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0)
書迷正在閱讀:頂流拒絕我后,想破鏡重圓、武俠:開局獲得吸功大法、開門,社區送溫暖!、我帶領全村發家致富、無限世界原住民、小妖怪團寵日常(重生)、穿進渣賤文后懷了炮灰的崽、掰彎直男的正確方式(穿越)、青山異聞錄、嬌o穿到末世后
聽到這個聲音,元含章略一怔,從書案上下來,走近來看。 元含章的靠近讓阿伊拉內心里滿溢起喜悅,她甚至都有些緊張,急急地跟元含章介紹這個機械計時器的運作原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元含章對這個計時器很感興趣的緣故,她瞬間都忘了自己在刻意躲著阿伊拉的事情,笑著問這問那的。 看著元含章的笑意,阿伊拉整個人都像是浸泡在了夏季溫熱的水里,聲音都有些激動。 元含章轉頭的時候,正好撞見了她的目光。 元含章不得不承認,自己是有被阿伊拉觸動到的,特別是阿伊拉用那種飽含著深情的目光看著她的時候,她心中也是波動得很。 畢竟她也四十歲了,如何不懂這樣的一些情緒波動代表著什么。 只是這么多年以來,她從來都將自己的情感投入到這個國家,投入到兒子身上,她都忘記了自己還會對人產生這樣濃烈的私人化的情緒。 但理智還是讓她再次躲開了。 自己是太后,是這個國家的頂梁柱,是體弱的兒子的支柱,怎么可以為一點兒女私情而將所有的一切都放到一個危險的境地上呢。 沒錯,她首先考慮的竟不是彼此的性別,而是她的情感會給朝堂和她的兒子帶來什么樣的麻煩,甚至是危機。 有這么一點點的可能性,她也不能放任自己。 等阿伊拉講訴完畢,元含章已經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跟阿伊拉公事公辦地說道,阿伊拉處正改進制作的這個計時器非常好,便將它放在我的書房吧,也好用來計時,賞一百貫錢。 阿伊拉的眉頭蹙了起來,見著元含章已經從她的身邊離開,走回了自己的幾案,剛才喜悅的心情慢慢地沉了下去。 什么賞賜,已經不重要了。 第103章 對付烈歌 劉勉可喜歡他得手的玉烏龜了。 玉烏龜被放在了他的臥室,讓他可以一起床就看到。 為了怕別人碰壞了玉烏龜,讓大家來欣賞的時候,都只讓人遠遠地圍觀。 他的臣僚也發現了一些奇怪的地方,但是見著劉勉興奮不已,誰都不敢說什么。 劉勉通過印刷紙幣,在短暫的時間內搜刮了大量的財富資金,他甚至還用紙幣強迫購買了大量的土地。 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已有大量的商人偷偷地離開了他的控制區域,只不過這種事情不像是激烈的戰爭那么明顯,劉勉手下已經有不少人跟他離心離德了,自然也沒人敢特地跟他說這些事情。 當然,跟他說了,他也未必會在意。 略顯膨脹的他,手底下自然也出現了不少諂媚分子,吹捧他,說他得了這只秦始皇的玉烏龜,肯定是天下之主了。 但是得了玉烏龜怎么能不讓人知道呢,一定得讓老百姓都知道,這樣大家才會認可你呀。 劉勉覺得好像是這么回事,自己天天藏在臥室里面看,有什么意思,這種東西要讓全天下的人看見,這樣才好顯示自己是天命所歸啊。 這個時代畢竟還是一個神秘主義當道的時代,皇帝都得說自己是真命天子,劉邦都還得斬一條白蛇才起義呢。 所以他便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展示儀式。 