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請長纓 第225節
工廠里的機加工要求是很穩定的,左右不過就是車一根軸,或者銑兩個花鍵,常規機床再創新還能新到哪去? 過去中國的機床企業工藝水平差,生產的機床精度低、質量差,如染野這類外資機床企業的產品即便價格比國產機床高得多,用戶捏著鼻子也得認了。這些年,國內機床企業的工藝水平不斷上升,機床的性能與質量與外資或者進口機床差異已經不那么明顯了,這時候大家比拼的就是價格了。 日本產品最初就是以價格優勢打敗歐美進而成就了“日本制造”的盛名。但當亞洲四小龍崛起之后,日本產品的價格優勢就受到了挑戰。再到中國開始發力,日本產品在用戶心目中終于也變成他們自己最討厭的樣子,與過去的歐美產品一樣,以價格虛高而著稱。 何繼安有在國企工作多年的經驗,他對染野中國公司的成本構成進行認真研究之后,悲哀地發現如果要打價格戰,染野無論如何也不是臨機這類中國企業的對手。 日元升值之后,日本本土的用工成本大為提高,而這些成本是要由中國公司來幫助分攤的。染野中國公司有十幾個從日本派來的高管和普通員工,他們的工資水平十倍于何繼安等中國雇員的工資,而他們干的活卻少得可憐,完全就是一群寄生蟲。 除了用工成本,日企的日常管理成本也同樣離譜。為了維持日資企業的高端形象,染野公司規定員工出差必須住五星級酒店,你想找個快捷酒店住幾宿,幫公司省點差旅費,換來的絕對不是日本主管的表揚,而是一通斥責。 中國的各種媒體都對日本人的嚴謹贊不絕口,而身處日企的何繼安卻知道,日本人的工作作風與其說是嚴謹,不如說是刻板,是在一本正經地糊弄。日企里有各種各樣的規章,辦一件事要走無數的流程,而每一個流程上的員工并不在乎這件事是好是壞,只看它是否符合規定。 說得更明確一點,大家對待本職工作的態度就是把自己的責任撇得干干凈凈的,一旦出了事,上峰無法追究到自己頭上,這就行了。有很多事情,明明是有利于公司業務發展的,但因為其中有個別細節不符合過去的規定,辦事人員就會卡著不放,為此而損失掉的商機不勝其數。 何繼安不愛染野,但他卻很擔心染野會完蛋。作為一家跨國企業的染野,當然是不那么容易完蛋的,但何繼安是受雇于染野中國公司的,這只是染野的一家分公司,如果它無法在中國市場上為染野創造利潤,染野總部遲早是會考慮撤銷這家分公司的。 何繼安已經是過了五十歲的人了,重新擇業對于他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他所希望的,就是染野中國公司能夠多存在幾年,最好能夠一直拖到他退休之后再倒閉,那時候他就沒啥牽掛了。 日本人的刻板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何繼安不犯錯誤的情況下,染野中國公司輕易是不會解雇他的。所以,在何繼安看來,他自己的命運是和染野綁在一起的,別人可以糊弄,他不能糊弄,他必須想方設法地為染野續命。 他是染野中國公司唯一的忠誠員工。 反觀一臉壞笑坐在何繼安對面的韓偉昌,那心情卻是如臉色一樣燦爛。臨機的業務蒸蒸日上,韓偉昌相當于坐在一艘乘風破浪的大船上,極目四望,海闊天空,沒有任何的憂慮。 這一次到浦汽推銷多工位機床,韓偉昌知道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染野。他很想戰勝染野,但同時也沒有什么思想負擔,勝自可喜,敗亦無憂。如果這一次敗了,說明臨機還有技不如人之處,大不了接著砸錢搞研發就是了,時間是在臨機一邊的。 反之,如果臨機贏了,那么就意味著市場天平永遠地向臨機這邊傾斜過來了。以往的經驗都表明,中國企業一旦在某個市場上打開了缺口,后續的發展就是不可遏制的。中國企業有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把一個產品做成白菜價,哪家國外企業能夠擋得住這樣的競爭。 韓偉昌聽到何繼安的邀請時,便毫不猶豫地接受,正是源于這樣一種勝利者的心態。他今天來赴約,就是為了看何繼安的難堪,為了在何繼安面前炫耀自己的成功。 “老韓,你就別看兄弟我的笑話了。實不相瞞,兄弟我現在已經被你們逼得走投無路了,我今天約你老韓,就是想請你看在往日的交情份上,拉兄弟一把?!?/br> 何繼安繼續賣慘,一副落魄潦倒的樣子。 “何總這是什么話?你是國際大牌公司的銷售部長,我就是一個小小的國企職工,我還想著啥時候我們臨機不行了,能夠投奔到你何總名下去當個推銷員呢,你怎么反過來讓我拉你一把?”韓偉昌嘴不饒人地說。 “老韓,咱們也別繞彎子了。浦汽那邊聯系我了,說他們看中了你們搞的多工位機床,不想要我們的產品了,是不是有這么回事?”何繼安結束口水話,進入了正題。 韓偉昌得意地點著頭,說道:“沒錯啊,我們的多工位機床,質量又好,價格又便宜,而且售后服務也強,莫靜榮除非腦袋被驢踢了,否則憑什么要你們染野的產品?” “你們啥時候搞的多工位機床,我怎么沒聽說過?” “我們搞多工位機床,啥時候需要向何總請示了?我告訴你吧,早在十年前,我們就已經在搞了,這前前后后,投了20多個億呢。老何,你也是在國企呆過的,你應該知道,20多個億投進去,會是什么樣子,別說幾臺汽車機床,就算是造航母的機床,我們也能弄出來了?!?/br> “投了20多個億,你吹牛吧?” “我吹什么牛了?你是不了解我們唐總,那是多大氣魄的人啊。別的企業,像你們常寧那種,都是鼠目寸光,就知道盯著眼前那仨瓜倆棗的。我們唐總盯著的是國際市場。他說了,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全世界排名第一的機床企業。20多個億算什么,以后我們還要投100億、1000億呢?!?/br> “有些東西,不是光投錢就夠的吧?染野當年開發多工位機床,前后花了20多年時間,很多技術都是在生產過程中反復檢驗,不斷修正的。你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賣出過一臺多工位機床吧?你們怎么就敢保證你們的機床沒有問題?” “誰說我們沒有賣出過一臺多工位機床?現在最火的大河無人機,你聽說過沒有。他們的四條生產線都是我們建的,一水的長纓牌多工位機床。大河無人機的價格從1萬多一口氣降到2000多,靠的就是我們提供的機床?!?/br> “是嗎?……就算是這樣,這是無人機啊,汽車機床這方面,你們有過成功應用嗎?” “馬上就有了,楓美這條生產線,鐵定是我們的?!?/br> 第466章 何繼安不會那么容易上當的 “你就這么肯定?我怎么覺得,劉智峰好像還在貨比三家???” “劉智峰就是個過路財神,他說的話能算嗎?我們唐總已經找過浦汽的老總了,浦汽集團已經定了調子,要用我們的設備。老何,我跟你說,你還是趕緊買機票回去吧,這邊的事情,沒戲了?!?/br> “我聽劉智峰說,浦汽這邊看中的,也就是你們的產品價格便宜,但論性能和質量,你們的產品還差得遠。你說浦汽集團已經定了調子,不會是你昨天晚上夢見的吧?” “我們的產品性能和質量怎么就差得遠了?劉智峰也就是個采購部長,他懂個屁的性能和質量,他說的話你也信?” “你老韓是工藝科長出身吧?你倒是說說,你們的機床無障礙工作時間有多長?” “8000小時?!?/br> “你就吹吧,我們染野才敢說到6000小時,你們就敢吹8000小時,當我是外行?” “我說是8000小時,就是8000小時,不信我可以跟你打賭?!?/br> “鏜孔精度呢?” “500毫米偏差不超過3微米?!?/br> “換刀節拍……” “……” 兩個人很快就杠上了。這倆人都是搞工藝出身,雖然后來都轉行干了銷售,說起工藝方面的概念還是非常熟悉。何繼安約韓偉昌出來,原本就是為了刺探臨機的真實技術實力,他知道韓偉昌有好吹牛的習慣,于是便先采取一套先捧后貶的策略,激著韓偉昌曝料,以便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何繼安當然不會愚蠢到認為韓偉昌會毫無心機地把自己的底牌都報出來,韓偉昌如果真的這么蠢,唐子風也不可能把他安排在銷售公司總經理這個位置上。 何繼安事先對韓偉昌的表現有幾個估計: 如果韓偉昌一味低調,聲稱臨機的產品不行,那么更大的可能性就是扮豬吃虎,目的在于麻痹何繼安,讓他在與浦汽的談判中寸土不讓,給臨機留出機會。 