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29節
“吃rou了吃rou了!” “什么,吃rou?” “是的,我都看到了,今天運來了十頭大肥豬,還有趕來了一群羊。咱們今晚肯定人人都能吃上一口大rou!” “一群羊?一群是多少?” “估摸有三四十只?” “都是今天要殺的嗎?殺給我們吃?” “按照后勤和廚房的慣例,是的?!?/br> 眾士卒一聽,都流起了口水,雖然他們現在伙食比以前好很多了,飯菜油水也挺足。但是rou,誰不喜歡吃呢。特別是現在大冬天,想到吃rou就饞。 “不是,今天又不是節日啊,上頭怎么給咱們加菜了?” “聽說,狄羅族為了我們先前抓到的那些俘虜前來交涉,城主府那邊,要了六十萬兩的贖金,給他們帶回去兩千五百名俘虜?!?/br> “耶?俘虜那么值錢?”一個兩百兩?周遭聽到這番話的士卒們都后悔先前沒有多抓幾個俘虜。抓一個兩百兩,抓五個就是一千兩! 那人顯然是個消息靈通的,“可值錢咧,聽說城主府那邊的人算了一下,一個年二十的俘虜一生能賺的銀子,在六百兩這樣。我們城主府的大人們通情達理,只收他們兩百兩銀子一個,便宜了足足四百兩,良心價有沒有?就這樣,狄羅族那邊還說我們城主府的大人們黑心呢,真是不知好歹!” 其他人跟著算了這筆賬,發現他們城主府的大人們是真的很通情達理啊,跟著他罵狄羅人不知好歹! 如果有狄羅族的人聽到這些話,肯定要呸他們的。 “現在知道咱們加餐的原因了吧?城主府賺錢了,所以大人們大手一揮,就給咱們所有的將士們加一道rou菜?!?/br> 諸位士兵:懂了,多抓俘虜能吃rou,曉得了。 “不過這次怎么那么多羊???要是換成豬就好了。俺還是喜歡吃豬rou,咱們伊春養殖場出來的豬rou真是太好吃了?!?/br> “美不死你,三四十只羊換成三四十頭大肥豬?你倒是敢想。這些羊是狄羅國那邊錢不夠,湊給我們的。一頭羊折合成多少銀子,都有章程的,他們休想占我們便宜?!?/br> 狄羅族:……你們伊春城主府那群人那么精明,誰能占得了你們的便宜,你們不來欺負我們就謝天謝地了。 有士兵覺得很疑惑,“狄羅族這么窮的嗎?六十萬兩銀子都湊不齊?” 可是他們城主府前陣子給他們發放下來的人手一件的毛衣,就得花掉十幾萬的銀子,但上面的大人們還是給他們發了,對比之下,他們莫名驕傲了怎么辦? 隨著交易的進行,兩千五百名狄羅俘虜重獲自由。這讓剩下的俘虜們異常的羨慕,他們也想回到部落里去。 對于剩下的狄羅俘虜,姚春暖為了防暴,特意讓人編了一套說辭。 這套說辭,給這些俘虜們,在經受夜以繼日,日復一日的苦日子,一個發泄口,說白了就是一個怨恨的對象。與其讓他們恨著伊春人,還不如讓他們恨他們的部落恨他們的族人。 姚春暖讓人告訴這些俘虜,你們是戰爭的發起者,戰敗了在這受苦受難是應該的。但是,你們也不是沒有機會獲得自由,只要你們的族人將你們贖出去,就可以了。只要給錢,我們肯定會放人的。 但是沒有人愿意花錢來贖你們。你們之所有在這受苦受累,不能怪我們啊,是因為你們的王庭,你們的族人,沒有將你們贖回去。 不患寡而患不均,加上前面確實有兩千五百個族人獲得了自由回到了自己的部落和家鄉。在這種說法的長期洗腦下,他們能不將怨恨轉移到他們的族部? 等后來,狄羅族那邊有人無意中接觸到這一批被挑選后留下的俘虜,發現他們對自己族人和部落異常痛恨卻不恨伊春人時,都懵了。等輾轉了解到其中發生的事,他直呼伊春人jian詐! 刑府 霍幍來看他meimei霍微,順便辭行。如今他meimei順利與刑長風大婚,兩軍合并一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他得回去和他爹他們匯報一下伊春這邊的情況。說實話,伊春這邊的情況,比他們之前預估的還要好上很多,這些都必須告訴他們父親和兄長。 霍幍看meimei面色紅潤,眉眼含笑,便知她婚后生活應該像她先前說的不錯,他這下是完全放心了,他回去和父母兄弟也好交待。 “聽說你和姚春暖處得不錯,三哥我就放心了?!眒eimei和姚春暖的關系能不能處好,這是他先前最擔心的問題,就怕兩人交惡了。 但現在,這個問題不用擔心了。另外,最讓霍幍高興的是,姚春暖支持霍微主辦伊春女學的事,這說明姚春暖有意與他們霍家交好。