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0)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后我黑化了(校園 1v1)、年代文里的美艷嬌氣包、奮斗在瓦羅蘭、帶球跑渣攻帶著孩子回來了、我有百萬倍攻速、傲世無雙:絕色煉丹師、陽光正好,珍惜當下、封神之開局策反姜子牙、穿成龍傲天早夭的meimei、今天你女裝了嗎
你個狗娘養的東西!窩囊廢,公子哥兒??! 朱世豐在眾人的目光中被越抬越遠,他恐懼地大叫起來,瘋狂哭喊咒罵: 你個廢物東西,爹親兄弟的尸體都在滄瀾被狗啃爛了,扒穿了,骨頭渣滓都被人揚了!你怎么沒和你爹一起死在滄瀾啊,???!一家七口各個是短命鬼,你六哥死時十八歲都還沒到吧?哈哈哈,小小年紀,就去挨了燕啟人的刀!死無全尸,尸首分離??!嘔。 那是銀止川終于一拳頭揍到他身上去了。 再接著,便是拳拳到rou的打法,只聽見朱世豐哭爹喊娘的慘叫,遙遙的越來越遠。 旁側的人都被驚呆了,聽著外頭那令人膽寒的動靜,良久才遲鈍地咽下一口口水,問道: 這這位銀少將軍的脾氣,也太暴躁了一些誰若以后當他的身邊人,豈不是得天天被他折磨死? 于是說著,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挪到了方才好不容易才從朱世豐手下逃脫的小倌身上 大有一種才脫狼窩,又入虎xue的悲憫感。 稍時,朱世豐已經被打得躺在地上,如死豬一般一動不動了,銀止川才冷冷停下手。 他銀白的靴子上沾濺了血跡,銀止川略微嫌惡地瞥過一眼,伸腳,將靴子在朱世豐肥rou滿滿的衣衫上狠狠地蹭了蹭。 下次再說半句不該說的話,就把你的舌頭割下來喂狗,知道嗎? 知知知道了 銀止川靴尖一松,被抬著的朱世豐鼻青臉腫的胖臉就登時摔在了地上。 銀止川轉身就走,朱世豐松下一口氣。 然而還未將一口氣完全松玩,銀止川倏然停步,又折了回來 顫顫抖抖爬起到一半的朱公子,登時噗通一聲,又跌了回去。 別動。 見朱世豐不住往后退,銀止川一腳踩住他的袍子,而后紆尊降貴彎身,從朱世豐懷里摸出所有的錢袋。 這是你今天嚇著人家小倌的賠償費。 他一笑,冷然嘲道:八十顆金株。 朱世豐哪敢說什么,登時道: 是是是 銀止川冷瞥他一眼,這下真的走了。 朱世豐看著他的背影,終于松下口氣來,擦了擦滿臉的血,喃喃罵道: 瘋狗銀止川欠狗日的葉逐顏。[*注1] 其余的公子哥兒們都早打累了,去赴云樓里頭喝茶歇著了。 見銀止川進來,照例還沒說話,就是銀止川先道: 所有罪名都是我的。你們有人問,往我頭上推就是了。 紈绔們嘻嘻哈哈,說那哪兒好意思啊銀哥兒,但其實這也是他們喜歡和銀止川玩的原因 銀家的后臺太他媽硬了。 也不知道朝廷究竟有什么把柄在銀家手里,跟著銀止川,簡直他娘的在星野之都橫著走都行。 這換誰能不可著勁兒巴結他! 銀公子揍人揍累了罷,喝酒,喝酒! 情娘也親自帶著人過來了,銀止川付了她一千二百顆金株,貌美的老板娘嬌然笑了一聲,立刻道: 那兒用得著這么多呀銀公子,我們這兒最高的花魁一夜也不過八十金株呢。 您把他直接帶回去得了,這價錢,人就歸您了。 作者有話要說: [*注1] 受的名字:原名葉逐顏;從妓之后重新取了花名,下一章出現。 注意此處名字,是伏筆。 第56章 客青衫 03 (下) 銀止川挑眉,懶洋洋還未來得及拒絕,老鴇就輕一撫掌,由龜公領著一名少年上樓來了。 方才在樓下看不仔細,而今湊近了,才見這少年不過十六七歲的年紀。 一張沒什么血色的面容,也不知道在這赴云樓受了什么調教,方才衣服遮著看不清,現在才見整個脖頸以下,都是深深淺淺的曖昧紅痕。 