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現代化建設 第159節
莫少珩當時也是心驚膽戰的。 專門給寒門的制度? 他也就說說而已。 他的目的是……全民科舉啊,只有真正的用真本事當上了北涼的官,北涼才會有一個轉折性的發展。 當然因為形式不允許,他就折中了一下,說成是科舉只是針對寒門。 雙規制度,科舉制和貴族推舉制雙法并行。 但……誰會成為主流,還猶未可知,就像歷朝歷代,除了科舉,也有恩科,所謂恩科,其實就是貴族推舉制度的一種變種,只是當不當得成官的話語權,完全落在了圣人手上。 而在歷朝歷代中,從來都是以科舉為重呢,反倒是恩科,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莫少珩提出“天子門生”的概念,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貴族也參與到科舉中來。 若沒有這個稱號,貴族有推舉制度,他們才不會管科舉。 不得不說,莫少珩挖的這個坑,實在有點深。 他自己也是走得心驚膽戰。 或許貴族沒有看出他最終的目的,但將“天子門生”的稱謂放出來,他們也是不愿意的,讓他們去和寒門爭? 他們是貴族,他們放不下這個臉。 最后還是莫少珩去找了圣人。 圣人的立場是北涼,他會在貴族和寒門之間端平一碗水。 只要是對北涼好的,最能說服的對象,反而是圣人,而不是貴族。 莫少珩講了一番大道理。 也透露了一些,朝廷之上,要是大部分都是圣人的學生,也是對皇權的鞏固。 綜合起來,圣人最終才獨斷,許下了這一條。 此時,不僅寒門,連貴族世家皆是震驚的。 天子門生? 他們都以為自己看錯了,但這四個字,就是這個意思啊。 沸騰。 無論是科舉制度的完善,還是寒門即將入仕,都比不過這四個字來得震撼人心。 相信,除了涼京,各地也同樣會處在無法言語的震驚之中。 這才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吧。 這也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開始。 這句話其實是有些貶義的。 就像說是讀書不是為自己而讀一樣。 但現實就是這樣,大部分讀書人從學校走出來,一身本事不也是賣給了資本家? 都是為了生活生存,也莫看不起古人,也莫說別人志短或者甘愿被奴役。 或許被帝王奴役,比被資本奴役還要高尚一些呢。 隨著告示的解讀。 也開始有人傳開,說這科舉制度是莫少珩提出來的。 三公變法,莫少珩為寒門提出了科舉選仕。 寒門子弟,其實對莫少珩是有一些好感的,為何? 因為圖書館。 現在涼京的寒門子弟,手上的書,多數都是他們自己去圖書館抄寫的。 以前買不起的書,他們有了,以前被收藏在貴族之中的書,他們也能看到了。 莫少珩的圖書館現在可不是一開始的樣子了,只有他鎮北王府的書籍。 現在,收錄的書籍已經十分的廣闊和充分了,真正有了圖書館的意義。 現在莫少珩又為寒門找到了科舉制度的出路。 莫少珩在寒門中的名聲,倒是開始崛起了。 此時,莫少珩正好路過告示處,他這是去勤政殿。 科舉制度是完善了,但圣人不是想早點看到效果嘛。 所以,今年三月,就要開始北涼第一屆的縣試了,六月郡試…… 若是不出意外,十二月的時候,就是各地學子赴京趕考的時候,也是第一批寒門仕子出現的時候。 其實,這個時間并不好,因為冬天赴京趕考更加不易,天冷。 所以歷史上一般都設置在春天或者秋天,即春闈秋試。 但現在除了圣人,各貴族也在翹首以盼,等不得了。 等這第一屆后,再調整也不遲。 既然今年就要經歷縣試郡試洲試京試,那得有考題啊。 在這么趕的時間內,出合適的考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莫少珩還有一個身份,臨江仙,北涼第一才子。 所以,他這是被圣人抓了壯丁,去出題的。 他還得在勤政殿待著,當然不用像擬定科舉制度時,和不同人爭得面紅耳赤了,輕松很多。 首先要弄出來的就是,北涼全國統一的,縣試題。 莫少珩的馬車路過告示的時候,圍在那里的人正在解讀,“今年三月十五,北涼各縣,正式縣試,各地學子請抓緊時間報名,做好準備工作?!?/br> 縣試,自然是在各縣進行。 涼京的讀書人其實是最幸福的,無論縣試還是后面的考試,都是在涼京進行。作為第一次新制度的實施,其實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各縣官員就得配合,得安排考場,監考之類。 這些東西,包括入場學子搜身,監考的官員,莫少珩都寫在了制度之中。 這一個月他可不是白忙活的。 這么完善的制度,也虧得莫少珩是穿越者,不然真從頭費腦子想?呵,能想出來那真是神仙。 朝廷也已經派人去各地指導工作。 都是第一次,哪怕制度完善,但執行起來,多少還都是瞎子摸象。 所以這第一年的制度試行,尤為重要。 莫少珩的馬車路過,直接被認了出來,被堵得水泄不通。 寒門子弟看向莫少珩的目光,就特別不同了。 莫少珩:“……” 這馬車,它走不動了啊。 他還得去勤政殿,和一群大人,給全國各地的學子出縣試題。 也不好讓一群胡子花白的老官兒等著。 莫少珩干脆掀開車簾,站在了馬車駕駛的位置上。 今日的莫少珩,依舊一身的錦袍,懷中古琴常伴。 琴是他的武器,古人刀劍不離身,因為……可不比現代太平,隨時都有可能有意外。 所以,他這古琴也是一樣,能不離身自然是要帶在身上的。 一出馬車,顧盼生輝。 寒門中的讀書人,竟然朝莫少珩抱拳,恭敬地行了一禮。 此行為,由衷而發,由心而起。 作為寒門讀書人,他們也是知事明理的,莫少珩所作,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他們也是清清楚楚。 有了這個科舉制度,他們才有了魚躍大海,鳥翔天空的可能。 莫少珩看著不由得一愣。 然后嘴角向上揚起,伸手指向皇宮的位置,“諸位,莫少珩將在此間,等著諸位的到來?!?/br> “希望諸位,不要讓我久等才是?!?/br> 眾人一愣,看向莫少珩手指的方向。 那是金殿的位置。 心都哆嗦了一下,莫少珩在對他們說,在那里等著他們,讓他們不要讓人久等。 有什么,比這樣的一句話,更激勵人,更讓人激動的。 身體都在哆嗦,此時,他們才相信,告示上的內容是真實的。 有人在等著他們入仕呢。 莫少珩繼續道,“希望以后,諸位魚躍此間,仕途無阻?!?/br> “不過現在嘛,還請勞煩諸位讓出一條路來,我還得去勤政殿出這次的縣試題,要是耽擱了,罪過就大了?!?/br> 眾人也是一愣,這才發現,密密麻麻的人,將路都給堵住了,行了一禮,答道,“借君吉言?!?/br> 這才讓出了一條道。 莫少珩離開,只留下絕代的風華,讓人樂此不疲的討論著。 莫少珩來到勤政殿。 靈石公抬頭一笑,“世子當真是風姿卓絕,時刻都在激勵寒門學子?!?/br> 莫少珩一愣,消息這么快就傳到了勤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