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請長纓 第226節
何繼安在臨河聽到的消息,就是如此。每一位被他請出來吃飯的同行,都聲稱自己搞的那部分研發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同時又聲稱別人搞的都是垃圾,集團所表彰的那些先進,其實都是唐子風、秦仲年等人的三姑四舅,所有的成績都是吹出來的。 技術人員吐槽,當然不會局限于說什么“鄰居家的二小子他岳父”之類的梗,而是會有理有據地進行證明,何繼安多少能夠聽懂一些技術細節,對于這些熟人曝的料,自然也就會多相信幾分。 當然,這也是因為何繼安有些先入為主,他從韓偉昌的表現中推測臨機的技術不實,同時在心里也盼望臨機的技術的確是假的,所以一聽這些人提供的證據,他就信了。 如果他的頭腦能夠清醒一點,其實是能夠分辨出來的,這些人舉的例子,都是寬以律己、嚴以待人的。比如說,一個熱處理工藝搞了三個月都沒有搞出來,這聽起來是一個大問題,但認真想想,這也算不了啥呀,有些工藝研究本身就是挺難的,耗上幾個月并不奇怪。 這就像有些讀者指責寫手:你一天才更1萬字,好意思說自己是大神嗎?你看那誰誰誰,人家日更5萬…… “我的判斷是,臨機目的已經研發出了多工位機床的技術,但技術還很不成熟。如果浦汽接受了他們的產品,就會讓他們獲得一個實踐的機會,從而能夠在應用過程中完善技術。我們必須阻止這件事,堅決不能讓臨機獲得這個機會?!?/br> 在向公司總經理岡田清三匯報的時候,何繼安這樣說道。 “何君,你覺得我們該怎么做呢?”岡田清三問道。 “目前浦汽有些舉棋不定,他們是傾向于使用染野的產品的,主要的障礙就是價格問題。我了解過,浦汽這一次的投資資金有些緊張,我們的報價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范圍,所以雙方的談判一直處于僵持之中。 “現在多了臨機這樣一個變數,如果我們堅持原來的價格不變,而浦汽方面又無法克服資金方面的障礙,則他們會有一定的可能轉向臨機?!焙卫^安說。 “也就是說,你認為我們必須要降價?!?/br> “我認為有這個必要?!?/br> “但過去你說過即使我們不降價,浦汽最終也會選擇我們?!?/br> “那是過去的情況。過去浦汽沒有其他選擇,和海姆薩特相比,我們的價格是非常低廉的,他們只能接受我們。但現在,有了臨機這樣一個機會,他們就可以和我們討價還價了?!?/br> “可是,你又說臨機的技術并不成熟?!?/br> “是的,據我分析,臨機的技術的確是不成熟的,和我們的技術相比,有很大的差距?!?/br> “你認為浦汽會因為價格的原因,而選擇技術不成熟的設備嗎?” “這一點……我不確信?!?/br> 何繼安的確是有些吃不準。如果他得到的信息是臨機擁有較為成熟的技術,他會很堅定地建議染野降價,消除臨機所擁有的價格優勢,再用自己的技術優勢來贏得訂單。 但現在,他相信臨機的技術是不夠成熟的,甚至于韓偉昌也對自己的技術缺乏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染野即使不降價,也有可能贏得訂單,那么他又有什么理由說服岡田清三必須降價呢? 韓偉昌讓人傳播的謠言,何繼安已經聽說了。染野銷售部的副部長一直覬覦何繼安的位置,平日里無風都能掀起三尺浪,聽到這種傳言之后,豈有不到岡田清三面前去歪嘴的道理。 岡田清三不是會輕信謠言的人,但謠言這種東西的可惡之處,就在于你明明不相信,還是多少會受到一些暗示。如果何繼安能夠拿出強有力的證據,說明降價的必要性,岡田清三倒也會采納,現在何繼安說出來的理由明顯是帶著許多自由心證的,再結合有關浦汽給回扣的傳言,岡田清三就不能不斟酌一二了。 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是岡田清三和何繼安都知道的,那就是染野的日本總部給中國公司提出了業績要求。如果浦汽的這個項目因為降價而減少了利潤,那么中國公司就很難完成總部的要求了,而這又是涉及到岡田清三位置的事情。 分公司的產品降價是需要向總部請示的,要請示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如果理由不充分,總部非但不會同意分公司的要求,還會給分公司記一筆黑賬,影響到對分公司的業績評價。 