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杏 第38節
許杏連忙擺手:“范大哥你這么聰明的人,可別在這方面犯糊涂,毀了前程可不值當!我有銀子,能養活你!” 長青失笑,握住她的手:“放心吧,我不會做犯法的事,只是銀子若不湊手了,還請夫人賞些?!?/br> 他開了個玩笑,許杏卻聽得心頭砰砰直跳,不知道怎么回答。 好在長青也沒繼續說什么曖昧的話,而是說道:“我這兩日看過了,至少省城這邊,沒有任何安龍出產之物,甚至有些年輕些的百姓連安龍這個地方都沒聽說過,可見其閉塞貧瘠,并非虛言?!?/br> 許杏有些發愁:“我去這邊的董記商行了,因為有董三爺的親筆信,他們倒是對我十分客氣,只是聽說咱們要去安龍縣,也是說那地方不好,交通十分不便,也很窮?!?/br> “是,據縣志上記載,安龍縣內多山,山下有青沙江流過,江面甚寬,形成了天然屏障,故此山民鮮少外出,外頭的人也極少進山?!遍L青倒是做足了功課。 “那官府的人也不進山嗎?賦稅怎么收?老百姓要是遇上事情要報官怎么辦?”許杏總覺得這種所謂閉塞的地方不可能真的完全與世隔絕。 “也有船家在青沙江上往返,衙役們一年會進山兩次,收取賦稅,偶爾會有山民出山,不過山路難行,船資對山民來說也不是小數目,自然出山之人極少?!遍L青道,“那些地方多靠族長鄉老之流管理。官府也就只管江這邊平緩之地和縣城一帶?!?/br> 這些話不但沒打消許杏的疑慮,反而讓她更擔憂了,這樣的地方,可不就是窮山惡水嗎? 只是擔憂也沒有用,等到第三日,外頭雨勢漸停,張彪來請示長青:“大人,咱們何時啟程?此地長年多雨,怕晴不了多久?!?/br> 長青就道:“今日就走,夫人已經吩咐人準備了飯食帶著?!?/br> 說完,他又問了一句:“你們兄弟從前可曾到過此地?”張氏兄弟一路上存在感并不高,除了安排行程保護安全,向來不多言,好像真的只是一對武師而已。 “回大人,小人來過此地一次,只在省城盤桓過幾日,別處卻不曾去過?!睆埍牖卮鸬煤芎喍?,見長青沒有別的話要問,便抱了抱拳出去了。 果然上路不久就又飄起了細雨,好在雨勢不大,張氏兄弟披著蓑衣,跑馬自如。 到了府城,在驛站安頓好后,長青立刻換了官府,去拜見上官,辦理到任的文書手續。許杏看看無事,就帶著幾個丫鬟上街走動。 “少奶奶,這里的人穿的衣裳好生奇怪啊,在省城奴婢就覺得有趣,可是人少,還當是他們有人心思巧妙,怎的這里穿著這樣奇怪衣裳的人這樣多呢?”同樂特別關注街上行人的衣著打扮。 許杏笑笑:“這里是咱們大武朝最南邊兒,住的不光有咱們漢人,還有些別的族人,自然衣著裝飾都跟咱們不一樣,不過你瞧,也很好看,是不是?” “那倒是。不過奴婢瞧著,那些人的衣裳料子差別可大,一樣的奇怪花樣,有人穿的是綢緞,有人穿的卻是粗布,而且穿粗布的人明顯要多許多?!蓖瑯酚^察得很細致。 許杏嘆口氣:“那就說明還是窮人多唄。對了,你們幾個想著,咱們到了那邊,一定不要對人家當地的習俗講究指指點點,覺得新鮮或者不喜歡的也要關起門來再說,莫讓人家覺得咱們欺負人?!?/br> 這里的街上倒是有安龍來的人,也有人在售賣安龍特產的茶葉大米等物,只是本地到處都有些零散的茶園,而且大米乃是主食,農戶家家都種的,掛著個“安龍特產”的招牌,也沒甚作用。 許杏買了一斤茶葉,回到驛站里沏上了一點,剩下的裝在了罐子里,長青就回來了。 “都還順利吧?嘗嘗這茶,說是安龍特產?!痹S杏讓長青坐下,端了熱茶給他。 長青便接過來,先深深的吸了一口茶水氤氳出來的熱氣:“這個倒好,聞著也有些香氣。