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1)
蕭繇說:你怎么不跟裴將軍玩? 裴凜之嘴角上揚,但笑不語。 蕭彧看他一眼:我不跟他玩。裴凜之象棋水平太高,除非他故意讓棋,否則自己根本贏不了。 兄弟倆擺上棋,開始廝殺。 裴凜之便在一旁觀棋不語,順便替蕭彧剝開心果,剝好了放到蕭彧手心里,蕭彧一邊吃,一邊與蕭繇下棋。 蕭繇下棋水平有點菜,很快就被蕭彧逼得陣腳大亂,他有些心浮氣躁,抬眼看著對面的兩個人,一個氣定神閑地下棋吃果rou,一個慢條斯理地剝著果殼,嘴角還都掛著笑意。 他便將手里的棋往案上一敲:我說你倆是不是故意的,在我面前顯擺?影響我下棋了。 蕭彧回過神來,看著手心里堆滿的開心果rou,哈哈笑道:阿繇,你知道其實這有個特定的叫法。 叫什么? 叫虐狗。 虐狗? 單身狗。 蕭繇愣了片刻,然后罵罵咧咧起來:皇兄,你欺負人! 蕭彧繼續哈哈大笑,裴凜之也有點憋不住笑,蕭彧嘴里總是金句頻出,估摸著是從那個世界帶來的。 不玩了,元旦呢,下棋輸給你不說,還要被你取笑。蕭繇伸手往棋盤上一摸,棋子就全亂了。 蕭彧伸手拍他的手:耍賴啊你!真不玩了? 蕭繇伸了個懶腰,抓了幾粒開心果在手里,一邊往嘴里扔,一邊說:不玩了,沒人給我剝果rou。 蕭彧嘴角的弧度控制不?。何覇緜€人來幫你剝吧。 蕭繇擺擺手:算了,不是心甘情愿的,吃著也不香。 那我給你剝。 蕭繇看一眼裴凜之:還是算了吧,我自己來。 蕭彧給三人的茶杯倒滿,說:阿繇,要不你也找個伴兒唄。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心里也有股子盼頭。 蕭繇閉上眼睛,嘆了口氣:錦雪不在了,我心里的盼頭也就沒了。 蕭彧一時間不知道怎么接話,原來看起來這么不著調的蕭繇竟是如此深情。 裴凜之突然說:王爺,王妃若是知道你待她如此情深義重,她九泉之下定然十分慰懷。但她若是知道你一直活在自責與痛苦之中,她定然也不會安心。你惦記她是應該的,但也不能永遠活在回憶之中。 蕭彧詫異地扭頭看著他,沒想到他竟會開導蕭繇,便悄悄地伸手捏了捏他的手:阿繇,凜之說得對,人不能總活在過去,要向前看。這日子一日比一日好,難道不該活得更快樂一些嗎? 蕭繇點點頭:皇兄說得對。我出去走走,不想被虐狗了。 蕭彧忍不住笑出聲:去吧。 蕭繇離開之后,裴凜之說:我陪你下一盤? 蕭彧抓住他的手:不下了,陪我坐會兒。 好。 蕭彧拿了兩個枕頭過來,堆碼起來,與裴凜之靠在枕頭上,歪著說話。 蕭彧抓起裴凜之的手,端詳了一會兒,摸著他手心里的厚繭:你的手長得真好看,手掌寬而不厚,手指細長,指節分明,就是手心的繭子太厚了。等將來天下定了,你手上的繭子才能消除吧。 裴凜之說:便是不消也沒什么,我愿意為你執劍守護天下。 蕭彧突然說:你有沒有想過要生個孩子? 裴凜之頓了一下:我生孩子?跟誰生?你嗎? 蕭彧笑起來,抬手捶他胸膛:你想得美! 裴凜之抓起他的拳頭,放在唇邊吻了吻:生不了就不生。等百年之后,我與你同葬一xue,你的子孫后代來祭拜你的時候,順便分我點祭品好了。 蕭彧聽見這話,鼻頭有點發酸:好。要不也像我一般,收養一個孩子吧。 裴凜之在他額頭上親了一下:不了,我又沒有皇位要繼承。我收養一個孩子,把他養在哪里?宮中嗎?這不成規矩。我自己另外開府我又不樂意,就這樣吧,反正我沒有長輩,沒人能管我。 蕭彧伸手環住裴凜之的腰,將臉貼在他胸膛,聽著這個男人沉穩有力的心跳聲,他滿腔的熱血都是為自己而流:那我便讓阿平好好孝敬你。設若我先走一步 裴凜之連忙用手堵住他的嘴:呸呸,大過年的說這話做什么! 蕭彧拿下他的手,說:好吧,不說這個。不管怎么樣,阿平待你都會像待我一樣。 那當然,我是他師父,師父可不跟父親一樣的。真要立阿平為太子? 嗯,不然還能立誰?如果蕭繇有兒子,我說不定還要考慮一下,現在他沒有,那就只有阿平了。蕭彧說。 裴凜之嘆息:不知道蕭繇會不會心里不平衡。 那我也管不了,誰叫他自己不生呢。