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1379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再加上,晉軍攜帶的火器數量極為有限,而且,為了一戰奪取長安城,更多的火器被留到了那個時候,即便是士兵們知道,后續的輜重部隊那里還有許多火器,他們也不敢用,也知道自己根本使用不上。 那可都是為了攻打長安城預留的! 現在怎么能擅動呢? 于是乎,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之下,雍州一戰,更加凸顯了晉軍在火力方面的不足。 一到了刀槍近身互搏,晉軍兄弟就開始不占優勢,戰損率嘎嘎的漲。 看著這些數字,雖然數字是冰冷的,但是,王謐的心卻是熱的,這就是真實的戰場,這就是現實。 王謐沒有那么幸運,這個時代也不允許他有任何的僥幸,雖然他原本就降落在一個頂級世家,如果他躺平的話,完全可以舒舒服服的過日子,就算戰亂,南境丟失也是百十年后的事情了,和他王謐有什么關系? 他只要和劉裕搞好關系,培植他去做皇帝,到時候,再給他上個文牒,鼓吹他是真龍天子,這件事也就算是妥了。 劉裕雖然心狠手辣,但是,作為一個馬上得天下的皇帝,且已經送了那么多個前朝皇帝去死,朝野上下,只要一提到她劉裕的大名,無不悚悚然好想立刻就要斃命。 在這種背景下,只要劉裕還想做這個皇帝,并且保證他的兒子孫子繼續做皇帝,他就必須和盤踞在江南的大家族們搞好關系。 若不然,他的位子如何坐得穩? 畢竟,他的大位得來姿勢也并沒有那么端正。 只要劉裕還想要拉攏世家子弟,王謐就是最好的選擇,早有交情,且確實出身瑯琊王氏嫡系。 各種方面都是拿得出去手的。 但是,這樣的龜縮茍且戰術,根本不能解決南北分立戰亂不斷的根本問題。 既然老天爺給了王謐這樣的機會,同時又給了他可以擔當大任的能力,這種時運,不充分利用起來,可還得了? 合適嗎? 摸摸良心,這說得過去嗎? 有人被時代擁戴,有的人,卻被時代拋棄了。 建康城,太后王貞英的書信及時到來,其實早一天就已經到了,但是,雍州城下的大戰正進行到關鍵的節點,王謐只能先把那錦盒放到一邊。 建康那邊的事情,就算是再緊急,他王謐又能怎么樣呢? 想要讓他幫忙,借助北府的力量,調動大軍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情。 發生了宮變,太后王貞英被軟禁,司馬家的人要來拿他王謐的人頭了? 雖然王謐十分質疑,老司馬家的人還有沒有這樣的勇氣,但是,也不能排除,他們腦門一拍就干了! 但是,即便是他們要北上尋仇,想要除掉他王謐,沒有十天半個月也絕對無法近身。 既是如此,那還著急做什么? 等到雍州城局勢已定,各項恢復城中秩序的任務都安排了下去,王謐這才能夠安下心來,坐到桌案旁,打開了王貞英的親筆。 不得不說,這位合作伙伴,他是找對了。 作為同樣出身大世家的女子,王貞英擁有極好的個人品德,而這品德,正是她和王謐合作的基石。 這世上,一心只想著自己的人,有之,寧可不利己也要損人的人更有之,但是,像王貞英這樣正直的,能夠一板一眼履行承諾的人,就真的是少之又少。 為什么這樣說? 因為,王貞英明明是占據著十分有利的地位,至少,從當前的態勢來看,主動權還是掌握在她的手中。 只要她愿意,她可以命令王謐做她期待中的任何事,或者,如果有人以很好的條件來誘惑太后,那么,如果太后娘娘沒有那么講究,沒有那么長遠的打算,就看現在,誰讓她得利,誰就是大好人。 她就倒向誰,如果那樣的話,王謐豈不是很被動? 所幸,王貞英并不是那般短視之人,她主動向王謐發出了邀請,并且,在王謐出征之時,仍然和他保持著很規律的聯系。 書信就沒有斷過,這足以證明,王貞英合作的心是特別的真誠而堅定的。 這讓出征在外,無法控制建康城情況的王謐,內心甚慰。 司馬尚之,司馬休之兩兄弟以揚州為據點,恐作亂建康。 陛下微恙,頭有損傷,光祿寺卿劉有德已確證。 明慧一切安好,孤命人五日一診,可放心。 這…… 什么叫頭有損? 這是柱子撞了頭了? 