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7)
好,應該的,這當兒要收市了,rou價便宜,去正合適。 鄭江??粗h去的村民,想來是糧食真的好賣,畢竟都要去買rou了,如此說來,他今年收獲的那批糧食應當也好出手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0315 19:53:51~20210316 19:03:4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小御御 2瓶;dcm520、兔待守株人、胡蘿卜撻 1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9章 夜色初起,遙遙能看見兩顆星點子。 夜幕下的鄭家庭院兒里擺好了個四方滕竹小桌,上頭裝了些rou食菜蔬,旁頭挨著翠竹的地兒有兩張搖椅,一老一少正在搖椅上閑談,少的同老的打著扇子,偶時發出淺淡的笑聲。 鄭江停點燃了炭火,將燒烤架子安置上去,刷了點油,旋即烤上了羊rou片兒,rou接觸到燒燙的鐵板發出吱吱的聲音。 娘,我去瞧瞧鄭哥。 楚纖從搖椅上起身,端了鎮在冰盆里的山楂梅子汁,遞到了叉腰給羊rou涂料的鄭江停嘴邊。 鄭江停順勢喝了一口,酸甜適口,一杯下去熱氣都消減了大半。 楚纖給鄭江停打著扇子,皺了皺鼻子:聞起來真香。 那可不。鄭江停把魚給上了烤架:還想吃什么,我給你烤上。 楚纖回頭瞧了一眼桌子上的東西,回身去拿了點土豆片,又拿了幾個大青椒,跟著就拿了幾個鄒筠挑選的雞中翅。 鄭江停就著烤了土豆和雞中翅,又將大青椒烤熟后剪爛成小塊兒,加了些醋做成了一盤醋辣椒。 黃京意在庭院里點燈籠,夜色越濃,星辰越亮,院子里依稀能看見人的影子,他遠遠站在正房下都能聞見烤rou的香味兒,外頭倒是也有賣烤食的,卻是大不如這般勾人食欲。 黃管家,別忙活了,過來一道吃。 黃京意受寵若驚的應了一聲,連忙信步過去,這當兒藤制小方桌上已經放好了一份烤魚,一些烤rou和菜蔬。 楚纖率先嘗了一口烤辣椒,有一股淡淡的醋味兒,夏日里吃著倒是有些別樣爽口,他連著吃了幾口后鄭江停將剔了魚刺的rou端給他:烤的魚不宜用太大只的,魚刺有些多,你小心著些吃。 宅院兒里人不多卻是難得的溫馨和睦。 月色繾綣下,宅院外頭一頂小轎偏偏行過。 胡勁鑫掀開轎簾子,夜風吹過,好一陣涼爽,憋悶在小轎兒里頭實在是燥的慌,他伸長了脖子往外頭吹風,人胖了夏日比常人遭罪的多,汗止不住在額尖兒鼻頭上冒,跟在轎子邊的管家伸手扇了扇風,道:老爺,很快便到了,冰行的人也該把冰送到宅子里了。 無事兒,哪年不遭今年的罪過。 胡勁鑫雖熱的上頭,卻是難掩一臉疲容,眼睛瞟過鄭家宅子的后門,覷到庭院兒上頭一股白煙兒往上飄,他驚呼了一聲:呀!這鄭家院子咋在冒煙,可別是遭火了! 管家佝著身子往鄭家后門靠了靠,眉頭夾緊又松開:倒是不像,似在吃宵夜。 胡勁鑫隨著風吸了一鼻子:還挺香。 鄭家開飯館兒的,還真有兩把刷子。 胡勁鑫道:若是沒有兩把刷子,生意如何做的好。 管家偏頭:老爺,這鄭家不過是小門小戶,初來城北腳跟兒都未站穩,并未有多大家底,就算咱們同韓仇兩家已經不對付,也犯不著老爺那般示好拉攏一個小戶啊。 若是腳跟兒穩健了還容易拉攏? 可鄭家也就開了個巴掌大點的小飯館兒,門面兒還是租的,生意就是再好,每日也就那些盈利,一時半會兒成不了多大的事兒。 你啊,目光短淺了。飯館兒是小,可是賣的那些稀罕東西別的酒樓食肆里有?鄭江停不過二十來歲的年齡,能從青梧巷里翻騰到城北民巷來,沒點本事是能辦的事情,那些個富家少爺這個年紀還在到處惹是生非,別人卻是成家立業了。 管家咂摸了一會兒:還是老爺看的通透。 胡勁鑫擺了擺手,長吐了口氣靠在轎子上:倒也不指望著拉攏了鄭家能和韓家仇家比,到底是根苗子,且看著吧。讓他們步子提快些,乏了。 管家依言提高嗓子呵了轎夫一聲,這些日子為了籌買糧食也是跑斷了腿,每年縉城里的大戶都會按例半送半賣一批糧食給官府,官府再往上頭遞交,極好的糧食是有可能送到京都供應皇城的,層層下來官府有面兒,他們這些做生意的商賈自然也會在方方面面都方便不少。 