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1380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更不用說,現在執掌朝政的太后王貞英還和小皇帝司馬德宗沒有一點血緣關系了。 那個境況太美,簡直都不敢看。 之前的司馬曜,足有三十歲了,如果他有點用的話,比如十七八歲就有產出,那么,現在繼位的小皇帝就絕對不會是司馬曜這樣乳臭未干的小娃娃。 但凡換一個十幾歲的人上來,不管是王貞英還是王謐,想搞事都不再是那么容易的了。 更何況,有那么一個十幾歲的小皇帝擺在那里,對于整個司馬家族來說,都是極為有利的。 他們的各種舉動都會有人愿意應承,從中樞朝廷這邊予以策應,老實說,那樣的話,對于王謐來講,確實是一個重大的危機。 即便是他有北府兵握在手中,一旦和司馬家的軍隊開始拉扯,必定也會折損不少。 到時候,別說是一統江湖揚帆出海了,就說是一統中原,都將變得異常的困難。 于是乎,司馬德宗的存在就可以說是老天爺對王謐的一個巨大的恩賞了。 因為司馬德宗管不了事,這才輪到太后王貞英執掌朝政,于是,王貞英的選擇就是司馬德宗的選擇,就是皇族的選擇。 而沒有了皇帝的支持,司馬家的其他族人,想要挑起事端也不再那么容易。 再加上,北府兵的強勢,善戰,這等威名,可不只是在異族軍隊當中流傳,晉軍當中,不屬于北府序列的那些兵丁也是知之甚詳。 種種因素疊加到了一起,以至于北伐都開始很長時間了,司馬家的軍隊還在按兵不動。 就是因為,局勢對于他們來講也并不是那么的有利,更何況,北府兵確實厲害,任何人在動手之前都會計較利害得失。 好好的算一算這筆賬,如果一點勝算都沒有,又為什么要大動干戈呢? 這不是白白浪費實力嗎? 誰能干這種賠本賺吆喝的事? 又不傻,又不呆的。 不過,看現在的情形,司馬家的人是按捺不住了,真的要起事了! “好??!” “就讓他們一起來吧!” 不過,現在仍然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司馬家如果真的起事,那么,作為北伐的北府兵,需要做些什么? 總是該有一個防備的。 首先要看司馬尚之他們會從哪里出擊。 按說,他們兩兄弟現在盤踞在揚州城里,那里,自然是距離都城建康更近。 幾乎就是一伸腿就可以到的地方。 況且,現在大軍出征在外,都城空虛,如果先從建康城下手,或許可以直搗王廷。 到那時候,管你王謐想干什么呢? 管你是不是挾兵自重呢! 只要我把建康占據了,我就是皇帝,什么王貞英,什么司馬德宗,都是渣渣。 到時候,當皇帝的,就該是我司馬尚之! 司馬尚之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畢竟,大家都是姓司馬的,在這個方面,自然會認為都有機會。 干什么? 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 而且,對于司馬家的人來說,攻打建康城也是一本萬利之事,一個自然是因為此時的建康城內部空虛,以他們的力量來說,很有成功的可能性。 再者,這也是一種路徑依賴。 此前幾次內釁,各路叛軍往往都是從揚州直搗建康,威脅皇宮的安全。 雖然最后都沒有成功,但那也是因為各種機緣巧合,而不是因為建康城的守備力量強大。 現在,京口盤踞的北府兵已經傾巢出動跑去北伐,那么,建康可以依靠的一大力量就消失了。 至少是大大的減弱,那么,為什么不以建康城為目標呢? 而如果,司馬尚之果然是一條英雄好漢的話,他也可以選擇另外一條途徑。 便是從后方牽制,來和北伐軍較量。 對吧! 