這樣天氣,有熱茶真好?!?/br> 他淺淺的抿了一口茶,才道:“段知府親自見了我,言談之間倒也沒甚架子,對我頗多勉勵,只是也沒說出什么有用的信息。這些事了了,咱們明天一早就出發,早些上任吧,聽聞前任知縣已經走了一個多月了,那縣里是縣丞、捕頭和教諭幾人在主事?!?/br> 從府城到安龍縣城,他們坐馬車騎馬,居然還走了兩天,實在是出人意料,即使是來過南越的張氏兄弟也沒想到:“大人,此地多山,地勢甚是崎嶇,有些道路更是取自兩山之間,十分狹窄,下雨之后土壤松動,路面積水,車馬難行?!?/br> 長青倒沒有怪責之意,只是面色嚴肅:“從府城來的官道尚且如此,這安龍縣內的道路可想而知?!?/br> “難怪一提起這里就說交通閉塞呢?!痹S杏有些明白了,不由十分發愁,“交通不暢,如何能富裕得起來???”要想富,先修路??!可是窮地方沒銀子,修不起,越閉塞越窮,越窮越修不起路,就越閉塞,整個一個惡性循環。 第二天天色發黑的時候,他們這一行人總算到了。 因為冬日天短,雖說已經暮色四合,但是還沒到關城門的時辰,他們順利的到了城下。等著查驗文書的時候,他們便掀了車簾朝外觀看。不知道是不是天光太暗的關系,許杏覺得這里的城墻好像不高,城門也透著一股破敗感,城墻上頭的“安龍”二字都看不清楚,大約是油漆脫落了的緣故。就連守門的官兵似乎身量都比別處的矮,穿戴得也不好。 不等許杏跟長青說什么,那名士兵合上文書,叫來了一個同伴,說了一句什么,那人就朝馬車這邊看了一眼,連忙跑掉了。這名士兵走到馬車前,把文書還給在馬車下站著的同文,對著馬車抱拳行了一個粗糙的軍禮,用很不標準的官話問安:“卑職唐五參見范大人!卑職已經叫人去知會縣丞大人迎接了,大人入城吧!” 這么說來,這人還是這里的城門官,并不是普通士兵,許杏眨眨眼睛,這裝備這體格……行吧,這里是下縣,是窮地方,她知道。 長青倒是挺有官威的,完全挑開了車簾,露出臉去,道:“唐大人辛苦了。今日天色已晚,來日請你去縣衙說話?!?/br> 唐五似乎受寵若驚,都有些結巴了,鄉音越發濃重:“賽,啊,謝大人!大人好走!” 馬車走在縣城的主道上,許杏朝外看著,就知道這里的情況真的不容樂觀。道路不寬不說,還坑坑洼洼的,兩邊的民房頗為低矮,有的窗里透出幾分昏黃的燈光,大多數人家都是黑漆漆一片。等到終于看到有人家門口掛著燈籠的時候,張順在外頭稟報:“大人,縣衙到了?!?/br> 原來是衙門門口才掛著燈,許杏跟長青對視一眼,沒說話。 長青顯然知道她在想什么,微微笑了笑,提高聲音道:“那就進去吧?!?/br> “不是說已經報了信嗎?怎么沒人迎出來?”許杏瞧瞧的問。 縣衙門口有人守著,聽說是新任的知縣來了,在門口磕了個頭就開了大門,可是縣衙的屬官小吏們卻一個都沒見到。 第70章 新官上任(下) 長青千里迢迢的來到安龍縣上任,光路上就花了一個多月,早就知道這不是一個好差事,可是到了之后,別說他了,就是許杏也感覺出來,這里不光是窮,恐怕還有別的問題。 縣衙門口守門的雜役倒是老實,可是除了他以外,不論是前堂還是后衙,都沒什么人出來,而據說已經得了消息的縣丞教諭等人也不見蹤影。 長青下了馬車,回身扶著許杏下了車,一行人就站在縣衙前堂和后院相接的地方,竟無人招呼。 長青從剛才就不大好看的臉色越發陰沉了。他固然不需要什么大排場,可是下屬拜見上官、仆役拜見主人乃是基本的規矩,現在這樣,不是縣衙規矩懈怠到極點,就是有人要給他下馬威。 同文等人大氣都不敢出一聲。