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 第210節
書迷正在閱讀: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后宮生存日常、我在人類世界當動物公務員、我就不火葬場(穿書)、超時空神探、豪門老太十八呀
然而這一次,江大郎卻是失算了。 江大伯娘樂呵呵的道:“村學的先生讓扁擔去考試,你們家虎頭去不去???還有豐收啊,他娘終于給他看了一門親事,到時候要是定親了,我喊你們過去喝酒??!” 豐收的親事暫且不提,但扁擔要考試了? “江!虎!頭!” 虎頭抱頭鼠竄,眨眼間就跑出了堂屋,只留下一句話:“我去寫功課!我要寫卷子!我要背書!”我要完蛋。 最終,這頓打還是沒落到實處,但第二天江大郎卻是帶著虎頭一起去學堂那邊的。在上學路上,他已經從扁擔那頭弄明白了,先生確實是建議幾個學得還不錯的學生試一試,先去考童生試的第一場考試,但這個屬于自愿行為,可去也可不去的。 假如最終準備要去了,那也不是先生帶隊的,而是會委托給鎮上學堂,跟那邊的學生一起參加考試。 江大郎只聽了個大概就明白了,因為當初二郎也是這樣的。二郎初時跟著村學的先生啟蒙,后來也去參加了考試。第一場通過之后,就被推薦去了鎮上的學堂,也就是跟著考試的那個先生門下。 至于后來的三郎,因為那時候江大郎已經成親生子了,自己的事情都忙不過來,他就沒注意過,橫豎有二郎cao心著。 等他到了村學那頭,跟先生交談了一番,就徹底弄明白了。 “你家原就有讀書人在,我記得當初二郎要考試時,還是你這個當哥的陪著的,你還記得吧?就照那個樣子弄,也不用托別人了,就找二郎原先那個學堂,他待人好,應該還會留點兒香火情?!?/br> 江大郎一一記了下來。 外人只知道童生試就是考秀才必過的坎兒,卻少有人知道這里頭的彎彎繞繞。 別的不說,想要參加童生試那是要有資格的,準備的東西還不算少,還要有一等秀才的舉薦簽名作保。好在,這些事情江大郎先前就做過的,盡管隔了一些年,但別忘了,江二郎本身就是秀才,外人就算看在二郎的面子上,也會幫忙的。 他是這么想的,結果事情辦得比他想象中的更順利。 等他去了一趟鎮上,找到了二郎三郎原先念過的鎮學,才剛說了個開頭,對方就讓他稍稍等一下。大郎才剛喝了一杯茶,人家就把東西給他送來了。 這時,大郎才知道,二郎先前就同鎮學這邊打過招呼的,讓人家幫忙辦一下虎頭的事兒。不光是文書一類的,包括后來若是虎頭想繼續進學,鎮學這邊也會無條件錄取的。 原因也簡單,除了二郎先前結交的朋友外,自打他去了日祿書院并且跟舅兄合伙做了教輔書的買賣之后,每次書鋪這邊來了新貨,都會先給學堂這邊送一份。 二郎啊,他覺得送啥都沒有送教輔書來得情意重。 對此,三郎特別牙疼,在他還在孝義鎮書鋪里做事時,就很怕哪天出門被套了麻袋。 太筍了! 這是自己學完了還不放過曾經的同窗們。 多大的仇??! 不過,那個時候三郎只想著自己會不會因為二郎的緣故,被人套麻袋,他完全沒有想過,虎頭極有可能自個兒送上門去。 但他最后還是知道了。 又隔了一個月后,來自老家的信件被送到了趙桂枝這邊。 趙閏土還被困在郊外的莊子上,天天玩泥巴,完全對得起他自個兒的名字。至于趙家后宅被改造得如何了,他是一點兒也不知道,也完全沒放在心上。主要是他當時滿腦子都是水泥水泥水泥,加上趙家的園子又不是放在必經之路上,所以他至今還被蒙在鼓里。 因為大少爺不在府上,有個什么事兒都是直接送到趙桂枝這邊來的。 