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這樣一來,北伐大軍的力量會直接受到牽扯,想要攻占更多的城池,那是絕對不可能了。 能把現在占據的地方都守住,已經是不錯了。 君不見,同樣是在北伐的路上半途而廢的劉裕劉寄奴,歷史上走的也是同樣的軌跡。 當時,洛陽已經攻打下來,長安也已經被圍困多日,老實說來,如果能夠再多堅持一段時日,拿下長安,并不是不可能的。 甚至,根據歷史記載,劉裕的大軍還曾經實際的控制了長安一段時間,然而,就在這時,劉裕最為倚仗的謀士,后勤部長劉穆之,闔然離世,劉裕只得班師回朝。 很多事業也就都成了未盡的了。 然而,如今的王謐面對的形勢也和歷史上大為不同,經常愛鬧事的幾大勢力。 一個是譙郡桓氏,他家的好兒郎桓玄還沒有長大成人,沒有自己的勢力。 另一個呢,就是司馬家的諸位。 雖然人還是那些人,但是,他們的實力也是不比從前。 失去了司馬道子的支持,司馬尚之基本上是難成大事的,更何況,現在的北府實力也不同以往。 這是一只全新的隊伍,其強大的戰斗力,絕對不是以往專門使用冷兵器時代的晉軍可比。 而司馬尚之他們之所以還賊心不死,主要還是沒在戰場上吃過火器的虧。 等到他們真的上場招呼,他們就會明白了。 就爽了。 就知道厲害了。 王謐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嗎? 當然不會! 不過,如果司馬尚之最近就要搞事的話,那么,王謐本尊返回建康主持大局的可能性自然是沒有的。 長安遙遙在望,他不會再犯和劉裕同樣的錯誤。 但是,一個將領肯定還是需要的。 那么,派誰去呢? 這還真是個難題。 北伐軍當中名將濟濟,其實人選是不缺乏的,只是,誰更合適,則需要王謐認真考慮。 劉裕、桓沖這兩位就別想了。 一位是王謐最為倚仗的大將,是北府兵的主心骨,絕對的核心,而另一位呢,則是荊州兵的統領。 精神偶像。 更重要的是,桓沖年歲漸長,也不適合反復長途奔襲。 那么,去建康救援的將領,大約就要從年輕一輩的將領當中選擇。 若是真的討論實力,老實說,誰都不弱。 可能派誰去都足夠抵擋司馬尚之那等烏合之眾,然而,此時正是北伐的關鍵時刻,老實說,每一位參加北伐的將領,心中都有一份與有榮焉之感。 他們也想親眼見證長安回歸大晉,誰都想要在北伐當中建立一份功勛。 然而,就在這群情激昂的時刻,你跟他們說,啊,建康城需要你,你先回去吧! 你猜,他們會愿意嗎? 可能到了最后,這些人也不會違抗王謐的命令,他讓誰回去,誰就得回去。 可是,心里面怎么想,那可就不知道了。 肯定不會心甘情愿的。 這終究是一個得罪人的差事,而且,最關鍵的還在于,雖然司馬尚之之流不足為懼,但是,這位派出去迎擊的北府將領,一定要夠勇猛。 只知道動腦,動嘴皮子,拳腳不利落的,也不成。 何邁:你直接點我名字就好了,何必如此? 你想讓我去,我還不去呢! 留我繼續北伐,正合心意。 這樣一來,人選似乎是越來越少了,可以選擇的范圍也是越來越小。 其余人等,也有一些根本不需要考慮。 比如桓玄。 這是可以直接點名的,不需要遮遮掩掩。 他才十幾歲,戰場經驗也不足,而且,從目前的表現來看也是個容易輕敵冒進的。 以他的資歷,還是不足以和司馬尚之對抗。 老檀? 那就更不可能了! 現在的老檀可是被人戳破了肚皮子,正在養傷呢,能撿回一條命就算是不錯了。 還想讓他長途奔襲,返回建康? 合適的人選,似乎已經擺在眼前了,也就剩那么幾個人了。 不過,具體讓誰去,還是一個需要糾結的問題。 王謐走出了軍帳,仰望浩瀚星空。明亮的月光下,此刻,雍州城的安靜才讓這一切更顯吊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