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到底地方大員,布政使葉良志悄悄派管家去了一趟杭州城,走了幾家新搬來杭州城的武家之家。 從杭州城回來后,葉良志就安排人去杭州城買宅子。 葉良志也不急求城北的宅子,若是杭州城真為都城,按照他的身份,城東的大宅子才不打眼。 葉良志算得明明白白,但是哪成想,卻卡在了衙門不給過契。 哪怕是許同知說情,賀禹也卡著不給過契。 賀禹越不給過契,葉良志就越篤信謠言不是空xue來風。 賀禹身為三皇子的大舅子,一定是早就得到了消息。賀禹這番布置,一定是三皇子吩咐的,想要護住封地不亂。 買不到杭州城的宅子,葉良志連番讓人去杭州城,自然是沒逃過別人的眼。 葉良志給交好的官員賣了個好,告知了自己查到的密報。 僅僅一個月,向來堅挺的城北和城東陸續地有人拿出了房契。 蘇州城的大商人一聽到這兩塊地方有人賣房,不等離小君出手,就有人吃下了房子。 只是,后來賣房的官員越來越多,大商人們也不敢再動。 大商人不動,那大宅子自是沒人敢買。 第70章 老太后不講江湖道義…… 在蘇州城近兩個月, 點春會已經吸納了不少新人。 這個時候,點春會的會員們似是而非地說著最近房產經紀很忙,賺得盆滿缽滿…… 有心人只要稍稍一打聽, 就會發現賣宅子的大多都是蘇州城的大官還有他們的親信…… == 賀禹很忙,忙得數銀票。 他倒是小瞧了本朝地方官的家底。 賀禹收錢收得毫不手軟,幾乎是來者不拒。 十日過一房契, 賄賂最高者得之。且半點兒不怕人打小報告。 賀禹得了銀票就讓人往蘇州城送。 接盤了官員的田宅的大商戶自然也有些門道,只打聽到蘇州城的官員們都往杭州城去買宅地。 再加上坊間傳聞,大商戶們心中一激靈,有膽小地就想要脫手還沒焐熱的宅地, 也想去杭州城搏一搏。跟著大官走,總不會出錯的。 離小君這時候動了。 大商戶急著脫手宅地,離小君不急著收。一來二去,價格倒是比往常低了一二成。 低至三成, 離小君就都收了。 來蘇州城之前, 賀禹曾說過一句:我們不能留一個千倉百孔的江南給新帝。此行, 萬不可亂了根據。 離小君與離小禪在船上琢磨著,賀禹這是隱隱地在暗示, 三皇子對那個位置也是有點兒興趣的吧? 所以,離小君并不想蘇州城大亂, 影響到百姓的生活。 低三成,商戶們完全承受得起。 離小君在蘇州城廣置田宅, 離小禪在揚州城也如法炮制。 蘇州城與揚州城離得不遠, 官官盤結,同窗姻親,布政使葉良志得的消息早傳遍了江南。 === 六月中旬,太后大擺千秋宴。 大皇子解了禁足, 備重禮恭賀太后壽誕。 宴開席,延興帝喝了一杯酒,就有北疆送來的八百里加急密報。 “報——” “昆州城破!” “錦州城破!” “通州城告急!” 延興帝抖著手只看了一眼密報就暈倒在了千秋宴上。 等延興帝醒來,通州城已破。 北狄得到間諜密報,新將軍在一場場接風洗塵宴中,順利地剔了大皇子的人。 北狄試探地奪下一城,打得新將軍措手不及。 新將軍又慌又怕,匆忙之下想要奪回城池,大軍前腳剛出發,就被北狄軍隊從后方包抄奪了第二座錦州城…… 延興帝大發雷霆,一腳踢翻了二皇子,又大罵大皇子心中無國無民。 延興帝一番發作后拖著病體召集百官商議戰事,有官員提議三皇子。 不過很快被其他官員否決,三皇子駐守在西北,若是西北再被西鹮破了,那可就腹背受敵,吾國危矣。 延興帝也知這個理,點了一老將前往北疆抗北狄。 而后,就有官員進言讓延興帝去南方養養病,聽說南方出了一神醫包治百病。 百官紛紛附和。 延興帝自然聽得懂,通州城破,若是再連破四個城池,北狄就打到了家門口。 延興帝如何肯屈辱離開!痛斥一番后,不許百官再提。 === 北疆失守的消息傳到江南,百姓們每日端著飯碗罵幾句北狄,罵幾句大將軍不頂事,然后就徑自上工去了。 只更多的外鄉人來了杭州城,想要置宅買地。 有些人等不得衙門過契,私底下想要與賣方簽訂契約。 賀禹早早地貼了告示,但凡私底下買賣過契的,衙門不認賬。且衙門愿意提供幫助賣方毀約。 杭州城百姓看了告示,紛紛奔走告知,他們的知府大人果然還是最疼他們!為了他們,可以得罪所有的同僚。 杭州城的宅子雖然過戶難,但是價格卻高出市價的一倍。甚至還出現了三四個買家齊齊搶宅的事情。 離小君一行人,已經清掃了蘇州城、揚州城、越州城、福州城。 站在福州城的碼頭上,離小君一行人踏上了一艘北上的官船。 === 老將老矣,剛上路就著急上了火,趕到烏州城時嘴邊已經起了一圈燎泡,待得再看到北狄耀武揚威地托著俘虜的尸體從城門前溜過,老將生生地氣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