他們雖不是從小就學規矩的世仆,可是當了好幾年下人,再沒聽說主人到了家里,下人卻不見蹤影的事兒。 許杏也不知道長青想怎么辦,可這么站在門口總也不是個辦法,天色太晚了,空氣中隱隱有些濕意,又要下雨了,她便拉了拉長青的衣袖。 長青抿著嘴角道:“咱們自己先進去,等著他們。便是沒有人來,咱們今天也不會挨餓受凍?!?/br> 他一發話,許杏就連忙擺手,讓幾個丫鬟趕緊動手,把車上不多的行李拿進后堂的正房。 這縣衙也不大,前后也就三進院子,再帶上東西跨院和車馬棚等等,比他們一路走來見到的許多大戶人家的房子都不如,但是跟這所縣城里見到的宅子相比,已經算得上十分氣派了。 他們身上就帶著火折子,同貴先點著了行李里帶著的蠟燭,推開了正房的門。 就著昏黃的燭光,同貴倒是首先找到了燭臺,不出所料,房間里不算亂,畢竟除了桌子之類的幾樣大家具也沒什么別的東西了,但是到處都有一層薄薄的灰塵,很明顯前任知縣離開后的這一個月里根本沒人來打掃過。 幾個丫鬟不用人吩咐就四處尋找掃把等物,準備打掃衛生。許杏剛想跟長青說句話,就有一個身穿粗布衣裳的中年婦人跑進了院子,嘴里說著和唐五一般的方言味道濃重的官話:“可是不得了,沒想到大人這么快就來了,小的這就打掃!” 她倒是知道灑掃之物都在哪,很快的開了跨院雜物房的門,取了掃把抹布這些東西,分給同貴等人,風風火火的干起活來。 知道是大人來了,竟然也不行禮問好,真不知道這人是沒規矩還是膽大包天,總不至于呆傻吧?許杏皺起了眉頭,她的臉色也不好看起來。 一路車馬勞頓,下晌的時候大家都是在馬車上吃點心墊的肚子,撐到現在早就餓了,許杏便叫同文和同喜一起出去看看,買些東西回來吃。 他們還沒走到大門口,一個穿綠色公服的人帶著一個下人跌跌撞撞的跑進了院子,一口氣躥到長青面前,雙膝跪倒,五體投地,氣喘吁吁的大聲道:“安龍縣縣丞楊建新拜見縣尊大人!下官來遲,請大人懲治!” 總算來了個管事兒的人,官話說得還挺好,許杏看一眼長青,這種場合下,她當然要嚴守這個時代的規矩,不會多言。 “你是本縣縣丞?”長青沒讓人起來,而是又問了一遍,“你家住何方?” 楊縣丞不敢抬頭,小心回答道:“回大人,學生家住城南,離此地有三里路程?!?/br> 許杏一行是從縣城的北門入的城,縣衙位于縣城中央,這么算來,這楊縣丞應當是得到消息就立刻往這里趕了——如果他沒有什么交通工具的話。一縣縣丞,會沒車也沒馬嗎? 長青目光沉沉,落在他彎著的后背上,停頓了片刻,才道:“楊縣丞趕夜路辛苦了,起來說話?!?/br> “多謝大人?!睏羁h丞十分誠懇的道了謝,又磕了個頭,才顫顫巍巍的爬起來,似乎剛才跑得太累了,還沒緩過來,又跪得久了,腿腳都不靈便。 楊縣丞略抬了抬頭,又連忙低下來,朝許杏方向拱了拱手,正色見禮:“見過夫人?!?/br> 許杏屈膝還禮,并沒說話。 楊縣丞雖然一來就是請罪磕頭,可沒耽誤他看清了院里的情形,他連忙又拱手請罪:“此地窮困,縣衙里人手也少,又因為此地路途難行,學生等都以為大人要在路上耽擱些時日,就沒著急灑掃,不想大人如此勤謹,來得這樣快,怠慢大人了,請大人降罪?!?/br> 既請了罪,又盡可能把錯處推到地方窮上,還拍了長青的馬屁,這位縣丞大人倒是個人才。他一口一個“學生”自稱,果然讀過書的人就是不一樣。 “楊縣丞自稱‘學生’,是有功名在身?”長青沒有馬上說縣衙里的情況,而是問了一句閑話。 楊縣丞又拱了拱手:“回大人,學生考過生員,只是一直沒有中舉,這才謀了個縣丞的差事。也是咱們這里落后,讀書人太少,學生才能以生員之身擔縣丞之職?!?