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現代化建設 第165節
“那等花多少錢???” “也從來沒聽說過其他主家這樣?!?/br> 莫少珩太能折騰了,真的。 不過,一群小貨郎笑得瞇瞇甜,“世子專門給我們改的吃飯的地方?!?/br> 專門兩個字說得特別大聲。 “世子說我們拿著包子,坐在門檻上啃,太不像話了,吃飯得在桌子上吃,哈哈?!?/br> 員工食堂的改造花了一些時間。 一群人雖然聽說了員工食堂的事情,但到底是怎么樣的,卻沒有人知道。 等修好的那一刻。 莫少珩派了兩個管事在門口,讓小貨郎們陸續排隊進去。 進去之前,每人拿到了一個掛在胸口的精致牌子,說是什么員工的工牌,以后憑這個員工的工牌,就能進食堂吃飯。 只見牌子上用漂亮的簪花小楷寫著: 單位:鎮北王府 工號:xx 姓名:xx 職位:小貨郎/掌柜/小伙計/學生/記者…… 之所以有學生/記者,還不是因為一群學生也來湊熱鬧。 工牌上方鉆了孔,用一根繩子串了起來,掛在脖子上,漂漂亮亮的。 一群小貨郎將胸前的工牌捧在手上,不停地對發工牌的管事問道,“有了這個工牌,我們就是鎮北王府的人了???” 管事也笑呵呵的點點頭,“看到第一排寫的單位沒有,上面這幾個字就是鎮北王府幾個字?!?/br> 可將一群小貨郎高興壞了。 以前別人也叫他們鎮北王府的小貨郎,但有了這個工牌之后,他們更加有了一種歸屬感。 對于一群流浪習慣的孩子來說,歸屬感太重要了。 挨個進了員工食堂。 里面又快又亮,一排排的長條桌子,一排排的凳子,整整齊齊的。 莫少珩安排了人引導進餐,畢竟是第一次,怕他們不會使用。 “到這邊來拿拖盤?!?/br> 一個個小貨郎,拿著大大的木托盤,乖乖巧巧的。 然后走向打飯的區域。 “這個窗口是打飯區,每人可以取一碗飯?!?/br> 飯是粟米飯。 “這個窗口是打菜區域,每人可以選擇三個菜色,每天的菜色不同,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br> 三個菜,一個一大勺子,又裝了一大碗。 “這里是打湯區域?!?/br> 湯只有一個,但莫少珩準備了好幾個湯類,每天可以換著弄。 比如今天,熬的海帶骨頭湯。 海帶是北海彎島制鹽那里運回來的,莫少珩一開始也只是讓人注意,能不能弄到海帶,沒想到還真運了回來。 這可是好東西,補充碘和鐵等等元素。 骨頭是鋪子賣rou剩下的,骨頭沒人會買,莫少珩正好用來熬湯,熬出來的湯味道十分不錯。 一個個小貨郎,端著餐盤坐在了用餐區。 豆子:“我們現在吃飯……都要用三個碗了?” 第59章 招聘會,雙選會(修) 員工食堂,和學校的學生食堂差不多。 豆子正看著他托盤上碗里的食物,“剛才那個打菜的嬸子,讓我選三個自己喜歡的菜,一個菜給我打一大菜勺子?!?/br> “我都不知道怎么選?!?/br> “還有好多菜,看上去也好吃?!?/br> 羅招娣道,“等下次,我們再試試其他菜?!?/br> 世子說,他們以后都在這個什么員工食堂吃飯了。 豆子露出一口小白牙,恩了一聲。 他現在坐在凳子上,腳都還不能著地。 乖乖巧巧地拿起筷子,夾著一筷子菜,放到飯上,然后刨進嘴里。 再喝上一口湯。 “真好吃?!?/br> “這個海帶湯也太好喝了?!?