不過我看蕭繇那性子,應該也不是一個特別注重名利的。 希望如此。不過不用擔心,我替你看著呢。裴凜之說。 嗯,你就是我的定海神針!蕭彧滿足地說。 立儲君的事就定在正月初九,假期結束后上朝的第二日。這幾日蕭彧已經跟阿平說過了,要立他為太子,禮部尚書王啟親自來宮中對阿平進行立儲禮儀訓練。 九歲多的阿平已經懂事了,他疑惑地問:爹爹,為何讓我做太子?以后你不生弟弟了嗎? 蕭彧聽見這話,心里咯噔一下,看樣子是有人在背后跟他說過這些事,便說:不生了。你就是爹爹唯一的兒子,太子你不做誰來做? 阿平頓時笑逐顏開:我最喜歡爹爹了!這么大的孩子,興許還不知道太子意味著什么,但他明白一點,他是爹爹唯一的兒子,獨一無二的,沒有人能分走。 第167章 新氣象 王啟來給阿平做禮儀訓練, 簡直驚掉下巴。要說阿平也是從小就被蕭彧親自帶在身邊的,然而這孩子竟是什么規矩都不懂,見面除了禮貌打招呼之外, 站沒站相,坐沒坐相, 完全就是個一個野孩子, 真不知道蕭彧是怎么教的。 王啟只得從頭開始一一教起,包括坐、立、行等姿勢。但阿平哪里坐得住,剛讓昂首挺胸跪坐了一刻鐘, 他便說:王大人,我想如廁。 王啟說:去吧。速去速回。 但阿平這一去就是一刻鐘, 王啟等不到人,出來一看, 好家伙, 正在院子里蹲著跟一只小兔子玩。王啟清一下嗓子:殿下! 阿平收到驚嚇:大人! 殿下莫不是忘了, 咱們還要訓練禮儀。王啟語氣不喜不怒, 頗有幾分威嚴。 阿平只好放下小兔子,站起來乖乖回屋訓練。 王啟的訓練非常嚴苛, 表情、動作、姿勢等各方面都要訓練:男子理當坐如鐘、立如松、行如風、臥如弓。殿下將來是九五之尊, 天下百姓的表率,所以必須要儀態端方,如此方能震懾百官和百姓。 阿平呲牙笑:可是爹爹說了,要以理服人, 別的都是浮云。 王啟一口氣差點沒接上,他說:這儀態是先賢傳下來的古訓, 是對君子的要求, 也是自律的一種表現, 殿下若是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將來怎能日理萬機,做一位明君呢? 阿平似懂非懂,眨眨眼:我必須要學好禮儀,才能當明君嗎? 王啟點頭:對。 阿平只好收起吊兒郎當的態度,正襟危坐,開始枯燥乏味的訓練課。但這樣的禮儀訓練對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來說簡直就是折磨,一動不動坐上一刻鐘還行,但超過半個時辰,那就很煎熬了。 兩刻鐘后,阿平又說了:王大人,我想喝水。 王啟嚴肅地說:坐滿半個時辰方能結束。腰桿挺直,抬頭、挺胸、收腹,手不要亂動。 阿平又堅持了一刻鐘,實在受不了,跟王啟抗議:爹爹也沒這么坐過啊,為什么我就要這么坐啊。這比我平時練武還辛苦,我寧愿去扎馬步。 練武那是粗鄙之人才做的事,殿下貴為一國儲君,要多學習治國安邦的本領,而非在旁的雜事上浪費時間。王啟說。 王大人此言差矣,禮、樂、射、御、書、數為君子六藝,習武乃有強身健體之效,怎能算是浪費時間?蕭彧不知道什么時候過來了,接過了王啟的話頭。 王啟嚇得連忙轉身行禮:陛下! 阿平見到蕭彧,頓時像看到了救星:爹爹!我腿麻。 蕭彧說:坐多久了? 王啟說:三刻鐘了。 蕭彧說:起來吧,坐久了血液不暢通,影響長個兒。 謝謝爹爹!阿平趕緊爬起來,起來的時候因為腿麻差點沒站起來。 蕭彧伸手拉了孩子一把,對王啟說:小孩子生性喜動不喜靜,訓練時間不要超過兩刻鐘,他坐不住,效果不會好。 王啟拱手作揖:殿下性子過于跳脫,只怕將來坐不住,所以還得趁小多磨練一下。 蕭彧說:這倒不必擔心,阿平的性子我再了解不過,他是個注意力專注的孩子,一旦靜下心來做某件事,他會沉浸其中,做淂非常好。王大人只需訓練他立儲典禮上的禮儀流程即可。 誰說皇帝就該一本正經正襟危坐,不耽誤正事,平時該如何便如何,又不是靠形象吃飯的。 王啟看著蕭彧,喃喃地說:陛下對殿下會不會太縱容了? 蕭彧斜睨他:縱容?沒覺得,孩子就該保留他的天性,什么年齡段干什么事就行。 