相比之下,不降價的選擇就輕松得多。反正是已經確定好的價格,自己不橫生枝節,總部也不會關心。至于因此而丟掉了一個訂單,總部也不會知道,畢竟銷售這種事情是有很多偶然性的,一個訂單沒拿下來能算什么事呢? 再說了,萬一照著原價就拿下來了呢? 這種想法,很日本。 “要不,我再探探浦汽那邊的口風吧?!?/br> 何繼安屈服了,身處這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日企文化氛圍,不多事才是正道。盡管他愛染野,他怕染野完了,但染野愛他嗎? “何君,不要總是想用價格戰來戰勝對手,這是你們中國人的習慣。我們日本企業都是靠實力來說話的。正是因為信仰實力說話的原則,我們日本才能成為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的國家?!睂锴迦谅叵蚝卫^安說。 我信了你的大頭鬼! 何繼安在心里罵道。 日本當年是如何起家的,何繼安可是很清楚的。日本汽車剛剛打入美國市場的時候,就是以廉價作為賣點。美國人并不是因為喜歡鐵皮薄得像易拉罐一般的汽車而選擇了日本貨,實在是因為日本車的價格低到讓人覺得無所謂,這才贏得了市場。 至于說什么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的國家,有種你跟你的美國爸爸說說,看他會不會抽你的耳光。還有,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瑞典、瑞士,你把這些歐洲老牌工業國家擱哪去了?人家的技術底蘊之深厚,是你個小日本國能比的嗎? 這種話,何繼安也就是在心里嘀咕嘀咕,哪敢當著岡田清三的面說出來。他點頭如雞啄米一般,答應道: “總經理說得很對,我的確是要改變一下老觀念,多考慮考慮用實力說話。不過,有些中國企業還是挺在乎價格的,有時候我們也要遷就一下他們的想法。浦汽這邊,我會保持接觸,隨時了解他們的想法?!?/br> “這是你們銷售部該考慮的事情?!睂锴迦f,“浦汽這個項目,對于我們染野中國來說,至關重要,你們無論如何也要拿下這個訂單,否則我們今年的業績就無法保證了?!?/br> “呃……,好吧,我會盡力的!” 何繼安欲哭無淚,一方面不答應降價,一方面又說無論如何也要拿下訂單,真以為劉智峰是我的親兒子???啊不,真以為我是劉智峰的親兒子??? 可是,他也知道這是岡田清三的習慣,那就是成績歸我,背鍋你來,這些年里他替岡田清三背的鍋夠煮一只鯤了…… “拜托了,何君!”岡田清三象征性地向何繼安點了點頭,示意對方可以滾蛋了。 “應該的,應該的?!?/br> 何繼安點著頭,圓潤地離開了。 第468章 莫靜榮的最后通牒 何繼安和韓偉昌輪番地對劉智峰發起了營銷攻勢,但讓劉智峰感到郁悶的是,雙方都堅決地拒絕了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降價的要求,而這恰恰是劉智峰最想辦到的事情。 何繼安的理由是染野的產品價格是全球統一的,不可能為了浦汽一家而破壞價格的統一性。他還聲稱,染野的產品是成熟的,技術可靠,價格也極其良心,沒有任何理由去與那些技術不成熟的菜鳥打價格戰。 韓偉昌則表示,臨機的產品價格只相當于染野的一半,已經是微利了,再降價于理不合,臨機也沒有更多的利潤空間可供擠壓。一半的價格優勢,已經足以讓浦汽做出決策了,浦汽要求臨機繼續降價,純粹就是耍牛虻的行為。 至于說臨機的產品質量,當然是完全沒問題的了,我老韓可以拿我的聲譽做保證。 順便說一下,這也是讓劉智峰覺得最不踏實的地方:韓偉昌的聲譽…… 與此同時,徐茂的技術部也完成了對臨機多工位機床的技術審核,認定臨機已經具備了生產多工位機床的能力,臨機的多工位機床在性能和質量方面略遜于染野,但差別不大。 憑心而論,徐茂其實是存著要給臨機找找茬的心態來做這項審核的,無奈臨機產品沒有什么明顯的硬傷,一些不足之處充其量也就算是瑕疵,并不影響使用。 在技術部內部討論的時候,曾有人揣測上意,提出是不是應當把臨機產品的問題夸大一些,以便集團做決策的時候可以有所傾向性。結果一位名叫董霄的女工程師站出來表示反對,說大家都是做技術的,應當尊重科學,不能違背自己的學術良知。