叫銀公子好。 情娘斥了他一聲:啞巴了么?! 少年帶著枷鎖,雙腕上的鐵鏈都看得清。 他靜了片刻,才低啞地輕聲道: 銀公子好。 嘿,這模樣倒還不錯。 趙云升氣喘吁吁喝著茶,笑嘿嘿道:這雙眼睛生得好看。艷的很,桃花仙似的,哭起來肯定不得了! 然而這少年其實是寡淡冷清的,莫名有種拒人千里之外的氣質,實在令人想象不出來,哭起來,會是什么模樣。 你叫什么名字? 銀止川問。 西淮。 他道。 銀止川皺眉想了一下,大抵是覺得這名字實在少見,想象不出來是哪兩個字,便不由又問道: 哪個西淮? 西出陽關的西,秦淮夜泊的淮。 少年說這話的時候,他抬起了頭。 漆黑沉默的眼睛,直直地看著銀止川,仿佛他曾經見過銀止川 或者該見過銀止川,所以要將他這個人的模樣從腦海中搜尋出來的一般。 然而銀止川卻對他沒有什么印象,只是略微掃過一眼,目光就收回了,蹙眉道: 長得倒不錯,但是我要小倌做什么。 小倌怎么了,小倌招你惹你了??? 趙云升登時瞪眼道:這孩子才多大,和女人一樣玩兒的嘛。來,過來,本公子看看。 銀止川想,女人是軟的,抱在懷里是香的,小倌,小倌怎么玩? 然而他心里這么想,動作上倒也一點不吃虧,一下將西淮拉住了,漫不經心將趙云升的臭手給擋了回去。 老子親自打架搶回來的,輪得著你碰。 銀止川道:老子拿回去扔到后廚房洗碗,也不給你。 當夜,銀止川就帶西淮回了府。 倒也沒真的扔到后院去洗碗,而是令人備水,好好給這小倌梳洗了一番。 這才意外發現,這人長得不錯。 月光下,寒玉一樣的少年推門,從房內走出來。 素淡的月光一樣的衣裳顏色,穿在他身上,顯出一種寡淡冷清的意味。 大約是剛沐浴完,烏發還是濕的,整個人都帶著種說不出的潮濕氣息。 柔軟黑發籠在皎皎月光中,猶如一個誤入塵間的小謫仙。 喲。 銀止川挑眉,伸手去勾了勾他的下頜,輕浮道:長得不錯能看。 然而西淮不說話,只用一雙漆黑微涼的眸子看著他。 走吧。 銀止川道:帶你去熟悉熟悉府邸。 銀府很大,最繁華的時候有數千人進進出出。 只是而今都已經被遣散了。 這里是內府。 銀止川一面走,一面漫不經心介紹說:有祠堂,書院,閨樓,習武場再往前,是管家院。 一路上過去的,都是極致漂亮的樓臺小景。 雖然是武將,但是銀家宅邸一點也不粗狂野蠻,反倒典雅精致。給人一種柳暗花明,曠達豁然之感。 仿佛這里的主人也是坦蕩寬厚,心思通透之人。 地方挺多,但都空著。 銀止川道:平常也沒什么人來,你自己找個喜歡住的地方住下就行。 嗯。 西淮順從答。 但你既然進了我們銀府,就得守我們銀府的規矩。 見面前白衣人低眉順眼的模樣,銀止川目光從他烏黑蜷長的眼睫,往下,一直掃到線條優美的下頷和脖頸。突然心里就起了惡劣的壞心思,故意捉弄地說道: 我們銀府的規矩是不論男女,一概進了門兒就是府里的人。少爺打不能還手,罵不能還口。得每日抄寫《女戒》《夫規》十遍,秀女紅,求恩寵。床上浪得像婊子,床下貞得背得起烈女牌坊。來日我厭了你,娶十來個妾室,你也管不著。照樣得待我體貼入微,有不得半句怨言。 銀止川說得都快把自己惡心吐了,才終于見西淮烏青眼睫微微一抖,壓抑地答了一聲: 嗯。 于是他登時得逞了,笑起來,嘴角弧度翹得很是邪氣渾蛋,輕佻地勾了勾西淮下頜,說:我騙你的。 他伸手,拇指從西淮的薄薄淡唇往上,慢慢撫過筆挺的鼻梁,和優美的眼窩。 逼得西淮微微仰著頭,供他恣意地逡巡自己的眉眼和五官,才笑著一松手,道: 看你長得好看,免了。 西淮和銀止川相處的第一天,就見識到了這位鎮國府少將軍,風評不佳的惡劣之處。 《女戒》用不著你抄,女工用不著你學。 銀止川道:但你會做鹽水鴨么? 西淮一怔,還未來得及反應,就聽銀止川接著道: 你說你的名字是秦淮夜泊的淮,你是金陵人氏? 