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長安第一花行、讓我撩一下、和總裁分手后他成了頂流、符箓老祖的馬甲要掉光了、芳華夫人
“我一會就去和大伯母說,明日我也去?!?/br> 沈淑欣驚訝地抬頭,趕忙道:“你不必為了我改變主意,還是隨心的好?!?/br> “大jiejie多慮了,我沒勉強,只是突然也很想去瞧瞧未來的大姐夫長什么樣?!?/br> 聽到大姐夫三個字,沈淑欣的臉更紅了,嬌羞地垂著眼眸,手指不安地絞著帕子,輕輕地說了聲:“多謝二meimei?!?/br> 隔日,宋家的馬車早早便到了府門外,沈菱歌穿戴齊整去了前院,一見她來,沈建安就興奮地圍了過來。 只是她沒想到,原本說不去的季氏,今日竟也一道前往。 她面上不敢漏出疑惑,乖順地跟著上了馬車,等只剩下她們姐妹才小聲問了句:“伯母昨兒不還說,都是小孩子,她去沒意思,怎么又改了主意?” “是宋家送了消息,說幾位夫人也會同往,母親怕宋家覺得我們禮數不周,這才臨時決定的?!?/br> 這也說得過去,沈菱歌雖然覺得奇怪,但也沒再多說。 不多時,馬車就在園子外停下,已有宋家的奴仆在外候著了,引著她們從西門入園,一路到了迎朝亭。 園中亭臺樓閣甚多,幾乎是十步一亭,百步一高閣,因園子無主,向來是先到者先得,便是身份地位再高,也得依著這個默認的規矩行事。 迎朝亭建在湖邊,左右連著兩條百米長廊,是個極佳的觀賞之所,這會遠遠就能聽見里頭的說笑聲,可見季氏沒有說謊,今日宋家確是來了不少人。 進亭之后兩邊打了照面,才發現亭內只有年長的女眷,以及幾個小孩兒,沈建安一見他們就甩開手跑了過去,倒未見傳聞中的宋十郎。 “好meimei,可算是把你給等來了,快到這邊坐,淑丫頭又漂亮了。喲,這就是你時常說起的那個侄女?果真是副好顏色?!?/br> 說話的是宋家二夫人,宋十郎的嬸娘,與季氏是手帕之交,兩家的親事也是她牽的線。 可從沈菱歌進亭起,她的目光就一直落在她的身上,若說不善倒也是笑臉盈盈的,可不知為什么,總讓她有種被人挑選的感覺,這目光很是不舒服。 “我這侄女名叫菱歌,長得像她母親,暨陽林家的姑娘,教養學識都是沒得說?!?/br> 宋二夫人聞言滿意地點了點頭,和身旁的妯娌談論了幾句又問她,“今年多大了,可是許了人家?” 長者問話,需得恭敬地回,沈菱歌忍著疑惑輕聲道:“今年十六,尚未許配人家?!?/br> “這倒是巧了,我們家二郎也還未娶妻,我瞧著倒是般配的很?!?/br> “你家二郎?你不說我都忘了,仔細想來確是合適,若是能成,那真是我們菱歌天大的福分?!奔臼蠞M臉驚喜,笑瞇瞇地在宋二夫人身邊坐下。 沈菱歌不知道二郎是誰,但也隱隱明白了,今日季氏帶她出來的原因,這是急著想為她挑人家? 她母親早逝,按理來說伯母為她相看,也說得過去??伤龥]想這么急著嫁人,也不喜歡季氏擅作主張,更討厭這個宋二夫人打量人的眼神,就像是在相看一件貨品而不是人。 這事她敢保證,季氏沒經過她父親的準許,聽著她們兩一唱一和,幾乎當場要將親事定下的模樣,一時之間她臉上的笑也維持不住了。 亭中還坐著四五個人,都是陌生的面孔,沈菱歌站在當中,只覺孤立無援。 若是照她們這般再說下去,恐怕明日真有人要上門提親了,什么宋二郎,她聽都沒聽過,更不可能嫁。 沈淑欣也察覺到事態不對,正要為她開口,沈菱歌的眼底便閃過一絲光亮,頓時有了主意。 往前半步,攔住了她的動作,再抬頭時,眼圈已經通紅。 她站在原地,像是不敢置信般地看向季氏,聲音帶著顫音道:“伯母,您怎么忘了,我外祖過世還未滿一年,雖已過了五個月的孝期,但外祖將我養大,我若這會就急著談婚論嫁,豈非不孝?!?/br> 聞言,亭中其他人都跟著看了過來,她本就生得白皙柔媚,此刻眼紅發紅,更顯得楚楚可憐,一時之間看向季氏的目光就有些復雜了。 明知侄女外祖剛過世,就急不可耐地為她相看親事,這到底是有何居心。 亭內可不止是宋家的夫人,還有碰巧遇上,一同來游湖的吳御史家的夫人。 她是最重禮法規矩的,見此擰著眉不贊同地搖了搖頭,滿是憐愛地安慰她:“好孩子快別哭了,瞧著我心都碎了,你家伯母想來也是一時忘了,哪能逼你做出這等不合禮法的事來?!?/br> 季氏額頭滿是細汗,她也沒想著今日就能把事情定下來,只是看這會人多,想把這模棱兩可的消息放出去。以后再有人來提親,也得看看自己夠不夠和宋二郎搶人的。 可誰知道,沈菱歌會來這么一手,反倒讓她成了個惡人。 尤其說話的,還是管著肅正綱紀的御史大人家的夫人,她簡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敢再辯解,趕緊順著她的話說。 “是是是,吳夫人說的是,伯母也是太關心你了,一時忘了,你還小,這事不急不急?!?/br> 沈菱歌深知過猶不及的道理,很是懂事地點頭說相信伯母,那頭卻有人不合時宜地闖了進來。 “母親,你們在說些什么,好生熱鬧啊?!?/br> 闖進來的是個年輕高大的少年,瞧著還未滿二十,面冠如玉,儀神俊秀,好一個翩翩少年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