今年城里都知道陽畝村的糧食好,賣到城里來的大多數都被韓家和仇家攬了去,徑直往村子里去買吧,早有人就搶在了前頭,兜兜轉轉大糧鋪小糧鋪的跑,收的糧食還不足要給官府的一半,胡勁鑫也是愁,若是一同上交的都是普通米糧,官府自是不會多說什么,可一旦有人更好,別的定然會被比下去,平白比人矮了一個頭,眼下又正是三家人不和睦的時候。 對了,老爺,您不是說前些日子同鄭江停打照面時便是見他買進了糧食,何不探探口風。 人家怕是也不易買進來的,時下收了陽畝村好米糧的大都把東西捏著,少有人愿意二手拿出。罷了,再尋兩日,若實在弄不到再考慮鄭家吧,動作要快些,韓家和仇家也還在搜買。 是,老奴在多安排些人手下去。 好東西搶買的人多是常事兒,老百姓也舍不得多賣好糧,吩咐出去的人和氣些,切莫因為采買同人起了口角,到時候多的事兒都出來了。 老奴記下了。 過了些日子,林氏還真引著人來瞧了青梧巷的房舍,正巧也有一戶要看鄭家的房舍,鄭江停同著纖哥兒索性一道去見了,倒是正如林氏所說,前來看房子的是對老老實實的夫妻,家中大事,連著兩個小哥兒也來了。 大的十五六歲,小的十三四的模樣,性子有些靦腆,見了鄭江停還臉紅,楚纖簡單了解了情況,兩方都挺滿意,于是商定了以十二兩的價格賣出去,主要是家里的物件兒雖然舊了點兒,但好歹桌椅板凳,柜子床榻都是齊全的,價格也就往上了些。 夫妻倆也是同意,許是真急了想搬到城里來,當日便交付了銀子,緊接著就去官府辦了手續拿了鑰匙。 這邊辦的迅速妥當,反而是鄭江停那邊不夠利索,其實自打他的房舍傳出了要賣的風聲以后,陸陸續續都有人來看房舍,鄒筠閑著無事時便領人來看過,但是遇到的買主鄒筠都不太想賣,今兒來的是戶讀書人,家里有個小童生,想著住城里去書院方便些,更能把心思花在學業上,為此才來打聽房舍的。 看了房子以后也很有意向,只不過銀錢還不能一次性繳清,于是先付了定金,也就意味著鄭江停過些日子還得跑一趟。 這些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兒,他想著能把銀子早些拿到,到時候再把今年收獲的米糧一賣,攢一筆銀子準備把飯館兒給開大了,要么開家分店,要么就盤個更大的店鋪。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頭痛更的有點少,明天爭取多更新一些 第50章 這些錢你拿著。 楚纖將剛到手的銀子悉數交給鄭江停,他也知道置辦宅子和成親花了不少錢,細數給的彩禮又多,時下他能貼補一些算一些。 胡鬧,如何把賣主宅的錢給我。 不過是個住處而已,哪里是主宅,我小時候同娘來到縉城,對幼時之事半點不知,一直漂泊無根,今后咱們的家留給子孫后代才是主宅。 楚纖少有聽娘說起來縉城以前的事情,只言片語中也可知并非妹疵籃沒匾洌依稀曉得以前家里也是大戶人家,娘親是名門閨秀,可惜家道中落,輾轉之下母親離開了舊都,來到縉城成了個賣藝之人。 鄭江停把銀子放回了楚纖手里:真不必給我,我那兒還有一批米糧,今年秋收賺取的,到時候售賣出去能賺一筆銀子,不愁擴鋪子的事情,你若是真不想留這些錢就用在家里吧,以后宅子里的事情左右是你管的多,總有花銷的事情。 細細想來,也確實如此:那好吧,我看著再給家里添置些東西。 鄭江停眉心微動:怎么就這么急著花這些錢。 楚纖捂著手:我想著嫁過來娘該有的禮節一樣沒少給我,而我卻并未帶嫁妝進來,心里多少有些過意不去。 胡思亂想,你人來了就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如何還分這些。 好了,我知道了。 兩人出門的時候早,趁著晨風涼爽也就沒趕馬車去,左右幾條街的事情,簡樸日子過慣了,倒是不講究那些有錢人家的排場,出門必是馬車轎子。 老爺,主夫你們回來了。 鄭江停應了一聲,黃京意跟在后頭,似是有話要說,兩人便一道去了書房。 老爺讓老奴查的事情大抵有了些眉目,那胡姓老爺離咱們宅子隔了一條巷子,老奴張望了一番,是處二進宅院兒,很是氣派,家底方面兒沒得說。四下打聽了一陣兒,胡家老爺主要是以修建房舍一連串兒的事宜為生意,在縉城口碑倒還不錯,聽說去年饑荒時還開倉給流民贈過米粥。 鄭江停點點頭,古代的房地產商啊,雖說不如現代那般賺錢,到底還是大投資的生意,胡家的家底也是可見一斑了。 至于您說的韓家,縉城里大的布莊幾乎都是他們開的,主綢緞生意,又還做些零散的他行生意,仇家是做酒樓生意的,在城里有三家大酒樓。