如今他們霍家和姚家分屬刑長風麾下的大勢力之一,自家又比對方晚入伙,雙方如果互相看不順眼,針尖對麥芒斗起來就不好了。 霍微白了自家三哥一眼,“三哥你本來就不用擔心,姚春暖不是那等短視之人,我也不是那種小心眼的人啊?!?/br> 霍幍摸了摸鼻子,訕笑,女人之間,說看不順眼就看不順眼了,很多甚至沒有理由沒有原因,誰知道呢。 就在這時,他們得知了城主府那邊賣了兩千五百名狄羅俘虜然后一下子進賬六十萬的消息。 兄妹兩面面相覷,霍微噗嗤一聲笑了,“三哥,咱們北境霍家軍真的要和人家學學了?!?/br> 霍幍整個人都木了,賣兩千來個俘虜就能賺六十萬兩銀子?伊春城主府的人賺錢的路子這么野的嗎?學到了學到了。 霍微再一細問,就得知了是姚春暖的主意。 霍幍:…… 就猜到是她的主意!戰爭被她當成了發家致富的手段,也是讓人服氣。 像他meimei說的,他們真應該向人家學學了。難怪他們窮,原來是他們腦子笨,活該窮。想起先前他們對西戎士兵的處理,一般都是直接殺了,割耳朵,攢軍功。打掃戰場時,受傷的,直接補刀,割下頭顱或者耳朵,記錄軍功。 霍幍是越想越覺得他們以前傻,真是傻透了。他們駐守邊境,幾乎每年都會和外族打仗,即使不是每年,平靜的日子也不會超過三年。但每次,都是他們把人家外族打敗,然后人家一封求和書到了大梁朝廷,再送些不值錢的貢品入京,說上幾句好話,這戰事就翻篇了。 但人伊春不是啊,看看人家的做法。人家并不這么做啊,沖鋒時,該剛的時候剛,直接干死對方割耳朵,等后面了,有余力了,占據優勢了,就開始抓俘虜了。 只是受傷的敵人,他們就收攏起來,關押在一個地方,給清水給干凈的食物,能活下來就活,死了也不可惜?;钕聛淼亩际欠?,這下干重活的人就有了,人手就充足了?,F在再看人家,后面還能用俘虜問戰敗方要贖金,高明啊。 往更深一點來說,伊春這邊,是努力地將自己的戰損轉嫁到戰敗方身上。這也算是一種以戰養戰的方法。如此一來,能支持他們走得更長更遠。學到了學到了。 綏化,太守府 太守府的眾官員是愁容滿面啊。 伊春看著一片光明,他們去不能去投靠,是真的好難受啊,以現在伊春的富庶程度,隨便漏點都給他們這些人吃個肚兒圓溜的。 “總不能坐以待斃吧?”有人開口了。 “不然我們花錢消災算了,花點銀子將伊春那邊打點一下?”這是他們一貫的做法了。 白瑞松搖了搖頭,他們太想當然了。他人老成精,加之能坐到一郡之守的位子,見識手段啥的,不是下面那些人能比的,否則,他也不能在那么樣魚rou鄉里之后,還能安安穩穩地坐在郡守之位那么多年。 以他之見,伊春城主府那幾位主事者,不是簡單地能用銀錢可以打動的。況且他們也不差錢,年末的時候,據說他們將底下作坊的總利潤抽出兩成來作為福利自上而下逐層發放,伊春的中高層可都分到了不少,能看得上他們賄賂的那點錢嗎? 他明白的道理,底下的人不明白啊。還真有偷偷聯系那邊想行賄的下屬,打聽到封秀東是姚春暖的得力干將,就悄悄兒的托人送禮上門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封秀東將情況如實上報,甚至還帶來了對方賄賂的財物。 開什么玩笑,他們會因為一點賄賂自毀前程嗎? 他們有大好的前途,平時俸祿不低,更別提逢年過節,發下來的福利了。 可以說,在姚春暖的建議下,加上伊春的經濟發展得好,城主府實施的是高薪養廉那套??梢哉f,他們都不缺錢。 看著封秀東交上來的贓物,姚春暖沉吟不語,她相信,封秀東這樣的事例從今以后決不止這么一件。她覺得是時候找一個法家的人來管理刑獄法制這一塊了。 再者就是,他們已經另起灶爐,再用大梁律,怎么看都有點不對勁。 最好是他們能請到一個法學大家,能另修一部法典,適用于他們現在的,后續還可以慢慢地增修。 當然,不是從零開始自己cao刀。他們完全可以在大梁律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嘛。反正大梁律也是繼承前人定下的法典歷律后再加上改進的。都是老祖宗的東西,他們用一下怎么了? 姚春暖走神想事情的那會,現場一片安靜,大家伙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這些財物你收下——”一半,另一半充公。 