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杏 第40節
“你做得對?!遍L青道,“那人經歷雖可憐,卻是她一面之詞,便是她說的是真的,我也要厘清案情再做決斷?!?/br> “更何況他二人都有官職在身,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他們不法之前絕不可輕舉妄動。那婦人哭訴之語不能如何,但若鬧大了,先治她一個污蔑官差,卻是她自己吃虧?!遍L青補充道,“我知道你向來周全,只是還是要提醒你一句,你莫怪我羅嗦?!?/br> “不會的,我知道輕重?!痹S杏道,“可是大人你要面對的情形可比當初想的要復雜許多啊?!?/br> 第73章 夫妻出游(上) 明知許杏不會熱血上頭就去仗義執言,長青還是十分嚴肅的囑咐了她一句。許杏并不覺得這是不信任她,反而替長青擔憂:“我曉得女子不得干預政事的規矩,不會多說多做,可是這幾家勢力看著根深蒂固的,你打算如何?” “在我這里并沒有這樣的規矩?!遍L青先說道,“我向來視你如良師益友,并沒有避著你的意思,相反,我很感激和重視你的消息和看法,我也不會瞞你什么?!?/br> “至于這幾家勢力,”長青笑了笑,“我也未必非要跟他們做對的,若無不法,他們自去做他們的百年大族,也無不可?!?/br> “若確實有不法之行呢?”許杏還是很發愁,“本以為這里主要的問題是窮,咱們想法子努力奮斗就是了,沒想到還有這么多事兒。哦對了,你今天頭一天上任,狀況如何?” “不算壞?!遍L青說得挺輕松的,“楊縣丞看得出來十分周到勤勉,處理庶務也還過關,我問了些土地人丁之類的問題,他勉強算言之有物。秦遠露面了,當然我看不出他‘大病初愈’的樣子,客氣是有的,不過看不出多少誠意,我隨口考了幾句學問,倒是迂腐得很?!?/br> “???那還考上了秀才?我記得你當初文章學問很好很好的!”許杏擰著眉毛,“莫不是花錢買的秀才?” 長青搖頭:“那倒不至于。此地窮困,能讀書的人少,縣試年年有,總是要點幾個生員的,不然空有個縣學,里面都沒有學生,也是辜負了朝廷鼓勵讀書的好意。他家豪富,從小就出錢出力的供著,這么多年下來,考一個生員身份也不意外,只是也僅限于此了,鄉試他就考不過去?!?/br> “那……”許杏還想問,就被長青打斷了,他笑著說:“我今天見了他們二人,把縣衙事務繼續交代給他們,我打算出門一趟,你跟我同去?” “去哪?”許杏十分驚訝,“你不是無令不得離開任上嗎?” “不離開安龍縣。相反,我打算微服在整個縣里走一走?!遍L青道,“你可愿意同行?” 許杏又驚又喜:“那我當然是愿意的了!正愁著沒找出個新營生呢,能到處看一看可是太好了!” “那就這樣,明日準備一下,后天一早就走,讓張氏兄弟跟著,你只帶一個丫鬟吧,人多了反倒不便宜?!遍L青提議道。 許杏搖頭:“我覺得吧,你還是別純微服了,真出什么問題可不堪設想。你還是再在衙門里找一個捕快帶上,都穿便服便是。我不帶丫鬟了,我就扮成你的丫鬟?!?/br> 長青略想了想,笑道:“你說得是,是我草率了。既如此,我就說我是新任縣令的同窗,來此地游學,這樣有個捕快在身邊保護也說得過去?!?/br> 晚飯就是木氏做的了。其實中午的時候,長青在衙門那邊已經吃上了木氏做的飯菜,他不比許杏,會格外注意飲食,草草填飽了肚子,沒覺得有什么不好,他也沒放在心上,現在看許杏對這個廚娘也沒有不滿,便不再考慮此節。 飯后說起要出行的事情,別人倒好,只是同喜有點不贊成:“少奶奶,您還是帶著奴婢吧,好歹奴婢會那么幾下子,能保護您的安全?!?