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杏 第50節
段夫人身形微胖,膚色也不算白皙,雖然綾羅加身,可是樣式頗為老舊,再配上她嚴肅的表情,便讓人覺得她必然是十分不快。 然而她張口,卻是十分柔和的問:“要去幾日?可是公差?布政使大人那里有召?” “并不是,我去趟安龍縣?!笨吹贸龆沃畬Ψ蛉撕茏鹬?,耐心的說明了一下,“安龍縣令給我來了封信,說他在青沙江上修了座橋,方便山民出入,叫我去瞧瞧,給題個字。我這幾日也不忙,正好去這窮縣看看,也督促督促春耕,大約五六日就回?!?/br> 段夫人便點頭道:“你說的可是那個頭年剛來的少年縣令?我時常說呢,人家才多大歲數,正經的一甲進士,翰林院出身,什么時候文斐文彥也能這樣出息就好了?!?/br> “人跟人不能比?!倍沃瞬枋?,“他雖然學問做得好,可是身后沒人,還不是一樣跑到安龍縣那樣的窮地方去了?官場上的事兒啊,會讀書不過是第一步?!?/br> 得到了知府大人會來的確切消息,長青這邊就準備上了。先是布置下去,石橋要盡快完成收尾工作,并且連著石橋兩端的路也要修一修,至少要修十丈左右,以免一座光禿禿的石橋看著突兀;另外就是修路的工程不停,反而要加緊工期,至于春耕,各個村子自行安排,反正不能耽擱了。 其實這些也就是他再強調強調的事兒。修橋修路都有工錢拿,地里種的更是大家的口糧和賦稅,不用人催百姓們也都很上心。 “不要做什么接待嗎?”許杏皺眉,“知府大人來了住到哪?” “住驛站?!遍L青道,“我打聽過了,段大人還算隨和,也不太講究排場。再說了,我這里是窮縣,若是太過鋪張,反而不好,到時候叫縣衙的廚娘也去官驛幫忙就是?!?/br> 許杏有些擔憂:“這樣會不會太過怠慢?” “你放心,我自有分寸?!遍L青又道,“你作坊的香腸給我些,給大人也加道菜?!?/br> 許杏自然答應,眉頭卻皺得更緊了:“你可別太托大?!?/br> 她不知道,打聽上官喜好、接待上官這事兒,在前世的六年任期內,長青都是做過的,而且在赴任的時候,他也見過這位段知府了,心中并不是沒有成算的。 他們說這番話的時候,段知府的馬車已經進了安龍縣境內。他挑起車簾看著外頭,跟同行的通判道:“這安龍縣我得有兩年沒來了,瞧著倒也沒甚變化?!?/br> 通判就說:“下官倒是年年來一兩回,只是這路太難走,不瞞大人,下官每次來都甚是發愁?!?/br> “咱們已經在路上住了一宿,莫不是還要住一宿?”段知府嘆氣,“上次不是直接來的,倒是心里沒譜了?!?/br> “大人,外頭在修路,衙役們讓咱們繞行一段?!避嚪蛟谕忸^稟報。 “按他們說的走便是?!倍沃呐d致卻上來了,“范長青說修路,現在看倒不是虛話,竟是真的?!?/br> 靠近縣城的一段路已經修好了,非常平整,馬車跑得很快,也不顛簸。段知府還沒什么,一直朝外看的通判卻是變了臉色:“大人,這里確實變化甚大!” 他們一行人到達縣衙的時間也比通判預期的早了不少,臨下馬車時,他對段知府道:“大人,街市屋舍倒還罷了,與上年一般,這道路卻是大大不同了?!?/br> “本官也看見了,除了略窄些,這石板路和府城比也不差什么了?!倍沃裆嵵仄饋?,仔細看的話還能看出幾分期待,“咱們去看看,范榜眼范大人還做了什么功績出來?!?/br> 他們到的時候已經是申時了,雖然比通判預計的掌燈時分要早不少,可也已經是日落西山的時候。然而縣衙門口居然人聲嘈雜,十分熱鬧,原來是縣令大人正大開正門,公開審案呢。 兩人對視一眼,也下了車,站在人群中圍觀。 這個案子不復雜,是一戶人家長期虐待兒媳,最后兒媳上了吊,娘家人不干了,把男方告上了衙門。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長青卻并沒和稀泥,而是當眾評判起是非對錯來。 