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現代化建設 第44節
通傳公公也一臉疑惑,開口繼續道,“回稟圣人,東唐皇子李垣在殿外求見,說是應世子之約,前來給我北涼送糧食來了?!?/br> 眾人:“……” 東唐皇子李垣來給北涼送糧食? 他東唐不落井下石,他們都要去燒香拜佛了。 再說,東唐被稱為東唐上國,雖然富裕,但這次需要的糧食可不是小數目,他東唐莫名其妙地愿意幫他北涼渡過難關? 再則,莫少珩和皇子李垣只有一面之緣吧,這就應世子之約來送糧食? 一時間,全是疑問。 還是高位的珠簾后,傳來圣人威嚴的聲音,“宣?!?/br> 莫少珩心里暗自道了一句,來了,他重返北涼最大的助力來了。 他曾經就跟南一說過,要真等到了涼京再布局,他墳頭的草都三尺高了。 和李垣約定的時間剛剛好,這個李垣還真是會掐時間,雖然他也知道,就算天塌下來,李垣也會準時趕到。 昨日,他就讓府內的人一直守在城門等消息,果然,昨日傍晚,傳來了東唐皇子李垣入京的消息,當時太晚,消息都沒有在涼京傳開。李垣的車駕好認得很,因為他的車駕并非是用馬匹拉的,而是一頭白象,據說是天下五大宗師之一的圣僧三藏游歷未知佛國的時候帶回來的。 李垣是圣僧三藏的弟子,在諸國游歷時,就乘坐的這白象。 這時,有兩人從殿外走來。 為首的李垣,年齡不大,比莫少珩還要小一些,整個人充滿了靈動之感,富貴中帶著一份神秀。 在他的額頭中間,點著一點紅色的朱砂,特別的引人注目,若是剃了頭發,定是個清秀的小和尚。 聽說東唐之人,無論男女,都喜歡在額間貼上花細,以此為美,講究到了極點,和莫少珩額間天生的凰印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李垣身后跟著一個二十三四的青年,一身青衣,額間一朵青蓮花細,腰間掛三尺長劍和一精美葫蘆,長得好生飄逸。 傳聞這人乃是東唐另外一位宗師的弟子,也就是那位最神秘的守衛東唐皇室的李姓宗師的嫡傳弟子,人稱青蓮劍君,一手劍法驚覺當世,年紀輕輕就被稱為宗師之下最絕頂的高手之一,是未來最有可能成為宗師之人。 但他最為人樂道的卻不是他的武學,而是他的詩詞,也是奇怪得很。 手持利劍,灑脫而不羈。 李垣走至大殿中間,不卑不亢地拱手,“見過北涼圣人?!?/br> 聲音極為特殊,給人一種空靈純凈之感。 現在殿上的人其實有些迫不及待,但該有的禮儀還是得有,“殿下游歷我北涼,可有收獲?” 李垣答了一句:“北涼風土人情與我東唐相去甚多,這次游歷,增長了不少見識?!?/br> 說完還看了一眼莫少珩,“更不虛此行的是,能結識世子這等風光霽月的博學同好?!?/br> 眾人:“……” 好吧,莫少珩的才學的確是有些驚人的。 李垣繼續道,“自臨江與世子一別后,垣日日茶飯不思,夜不能寐,恨不能早日再見世子?!?/br> 莫少珩心道,說得他都覺得rou麻了,是啊,日日茶飯不思,但是思人還是思其他就不好說了。 自古無利不起早啊。 眾人:“……” 這個李垣怎么回事? 這語氣它藏著事兒啊,怎么聽著有那仰慕傾羨之意? 好像也對,連春雷那等絕世的千古名琴都送給莫少珩了,一般人能送這么貴重的東西? 眾人眼睛不由得瞟向了燕王,莫少珩和燕王有婚約啊,李垣皇子這怕是不合適。 燕王今天穿的還是一身綠,本還覺得挺好看,現在…… 莫少珩也愣了一下,怎么回事?這些人怎么目光一個勁偷偷地在他,李垣,趙棣之間瞅? 八卦之焰突然間滾滾燃燒,甚至莫少珩都能感覺到上位,圣人的目光好像都看過來了。 趕緊咳嗽了一聲,“諸位,莫要忘了正事?!?/br> 居然還要他來提醒。 眾人心道,他們可沒忘,這不中途小插曲嘛,只是不知道燕王會不會覺得也只是一個小插曲? 雖然是個誰都沒當真的婚約,但婚約畢竟沒有解除不是,莫少珩長得也的確是沾花惹草危險了點。 莫少珩不知道怎的也偷偷往趙棣的方向看了一眼。 心里還奇怪,他看什么啊,根本就不會有人當真好吧,在說他也沒怎么,都怪這些人眼神變這么古怪。 