/br> 長青雖然答應了許杏不帶丫鬟,可是聽了這話也是同意的。 許杏就搖頭,玩笑道:“我們可是出去游山玩水,看看本地風物,帶你們這么多人,多累贅啊?!?/br> 張氏兄弟聽了這個安排,對視一眼,并沒有表示異議,而是馬上就出去做準備了。只是從衙門里找誰就成了個問題,長青剛來,人都沒認全,更別說挑哪個人跟著了,捕頭丁云山又不在,他也沒處問去。 “就找個功夫最好的便是?!痹S杏的辦法很直接,“不管他別的,反正咱們說什么做什么也不怕他盯梢?!?/br> “你說得是?!遍L青一笑,“還真是不需要那么復雜?!?/br> 第二天在衙門里一說,幾個捕快一致推選出一個姓武的年輕人:“小武功夫最好了,還會水性,且他外祖家就是山里的,路也熟?!?/br> 長青從善如流,點了小武跟隨。 等捕快們都散去了,楊縣丞才踱到長青身邊,小心的問:“大人,您這是何意???” 長青搖搖頭,臉上是符合他年紀的喜樂:“沒什么意思啊。我剛來,想著要勤奮辦差,可是昨兒我也看了,楊縣丞你十分能干,那我離開幾日也不妨事。你有所不知,出京之前我跟拙荊剛剛拜堂成親,一路奔波到了此地,也不曾一起游玩,我便想帶她出去散散心?!?/br> 原來是新婚小夫妻想出去玩,楊縣丞松了一口氣,不過并不敢大意:“大人和夫人想去何處散心?學生畢竟是本地人,知道得多些?!?/br> 長青有些不大在意的道:“就隨便走走吧,在縣城轉轉,然后就出城去,看看城外,再坐一回船,也進山里去瞧瞧?!?/br> 楊縣丞就道:“城里這邊倒是安全的,山里……大人務必讓小武帶路,這山太大了,許多地方都不能走,不然遇上什么野獸可是要命的?!?/br> “我知道了?!遍L青忽然想起來,“對了,我知道你老家就是山里的,如今家里人可還在?” 楊縣丞一拱手:“除了賤內和幾個孩子,學生的父母兄弟都住在山里,家里長輩都健在,山里日子簡單,都不愿意離開?!?/br> 這話頗多水分,只是長青并不深究,接著問:“楊縣丞出來多少年了?當縣丞都很久了吧?!?/br> “學生十年前考中生員,先是在縣學讀書,后來機緣巧合的認識了丁捕頭,還結了個郎舅親戚。從前的縣丞老邁之后,得了縣學里先生推薦,學生就做了這個縣丞。把家眷接進城里,也就是六七年前的事兒?!睏羁h丞似乎毫無隱瞞,還解釋了一下,“學生是寒門出身,家里只有幾畝山地,是父親兄長進山打獵換錢供學生讀書的,因此一次鄉試不過就再不考了,尋得這個差事也好有個進項,再貼補家里?!?/br> “寒門出貴子,楊縣丞如今必然能幫襯家里了?!遍L青又道,“我能走到今天,也是全靠娘子。她自小就來了我家,極是聰明能干,小小年紀不辭辛苦的賺取銀錢,供我讀書考試,還置辦了田地供養母親祖母,替我盡孝。所以來了這里,我就想讓她松散松散,不必那么辛苦?!?/br> 楊縣丞仔細聽著,聽說縣令夫人居然是童養媳的時候挑了挑眉,聽完之后臉上也有動容之色:“夫人是孝義之人,令人欽佩?!?/br> 長青的話句句屬實,只是卻不單是表心跡,而是另有用意,看著楊縣丞離開時輕快了許多的步伐,他勾了勾唇角。 許杏和長青都穿了厚衣裳,每人又背了個小包袱,裝著幾件換洗衣物,就帶著張氏兄弟和小武出發了。 小武今年十九,是本地人,父母住在縣城外,外祖家卻是山里的,又加上經常出外辦案,地頭很熟,身兼向導和護衛兩職,跑前跑后極為用心。 因為縣城不大,而且出城后到了青沙江要坐船,車馬不便,他們一行人就步行出發了??h城里面許杏已經草草的逛過,這一次主要是帶著長青再看看。當然,他們沒再遇上之前那個哭訴的婦人,也不知道她家的米粉攤子是不是真的沒了。 