另外,時下縉城里有頭臉的人物還有做珠寶首飾生意的秦家,胭脂水粉行的顧家,車馬行的祁家,這些是城里首屈一指的富商地主,往下的老奴還未曾多打聽。 鄭江停悶了口茶,原照著鄭家的家底兒尚且是接觸不到這些大戶人家的,一個剛剛買了宅子的年輕人如何跟這些家大業大的地頭蛇相關聯,但是胡家主動拋出了橄欖枝,他不得不慎重調查一番,若是像韓家和仇家一般的大戶,那他就算是得罪人也是不愿與之抱成一團的。 經過黃京意的調查,這胡家倒是還值得結交。 鄭江停感慨,他原本還閑散著干點小買賣過點小日子便好了,可如今聽著黃京意悉數道來城中的高門大戶,心中不免激蕩起了千層浪,到底還是個有氣血的男人,心下難免有想有一番作為,等到了而立之年縉城中的富貴大戶人家有一戶是姓鄭。 黃京意只覺得鄭江停的神色有些諱莫如深,他試探道:老爺的意思 去準備份兒厚禮,改明兒我去拜訪拜訪這位胡老爺。 是。 次日,鄭江停衣冠楚楚,帶著準備的禮物登門造訪。 倒是去的巧,胡勁鑫正在宅子里。 胡家是祖輩便在城北落的戶,兩進院子光是占地上就被鄭家大了一半,庭院回廊里仆從丫頭來往,哪里是尋常小戶人家可比的,宅中的家具物夢薏豢季浚不是金絲楠木便是紫檀,若非是鄭江停臉皮厚慣了,尋常像他這個家底的人見到這番景象怕是要露怯。 小鄭老爺在廳室稍做,我家老爺片刻后就到。管家沖小廝道:給小鄭老爺看茶。 許是有事,管家交待以后人便去了,不一會兒小廝便恭恭敬敬端了杯茶上來,鄭江停正是口渴,也便沒客氣,一口茶下去,好家伙,還是碧螺春,想他們家以前喝的還是苦丁山茶,茶葉澀苦,不過是為了改改白開水寡淡的味道,也為醒醒神而已,全然不似好茶是用來品的。 相較之下鄭江停也深感自家登不上臺面兒,難得胡勁鑫還肯賞臉兒拉攏他,竟然委身到他的小破院兒里去吃酒席,隨的禮也十分平和,既不失身份又不讓人覺著為難,不愧是生意人啊。 也不知這人到底是看重了他哪一點,無論是哪一點都不重要,但不得不說這胡勁鑫還是挺有眼光,眼下的豪門闊院兒說到底是幾輩人努力的結果,如今鄭家雖然家業淺薄,但那畢竟是他一年的成果,若是有足夠多的時間,誰又知他是何番光景。 到底過了一刻鐘,胡勁鑫才腳步帶風的走來,人還未廳室便先告罪:小鄭老爺久等了。 鄭江停站起身:是我叨擾了。 兩人來來往往說了一番客套話,鄭江停雖然不喜歡這樣大費周章的說廢話,可依舊很是得心應手,畢竟提著禮物上門交朋友,不就是上人家里吹人家的牛嘛,馬屁拍好了,以后大家常來常往,若是品性還能和上,那關系便沒得說了。 就是這剛開始的時候有些尷尬有點難開頭,不過都是臉皮厚做生意的,本著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的真玻兩人硬是用一種相見恨晚的姿態聊了一炷香的時間。 妹春老爺家大業大讓人大開眼界一類的話鄭江停換著方說了幾次,對方也把他年輕有為換了詞說了幾遍。 雖然無關痛癢的說了些廢話,但卻是有個好處,那就是讓原本生疏的兩個人會有一種已經和對方熟識了的錯覺。 這不,眼瞧著離八月十五已經沒兩日了,上供秋糧的日子已經迫在眉睫,他卻才攬著了三百斤陽畝村的糧食,而得到韓仇兩家的風聲,人各準備了五百斤,他也實在是焦灼,眼瞧著鄭江停登門了,索性把話頭往秋收方向引了去。 前些時候瞧見小鄭收糧食,不知今年總的收成可好? 倒還不錯。 那批上品米糧可是在陽畝村收的? 鄭江停先前聽了村民的話,這事兒在城里已經傳開了,知道時下想瞞也知道瞞不住,索性直言:是在陽畝村收了些好貨。 斜靠在涼椅上的胡勁鑫微微坐直了些身子:聽說今年陽畝村的種子是在一戶外縣地主家買的,也不知事情真假,不過這些前去賣糧食的確實沒在城里借糧。 鄭江停露出詫異的神情:噢?去外縣借豈不是太折騰了些? 去年災荒,城里的大戶積攢的糧食也不多,糧價抬的高,借糧條件也隨之提了不少,老百姓借不起也是無法。倒也不一定是陽畝村的人尋去外縣借的糧食,春季河水漲的高,上游縣城的下來不過一日功夫,偶有時候別縣的地主會搭便船到沿岸的村子小縣城出借糧食和賣種子,咱們縉城地勢四通八達,常有別縣的人前來販賣東西,倒是也不足為奇。 鄭江停道:那還真是機緣巧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