姚春暖話還沒說完,就被封秀東急切地打斷了,“不是,姚大人,我將這些財物帶來,就是想充公的?!?/br> 眾人松了口氣,原來姚大人是在想怎么處理這贓物啊,嚇死他們了,她剛才不說話,好可怕啊。 姚春暖道,“你先別急,聽我說完,我的意思是,別人賄賂你的財物,你可以收下一半,另一半充公。我估計以后這樣的事不會少,暫時就是這么個處置方法?!彼拈L處不在此,只能暫時用這個辦法。 ???這樣的話,那豈不是給了那些人一條花錢消災的路子?有人把心里的疑惑說了出來。 姚春暖緩緩地說道,“誰說我們收下對方的財物就是要給對方把事辦了?” “啊,收錢不辦事?”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嗎? “是?!币Υ号隙朔庑銝|的話。 后輩先烈們是如何對待敵人的糖衣炮彈的,糖衣吃掉,炮彈打回去。當然,這需要極強的自制力以及極高的個人能力,一般人玩不轉這一套的,不是被腐蝕,就是被發現。她很看好封秀東,相信以他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 姚春暖想了想又道,“嗯,也不是不辦,有些所求如果是不太嚴重的問題,你可以適當地給他們辦了。但是這個度你要把握好?!?/br> 后世不是還有污點證人嗎?在有立功表現的前提下,對方所求肯定不能百分百給他做到的,但打個折給他減輕罪行還是可以的。而且放長線才能釣大魚,不能光拿錢不辦事,這樣口碑壞了,別人直接不找他辦事了,后面就沒有外快了。 封秀東:…… 他一直覺得自己上峰行事不拘小節,她做事,很不受條條框框所束縛。他發現,在她手下辦事,可學習的地方太多了。 其他人:學到了學到了。 第173章 姚春暖覺得她現在所處的時空,應該是華夏文明的一個分支。這里一樣有春秋時期,一樣有諸子百家。 在意識到法學人才的緊缺時,姚春暖便火急火燎地來到朱鴻濤府上。 朱鴻濤在為伊春培養人才,如今也可以說是自己人了。再者物以類聚,或許他就認識法家大能也不一定,如果有認識的,可以幫忙引薦一二。所以姚春暖來找他幫忙。 朱鴻濤如今是伊春公學的山長,現在公學已經放假了,他如今也在家休息。 對于姚春暖的來意,朱鴻濤先是眼中劃過的抹訝色,然后才道,“人選,我這里倒是有一個,他是我的摯交好友?!?/br> 姚春暖聞言大喜,“這真是太好了。這人姓甚名甚,現在在哪?” 朱鴻濤示意她稍安勿躁,“你先聽我把話說完,再決定要不要招攬他?!?/br> “我這位好友呢,為人耿直,嚴于律己,是法學的大能。他曾在大梁出仕過,當時是掌管京城刑獄。因為為人太過鐵面無私,性格執拗,不通情達理,不懂通融為何物,為官時得罪了太多人,然后被人聯名上書朝廷,罷黜了?!?/br> 姚春暖:…… 垃圾朝廷,遲棗藥丸。 本來吧,大梁處于皇朝末葉,弊端就很多,蛀蟲也很多。對于近幾十年的大梁而言,這一位,就如同清道夫的存在啊,若皇帝能堅定不移地支持朱鴻濤的這位好友,將朝廷蕩滌一番,或許還能多堅持幾年。若是老皇帝再果斷點,等朱鴻濤的這位好友將朝廷上下清洗一遍之后,二話不說就將皇位傳給太子,自己承擔掉清算老人功臣的名聲,或許這大梁還能再次煥發生機。 姚春暖問,“這是什么時候的事?”這肯定不是太子能在政事說得上話的時候,估計那時太子應該還小吧。 “乾和二十一年?!?/br> 姚春暖在心里算了一下,哦豁,這時候老皇帝四十來歲,皇位坐久了,正值倦怠期,但又是看著兒子們成人,最恐懼失去權力的時候。 “后來呢,朝廷應該有再請他出仕的意思吧?”畢竟太子不像是那么昏聵的主君。 朱鴻濤訝異地看了姚春暖一眼,還真被她猜中了,“有,但我那好友拒絕了?!?/br> 姚春暖大概知道他口中那位好友的性子了,嫉惡如仇,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堅持己見,還有點清高。 “姚大人,你現在大概知道我那好友是個什么性子的人了。你想清楚,這樣的人,你真的要替城主大人招攬他?”問出這話時,其實朱鴻濤心里也莫名緊張,袖子里的手心都有一點發熱了。 姚春暖很肯定地說道,“真的,我確定我們伊春我們城主府需要你好友這樣的法學大才來主持律法方面的工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