和他親媽一樣?不想活了? 敢情,這也是家族遺傳? 連尋死都要采用同一種方法? 不對??! 那司馬德宗才幾歲?也就一歲多點,怎么可能就有了尋死的想法? 該不會是…… 王貞英在背后搞什么鬼吧! 什么阿斗的命運之類的。 本來孩子是好端端的抱著的,但是,一個不小心,手一松,這可就掉了,撲通一聲摔在地上。 碰了頭,哇哇幾聲哭鬧,這人吶,他就傻了。 原來,歷史上的司馬德宗大腦缺損,智力不正常的真相,竟是如此嗎? 什么司馬尚之,司馬休之,不過是棒槌一樣的兄弟,管他們要去進攻哪邊,瑯琊王根本就不關心。 相比這樣的宮廷內幕,那些事情根本就沒有一點的吸引力。 看到了王貞英的書信,王謐頓時就被這一條消息吸引住的視線,有意思,當真有意思。 原來,司馬德宗確實是個弱智。 轉念一想,似乎也有些說不過去,那司馬德宗,王謐是見過的,那個時候就覺得,這個孩子反正不是個聰明人。 一臉的蠢像,雖然這么說一個一兩歲的小娃娃有些不厚道,但這也是實際情況。 再加上,史書上對他的記載就更加加深了這種印象。 也就是說,司馬德宗確實是傻的,但是呢,他不是被別人弄傻的,他是天生就傻。 最搞笑的是,劉有德這個老頭子居然又摻和了進來,那天在太后的寢宮見到他的時候,王謐便判斷,這不是個等閑之輩。 瘸著腿,走起路來都一搖一晃的,居然還能努力拍馬屁,還要忙著記錄,差事做的一點不差。 這樣能屈能伸之人,放在你來,那都是個人物,妥妥的。 而劉有德居然還精通醫術,這是王謐之前不了解的,看來,在他在外征戰的時候,建康城里,太后娘娘也沒閑著。 一直在搞事。 這就可以放心了。 既然司馬德宗現在就已經顯露出了傻相,那么,對于王謐來講,這自然也是喜事一件。 王貞英之所以迫不及待的把這件事告訴他,其中的用意也是很清楚的。 司馬德宗是真的傻,未來的幾年里,你我都可以放心控制朝政了,不必擔心他會阻撓。 其實,王貞英的擔憂本來就是多余的,以王謐兵不血刃的進攻速度,哪里還等得到三五年才成事? 半年,甚至頂多幾個月,要是拿不下長安城,他王謐還北伐做什么?生產那么多火器,帶著那么多的人馬,幾乎是調動了大晉境內所有的力量,這樣大張旗鼓的討伐戰役,半途而廢怎么行? 不徹底收復失地怎么行? 王謐不只是要把中原腹地全部收復,同時,他還要快速的達到這個目標,不打一點折扣。 拖上三年五載? 王貞英等得起,王謐自己都等不起! 所以呢,司馬德宗的精神狀態其實他一點都不關心,就算是他司馬德宗聰明絕頂,一歲的娃娃還能領兵打仗,把他王謐給拉下馬嗎? 不能吧! 肯定不能吧! 只要他不能,那還擔心什么? 現在,可以把頭腦留給現實的危機了。 就是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想法的司馬家遺族,這樣的人,當然還是不少的。 大晉立國以來,司馬家作為皇族,還是繁衍生息了許多人的,到目前為止也有百年了。 只不過,人雖然多,但是能夠領兵打仗,真的擁有權力的核心人物卻不多。 第1175章 讓誰去呢? 比方說,原本作為司馬曜一母同胞的弟弟,司馬道子的地位是最為超然的。 如果他現在還在的話,那么,王謐就是能力再強,勢力再大,想要把控朝政,也并非易事。 司馬道子天然的就可以把司馬家的族人號召起來。 但是,很可惜,不管是司馬道子還是司馬曜,現在都已經人死燈滅。 更可怕的是,他們兩個也沒有長大成人的后繼者,可以繼承他們的權力和地位。 司馬曜就不說了,但凡他還能有另外一個兒子,比司馬德宗要聰明伶俐的,年齡更大的,至少能識數的,也不會讓司馬德宗這樣走路都不利索的小娃娃上。 至于司馬道子,很遺憾,他倒是已經有后代了,但是,受困于個人年齡也還不過二十歲,所以,即便是有后代,也不過是和司馬德宗差不多的歲數,不頂用??! 這件事,說到底還是要怪司馬曜本尊,論年紀,他可不算年輕了,誰讓他這么多年獨寵張貴人,而張貴人又不能生出孩子來呢? 畢竟,作為皇帝,多多開枝散葉也算是他的責任之一,要不然,你看,在你身后,就會落得這么一個下場。 什么下場呢? 自然是主少國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