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們拿刀逼我做菜 第201節
不知怎的,今日的空間十分安靜。平常的說話聲沒了,雞鴨的叫聲也沒了,蟲鳴聲更是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這安靜的環境中,三爺爺的炒菜聲和灶爐中的燒火聲十分明顯。 暖黃的火光映在孫寶寶臉上,照得忽明忽暗。 當月照當空,繁星點點之時,三爺爺做好最后一道菜。 四爺爺也去他珍藏的酒壇中打了些酒,這酒被他放在了他自己的私人酒庫,里頭不超過十壇,這些酒全都是他覺得的最滿意的作品。 而五爺爺的鹵味也做完了,那香味大老遠都能聞得到。 孫寶寶吃了好幾年五爺爺的鹵味,一直都吃不膩。他做出的鹵味各種味道層出不窮,每個食材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方鹵水,所以味道總是令人眼前一亮。 至于她爺孫國棟,醬菜做得一絕。 如今公司中的產品孫家飯店腌蘿卜,便是源自于他。當時孫寶寶還沒問他呢,他就一個配方甩了過來。 腌蘿卜銷量火爆,上線還沒一個星期,十幾萬瓶就賣斷了貨,第二批也在一天被搶光。 這個產品,更成了繼菌菇醬、辣椒油后的第三款出口產品,在國外大型超市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銷量更是不輸國內。 這會兒,孫國棟便去把自己腌制的小菜取些出來。 香干菜是他才腌沒多久的,不久前菜園內剛長成的芥菜被他摘了下來。摘下來后,取芥菜心風干,然后與菜梗一起放些鹽一同腌制。 緊接著再將抹鹽腌的薺菜心放在太陽底下再次曬干,隨后加入醬油,白糖,黃酒,用手抹勻后,把薺菜心放在蒸鍋上蒸熟。最后二次風干,就能保存到壇子中。 要吃時也很簡單,只需把芥菜心切碎,鍋中倒油,油熱后,先把梗放下去炒,炒熟了再把葉子放下去炒,這樣做出來的香干菜十分下飯。 孫國棟再炒香干菜時,就讓孫寶寶把冬芥菜洗干凈。 冬芥在古時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雪里紅。而如今呢?鄉下有人叫它嘎菜。 冬芥菜的腌制是麻煩的,普通的家庭婦女,需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時間去處理它。 這還不算前期的晾干時間。 冬芥先切碎,然后攤開曬干水分,再撒鹽揉搓,揉搓好的冬芥全部放入腌菜壇子中,壓得嚴嚴實實,最后封壇發酵。 如果不愿意切碎,一整顆拿去腌制也是可以的。孫國棟做的冬芥就是如此。 “冬芥要拿去煮魚湯嗎?”孫寶寶將洗完的冬芥放在菜板上問。 孫國棟點點頭,“水缸中不是還有一條魚嗎,就拿來煮湯吧?!?/br> 孫寶寶去看了一眼,“鱸魚啊,那等一會兒我來煮吧?!闭f著將這頭鱸魚抓起來,然后開始去鱗破肚,宰殺洗凈后,把魚切個花刀,放一旁備用。 孫國棟把香干菜炒完了,他還放了辣椒進去炒,那味道聞著都嗆人,咸辣咸辣的。 炒好的香干菜,不僅能夠久放,而且還十分下飯。 根據孫國棟說,當年因為百姓生活水平不太高,家中油水不太充足,柴火更是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去準備,所以每家每戶都會做這個香干菜。 炒一次就能吃許久,還利胃口。 她這會兒看爺爺把部分的香干菜裝到兩個小瓶子中,又綁好放在一旁,想著應該是明日給老祖宗兩人帶走的。 孫寶寶:“……” 老祖宗兩人難道還得跋山涉水嗎? 這里誰都沒有去過那個地方,只能盡力準備的充足一些。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孫寶寶想想確實也該謹慎。 想著,鍋中的油熱了。油熱后將魚放到其中煎,煎至兩面金黃之時,往油鍋中沖料酒,下姜片,然后倒入熱開水。 蓋上鍋蓋沒煮一會兒,鍋中的湯變得奶白奶白的。 孫寶寶又切了幾塊今天剛做的豆腐,再把冬芥也放入其中,再次蓋上蓋子。 冬芥是咸的,所以魚湯會帶一些咸味,此時就得酌量放食鹽了。 魚湯很鮮,放冬芥煮的湯更鮮,而且還帶著微酸味,喝著和一般的魚湯大不相同。 做好后,孫寶寶把魚湯端上桌,這是最后一道菜了。 幾人圍坐在大桌子上,菜擺的滿滿當當,更有糕點以及美酒,只是所有人沒把心思放在這一桌的菜上。 “來,吃吧!” 還是老祖宗先起個頭,眾人才拿起筷子。 氛圍低沉,讓月光好似都涼了幾分。 