出了城也還有大片地方,不過都是普通村落,和一路走來見到的南方鄉下沒有太大的差別,他們就按小武說的,走了去江邊最近的一條路。 “咱們安龍縣啊,三分之二的地盤都在山里,其實山里也很好,只是出來進去的太不方便咯?!毙∥湔f。 等到了江邊,許杏看著遙遠的對岸,感覺到濕潤沁涼的水汽打在臉上,震驚道:“這是一條江?是海吧,這么寬?” 小武道:“這里是最寬的地方,因為水流平緩,上岸之后去縣城也近,船家愛在這邊停著,那邊就有船過來了?!?/br> 等船家過來的時候,長青道:“我看縣志上說,青沙江綿延三百里,在安龍縣內有七十里,水面最寬處有二里,最窄處三十丈,這里大約就是那寬處了?!?/br> “大人好生博學!”小武笑贊,“這里確實有二里寬,不過水面平穩,過江不費多少功夫?!?/br> “要這么說,也不該出入這般艱難才是?!痹S杏有些不解。 小武便道:“夫人有所不知,水上討生活極是艱難,遇上下雨洪水之時翻了船丟了性命的不在少數,能賃上幾畝田地糊口的都不愿做這船夫。船資因此也就貴起來,山外的人不屑進山,山里的人就算想出來,也很少有人出得起,特別是多次往返的,時間久了山里就越發閉塞起來。每年大約只有收賦稅拉糧食的時候江面上熱鬧些?!?/br> 許杏點點頭,沒再多問。等上了船,船家說他們五個人一共要二百五十文錢,許杏一邊給錢一邊道:“一來一回,一個人光船錢就花一百文,確實是不便宜?!比羰悄芙鉀Q這個交通問題就好了。 第74章 夫妻出游(中) 船家是本地人,不會說官話,因此只偶爾和小武說幾句,小武便翻譯給長青他們聽:“船家說咱們到對岸在江沿鎮下船,今天正好有集,很熱鬧的?!?/br> 長青卻道:“你也是本地人,聽聞你外祖家就在山里,怎么倒像不熟悉這里一樣?” 許杏心里也是一咯噔,不知道這個小武有什么居心。 小武卻一臉坦蕩:“公子有所不知,小人每次進山并不走這邊,都是到下游走窄處,上了岸直接上山看看外祖和舅舅,并不在江沿鎮?!?/br> “那怎么領咱們走這條路呢?”許杏問,“走你熟悉的路不好嗎?” “小人外祖家是真正的鄉民,窮得很,大家都住在山上,去他們家光爬山就要爬一個時辰,也沒有什么鎮子景致什么的?!毙∥涞?“而且就算是來了貴客,家里也拿不出什么好菜來招待?!?/br> “江沿鎮離你外祖家遠嗎?”長青問。 小武就點頭:“遠倒是沒有很遠,只是山路難走得很,要翻過三座大的山,中間再穿過兩道溝,怎么也要走一兩天?!?/br> “這還叫不遠?”許杏看著長青,“那咱們怎么走?” 長青沒有馬上拿主意,而是問:“這一路可有歇腳之處?” 小武有些為難:“歇腳嘛,隨便哪里,累了就坐下來咯!反正一般人也不出門,走得遠的人都背著干糧,實在不行就找戶人家借宿唄,村子寨子的互相一說也都曉得誰是誰,沒啥子怕的。公子,您不是要去吧?那可使不得!” 張彪這時候也開口了:“公子,山路都很狹窄,走不了車馬,您還是在鎮上轉轉吧?!?/br> 長青看向許杏:“咱們走走?” 許杏就笑了:“倒是想起當初和你一起去鎮上的時候了,那就走走唄?!?/br> 今天雖然很涼,但是水面上的風并不很大,船行得十分平穩,說話間就到了江沿鎮外的小碼頭。說是碼頭,就是一個停船的淺灘,他們到的時候,有一艘船正停在那里。船家停下來,從船尾處拿了塊木板搭在船邊,讓長青等人下船。 長青站起來看了一眼,便指著停在不遠處的船問了一句:“船家可知道那船是做什么的?倒不像是一般的載客船?!?/br> 船家通過小武回答道:“那是鎮上大戶龍家的船,從外頭拉東西進山,也收山里人的東西賣到外頭去。他家在鎮上開著酒樓、糧鋪、雜貨鋪,還有醫館,有錢著嘞!” 