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賀禹用瓷勺倒了半盆子的龍井蝦仁,“我哪一年考評不是最下等?就這也需要消愁?” “也是!明知你惹了太后被發配來了杭州城做個小小知府,誰也不敢給你求情?!痹w也學著賀禹,將最愛吃的醋魚扒拉到了自己跟前?!拔衣犝f最近北邊有些不大安穩,太后可能要來南邊避暑?!?/br> “呵!她可不敢來杭州城。若不然,我這京城第一文化人詩興大發起來,她可能能氣死在杭州城?!?/br> 簪花男元緒深以為然,畢竟他曾有幸領會過賀禹的唯一一首詩作?!敖衲暧植换鼐┏?,你難道一輩子就打算窩在杭州城做個小小知府?” “低頭看看你吃的菜肴,再想想我可還是小小知府?” 元緒被噎了好大一口,“是我!我該想想,我是不是一輩子要窩在杭州城做個小小幕僚?!?/br> ====== 離小君踏著夜色往回走,剛出了城門口,就見著二三十個和尚正往城里走,其中一機大師也跟在隊伍中。 看來這應是玉昭寺的和尚。 也不知這個點兒,進城去做什么。 離小君與城門旁的守城士卒打聽,“這么多的和尚,進城做什么呢?” “你一個和尚都不清楚,我一個長了頭發的如何知道?”守城士卒沒好氣地瞪了一眼離小君。 離小君頓了又頓,“你說得好有道理?!?/br> “走走走,別擋著道兒!”守城士卒揮著手里的長矛趕人。 離小君被趕著走了幾步又扭過頭,“將軍,我聞你口中有異味,想來你應該被此病困擾多日了吧?” 守城士卒聞言,臉色驟變!媒婆原本給他說了個媳婦,后來他一張嘴,沒到嘴的媳婦就跑了。如今被一小和尚戳破,臉上自然掛不住,“小小和尚,你是嫌命太長了!” “哎呀,哎呀,將軍你別急啊,小和尚我話還沒說完呢!我師父日日茹素,卻也受著這口臭之苦,他已經三年沒有開口說話了!我踏遍十城,終于尋到了一本偏方……” 守城士卒心頭噗噗噗亂跳,“巧了,我也是三年前得了這病的,后來無論如何都不會好!” 離小君了然地拍了拍守城士卒的肩膀,一臉“我懂你”的表情?!熬壏诌@東西,就是這般妙不可言?!?/br> 守城士卒狂點頭?!熬褪沁@么個理兒,緣分使我們相遇!” 離小君懷里掏出一本小冊子,抿了一口食指指腹,寶貝地翻開幾頁,而后快速地看了幾頁,又寶貝地塞回了懷里?!皩④娔治倚?,因著這一本小冊子是我踏遍十城,求便告老還鄉的老太醫,問遍十城名醫,才得了這么一小小一本……” “那我這口疾,可有治?” 離小君點頭,“荔枝5 顆,附以糯米一小把,加水一道兒煮爛,吃上三五日就能明顯見效。記住,一定要用你自己的手去抓,這般糯米就會沾上你的人氣,好起來會快一些!” 守城士卒滿口答應,“雖荔枝貴了些,但是為了治好我的口疾,傾家蕩產我也是愿意的?!?/br> 說完后,守城士卒感恩戴德地將離小君送到了城門口。 末了,還跟離小君說道:“原人多口雜,我不好多說玉昭寺那點兒事。我聽同僚說起,玉昭寺的和尚頻頻出現城內,是為了三日后的水陸道場?!?/br> 離小君恍然,“原是為了水陸道場,可是往年,不都是在岳廟舉行的嗎?” 水陸道場,短則七日,長則七七四十九天,做的就是功德,生者攢功德,亡者捎功德,總而言之,是保佑家中安寧,生者有錢花,亡者有錢花的法會。 往年都是在岳廟舉行,無心大師辦事向來大氣,邀請其他廟宇一道兒協同。岳廟得了大頭,倒也不會餓著其他的廟宇。 往年,都是過完了年,岳廟才開始張羅水陸道場,一直到清明前,保證亡者能收到捎去的功德。 玉昭寺這一回,偷偷摸摸,怕是要提前割香火了。 “不知,我只是聽說不少人已經應下了?!币荒贽k這么一回,又省了家中張羅,不少家中富裕的人家大多都愿意參加。 離小君了然,與守城士卒揮手告別,轉身就開始忍不住嘀咕,“白得了我一個偏方,竟連一個銅板都不肯往外吐!想跟我橫,還嫩著呢!” 守城士卒得了偏方,與同僚這么一說,同僚道:“這荔枝怕是要等到來年七八月吧?你這空有偏方,無計可施啊……” 守城士卒虎軀一震,他竟忘了荔枝不是這個時節有的!他光顧著心疼荔枝的太貴! 他要守著著個偏方,煎熬地度過大半年…… 不行,他要打聽打聽哪個寺廟的和尚從三年前就有口疾,他愿意花重金買一個偏方。 離小君路過岳廟的時候,特意從門口探了探腦袋,瞧瞧他看到了什么,岳廟雖只有三三兩兩的香客,但是該念經的念經,該掃地的掃地,仍是一片歲月靜好的模樣。 唉,真是無知者,沒心沒肺啊。 只第二日,岳廟就熱鬧了。 不光岳廟熱鬧了,就連玉昭寺也熱鬧了。 只是玉昭寺卻閉門不開,只打發了一個小沙彌雙手合十,堵在門口一問三不知。 偏偏此時,岳廟的無心大師突然間病倒了,一病不起,來探病的人絡繹不絕。 第24章 小老頭不講江湖道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