又是祭天,又是讓人扛著這玉烏龜在城里來回巡游,若不是擔心損壞,他簡直恨不得將玉烏龜游遍他的整個王國。 到底還是出事了。 桌子那么大的玉烏龜,扛來扛去的,簡直太容易磕碰著了。 正好,負責運送的軍士里面有人因為薪水只發紙幣這個事情氣得牙癢癢,因為紙幣有很多地方根本就不能用,只能強迫人家使用,他早上剛拿著紙幣去藥房給自己的母親抓藥,藥房掌柜不想要紙幣,便糊弄他說沒有這幾味藥材。 氣憤讓這個軍士就將氣撒在了這個玉烏龜身上,若不是這個玉烏龜的出現,劉勉如何會想到要印刷紙幣呢。 他故意松懈,導致玉烏龜從側面滑下,右邊的腳就撞到了地上。 周圍的人一陣驚呼。 不過,當那腳斷了之后,周圍的驚呼更加猛烈了。 這烏龜不是玉的嗎?可是這腳里面是什么? 石頭? 當殘破的烏龜被送回了劉勉的王府時,他見著那烏龜了,如何不知道自己被騙了。 可此時想要抓那個將玉烏龜送過來的明守義,已經找不到人了。 這時,從東邊大成王朝實際控制區域傳來消息,說大成王朝發了信息說,這玉烏龜的事情子虛烏有,全是秦國公劉勉一人炮制,就是為了他的謀朝篡位做打算的,這玉烏龜根本就是一個假的。 劉勉氣得差點兒沒暈死過去。 他可花了兩百貫銅錢買的呀。 同時,更勁爆的信息傳了過來,大成王朝封鎖商道,不允許東南地區的一粒糧食,一張茶葉進入西邊。 一開始,他并不在意,沒有意識到這個事情意味著什么。 他總覺得,有土地就有產出,有產出就有糧食,封鎖就封鎖唄。 他就是那種富不過三代的大少爺,除了有個膨脹的自我之外,什么實質性的能力都沒有。 從來都不事生產的劉勉不知道的是,不同的土地產出不同,產量也不同。 他所控制的區域屬于高山,半干旱半濕潤地區,土地產量極為有限。他日常所見的區域都是關中平原,因為有早年建設的水利工程,看起來土地還算肥沃,但是關中平原地區狹小,人口稠密,就算養活本地區的人口都有些困難。 更何況,他還要養活一只軍隊呢。 因為商路收緊,本來常年大量運送過來的糧食和茶葉此時斷了貨,本地的商家迅速行動,將所有的糧食儲存起了,或者猛烈漲價,更往農村地區高價收購糧食,地主們更是將自己家的糧食藏得更加嚴實。 市面上頓時就沒了糧食。 到了稅收的時候,劉勉發現自己收不上來糧食了,當然也可以收銅錢做替代,但是收了一部分之后卻發現沒有地方買糧食。 他給軍士們發的薪水都是紙幣,現在紙幣更是一點都用不出去了。 不用別的,他的軍隊都要嘩變了。 劉勉不得已,緊急地從自己的倉庫里面將糧食當作了薪水趕緊發給軍士們,又調撥了一批銅錢發了下去,才勉強穩定住了局面。 只是他心痛啊,一下他的倉庫就去了一半。 更讓他頭大的是,軍需官告訴他,這樣的話,倉庫里面儲存的糧食只夠吃三個月了,現在還沒到春耕呢,春耕之后也要半年才能收獲糧食,也就是說,之后他們要斷糧了。 劉勉想跟合作方夏國要糧食,不過夏國土地更加貧瘠,全國才幾十萬人口,哪里有多余的糧食給他,夏國估計恨不得他內亂,好直接占了他的土地呢。 西南地區正在內亂的彌勒教更不用說了,本就是因為地少人多又是旱災亂成了一團,更沒有糧食會賣。 找遼國? 得了吧,那就是一群狼,劉勉怕他們。 不得已,他只有在三個月之內備戰,打下江南的產糧區,這一個辦法了。 于是他催促著晏海,趕緊讓安插在建康的棋子動手,那邊一動手刺殺元含章和小皇帝,他這邊就起兵。 那棋子,便是此時在建康城魏國公府邸當廚師的晏旖。 正巧,小皇帝的兒子辦百天,魏國公將晏旖送進宮,和其它的廚師一起,為宴會做準備。 