/br> 長青便問:“平日縣衙中大小事務都是你做主?包括后院?” 楊縣丞答道:“縣衙中公事這邊是學生處理瑣事,大事請縣尊大人明斷,后院只有兩個雜役仆婦和一個廚娘是衙門雇的,歸學生管,其他的事情自有縣尊大人自己的家人來做,學生自然無權過問。哦,對了,大人,廚娘前日告假,明日才能來上工,因此學生準備了些許粗糙吃食,還請大人和夫人姑且充饑?!?/br> 他身后的下人就把手里提的大食盒呈了上來。 難怪他這么匆忙,原來還做了準備工作。許杏眉頭一挑,她的感覺沒錯,這位縣丞可不是簡單角色。 “楊縣丞真是思慮周全,多謝了?!遍L青叫了同文回來,接下了食盒。 同文和同喜趕緊端著東西進正房去擺桌子,好在這會兒正房已經徹底打掃干凈,可以開飯了。 “這里打掃好咯,外院老吳頭也打掃好啦?!必撠煘叩闹心陭D人這時候跟楊縣丞說了一句。 楊縣丞連忙小聲斥責她:“怎么這么沒規矩,快給大人磕頭!” 那婦人連忙跪下來,對著長青方向“砰砰”磕了三個頭,卻也不說話。 楊縣丞對長青介紹了一下:“縣衙外頭看門的小廝叫小陳,做雜役的雜工一個是個老漢,姓吳,都叫他老吳頭,這個婦人是學生的本家嬸娘,都稱她一聲楊氏?!?/br> 長青終于露出了一絲笑模樣:“是你家親戚?你倒甚是誠實?!?/br> “此事并不是秘密?!睏羁h丞道,“學生幼時曾受過叔父頗多照拂,后來叔父去世,也沒有子嗣留下,嬸娘生計艱難,學生得了縣丞的職位后就把她安排在縣衙做個雜役,畢竟她一個婦人,出入后宅比老吳頭方便些。只是嬸娘畢竟是鄉下婦人,沒得眼力,還望大人和夫人不要與她計較?!?/br> 長青點頭:“你知恩圖報,甚好。后院如此,公事呢?縣衙的日常事務,都是你一個人做主?” “學生不敢擅專?!睏羁h丞道,“縣衙里的錢糧人丁之類的事情由學生處理,縣學、縣試、教化之事由教諭秦遠大人負責,另外刑名訴訟之事是捕頭丁云山主管?!?/br> “他二人如今身在何處?”長青問。 楊縣丞躊躇了一瞬,道:“秦大人據說是臥病在家,白日學生就沒有見過他了。丁捕頭也許是有案子要查,并不在縣城,應當是進山去了?!?/br> 許杏看著丫鬟們擺完了桌子,這才打斷了他們的談話:“大人,不然先用飯吧?還有楊縣丞,一起吃些吧?飯菜極是豐盛,您有心了?!?/br> 楊縣丞連道不敢:“大人和夫人用餐,學生在旁等候便是?!?/br> 長青便道:“今日已經很晚了。楊縣丞辛苦,先回去歇息吧,我叫人送你?!?/br> “不敢勞煩?!睏羁h丞道,“這段路學生是走熟了的,也有個下人陪伴,無事的?!?/br> “去吧,正好也叫我的人認認你府上的路,以后免不了要有事尋你,總要知道路才好?!遍L青便叫張氏兄弟一起去。 他這么說,楊縣丞就拒絕不了了,又躬身施禮道謝之后才在張氏兄弟的陪伴下帶著下人離開。 許杏讓同貴幾個拿了飯自去吃,這才跟長青坐下來道:“這個楊縣丞可真是周到,連下人的飯都準備了?!?/br> 桌子上擺著的菜式并不十分多,但是分量十足,炒菜有辣子雞,炸魚,紅燒rou,炒青菜,煎豆腐,木耳炒雞蛋幾樣,主食是米飯和炒面條,看著都是家常菜,可是想想這是個據說幾乎赤貧的下縣,這些東西也很了不得了。 許杏想著,就這么說了,長青卻笑道:“可是這里頭可有什么山珍海味、貴重食材?不過是他的一片歡迎之心罷了?!?/br> “聽你的話,似乎也是覺得這個縣丞很有心思?”許杏問。 長青卻不再說這些,而是道:“味道確實不錯,多吃些?!?/br> 第71章 縣衙中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