如果韓偉昌把自己的產品吹得天花亂墜,則說明臨機的產品實際上存在著缺陷,韓偉昌是想嚇唬何繼安,達到不戰而勝的效果。 在這個過程中,何繼安又要再分析韓偉昌的低調或者高調中間有多少真實的成分,以免韓偉昌猜出他的用意,反其道而行。 這其中的分寸拿捏,是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老狐貍之間斗法,本就是虛虛實實,爾虞我詐,哪有什么定式可言。 一頓飯吃得風起云涌,最后何繼安買了單,這當然是一開始就說好的。但韓偉昌吃干抹凈便揚長而去,一副心安理得的模樣,連句象征性的感謝都沒說,這又讓何繼安心里很是不爽。 特么的,這個王八蛋憑什么就覺得吃我的、喝我的是理所應當的? 看著韓偉昌的背影消失在霓虹燈下,何繼安憤憤然地想到。 隨后,他就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收起來了,一邊緩步向地鐵站走去,一邊在心里像反芻一樣地琢磨與韓偉昌會談中獲得的信息。 這老東西吹牛了,他說的那些技術指標,虛多實少,沒幾個是真的。 這倒不是說臨機不可能研制出達到這些性能指標的機床,而是如果臨機真的做到了這些,韓偉昌壓根就沒必要和自己磨牙。以這樣的性能指標,加上只相當于染野一半的價格,臨機沒理由拿不下浦汽的這個訂單。 在這種情況下,韓偉昌很大可能是不會來赴約,直接無視自己的存在就行了?;蛘呒幢闶莵砀凹s,也會極盡低調,享受一下裝叉打臉的快感。 韓偉昌把牛皮吹得很大,也裝出了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但這恰恰反映出了他內心的虛弱,他是在用這樣的方法掩飾失敗。 那么,韓偉昌有沒有可能是故意給自己這種錯覺呢?這就涉及到韓偉昌所表現出來的分寸了。韓偉昌的表演有些過頭了,這就叫過猶不及。在一個知根知底的老熟人面前,韓偉昌如此表現,就說明他壓根不在乎自己演砸了,因為他已經沒有了演戲的熱情,這是一種失敗者才有的情緒。 別問我為什么這么懂這種情緒…… 如果是這樣,那么染野的策略應當是什么呢? 另一頭,韓偉昌已經走到了浦江邊,看看左右無人,他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在話筒里等待音響起的時候,他已經把剛才那副驕橫不可一世的表情切換成了十二分的謙恭。 “喂,唐總嗎,我已經和何繼安吃過飯了?!表n偉昌說道。 “呵呵,怎么樣,何繼安點了幾個菜招待你?”電話那頭的唐子風樂呵呵地調侃道。 “那小子可摳了,只點了三個菜,還都是最便宜的,然后還假惺惺地問我要不要再加幾個。我可沒客氣,說這點菜夠誰塞牙縫的,讓服務員又上了三個菜,全是最貴的海鮮。唐總,我跟你說,你是沒在現場看到,何繼安聽到我加的菜,那臉黑得,就像是剛從煤窯里鉆出來的那樣?!表n偉昌哈哈笑著說。 其實這個橋段是他編出來的,他知道唐子風喜歡聽這樣的段子,也就投其所好了,反正唐子風也不可能找何繼安去對質。 唐子風又豈是容易受騙的人,何繼安請韓偉昌吃飯,用的也是染野的公款,怎么可能在乎菜貴不貴的問題。不過,韓偉昌的這點小心思,唐子風也不會去揭穿,畢竟對方是為了迎合自己的惡趣味,算是拍領導馬屁,領導在這個時候撂橛子就沒意思了。 咦,自己怎么會有這樣的惡趣味呢? 自己難道不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五好青年嗎? “唐總,讓你猜著了,何繼安的確是來探我的口風的??雌饋?,染野對于和咱們的競爭,也是很不踏實呢?!?/br> 說完笑話,韓偉昌開始說正事了。扯淡要適可而止,不會扯淡的下屬不招上司待見,但如果一個下屬扯起淡來沒完沒了,上司會更討厭他的。 “你是如何做的?”唐子風問。 “一切都照著你的吩咐,往死里吹,目的就是讓何繼安覺得咱們一無是處,對染野完全構不成威脅?!表n偉昌說道。 原來,早在接到何繼安的申請時,韓偉昌就已經向唐子風做了匯報,請示自己該不該去赴宴,如果去,又該如何表現。 