趙棣依舊沒什么反應,倒是他周圍的官員悄悄散開了一些,他們覺得冷,怕被誤傷,謹慎為好。 當然這也是一個小插曲。 周安正皺眉地對李垣問道,“殿下,此次當真是為糧食而來?” 周圍的目光都投向了李垣。 李垣:“這種事情豈能兒戲?” 眾人:“……” 但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個皇子能做得了主的吧? 李垣繼續道:“有我東唐國書為憑?!?/br> 嘶,聲音一落,一片抽氣的聲音,國書都到了? 哪怕李垣是皇子,也不可能拿這種事情開玩笑,也開不得。 莫少珩心道,他在進入北涼邊境時遇到的李垣。 他回涼京,因為一路上需要掩蓋身份,多少耽誤了些時間,加上他回涼京后,又拖延到現在。 這段時間,李垣讓人不惜一切快馬加鞭地返回東唐,特別是像他身后青蓮劍君這樣腳程極快的高手,的確是足夠時間將國書送來的。 身后,那額頭有青蓮花細的青年取出一書薄,交給一公公,呈給了圣人。 國書上,東唐圣人的玉璽印記清晰可見。 李垣直接道,“我東唐圣人愿意借給北涼,足夠洵州難民食用一年的糧食?!?/br> “北涼只需在五年內,逐年償還糧食即可?!?/br> “無有利息?!?/br> 李垣的聲音聽在眾人的耳中,如同夢幻一般。 足夠難民食用一年的糧食?這幾乎算是幫他們完全解決了難民糧食的問題。 還可以五年逐年歸還?沒有利息? 半響,有人才反應過來,問道,“我北涼需要付出什么?” 李垣答道:“自然是有條件的,對我東唐開放涼京市集,允許我東唐商人進入涼京市集做生意?!?/br> 眾人:“……” 就這? 甚至可以說,這反而是有利北涼的事情,看看南離的離都為什么那么繁榮了起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諸國商人云集離都啊。 古時候因為交通不便,商品自然不可能大量涌入進來,反而會方便本國的貨物售賣去更遠的地方。 沒其他條件了? 齊刷刷地目光看向了莫少珩,他是如何做到的? 就因為莫少珩長得好看?好看還能有這等好事? 看似簡單的借糧,呵,你要是真這么認為你就是個傻子。 不信換個人去問李垣借糧試試,看他會不會理你,更別說沒有任何附加條件了。 糧食是軍備物質啊,你國家遭了難,別人只會坐看笑話而已,慷慨解囊?伸出援手?只能說話本看多了。 但現在,就活生生的發生在了面前。 周安正正想開口,李垣就道,“我和世子一見如故,相交莫逆,世子哀嘆難民之苦,險些擔心成疾,我豈能袖手旁觀?傾盡我所能,亦是要完成其愿望的?!?/br> 眾人:“……” 你們就見過一面,一面。 這世上當真有一見如故就能為對方不惜一切的人? 若說莫少珩有禍國之色,那么這李垣就是個誤國之種。 當然這話他們不好說出口,李垣因美色誤了東唐,但便宜的是他們北涼。 當然很多人也不信這樣一個借口,但實在又想出其他原因。 疑惑,滿腦子都是疑惑,說實話,跟在做夢一樣。 但疑惑的內容變了。 由原本的莫少珩怎么可能弄到糧食這個巨大的謎團,變成了現在他是如何忽悠李垣借糧的,還忽悠成功了。 莫少珩和李垣在臨江的一面之緣,一柄千古名琴春雷為證,這才有了莫少珩臨江仙名字的由來,就像話本里面的傳奇故事一樣。 本以為故事已經結束,但不,不可思議的故事它還在繼續上演。 張了張嘴,去質疑嗎?憑什么?雖然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擺在面前,別人就是這樣簡單的解決了問題,你有什么資格去質疑一個完成了你完成不了的事情的人? 這時,莫少珩拱手,朗聲道,“圣人,七日之約已結束,莫少珩前來交旨?!?/br> 擲地有聲。 莫少珩用事實堵住了所有人之口。 這消息一但傳出去,恐怕要震驚整個涼京。 眾人看李垣的眼神越來越古怪,這樣的人要是做了東唐之主,怕是……怕是…… 實在不好妄議他人。 這時,突然有一個聲音傳來,“難民的糧食問題是解決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