他心里還覺得挺對不住阿平的,小小年紀就被自己拖上了這艘賊船,從此以后就再也沒有出行的自由,一輩子可能都只能在皇城內外打轉了。 蕭彧深深覺得,皇帝真不是什么好職業,若是選舉制的還好,做個十年八年就下了,以后想去哪就去哪,這終身制的皇帝,一輩子都別想出遠門了。 他還有一個小心愿:等阿平長大了,能夠獨當一面了,就退位給他,自己和裴凜之出去浪。雖然有點對不住阿平,阿平也可以學自己的樣,早點培養接班人,然后也撂挑子出去浪。 阿平有了爹爹的口諭,終于不用長時間練某一個姿勢了。王啟雖然有點覺得慈父多敗兒,但他也管不了自己的頂頭上司,只能按要求訓練。 正月初九,立儲儀式結束之后,朝廷發公文昭告天下此事,從此以后,蕭彧便有了繼承人。 阿平當了太子,朝中大臣便提議要按照老規矩給他選太傅,專門研習帝王術。 蕭彧沒同意,依舊讓阿平去學塾上學。打算過兩年再從六部請官員過來輪流給阿平授課,從各個方面了解整個國家的情況以及朝廷的運行模式。 再大一點,便準備讓阿平去六部實習,從基層做起,學習如何處理問題。 一個運籌帷幄的帝王,必須是有著豐富從政經驗的人,而非只是有著滿肚子理論知識只會紙上談兵的人。 阿平雖然很調皮,但這孩子聰明,從被立為太子之后,他跳脫的性子就收斂了不少,學習自覺了許多。經常陪蕭彧批閱奏折,翻看他處理好的各種奏折。 還時不常會問緣由,蕭彧只要有空,便會耐心地給他講解,到底是一些什么事,為什么要這樣處理。教孩子最好的辦法,便是言傳身教。 立儲儀式結束之后,裴凜之又和蕭繇回豫州去練兵。這次沒讓關山去,他新婚燕爾,理應在家多陪陪蘇穎,京畿衛戍需要一個可靠的人,裴凜之與關山必須要留一個。 新年伊始,新一輪的官員選拔考試又開始了。蕭彧打算連開三年科考,再更為三年一度的選拔制度,因為選拔考試過于密集,人才成長的時間不夠,另一方面,則是擔心出現朝廷官員冗員現象。 很可惜,這一次進入會試的學子中沒有女性,蘇穎去年能考取,真可謂是個傳奇。想要這種現象得到改變,至少要需要十年八年。 設在彭城的邊市一開,便有不少柔然與東戎的商隊前來貿易。彭城這邊也早就做好了準備,運送了不少茶葉、絲綢、瓷器、布匹等物品過去,還有來自西域的各種香料。 這些商品異常受東戎與柔然商人的喜愛,商貿活動比預期的還要火熱。 這也是均田制推行的第一年,剛開春,各地就進入了積極的春耕模式。許多百姓都是頭一回耕種屬于自己的田地,雀躍之情溢于言表,以后種下的糧食只需交官府稅糧,再也沒有租金了,這日子不得美死。 從去年秋收后開始,工部就發了公告,要求各地整改水利。其實從蕭彧遷都回建業之后,戶部與工部便在倡議整改水利,然而收效甚微。 但這次修水利工程與眾不同,幾乎每家都積極主動地派人去修溝渠,因為現在田是自己的,不是幫地主挖水渠,而是在幫自己挖水渠,那可關系到自家糧食的產量,怎能不積極呢? 第168章 異象 太初七年四月, 天現異象,熒惑守心。 負責觀天象的太史令見到此景象,驚出一身冷汗。因為熒惑守心意味著天下將亂,帝星將隕。 翌日, 蕭彧在朝堂聽完太史令匯報此事, 淡淡說了一聲:知道了。 殿下大臣們則無不大驚失色, 卻沒有人敢說話, 滿頭大汗的太史令見蕭彧一副沒當回事的模樣,說:陛下, 事關重大, 得想個法子避禍才行。 蕭彧抬起眼:避什么禍? 太史令跪伏在地:恕臣斗膽,熒惑守心,危及帝星, 陛下需移禍他人才能解圍。自古就有帝王移禍于臣民的做法,一旦朝中某位大臣代替皇帝去死, 皇帝就不會隕落。 蕭彧明白過來,抬眼看了一下殿下的百官, 除了閔翀,就沒有人敢抬頭看他的, 他笑道:為何要移禍他人?難道朕的命比旁人的貴重?生死有命, 若老天真是無眼, 要取朕性命, 那就隨便他吧。朕自問上無愧于天, 下無愧于地,更無愧于天下百姓, 不信老天真如此無情, 會取朕性命。此事不必再提。 太史令聞言, 只好說:臣遵旨! 朝中大臣也沒人敢勸,因為萬一勸了就引火上身,那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