她還表示,如果技術部最終做出的結論罔顧事實,指鹿為馬,她會向集團領導舉報,甚至不惜向國資委的相關部門舉報。 徐茂知道,董霄敢于提出反對意見的原因,一是她原本的確就是一位比較公正的技術人員,二則是她讀博士時期的室友肖文珺正是臨機總經理唐子風的夫人,她本人可以算是臨機集團埋伏在浦汽技術部的一位線人。 徐茂知道董霄與臨機集團有瓜葛,卻無法以這個理由處分董霄或者把董霄調離目前的崗位。臨機是浦汽重要的設備供應商,兩家企業又都在國資委旗下,屬于兄弟單位,誰聽說過與兄弟單位的領導認識就是罪過的? 有董霄這樣一個二五仔存在,徐茂想巧立名目地黑臨機的技術也辦不到,只能是拿著一份基本客觀的審核報告,去向莫靜榮匯報了。 “也就是說,臨機的設備是可以用的?” 莫靜榮只看了摘要部分,便放下報告,向徐茂問道。 “如果臨機提供的材料是真實的,那么的確是如此?!毙烀斏鞯鼗卮鸬?。 “臨機提供的技術應當是可靠的?!眲⒅欠逭f道,“臨機又不是那種撈一把就走的鄉鎮企業,怎么可能會向我們提供虛假的技術資料?如果最終我們證明他們提供的資料不實,完全可以向國資委投訴的。唐子風還很年輕,前途無量,他會拿自己的帽子來搞這種把戲嗎?” “染野那邊,價格上就沒有一點松動嗎?”莫靜榮又問道。 劉智峰搖搖頭:“沒有。我和何繼安又談了好幾次,他跟我說,他們的日方經理堅決不同意降價,他也是無可奈何?!?/br> “你沒有說如果他們不降價,我們就要考慮選擇臨機了?”莫靜榮問。 劉智峰說:“我已經說過了,臨機那邊的報價,我也給他看過了。聽說何繼安私底下還接觸過韓偉昌,具體談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但我猜想,何繼安是應當知道臨機這件事的,可就是咬住了牙,不肯讓步?!?/br> “哼,染野還真的以為我們離了他們就造不出車了?”莫靜榮恨恨地說道。 “莫總,染野的技術還是更可靠的?!毙烀s緊勸道,聽莫靜榮的意思,好像是要改主意了,這讓徐茂有些方。 天地良心,徐茂反對采用臨機的設備,沒有一點私心在內。他只是打心眼里就不相信國產設備,覺得還是進口設備用起來更踏實。 這些年,浦汽采購了不少國產機床,在使用中也沒出什么大問題。但在徐茂看來,這只是因為這些機床都比較簡單,屬于中低端機床,國外機床企業不屑于做,所以選擇國產機床也無妨。 多工位專用機床可不是一臺簡單的加工中心,而是十幾臺、幾十臺機床的組合,是技術含量很高的設備。這樣的設備,讓國內企業來提供,徐茂真的缺乏信心。他是技術部長,是要對未來生產的汽車負責的,如果生產線上一水地都是國產設備,徐茂總覺得自己是走在鋼絲繩上,戰戰兢兢。 “我也希望采用染野的設備,但現在這個情況,你讓我怎么和集團辦公會匯報?”莫靜榮滿臉無奈地問道。 “臨機提出的技術方案,看起來是可行的。但也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臨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過多工位機床成熟應用的案例。集團在選用主要設備方面,有過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設備供應商必須有過成熟應用的經歷,否則是不予考慮的。莫總,用這個理由向集團辦公會匯報,是不是可以呢?”徐茂建議道。 “臨機的多工位機床是有成功應用經歷的?!眲⒅欠逭f,“老徐,你是親自到漁源的大河無人機公司去考察過的。大河無人機公司的生產線,就是由臨機建立的,其中包括了多種型號的多工位機床,有一些機床的工作模式和咱們所需要的機床基本一致?!?/br> “大河無人機,使用的多數都是鋁合金構件,而咱們的汽車使用的是碳素鋼,這能是一回事嗎?”徐茂反駁道。 劉智峰說:“這個問題,臨機方面也回答過,他們說多工位機床設計的難點主要是在刀具的配合上,在這方面,加工鋁合金構件的機床和加工碳素鋼的機床,并沒有明顯的區別?!?/br> 徐茂道:“沒有明顯的區別,那也是有區別。再說,臨機自己的解釋,咱們也不能完全采信吧?我記得何繼安就說過,加工的材質不同,刀具的振動強度就完全不同,這會影響到刀具間的配合關系。這就像咱們造車一樣,汽車開100碼和開200碼,對結構的要求能是一回事嗎?” “……”劉智峰沒詞了。 