/br> 莫少珩沒辦法每天給他們提供rou食,除了時不時可以用油渣炒菜外,估計也就一周能吃上兩片rou。 不過,菜里面的豬油,卻是一點沒有偷工減料。 加上用的是北涼還沒有盛行的炒的方式,這些菜色吃起來的確香。 “要是……要是我爹和我娘知道我現在長得這么好了,當時肯定就不會將我扔掉了?!?/br> 不知道為何,豆子吃著飯,竟然哭了,明明三個碗吃飯,比他以前模糊的生活,過得還要好。 一邊吃一邊擦著大滴大滴的眼淚。 不過畢竟是孩子,很快又大口大口埋頭刨飯,這么實誠的干飯,和他以前吃過的連米都沒有幾顆的稀飯,完全不同。 吃飯,是能讓人感覺到幸福的。 因為是員工食堂第一次營業,莫少珩今天也在食堂吃,他來得稍微晚了一些。 來的時候,正好豆子正抱著胸口的員工工牌,挺著小圓肚皮走出食堂。 見到莫少珩來,趕緊跑了過來,“世子世子,看,這是我的工牌?!?/br> 這小家伙歡快得很。 莫少珩問道,“吃飽了么?” 豆子摸著小肚皮一個勁點頭,“我一碗飯都沒有吃完就吃飽了,看我小肚皮都圓了,剩下的都給招娣哥吃掉了?!?/br> “打飯的大叔說,飯不夠吃,還能再去添,招娣哥就去添了一次?!?/br> “招娣哥給我說,他以后肯定會長成一個胖子?!?/br> 想吃多少吃多少,實在太幸福了。 以前天天擔心吃不飽,現在竟擔心,別吃撐著了。 莫少珩揉了揉豆子的小腦袋,這才走進食堂。 食堂的管事,也有些感嘆地看向莫少珩。 粟米干飯,竟然放開了讓這些小貨郎吃,也只有他們世子這么好心的人才能做到了。 這些小貨郎,以前餓怕了,食量可都不小。 兩百多人,加上三條街道上的其他員工,這筆開銷可不小,況且還是每天如此,這筆賬就已經足夠驚人了。 一天還三頓,除了午餐,晚餐也是如此,早餐稍微有些不一樣,早餐是稀飯包子酸菜,或者面條,面條還附加各種臊子。 他北涼的普通百姓,也沒過上這樣的日子。 實在讓人感嘆。 其實,在莫少珩看來,至少讓人吃飽吧,這是最低最低的要求了,但在別人看來,十分的不可思議。 一群小貨郎,正在滿足的摸著小肚皮。 以前,包子雖然好吃,但也僅僅是解決了溫飽問題,現在,是吃得真好了,普通家的百姓,一頓也就一個菜而已。 食堂內,莫少珩的那些學生也在。 趙景澄正抱著一大碗加塞的飯,吃得呼呼的,面前還擺著一些他在隔壁買的鹵豬蹄之類。 他們是三街戰報的記者,為三街戰報提供了不少新聞素材,也算是莫少珩的員工? 這已經是趙景澄第三大碗飯了。 莫少珩看了一眼趙景澄面前的油膩的rou食,又看了一眼胖得有點過分的趙景澄。 這少年怎么變這么胖了? 好像從趙景澄每天泡在烏衣巷開始,體型就開始變了。 每天手里的食物就沒有停過,這吃貨根本忍不住。 胖一點,在莫少珩看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反而那些什么極端的瘦腰瘦身,瘦得跟排骨一樣,那才是和三寸金蓮一樣的病態審美。 每個時代,都有奇怪的病態審美呢。 胖一點雖然沒問題,他也不想引起什么肥胖憂慮,但作為一個醫生,太胖……是病,會引起身體的很多疾病。 趙景澄現在的樣子,已經超過了普通肥胖了,這少年太能吃了。 莫少珩也沒說什么。 而是等下午的時候,專門讓南一帶著趙景澄去東市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