這樣的案子沒有什么高深的內情,全是家長里短,正是百姓們最愛看的,因此雖然快要天黑了,眾人也不肯散去,定要聽個第一手的結果才好。 長青接了這案子,就叫了雙方來對質,中間還把死者的丈夫、公公、婆婆、小姑甚至年幼的女兒分別隔開問話,又著人去叫了村子的里正、鄰居、產婆等等一干人等,事無巨細的問了個明白。段知府一行人到的時候,其實已經基本都問完了。 案情很清楚,死者確實是自盡,不是兇殺,只是內情十分凄慘。 該女子自嫁入男家,就一直備受欺凌,沒有一天吃飽過,還要伺候一家上下,做地里農活。生了女兒倍受嫌棄,更是產后第二日就要做飯洗衣,早就毀了身子,許久不曾再孕,自然因此又受了更多欺辱。好容易懷了身孕,因為身體太弱沒有留住,被婆婆罵過之后就尋了短見。尸身被發現的時候,下身還在流血,產婆證實是流產未完。 “只是這女子父母也未見得是真的疼愛女兒,”通判小聲道,“想來是要訛銀子?!?/br> 段知府示意他耐心看下去:“正好看看范縣令如何斷案?!?/br> 這個案子長青其實可以不受理,因為死者是女子,屬于夫家的人,又是自殺,但是他還是公開審訊了,因為他有話要說。 “既是自盡,本官便不能法辦于爾等,死者父母賠銀子之說本官亦不支持。你們當初索要高額彩禮,便已是賣女兒,不曾想過她的死活,如今自不可再行訛詐!”長青肅容道,“上和村里正,此事發生在你村,望你回去多多反思,約束村民,多行教化,莫要再出現此等慘??!另外,你與何氏族長協商清楚,庇護扶助死者留下這名女童,想必她的父親祖母也不會善待于她,本官不希望聽到這家再傳什么慘事!唔,來人,將今日之事傳達至本縣所有牙婆、媒婆,務必說清此戶人家姓名住址!” 堂上的里正連連拱手應承,圍觀的百姓拍手稱贊,反倒是當事人兩親家都安靜得很。 段知府莞爾:“倒是有趣得很?!?/br> 通判也笑了:“下官想起他從前判的案子和寫來的文書了,原還道他是有意在文字上做文章,竟不想他真是這樣斷案的?!?/br> “不違律法,他并無錯處,且你看,百姓擁戴啊?!倍沃裆珡碗s。 案子審完,衙門要關門了,他們才亮出身份進去。長青連忙過來迎接。他很熱情,但是腰板始終筆直,并不見阿諛之態。 段知府并沒提剛才的案子,而是直入主題,問起了修路修橋的事。長青早有準備,圖紙、賬目都準備好了,當下就呈上來了。段知府瀏覽過,遞給通判,又問起他為何剛上任不督促春耕,反而先做這些。 “回大人,下官赴任之時就發現了,此地行路甚是艱難,若不改變,只怕永遠都是窮山惡水,再如何督促耕種也難有起色?!遍L青拱手致禮,“幸得大人允準,下官才得以動用贓銀,不然下官再如何想也是空談,下官代安龍縣百姓多謝大人體恤!” 段知府笑起來,扭頭跟通判道:“年輕就是好啊,你瞧,他這馬屁拍的,這般誠懇,本府都覺得隨手留給他一萬兩是個大大的好事了?!?/br> 長青并不見窘迫,而是叫了同文過來,吩咐道:“回去跟你少奶奶說,知府大人遠來辛苦,讓她趕緊整治飯菜,就送到這里來?!?/br> 許杏當然不會親自到前堂去招待客人,而是盯著廚房按照預先定好的菜單準備席面。 對此段知府并不意外,而且可以說是理所應當,只是入席之后,聽長青說“沒有什么好的,都是本地菜蔬,縣衙的廚娘手藝粗陋,請大人海涵”的時候,指了指冷盤:“范大人,這可是省城才有的吧?” 長青微微一笑:“這香腸是內人研制的,省城董記商行賣的正是出自內人的作坊,哦對了,作坊就在青沙江對岸的山中。內人說,山中氣候適宜,條件優越,所產豬rourou質極佳,大人嘗嘗?” 第92章 安龍雪芽 段知府想起來了:“本府記得收到過你的文書,說你妻子經商,竟未仔細看,原來如此?!?/br> 他提起筷子品嘗了一下,點頭道:“小兒在省城讀書,回來時帶過一些,確實是這個味道,既是本地所產,為何不在府城銷售???” 