西淮極低地應了一聲。 那你如何不會做鹽水鴨。 銀止川蹙眉。 小時候沒有多大,就離開家鄉了。 西淮的聲音微微發啞,低聲說:那個時候還不太記事。 哦。 銀止川隨口應了一聲,也沒有太放在心上。那行吧,回頭有金陵的節度使進王都拜會,我讓他們給你帶一些故鄉小食。 西淮略一頷首,輕聲說: 謝謝少將軍。 他們二人說話間,不知不覺就走到了靠西邊的后院了。 銀止川腳步倏然一頓,看著那水榭廊檐盡頭的府邸,神情中略微發生了些隱秘的變化。 今天就逛到這兒吧。 他道:有什么事,明日再談。今日你也累了。 西淮看著他的背影,敏銳地發覺銀止川聲音和方才變得微微不同了。 他抬眼,朝前望去,能隱隱看到更往前的銀家宅邸。 然而那里幾乎是一片荒蕪,大門上覆滿了青苔,鐵索上滿是斑駁銹跡。 仿佛很久都沒有人進去過了。 前面也沒什么好看的。 銀止川道:臟亂得很,等何時心情不好了,還能去找點樂子。 西淮幾乎瞬間就明白過來了銀止川為何不肯再往前走,但是他也只是低低應了一聲,沒有說破。 銀止川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仍只是將他送回臥房,自顧自離開了。 房間內,西淮注視著這個陌生的環境,從一個角落,掃視到另一個角落。 他的目光途徑桌案上的一盞燈的時候,略微停滯了一下,而后慢慢走過去,輕輕在燈上撫了撫。 很熟悉的模樣款式,沒有想到能在這里再次見到。 西淮想,這樣的金玉多枝燈,他已經快要有十年沒有見過了。 金玉多枝燈,樣式繁復貴重,從前秦淮一帶,富有顯赫的家族都會用。 包括西淮家。 西淮那時候年紀小,最喜歡看這樣一點點亮起來的光芒。 每次見到都十分歡喜,走到何處都要帶著一盞 連他父親被貶,全家流放滄瀾時,也央求母親,在有限的行裝中放入了這樣的一盞金玉多枝燈。 娘,為何我們要走? 那時,七歲的他站在空蕩蕩的大院子里,茫然地看著眼前的景象。 仆從奶媽都已經遣散了,整個院子里兵荒馬亂,只剩下一片狼藉。 他和jiejie牽在一起,仰頭看著父母問。 父親還在一沓沓地往箱篋里搬書 四書五經自然是要的,《周易》《中庸》也放不下;再看看《九歌》《九章》,心中同樣十分不舍。 最后收拾了一個下午,父親也沒有收拾出到底要帶走哪五箱書。 書,還要看書! 母親看著猶豫不決的父親,突然哭出了聲來,嘶聲哭道:若不是為了書,我們家會落到這樣的境地??? 父親不說話,只是撫著懷中的古籍,眼睛里偏執又柔和。 若是嫁與打油郎,白丁文字識不得,也不會走到今日這一步。 母親哭道:葉清明,我恨不能你從未讀過書! 但是,葉清明,怎么可能沒讀過書? 那個時候,年幼的西淮懵懂想。 他的父親,是整個金陵最負盛名的葉家郎,應試春闈那一年,是全年的魁首。 往他們家族譜往上數,到他父親這一代,已經有六個狀元了。 那時,葉家在整個金陵,都是赫赫有名的腐書網,提起來時,無人不是羨艷欽嘆的眼神。 因為才華橫溢,又從來不拉幫結派,圣上認為這葉清明是個老實人,令他去修國史。 但是有時候,老實人做的事也并不是總被人喜歡。 尤其是在這時常不得不需要圓滑的朝堂。 君上怎么說,你便怎么修就是了,你?;^瞞得過去么??? 母親哭道:世道,早已經就是這樣一個世道。入了仕,摸爬滾打不過混口飯吃,人活一輩子,你活得那么難做什么呀! 那一年,西淮懵懂地記得,已經是云華十六年。 是先帝在位時最手慌腳亂的一年。 天下大旱,災荒四起。 餓殍于野,無處不是哀嘆的黎民蒼生。 然而,在這樣的境地下,先帝令著作郎們記國事,要求他們稱: 四海升平,海晏河清。成文帝乃千古之賢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