在電話里,唐子風向韓偉昌通報了一個消息,那就是據他在浦汽的內線透露,浦汽方面更傾向于選擇染野的設備,只是在價格上難以承受。浦汽目前的策略是強迫臨機降價,再用臨機的價格來要挾染野,迫使染野降價,最終降到浦汽能夠接受的水平上。 鑒于此,臨機要做的就是一方面頂住浦汽的降價要求,另一方面給染野制造一種錯覺,覺得臨機對染野不構成威脅,染野沒有降價競爭的必要。 至于如何能夠讓染野形成這樣的印象,唐子風只是做了一些原則性的指導,具體的做法,還是得韓偉昌自己去做編劇和導演。 韓偉昌認真分析了何繼安的心理,覺得如果自己示之以弱,何繼安是不會相信的。反之,如果自己在何繼安面前吹牛,何繼安也會覺得自己是在反其道而行,不相信自己的做作。最后,他決定采用一種尬吹的方式,讓何繼安摸不清他的路數,最終做出錯誤的判斷。 “何繼安不會那么容易上當的,估計下一步他會到臨河來,找其他人探聽咱們的虛實?!碧谱语L分析道。 “肯定的?!表n偉昌說,“這老小子一貫都很狡猾,而且被我收拾了幾回以后,也長了教訓,對我不會那么輕信了。他肯定會到臨河去找人了解情況。唐總,集團這邊要給有關部門下封口令,禁止知情人泄露咱們的真實技術水平?!?/br> “這種事,靠封口令是封不住的?!碧谱语L說,“如果咱們下了封口令,何繼安了解到這個情況,就更知道咱們的底牌了。我的考慮是,他要打聽,就讓他打聽去,咱們給他提供幾十個不同版本的消息,先把他繞暈了再說?!?/br> “對對,唐總這個辦法好?!表n偉昌連聲附和,“何繼安在行業里的朋友還是挺多的,咱們也不可能把大家的嘴都封上。干脆咱們來個不設防,真真假假的消息都透露給他,讓這老東西自己分析去?!?/br> “光這樣還不夠。老韓,你利用一下自己的渠道,編一套說法,就說浦汽想壓供應商的價格,許下了高額的回扣。哪家供應商的銷售員答應把價格降下來,浦汽就會根據降價的幅度給銷售員回扣。 “這個消息,你要想辦法讓染野銷售部的人聽到。何繼安當著銷售部長,我就不信沒有人眼紅他的位置。到時候有人把這件事捅到染野中國公司的領導層去,何繼安跳進黃河也洗不清?!?/br> 唐子風陰惻惻地說道。 “這也太狠了吧?” 隔著無線電波,唐子風都能聽出韓偉昌笑得很開心。不過,他看不到韓偉昌內心的嘀咕: 論陰險,我老韓是真不如這個小年輕??!唉,幸好我是唐總的下屬而不是他的對手…… 第467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 正如唐子風與韓偉昌判斷的那樣,何繼安并沒有簡單地根據自己與韓偉昌吃一頓飯得到的信息就斷定臨機的產品有競爭力或者沒有競爭力。他悄悄來到臨河,約見了幾位自己過去認識的臨機集團的工程師,向他們打聽臨機開發多工位機床的事情。 多工位機床是臨機過去一年中最重要的研發項目,但也并非所有的工程師都參與了這個項目。有些工程師雖然參與了這個項目,但只是負責其中某一個技術細節,對于集團最終掌握了什么樣的技術,了解也不深。 搞技術的人,多少都有點互相看不起。搞結構的,覺得搞材料的人太爛,拿不出符合自己要求的材料;搞材料的,說搞工藝的人無能,實現不了自己的設計;至于說搞工藝的,當然就是抱怨搞結構的人沒實踐經驗,設計出這么奇葩的東西,不是存心和工藝工程師為難嗎? 唐子風是個慣長于搞陰謀詭計的人,早在一年前就暗地里安排人在集團里傳播各種假消息,說多工位機床這東西就是一個領導項目,華而不實,又說材料不過關,設計全是紕漏,機床只有外面的殼子是臨機造的,里面的東西都是進口的…… 唐子風這樣做的目的很多,總體來說就是一句話:悶聲發大財。 說自己技術差,受制于人,未來要向經委、國資委、科委之類的單位伸手要錢就有理由了。說自己水平低,能夠迷惑國外同行,避免他們向自己封鎖技術,或者采取降價手段把自己的產品扼殺于搖籃之中。詆毀各項技術,還能夠激發技術人員的上進心,讓他們把工作做得精益求精。 如此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唐子風為什么不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