許杏剛想說什么,話到嘴邊又覺得自己太天真了,就閉上了嘴。果然,長青問:“這龍家可是有什么背景?” 船家只說了一句“他家女婿在縣衙里當縣丞哩”就不再說了。 原來是這樣。 長青看了小武一眼,眼光中頗有些意味深長。 小武卻好像完全沒覺出其中的異樣,等大家都下了船,他也跳下來,還接著說呢:“楊縣丞就是江沿鎮的人,不過他家不是鎮上的,是鎮外山里的,據說是到鎮上讀書的時候被龍家的小姐看上了。當初龍家就挺富的,反正楊家是根本沒辦法跟人家比,當然是高高興興的做親咯!他經常說早些年龍家供他讀書、如今他就格外敬重娘子什么的話,衙門里都曉得他懼內哩!” 話說出口,他才想起來許杏也在,頓時又懊惱又尷尬,耷拉著頭閉了嘴。 許杏不是古代女子,倒沒覺得如何,只是思索著他說的關于楊縣丞的話。她倒不覺得小武會騙人,因為這些事情一打聽就知道了,只是不清楚其中會不會還有些別的什么。 長青卻好像完全沒往別處想似的,接著問:“他的岳家都沾了光,他自己家呢?” 小武道:“他老爹不愿意出來,還在山里,不過聽說也買了好些地,當上了村老,反正也蠻體面。他妹子不是還送給丁捕頭當妾嘛,生了兒子的!丁捕頭那也是要照應他家的!” 已經走進了江沿鎮,他們也就停下了話頭,四下打量起這個鎮子來。撇開和北方地區明顯不同的建筑服飾風格,單純的看街道屋舍的大小新舊情況和行人的衣著神情,許杏覺得這江沿鎮的繁華富足程度還比不上老家太興鎮。 盡管心里有所預期,但是等她發現不少鄉民攤販根本就不用銀錢交易的時候,還是有點驚訝:“這里規矩是以物易物?” 長青搖頭,指指另一側,道:“你看那人,他是用錢袋的,想來只有從不出山的鄉民才會以物易物吧?!?/br> 小武就沒這么文縐縐的了。他介紹說:“公子說得對,許多山民一輩子都不出山,要銀子也無用,都是換東西的?!?/br> 看了一會兒,長青就指指酒樓的幡子,說:“看過了鎮子,咱們就吃飯吧。吃完再打包些干糧,咱們進山去看看?!?/br> 他們進的就是龍家的酒樓?;镉嬵H有眼力,看出他們是外鄉人,便說起了官話,雖不甚標準,卻足夠交流。等看見跟在最后面的小武,他連忙問好,對長青這個“新縣令的同窗”越發恭敬。 吃飯的時候許杏特別留意了一下菜品和來吃飯的食客,結果還真讓她有所發現。長青看她的神色,便叫了伙計過來問話。 “你家這rou菜味道都很好,敢是有什么秘方不成?”許杏問。 伙計就笑著道:“姑娘是識貨的人,咱們這兒燒菜用的可是老板親自到山里去收的雞和豬,都在山頂上跑著長大的,rou就格外香!” “難怪呢?!痹S杏了然,“山里家家都養這些吧?” 伙計搖頭:“養雞的人家多些,養豬的就少了。山上不好搞,豬放在家里要打豬草喂它,放出來又要有人跟著,上山下山的麻煩得很?!?/br> 許杏點點頭,一扭臉看到長青神色專注,也是在認真聽的樣子,便接著問:“你們這里的酒都是哪里釀的?” 他們因為要趕路,并沒有要酒,但是伙計并沒有不耐煩,而是笑著道:“我們家的酒都是外頭拉過來的,便宜的有縣城的酒坊造的,好一些的蜀中的江南的酒都有!” “本地沒有酒坊嗎?”許杏問。 “嗐!咱們鎮上也有釀酒的,那酒就粗了,像小人這樣的人買些解解饞就好,酒樓里自然是要賣好酒給貴客的!”伙計擺擺手,“村子里就沒有人弄那個了,窮人家飯都吃不上,哪里有那些米來糟踐?” 許杏點頭表示明白。長青看她沒有什么要問的了,就叫他給打包些面餅菜卷之類的飯食,然后掏銀子會了賬。 再去鎮上的幾家鋪子轉了轉,甚至還在小小的學堂外頭站了站,長青才讓小武帶路,去他外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