趙桂枝一看是老家來信,二郎又還沒放假回來,她就興沖沖的往前院書房那頭跑。 一般來說,只要不是吃飯的點,江家多數人都是在書房那頭的。 不在書房也在附近,喊一聲特別方便。 于是,她召集了全部的江家人,聚在一起聽她念信。其實不是江家的也無所謂,尤菜花和盛錦娘就一人一杯奶茶,敦敦敦的喝著,看趙桂枝念信。 鄉下地頭真沒隱私的觀念,況且老家那頭肯定也知道這信是會被傳閱的,因此趙桂枝毫無心理包袱的拆信大聲的念出來。 念著念著,她就感覺到了不對勁兒。 虎頭啊,他真的是太慘了! 這孩子絕對是上輩子造孽了,要不然也不可能慘成這個地步。 什么上課摸魚被先生罵,什么瞞著考試不讓家里人知道結果被大伯娘出賣了,什么他跟扁擔一起去考試結果他倆居然一起考上了,什么鎮學跟二郎關系好破格錄取了他…… 關鍵是,趙桂枝明顯得看出來了,雖然信是虎頭提筆寫的,但內容卻是大郎口述的。他還寫了一句,不能亂改,要對口供的! 除了這些慘絕人寰的事情外,好消息也不是沒有。 豐收終于定親了,成親的日子也定下來了,考慮到二郎他們都在外頭,決定年底成親。橫豎過年大家伙兒肯定是要回來的。 虎頭還幫大伯娘傳了話,點名江母,讓她幫忙帶一些府城的首飾來,要珠串!要假花!要簪子! 趙桂枝偷眼看了看江母,發現她的臉色居然還挺好,一點兒也不像是生氣的模樣。 就聽江母說:“虎頭有出息了??!看來,他跟二郎一樣,都隨我,聰明!” 好家伙,感情江母壓根就沒留神江大伯娘說的話??! 第158章 聽到江母這話,其他人還僅僅是有些無奈,唯獨三郎一個嘴快就道:“哎喲我的娘誒,您可真會往自個兒臉上貼金。這跟您有啥關系呢?虎頭是你孫子又不是兒子?!?/br> 如果說三郎只是嘴快,那么江母就不同了。 她飛快的伸長胳膊,沖著三郎的后腦勺就糊了一巴掌,那聲音響亮的,唬得其他人都忍不住去瞅三郎,唯獨這倒霉孩子被打傻了。 “娘你打我干啥?說實話還有錯了?要說這家里人呢,我看我最像你了?!?/br> “你像你奶!”江母氣壞了,“二郎才隨我!虎頭也像我!” 三郎懂了:“您這是專門撿聰明的呀?成吧成吧,我能說啥呢?!?/br> 形勢比人強,三郎認慫還是很快的。 但他沒想到的是,稍片刻后,江奶奶就不干了,上來就沖著江母嚷嚷:“我咋那么倒霉攤上你這么個倒霉兒媳婦?啥叫二郎隨你,三郎像我?來來來,我今個兒非要跟你好好掰扯掰扯,有你這樣當人兒媳婦的嗎?” 江母:…… 噢,她忘了她婆婆也過來了。 那咋整兒呢? 飛快的拿眼神尋摸了一圈,江母最終還是將目光落在了三郎身上:“三郎你過來,我跟你……” “別扯三郎,收拾孩子有的是時候!來,你先跟我掰扯,把話說清楚了,憑啥三郎就非要像我呢?他就不興像他爹?老三啊,甭管誰家的老三都是最蠢的!三郎就是隨爹!” 蹲在角落里抽旱煙桿子的江父默默的抬頭望天,算了吧,他能咋樣呢?要是擱在二十年前,面對老娘和婆娘大戰三百回合,那他還是會著急上火的,上前拉架勸架是最基本的cao作。 但可惜啊,他已經老了,愛咋咋樣吧! 當然最重要的是,江父清楚的明白,甭管是他老娘還是他婆娘,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三哥我真心疼你?!苯迨遄哌^去跟江父蹲成一排,“你說娶媳婦兒有啥好的?我哥也是,非要鬧著娶媳婦兒。你是不知道,他一心惦記著想娶的媳婦兒,居然是他二十多年前拒絕的那個。你說,他是不是有毛???” 江父啪嗒啪嗒的抽著旱煙桿子,默默的點了點頭:“聽著像是病的不輕?!?/br> “就是??!他都有閨女了,還要媳婦兒干啥?