術業有專攻,汽車企業對機床的確不精通,機床設計中有哪些門道,連徐茂都說不上來,更別提劉智峰這個只開過機床的采購部長。劉智峰明白徐茂是在強詞奪理,但莫靜榮是站在徐茂一邊的,劉智峰又有什么辦法? “要不,老劉,你去給何繼安下一個最后通牒,告訴他如果染野堅持不降價,我們就要選擇臨機的機床了。你把技術部的這份審核報告也拿給何繼安看一眼,讓他知道我們不是說著玩的?!蹦o榮最后這樣說。 “好吧……”劉智峰很勉強地答道,接著又多問了一句:“莫總,如果他們還是不降價,咱們真的打算用臨機的機床嗎?” “這件事……,你和何繼安談過再說吧?!蹦o榮含糊地答道。 即便是看到浦汽技術部的審核報告,何繼安還是有些將信將疑。浦汽技術部也是浦汽的部門,劉智峰為了壓染野的價格,聯手技術部來出具一份假報告,也是完全可能的。不過,考慮到國企內部的機制,何繼安對這份報告的真實性又有幾分相信,口風終于有所松動,答應會再向公司請示一下,爭取能夠給浦汽降價幾個百分點。 “文珺,唐總,你們可別掉以輕心,徐茂和莫靜榮是一心想用染野的設備的,只是卡在價格上,一時無法決斷。如果染野真的降價了,你們可就沒戲了?!?/br> 在浦江的一家麥當勞里,二五仔董霄笑嘻嘻地對唐子風和肖文珺說道。兩個三歲多的孩子坐在他們旁邊,興高采烈地啃著炸雞翅,其中一個是唐彥奇,另一個則是董霄的孩子。唐子風和肖文珺這次是帶著孩子到浦江來玩的,好吧,至少對外的名目是這樣。 “這些人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各項技術指標明明白白地寫在那里,他們也到大河無人機工廠去看過我們的設備,最后還是寧可多花錢也要買染野的設備,他們對國產設備就這么沒信心?”肖文珺一邊撿起唐彥奇掉下的一塊雞rou塞進自己嘴里,一邊憤憤地說道。 “有這種想法的人,可不止是徐茂、莫靜榮他們,我們技術部很多老人都是這種想法?!倍稣f道,“相比之下,我們這些新進公司的人對國貨的信心更足一些,畢竟,我知道臨機的多工位機床是珺珺設計出來的?,B珺的水平,可絲毫也不比國外的那些工程師差呢?!?/br> “沒辦法,主要是我們過去太弱了,老一代人腦子里形成的印象,真不是三兩天就能夠扭轉過來的?!碧谱语L嘆道。 第469章 唐子風的秘密武器 關于國內企業不信任國產設備的問題,唐子風曾經和秦仲年探討過。秦仲年表示,即便是他自己,在內心也是更信任進口設備,而對國產設備存著幾分疑慮的。 秦仲年有這種想法并不奇怪,在他這代人成長以及參加工作的那段時間里,國貨的品質的確是存在一些問題的。 以家電來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東芝、日立等國外品牌幾乎就是高品質的象征,而國產家電非但外觀上不如進口家電時尚,質量上更是差出一大截。 那個年代里,買一臺國產家電,在幾年內出故障返修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皩嵭腥边@樣的承諾,對于后世的國人來說基本是無所謂的,但在當年卻非常重要。消費者要認真地研究包換、包修的期限,因為見過太多產品質量低劣而又退換無門的例子了。 工業設備方面,情況就更明顯。國產機床和進口機床,幾乎就是兩個位面上的東西。cao作國產機床,你要同時變成一位機床維修工,因為各種各樣讓人哭笑不得的小故障會隨時發生,如果自己不會解決,凈等著機修工來幫助解決,你這一天就別指望干活了。 據一些老工人說,早期的國產數控機床,用起來比普通機床還累,故障多到讓佛系的老師傅都忍不住罵娘。 可以這樣說,對于秦仲年這代人來說,歧視國產設備并不是什么崇洋媚外心理作祟,純粹就是年輕時候留下的心理陰影。 相比而言,到了唐子風、肖文珺、董霄他們這一代,對國貨的信心就充足得多了。從上世紀末到21世紀初,國產家電全面發力,質量大幅度提高,性能不劣于洋貨,功能上還能推陳出新,比洋貨更為親民,再加上低廉的價格,很快就把洋貨從主流家電市場上擠出去了。 工業裝備的品質也大有改善,國產機床的無故障工作時間大為提高,與進口機床相比也并不遜色,所以年輕一代的洋貨情結也就沒有那么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