各個廚師都查了身份,晏旖在建康城做了這么多年的廚師,前段時間又獲得了廚藝大賽的頭籌,身份清晰,沒有問題。 只是薛知景沒有辦法參加這個宴會,在她專注對付劉勉的時候,北方的遼國蠢蠢欲動了。 在一年多以前,薛知景從蕭烈歌的身邊逃離,正好是大成王朝內亂的時候,蕭烈歌就帶著各部的戰士們,將遼國和大成王朝的邊境生生地推到了中原地區的腹地。 按道理說,這應該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若是他們一鼓作氣,能將整個中原地區收入囊中也說不定。 但是遼國的核心制度是部落制度,蕭家的皇室本質上是部落聯盟的首領。 當然,比上古時期那種松散的部落聯盟要緊密一些,但比大成王朝的大一統制度又要松散一些。 這樣松散的制度很容易在面對強敵和獲得一些大利益的時候出現混亂。 當他們占據了北中原的大部分地區時,遼國幾大重要的家族內部就開始打了起來,同時中原的花花世界迷了他們的眼睛,他們已經不想在北方的草原上過那種傳統的生活了,他們甚至想要定居到南京城。 蕭烈歌花了很大的力氣才穩定了局面,平衡了幾大家族之間的關系。 她甚至提前為自己的大侄子蕭德睿和他的未婚妻耶律燕舉行了婚禮,又給幾個家族做了媒,讓他們互相之間聯了姻。 但是她卻擋不住權貴們想要獲得中原花花世界的想法,財富迷人的眼。 到了現在,聽說大成王朝內部又開始混亂了,什么玉烏龜事件,什么封鎖商道之類的。 遼國的權臣判斷,此時正是攻打大成王朝的重要時機。 雖然蕭烈歌對于花花世界并沒有什么渴望,但是她對于攻城略地建立不世之功是有渴望的,更何況大成王朝里還有一個她恨得牙癢癢的人。 薛知景。 這個名字現在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她收到的信息里,薛知景雖然只是一個宮廷女官,但她建神機營,辦麗春院,做盛豐錢莊,開了一個什么綜合大學,讓她成為了大成王朝炙手可熱的人物,已經是大成王朝實質上的權臣了。 據說這次針對秦王劉勉的遠程經濟攻擊就是她的手筆。 蕭烈歌其實總會有些恍惚,雖然她知道薛知景狡猾得很,一個又一次地從她的身邊逃走,心里主意多得很,但她印象最深的卻還是薛知景對她溫柔如水的模樣。 她似乎是知道薛知景很厲害,但她卻從來不知道她有這么厲害。 不過她知道她從來都沒有抓住過薛知景,如她最初所判斷的那樣,薛知景就是天邊的蒼鷹,遲早有一天會在藍天上翱翔。 可這種認知帶來的無力感,只讓她感覺到憤怒。 蕭烈歌覺得,她一定要贏過薛知景一次。 滅掉大成王朝。 最新的信息送到了建康城,遼國大軍開始在北中原地區集結。 北中原是一片平坦的土地,因為地勢平坦,水流豐富,從很早以前就是人們的定居地,雖然時間推進到現在,農業區域已經慢慢移動到了水資源更豐富的江南地區,這片地區逐漸荒蕪,當仍是各個國家力爭的地區。 一年的征戰,正片土地拋荒嚴重,很多地方雜草叢生,都快變成草原了。 這樣的地勢情況反而更加利于遼國大軍的前行。 因為遼國的最核心軍隊都是騎兵,三年前他們圍困汴京城的時候,不到半月就到了,機動性極強。 如今冬日,水流的水位低,他們很容易跨過各條河流,直奔建康。 大成王朝不得不將大比例的禁軍調往淮河區域,與遼國對峙。 薛知景也緊急部署了一些新的策略,同時跟元含章申請,她和元錦到前線去。 元錦的事情已經結案了,朝臣們自然沒有辦法阻擋一個曾經的邊軍指揮官再次去前線,薛知景的名義是要帶著軍事學院的學生以及神機營的將士前去支援,這兩部分的軍力從一開始就沒讓樞密院管,他們在朝堂上嚷嚷兩句也沒用,薛知景已經出發了。 