長青道:“并不是不想,實在是交通不便,且在府城并無人脈,下官不能離開安龍,內人一個女子在外奔波也是不妥。省城董家與內人早有生意往來,故此先在省城售賣,左右產量不甚大。眼下作坊附近的幾個村莊都開始養殖生豬了,等到產量上去,自然還是要去府城銷售的?!?/br> “那本府就等著在府城買到了?!倍沃?。 吃過飯,長青親自帶著人送段知府等人去驛站休息,并約好了第二日去看新落成的石橋:“本地有名的方士并大師都說明日是吉日,能保橋梁穩固百姓安泰,故此下官才定下了明日?!?/br> 段知府點頭答應。 第二天確實是個晴天,長青早早起來,看到桌上的雞蛋餅和香腸,抬頭問之后進門的許杏:“早飯是你做的?” 許杏看著同貴把rou絲炒面放在長青面前,才坐下來道:“這不是廚上的人都去驛站了嘛,我又沒什么事,就做了,反正還有她們幾個幫忙。好久不做這些了,你湊合著吃。今天你有要事,便沒給你做稀的?!?/br> 長青也就是高中生的年紀,飯量大,餓得快,平常在衙門里還能加個餐吃些點心,今天只怕一天都要在外頭了,許杏便多放了不少rou。 長青也不磨蹭,風卷殘云一般的吃飽了,才伸手:“你那茶葉給我裝一份,段知府說我這邊路好走了些,能省出一些工夫,便不等明天了,今日午后就走,我得讓他嘗了再走?!?/br> 許杏就指著墻角小桌道:“早就備下了,香腸和茶葉都是包好的,是給大人們的禮品,你看,另外這些是讓你帶去現場品嘗的。對了,這茶葉我是按兩百文一斤從高家買的,說好的,如果日后茶商給了更高的價格我再補他差價,這銀子縣衙得給我?!?/br> “這樣高價嗎?”長青點頭,讓同文把禮品拿去給楊縣丞過一下目,接著送到驛站,裝上馬車,才回頭答應,“這是自然的,香腸多少錢,一并作價給你?!?/br> 段知府就是為石橋的事兒來的,因此也不在衙門浪費時間,早飯過后就跟著長青去了城外?,F在天光大亮,他仔細打量了沿途的街市鄉村,雖然宅子還是破舊的,可街道平整寬闊,馬車走著很順暢,不復舊時光景了,遂點頭稱許:“小范啊,你能做到這一步已經不容易了,本府甚是欣慰,只看你何時能讓百姓富起來嘍!” 長青在外頭騎馬,聽著這話就在馬上拱手:“多謝大人勉勵,下官一定竭盡全力?!?/br> 橋頭處已經很熱鬧了。魏大河領著一班衙役捕快在維持秩序,楊縣丞則帶著人布置了休息的地方,就等著知府大人到來。 “大人平易近人,體恤百姓,特意吩咐不要凈街,下官便叫衙役們在此處疏導,以防人多出亂子?!遍L青看著不遠處越來越多的百姓,其實有些擔心,生怕出什么問題,越發盼著時間快一些,早些把這儀式完成了。 “這橋造型甚是巧妙,本府雖不精此道,卻也看得出,此橋必能百年千年,甚好,甚好?!倍沃菜闶莿諏嵵?,真的下了馬車,走到橋頭,仔細打量了石橋,“小范啊,這橋可取了名字?” 長青微微躬身:“回大人,沒有取名,正想請大人給賜個名字,也好在橋頭處立個碑,讓百姓膜拜?!彼贿呎f著,一邊指指橋頭的空石碑,“還請大人留下墨寶?!?/br> “喲!”段知府朝后仰了仰頭,“小范啊,你這是在這兒等著本官啊,行,那本府就給你題個名兒!” 楊縣丞親自呈上筆墨,橋頭的桌子上早就擺好了上好的大幅宣紙,段知府走到案前,提筆道:“你這個出力出錢的父母官都不謀名聲,本府這看熱鬧的如何能掠人之美?既是為青沙江旁百姓們修的橋,便叫青沙橋好了?!?/br> 段知府不算是完全的寒門出身,但也是正經的兩榜進士,書法造詣頗佳,一邊說著,一邊揮毫,酣暢淋漓的大字就寫好了。 長青連連夸贊:“大人好字!此橋日后就叫青沙橋!” 這里題好字,長青揮揮手,楊縣丞立刻叫人放爆竹,青沙橋就算正式投入使用了。 長青邀請段知府上橋走一走,段知府欣然應了。于是他們在前,一眾屬官衙役在后,浩浩蕩蕩的上了橋。 他們人不少,可是石橋很寬,能讓兩架馬車同時經過,這么多人在橋上也不顯得擁擠。