孫寶寶這餐飯有點食不知味。再好吃的菜,在她嘴中都有點味同嚼蠟。 喝幾杯酒,回到房間后,依舊久久睡不著。 躺在床上,望著窗外月色,心中開始琢磨起自己以后的日子。 若她有幸在去世之后也能進入這片空間中,那自己會做些什么呢? 她喜愛逛街,她還喜歡抓娃娃,她更喜歡天文觀測,還有看電影,刷八卦,聽演唱會…… 這些都是她喜歡的,但來到空間后,肯定與這些事兒無緣了。 空間是寂寞的。 孫家人有機緣,能不能抓住機緣就是個考驗,那么空間就是你通過考驗后,打磨你的場所。 就如同當年爺爺們禁錮著她在廚房學習廚藝一樣,用強硬的手段,把你的性子磨平,讓你達到我想要的模樣。 那么,打磨完后會去哪兒呢? 孫寶寶心中有憧憬,但更多的是害怕。 …… 第二日。 朝陽從東山慢慢升起,染紅了東邊的天際,讓天空似火燎一般。 幾位爺爺們早已起來,孫寶寶跟著眾人走出院子,沿著山路大概走了兩三公里,到達一個山口處。 這座山,竟然也叫望天山。 從望天山而上就能梯登天梯的傳說,是代代祖宗口口相傳的。 誰也沒見過天梯,但確實能看到登天梯的祖宗從山口而入,然后爬上山,等快爬到頂之時,會有一陣云霧吹過,山上的人便沒了蹤影。 這些都是老祖宗前段時間對孫寶寶說的,孫寶寶此時忍著淚水,將她做的兩個平安符給老祖宗與二爺爺。 同時送上的還有她炒的茶葉,以及她花費許多功夫,從一位中醫那里買到的藥膳書。 那位中醫聽說專門給一些領導人調養身體,是真真有些本事的,而且本事不小。 孫寶寶通過趙明達認識了他,他曾被趙明達三顧茅廬,邀請為趙老爺子把個脈,調養下身體。 她知曉后,便連續做了半年的菜,才從這位中醫手中買到這本藥膳書。 而那份茶葉,也是她這么多年以來,炒得最滿意的一份。老祖宗制茶手藝一流,孫寶寶在這方面天賦不夠,經常把老祖宗氣個夠嗆。 想必,這份茶葉他應該會滿意。 山口兩邊楊柳眾多,不曉得是自古長在那兒,還是因為“折柳送別”這個典故,所以先前的祖宗把它栽在這兒。 這一排一排的楊柳,迎風飄起,明明是春意融融的天,卻仿佛多了幾分蕭瑟。 “走了?!?/br> “再會?!?/br> …… 離別并不轟轟烈烈,更沒有哭得死去活來。 其他人忍著淚,頂多就是眼眶有些紅,孫國棟還狡辯說是風吹的。 而孫寶寶則淚水直流,她似乎真正明白了分別這個詞。 兩人背影漸漸變小模糊,在山路上若隱若現。 孫寶寶幾人沒有離開,看著他們爬上山,到達山頂。又看著微風吹過,云霧飄過,那兩人便沒了蹤跡。 兩個人徹底消失在這方天地中。 他們有了新的生活。 余下的人也要繼續生活。 …… 兩位爺爺走后,孫寶寶對機緣一事更加急迫。 只是著急也沒什么辦法,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江阿姨或許不是她的那份機緣吧? 那到底是誰呢? 這是在她心中反復琢磨了兩三年,最后無可奈何,只能埋藏心中。 畢竟“緣”這一字太奇妙了,經歷的事越多,就越知道不能強求。 她開始把精力放在飯店上,每周都研制一些新菜,有空時譜寫菜譜,周一又帶一帶來求指點的人?;蛘吣?,叫上一堆好友在院子中聚一聚,放松放松心情。 孫家飯店名氣越來越盛,它不僅成為一個品牌,更是成為一個符號。 這近十年來,清城山發展的一個符號。 孫家飯店這個品牌下的商品,也越賣越廣,占據國人的廚房,包括許多學生以及留學生,都會準備幾種醬,或者辣椒油在手中。 許多產品更是成了海外代購量最大的東西。 李思和這段時間又住望天村了,他正在軟磨硬泡,坐在孫寶寶旁邊說道:“我呢,電影也拍了,電視劇也拍了,全都拿了獎。想想我也到了退休的年紀,你就讓我拍一部紀錄片,拍完我也能功成身退?!?/br> 孫寶寶不理解,“那個《明家食肆》還不夠你功成身退的嗎?” 這部劇實在是火,不是全國范圍內的火,而是世界范圍內的火。至今還是許多人的下飯劇,只要提到美食片,它必然是榜首。 前期準備幾年,劇本又磨了幾年,總共拍攝一年多的時間,后期再剪個一年,等上線之時,那收視率就一路飆升。 但凡這部劇里有名有姓的人,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在娛樂圈中站穩腳跟。 至少他們拍一部別的戲,觀眾們會認識他。而像陳星夢這樣的主角呢,更是火的一塌糊涂。 反正孫寶寶那段時間,就看到陳星夢霸榜各個平臺的熱搜,好幾個代言接踵而來。原本還算是個流量小花的她,竟然一躍成為一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