像我就很好,沒有媳婦兒,少了多少事兒呢!對吧,三哥?” “……挺好挺好?!苯改苷f什么呢?他繼續發揮他的特長和稀泥。 尤其中間的小插曲太多了,大家伙兒愣是忘了家信里要緊的事兒。 其實也沒多要緊,不過就是通知一聲。 虎頭考過了童生試第一場,豐收終于定親了。 這兩件事兒聽著仿佛是很重要的,但其實是已經塵埃落地的事兒,在不在乎都無所謂。 趙桂枝尋思著,婆婆和太婆婆都是不靠譜的主兒,公公又素來不管事兒,她男人即將參加鄉試了,總不能拿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去打擾他。雖然還有三郎和黃氏,但黃氏進門才半年光景,三郎…… 三郎就算了吧! 在趙桂枝的眼里,三郎跟虎頭是差不多的,都是沒腦子的倒霉孩子。 這般想著,她扭頭就喚了幼娘一起商量。 “虎頭先不說,到底是咱們自家娃兒,可豐收既是定親了,總該給他準備份禮物吧?幼娘啊,你還記得當初三郎定親時,家里準備了啥嗎?不對,不應該比著三郎,應該說三郎定親時,大伯娘他們送了啥?” 幼娘目瞪口呆。 “???咱們家已經成這樣了嗎?這么大的事兒,問我合適嗎?”幼娘完全傻眼了,“二嫂你是不是忘記了,三哥定親成親時,我都跟你和二哥在一塊兒??!我什么都不知道?!?/br> 趙桂枝恍然大悟:“對啊,我給忘了。那我還是問問三弟妹吧?!?/br> 幼娘很想說,你為啥就不能問問咱娘呢?這種事兒問娘不是最直接最方便的嗎?但她很快就否決了這個想法,因為她一抬頭就看到她娘和她奶就像兩只最牛氣沖天的斗雞一樣,在那兒吵吵呢。 等趙桂枝詢問了黃氏,她倒是記得當初定親時江家送的禮物,但她不知道大伯娘送了啥。 倒是三郎隨口道:“送啥???送書唄!府里那么多的書,你挑一些送唄,又省事兒又體面。再說書還值錢呢,甭管大伯娘先前送了啥,總歸比不上一本書來得值錢?!?/br> 這年頭的書籍跟趙桂枝上輩子是不同的。 要知道,文房四寶就不便宜,最劣質的那種,也抵得上好些雜糧粗糧了。而書籍,除了紙張不便宜外,上頭的內容更是值錢的,那就不是普通人家能隨便買得起的禮物。 也正因為書籍的稀缺性,那確實是一樣很體面的禮物。 但趙桂枝懷疑三郎不安好心。 “你成親時,我要是送你幾本書,你高興不?” “那咋一樣呢?我是讀書人,你送我書……豐收不一定的,他又不認識字!”三郎忙替自己解釋道。 問題是,他這個解釋還不如沒有。 “照你這么說,我特地送幾本書給不認識字的人,你看我像不像有什么大病的樣子?”趙桂枝斜眼看他。 三郎卡殼了一下,隨即又道:“話不是這么說的??!二嫂你可以送幾本基礎的啟蒙書,祝福他們早點兒生個大胖小子,讓孩子念書考科舉走仕途!這是多么好的祝福??!” 說著說著,連三郎自個兒也被感動了:“回頭我要是有兒子,我也要讓他讀書!我就算自個兒節衣縮食也要給他買書!” 趙桂枝一臉的神情復雜。 她懂了,這個跟時代沒有關系,而是每個年代都有缺德冒泡的學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屬于大家都聽得懂,完全能夠理解它想要講述的含義,但是…… 咱!不!干! 但趙桂枝最終還是沒有把書當作禮物送給大伯娘那邊,主要是她這人一般都是坑自己人的。哪怕是隔房的親戚,那也不算是完完全全的自己人,犯不上呢。 得了空,她就拽著黃氏和幼娘,以及莫名其妙非要跟上來的盛錦娘,一起去了坊市那頭。 就是先前買過大量廉價首飾品的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