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們拿刀逼我做菜 第202節
火的不僅有演員,還有這個《明家食肆》的班底。特別是導演與編劇,拿獎的拿獎,接新活的接新活。 像李思和,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大佬了,怎么還不算功成身退呢? “唉,不夠,我本職是搞紀錄片的?!崩钏己驼f道,老了老了,比起電視劇,他更想在紀錄片上闖出一個大名堂。 李思和繼續勸說:“你現在不是懷孕了嗎,平時的工作量減了一大半……” 孫寶寶實在忍不住翻個白眼:“你也知道我懷孕了,那你還咋好意思讓我幫你拍紀錄片?” 一旁虎視眈眈的趙思衡死命點頭,那看李思和的眼神都跟刀子一樣。 “可我只要在一旁拍就好了,保證不會對你有任何影響?!崩钏己涂焖俦WC,“真的,偶爾問問你問題,不影響你日常生活?!?/br> 孫寶寶:“……” 她思考好一陣,點了點頭。 于是拍攝便開始了,從孫寶寶懷孕三個月后開始拍攝,一直拍到六月才結束。 果然,孫寶寶咬牙切齒,心想下次再信李思和她就是狗! 拍攝任務確實不重,只是這人的麻煩事太多。一會兒要去拍酒窖,一會兒又想讓孫寶寶炒個茶,總之煩人得不行。 不過這個紀錄片拍好后,孫寶寶卻是十分期待。 只是一直等啊,等到她都將小孩生出來了,這個名叫《孫家飯店》的紀錄片才面世。 總共八期,涵蓋孫寶寶在平日中怎么制醬,怎么釀酒,怎么炒茶等等內容。 它的爆火程度,足以讓李思和在導演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過此刻,孫寶寶卻沒太多的精力去關注這部紀錄片,她好像摸到一些門檻了。 機緣的門檻。 “笑啥?” 正陷入沉思的孫寶寶,被陣陣笑聲打斷思緒。她轉頭一看,趕緊拿起帕子,幫爬在床上的閨女擦口水。 “別傻笑了,趕快睡覺吧祖宗!” 孫寶寶簡直被磨得沒了脾氣,果然晚些要孩子是正確的。她前幾年那么忙,根本沒時間去照顧一個小孩。 好不容易等小孩睡著后,她就開始琢磨自己那一閃而過的靈感。 可無論怎么想,好像總是差那么一點點。 直到她把家中大閨女拉扯到三歲大后,她好像才徹底懂了。 徹底懂得一位母親想吃的到底是什么蒸蛋。 在養育閨女上,雖然有請了一個育兒嫂,但她與趙思衡也沒有撒手扔給育兒嫂。 小孩自小在老宅中撒歡長大,常常讓孫寶寶羨慕得心中發酸。 哎,她童年就不是這個樣子的。 在怎么教導閨女上,她花費許多精力。越是養育她,就越能體會到一位母親的心。 幾年前她知道江阿姨的故事后,心中更多的是感嘆唏噓。但如今,換位思考想一想,她可能整個人都會崩潰。 再看看江阿姨如今樂觀開朗的樣子,她真的覺得十分難得。 她以前是覺得江阿姨徹底放下了閨女離世這件事兒。但她現在卻知道,不可能的,作為一個母親,不可能真的將這件事徹底放下,只會埋藏在心中。 這天,孫寶寶在菜單上掛上蒸蛋。 江阿姨常在周三到孫家飯店吃飯,如果有蒸蛋,她就必點蒸蛋。 這次做的蒸蛋孫寶寶沒感覺到哪里不一樣,這么多年蒸蛋幾乎周周都在做,已經爛熟于心了。 她心里頭微微有些忐忑,如果這次還沒成功,那么只能說她的機緣不再江慈身上。 江慈又是只點了蒸蛋與麻婆豆腐,跟周圍相熟的食客笑笑打了招呼,便拿起勺子,率先舀起一勺蒸蛋開始吃。 猛然間! 她整個人身形突然頓住,不知道為什么,心頭慢慢變得無比酸澀,好似在恍惚間回到了女兒還在之時。 那是夜晚,她結束一天的勞作回到家中。燈光之下,她的小瑜從鍋中端出一碗蒸蛋放在桌子上。 這種蒸蛋。她閨女是做不出來的。 她閨女要不就是鹽放多了,要不就是鹽放少了,或者蒸出來的太腥了。 但莫名的,她卻從中吃到了那份味道。 江慈已有好久未曾想起過她,此時也不知道是熱氣拱的,還是風吹的,亦或者燈光刺激的,眼眶一熱,眼淚便從眼睛中一滴一滴往下落。 這到底是怎么了? 她不太懂,只感覺自己好像吃到了十年前的那份蒸蛋。 從孫家飯店離開后,江慈又去了一趟墓園。 她拿出抹布,將墓碑細細擦拭,然后擺出菜,坐在一旁,一邊織著毛衣,一邊絮絮叨叨的跟閨女說話。 “哎,以前這個時候,你也在催我給你織條圍巾了?!?/br> “不過我手上的這個不是只給你的,福利院中有個小孩生日禮物想要圍巾,媽就織一條給她?!?/br> “今天很奇怪,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兒,感覺像吃到了小瑜你做的蒸蛋一樣……” 說著江慈突然笑出聲來,停下織毛衣,忍著淚水,抬頭望天:“唉,無憾了無憾了!” 今夜下小雨,雨聲打著房瓦,聲音愜意,讓人好眠。 孫寶寶仿佛做了個夢一般,夢中自己處于夢中自己處于云里、霧里、風里、雨里…… 不對,好似又處于陽光中,清風中,溫水中,身體似是上升,又似是下墜,對以往所不知道的事,突然茅塞頓開。 醒來后,她呆愣了一會兒。 這是老祖宗說的玄之又玄嗎? 她大概懂得了。 感卻一樁心事的孫寶寶整個人由內而外的輕松了,就連三歲大的閨女都能看得出來,她心情十分好。 二雄從她旁邊路過,詫異說道: “寶寶怎么笑得這么燦爛,是又琢磨出新菜了?” 濤子搖搖頭:“不對,難道是又要去什么地方了主持宴會?” “不是吧,”秦惠坐在廚房門口摘菜,“應該是小清寧感冒好了……” 一路猜測中,孫寶寶來到門口,打開門閂,拉開兩扇厚重的大門。 門口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孫寶寶望了一圈,深吸一口氣,轉身去往祠堂。 她終于夠格在孫家廚師譜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孫氏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