走到橋中央,段知府停下腳步,扶著石頭欄桿極目遠眺:“青沙江穿過整個南龍府,本府從未想過,還能有這般站在江心的時候,極好,極好?!?/br> “如此這般,山民出山就容易之極,想來民生教化也都方便許多?!蓖ㄅ幸彩中老?。 “山中現下還沒有什么景致可看,大人還要返程,旅途辛苦,不如先回橋頭略作休息?!遍L青伸手示意,請段知府回轉。 段知府本來就是來看橋的,也不想進山去,聞言從善如流,轉身往回走。 到了橋頭,回到桌案處,早有人收起了筆紙,換了茶水上來。 “大人,這是橋對面的山村出產的新茶,下官覺得甚好,請大人品嘗?!遍L青親手奉茶。 段知府先瞟了他一眼,笑笑,接過茶盞來低頭看了看,原本有些漫不經心的臉上就多了幾分興味,待聞了茶香,抿了一口之后,他挑眉問:“你說這茶是村里出產的,毫無名氣?” “正是,連名字都沒有,更談不上名氣了?!遍L青道,“實不相瞞,這是頭一年產出,就是這幾日剛得的?!?/br> 通判也嘗了,便打趣道:“小范大人莫不是又想請大人賜名吧?” 長青笑了笑,看著段知府。 段知府搖頭:“以后你的安龍縣本官是不敢來了,竟不知道有多少事在等著!罷了罷了,看在這茶葉著實得本官心意的份上,便送你個名字吧!” 他略作沉吟,道:“這茶口感清冽新鮮,茶毫鮮嫩喜人,唔,又產自山間,山……既是你安龍所出,便叫‘安龍雪芽’,你看如何?” “‘安龍雪芽’,妙極!”長青重復了一遍,大喜,“大人是懂茶之人,亦是風雅之士,此名實在妙極!” 有一就有二,段知府放下茶盞,提筆寫了下來,便決定離開:“就這樣吧,本府是不能再留了,你這年輕人,竟比學堂的先生還厲害,變著法的考本官學問,本官可不能再留下了!這茶葉不錯,回頭給我送兩斤過來!” 他嘴上說得有幾分嫌棄,語氣神情里卻對長青頗為親近,在場的人都看出來了。 旁人怎么想不得而知,長青這頭卻是大松了口氣,目送段知府一行人的馬車在城外直接上了官道,他才吩咐下去:“撤了看守,讓百姓過橋吧,趕緊把碑雕琢好,立起來,剩下的人回衙門,準備隨本官巡視春耕?!?/br> 新修的官道上,段知府聽隨從稟報范知縣送禮的事,就笑了:“他倒是周全?!?/br> 通判也笑:“他送的不過是香腸茶葉這些土產,可算不上賄賂上官?!?/br> “路修得不錯,橋也結實,還出了好茶,這少年榜眼就是不一樣啊?!倍沃松裆?,“看著吧,此子將來必有大前程,說不得過個十年八年,咱們得在他面前自稱‘下官’呢?!?/br> 他們如何議論的,長青自然不清楚,許杏就更不知道了,眼下她著急的是茶葉的銷路問題。橋已經能用了,還有知府大人給命的名,現在不做營銷,更待何時呢? “我給董掌柜那邊去了信,他說要親自來一趟?!痹S杏跟長青商量,“董記商行也有茶葉生意,本來他并不熱心,但是聽說知府大人給命了名,就愿意來看看了,我的意思,你看看能不能以你縣令的名義,請府城的茶商也來看看?畢竟將來你離任了,董家太遠,未必還愿意來這里?!?/br> 長青點頭:“此事我會上心。有知府大人題名,總是管用許多?!?/br> “酒香也怕巷子深啊,頭一年只好拉大旗做虎皮嘍,往后若是口碑做好了也就不用這樣麻煩了?!痹S杏半開玩笑的嘆氣。 長青摸摸她的發頂,柔聲道:“茶葉這事,我曉得你全然是為了助我,辛苦你了?!?/br> “也不能這么說,你知道我是最看不得地里出的東西被隨意處置的,都要發揮最大的價值才好?!痹S杏搖頭,“再說那山民貧苦,我又懂得這些技術,便是幫一把也是好事,并不辛苦?!?/br> “范大哥,你我夫妻一體,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痹S杏拉起他的手,“你多支持我便好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