚴,武強文弱、教育匱乏,以至于每年春榜南多北少,而這次就是最極端的狀況: 北方一人未中,全系南方士人。 言正和戚岱,何其清白無辜!而周泰繞開三省,直接杖斃戚岱,一來是和稀泥,平民憤;二來是敲震相權,鞏固皇威! ——能想透這層的,不蠢也不聰明,只能說是個正常人。 以上分析,只能說是粗淺表象;它是原因,但只占一小部分。 步練師身為權臣,這雙眼睛看過去,事情便大不一樣了: 科舉單單是教育問題嗎? 非也! 它的核心要害,是利益分配問題! 北方乃政/治/軍/事之中心,南方乃經濟文化之中心。而這張小小的科考春榜,便是南北方的利益分配名單: 這次之所以鬧得這么大,歸根結底,才不是什么地域教育,而是利益分配不平衡! 科舉舞弊,很罕見嗎? 不! 是這次南方實在太過分了,一杯羹都沒有分給北人;北方才會怫然大怒,把“舞弊”二字鬧得天下皆知! 既然你不肯給我一口飯,那這滿桌的珍饈美饌,誰也別想動一下筷子! ——能想透這一層的,是心明眼亮的權臣。 接下來這個問題,便是所有臣子,都在思考的難題: 在這春榜事件中,皇帝的角色,圣上的心思,到底是什么? 薄將山和步練師對視一眼,同時知道了對方心底的答案: · · ——南方官僚集團。 先前吳江洪災,暴露出諸多大弊;而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李家搞垮大壩,無法無天。 但現在想想,李家這般妄為,是被誰默許的? 是皇帝周泰! “皇上放任李家,聯合戚家,為的是離間三柱國,狠挫太乙李氏?!北⑸竭攘丝诓?,“眼下李家雖是元氣大傷,卻沒有真正倒臺,東泰公還是東泰公,李皇后還是李皇后?!?/br> 為什么? 其一,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太乙李氏,樹大根深。 其二—— 步練師閉眼:“李家,替皇上背了黑鍋?!?/br>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不費勁。薄將山伸出手去,捏了捏步練師的耳垂: “好薇容,真聰明?!?/br> · · 吳江洪災一事,一切源于周瑾受了儲君待遇,被封虔、梧、湘三地;而太乙李氏身為太子母族,狗急跳墻,才惹出這些事端來。 ——李家能走到今天,真不至于這么傻。 周泰的真正意圖,李家人看不明白? 李家人太明白了! 只是李家人不得不這樣做! 只有順了皇上的意,李家才有一口氣活著!要是李家不進這個圈套,皇上自然還能想出其他辦法,來對付太乙李氏——到時候,就不是削弱打壓的問題了,而是斬草除根的問題了! 太乙李氏當年,可是帶頭逼死步練師的;周泰對李家人,不可不謂深仇大恨! 太子周望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才會冷眼覷著李輔國倒臺,連伸手都不屑于幫一下。 ——那現在問題來了: 皇上要李氏背鍋,這鍋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