薛知景兵分兩路,一路正面從陸上正面對上遼國。 一路則是她最重要的一個武器,海軍陸戰隊,將從海上,直入遼國的腹地。 遼國的王帳已經建到了淮河的對岸。 因為是冬末,溫度對于常年習慣了高寒地帶的遼國人來說算是適宜的。 薛知景站在一個高臺上,遠遠地眺望著。 她清楚得很,王帳帶來的絕對是遼國最精銳的軍團,王帳在哪兒,遼國的首都就在哪兒。 元錦冷冷地說道,遼國的攝政公主蕭烈歌就在那邊,領頭的就是她,若是我們用一隊奇兵,實施斬狼行動,你說,是不是危機就能解決了。 薛知景心里一沉。 斬狼行動? 來的時候就知道了會是這樣的局面,但她還是那么的不想面對。 軍前會議不是推演過了嗎?這是他們的主力軍團,正面對抗的話,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算我們幸運,成功了,但遼國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國家,就算是沒了他們的攝政公主,他們還有皇帝,還有幾大家族,都不是吃素的。薛知景淡淡地說道。 哼!我知道,我只是氣不過而已,難不成我們就在這兒對峙著嗎?你的計策什么時候能奏效? 元錦也就是嘴上這么說而已,她可是一個很有經驗的小將軍,當年在雄州地區守關,蕭烈歌帶兵都繞過了雄州城,不敢正面和她對抗。 只是她現在剛過來這邊,這邊的禁軍不是完全為她所控,遼國又完全沒有給他們時間,她有些著急了而已。 薛知景算了算時間,估計這兩天就會有消息了。 這邊的好消息沒有來,京城建康就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宮里又出事了。 劉彥兒子的百天宴里出現了食物中毒的事件。 根據推測,食物中毒的毒物本來是要針對太后和劉彥的,但是皇后中途突然給太后和劉彥換了食物,據說是阿伊拉發現了皇后的異常,所以他們從皇后提供的食物中發現了毒物。 所以,太后和劉彥沒事,毒翻了一堆的大臣和后宮太監宮女。 因為皇后的異常,導致他們追查食物中毒的事情走偏了,好幾天才發現大臣們的中毒是來自另外的毒源。 整個京城都兵荒馬亂,不過萬幸的是元含章沒事,她才迅速地穩定了局面,禁軍實行宵禁,該治的治,有問題的先抓起來再查。 暫時查不出到底誰做的,可能是劉勉,也可能是遼國。 元含章在邸報里將這個事情全部安在了劉勉的頭上,怒斥其為亂臣賊子。 也是在這個時候,薛知景收到了海上傳來的消息。 海軍陸戰隊已經開抵遼國南京城的外海處了。 薛知景這邊,架了一個床弩,用這個床弩將一封書信傳遞到了對岸的遼國大營里。 第104章 遼國和談 那邊,薛知景、元錦和幾個禁軍的將軍一起看了蕭烈歌送來的這封信。 之前薛知景說她有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策略,眾人還不信,計謀從來都是小道,實力才是硬道理,若有這樣的計謀,不早就用了。 眾人佩服薛知景在經濟上的能力,但是在戰場上,他們可一點都不看好她。 連帶著,她帶來的一部分軍事學院的學生都被人看不起。 薛知景在這里只帶了一些軍事學院的學生,另外一部分學生和神機營的全部將士都被她放到了海軍陸戰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