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請長纓 第185節
臨機集團旗下倒是有一所技校,這是由原來的臨一機技校和滕機技校合并而成的,主要承擔職工培訓的職能,相當于把工廠里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轉變為現代教育方式。技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工業生產知識,了解各種生產規范,進車間就能夠上手干活。但是,要讓這些學生來設計機床,可就沒戲了,人家原本也不是干這個的。 唐子風向肖文珺說起此事,肖文珺告訴他,時下有一種很流行的方式,就是企業與高校聯合辦學,有的是贊助某個學院,有的則是另外建立獨立學院,按照企業的需求進行人才培養。 這種方式,對于企業和學校雙方都是有好處的。從企業方面來說,能夠得到按自己要求培養出來的人才,相當于在學校里就對未來的員工進行了職業培訓。從學校來說,則是增加了創收機會,以及擴大了自身規模。 要知道,學校進行評比的時候,這些獨立學院的學生也是可以算人頭的。人頭多了,學校的分值就高了,后續的各種好處都會接踵而來。 獨立學院這種模式,唐子風在后世是聽說過的,只是沒想到自己居然還能實際cao作一番。他當即請肖文珺去給清華機械系的系主任帶個話,問對方是否有意與自己合辦一個獨立學院,還牛烘烘地表示,錢不是問題。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肖文珺一臉嫌棄地打斷了。肖文珺告訴他,這種與企業合辦獨立學院的事情,像清北這種頂級高校是不屑于去做的。好吧,其實人家只是覺得臨機集團規模不夠大,牌子不夠響,如果換成ge、西門子之類的企業來提出這樣的要約,那就是另一碼事了。 人家才不是因為ge、西門子身上有“洋”味呢! 知道自己高攀不上清北,唐子風便把目光投向了地方院校,首當其沖的當然就是東葉省的最高學府東葉大學。 東葉省原本有東葉大學和東葉工學院,后來工學院改名為工業大學,再后來就被并入了東葉大學,這也是許多省區的常規cao作了。國際和國內的各種大學排名,基本上都是看總量數據的,比如一年發多少篇論文,一年拿到多少課題經費。把兩所大學合并起來,這些成果就能夠算在一起,從而提高大學排名的位次。 唐子風想合作的單位,正是原東葉工業大學的機械系,現在則是東葉大學的機械與自動化系。臨一機有不少工程師都是這個系畢業的,對于它的實力還是比較認可的。 唐子風親自上門,去與東大機械系系主任孫凡卓談了一次。孫凡卓聞言大喜,馬上領著唐子風去見了分管教學的副校長范文平。范文平對于唐子風的提議也很感興趣,兩家一拍即合,很快就開始了可行性研究,具體到辦學場地、經費來源、招生就業等各個環節。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是正確的。唐子風覺得一團亂麻的辦學事宜,在東葉大學的專業人員面前,顯得十分簡單。 你不是自稱能夠提供場地嗎?你們集團不是有充足的實驗條件和實習機會嗎?你們不是說可以分擔一部分經費嗎? 那就招生唄。 樹起招生旗,何愁沒有想上學的? 至于說學生招進來怎么辦,往宿舍里一扔,貼張課表,告訴他們啥時候去哪上課,不就完了?至于說什么任課教師、輔導員、教務、宿管等等,我們這都是現成的。 相比教學環節,學校里更關心的是學生的就業問題。全國各高校廣泛擴招的結果,就是大學生就業日益成為一個大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東葉大學是不敢隨便招生的。 20年前,大學生在社會上絕對是香餑餑,一個單位上能夠分配到一兩名大學生,那簡直就是撿到了寶貝。后世揭密的很多重大軍工裝備研究歷史中,都有某某人剛從大學畢業就被委以重任的佳話。這不是因為當年的領導有多大魄力,實在是那時候的人才太缺乏了。 看一組數據:198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47.5萬人,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447.3萬人,20年時間增長了10倍。再加上歷年畢業生的積累,現在誰還會把一個大學生當一回事?哪個單位進人的時候不是在幾千份簡歷里挑挑揀揀? 畢業即失業,在這個年代里可真不只是一句玩笑話。 一邊是大學生就業難,另一邊是各高校還有擴招的沖動,教育部的做法也很公平,那就是看你的畢業生就業率。能解決就業問題,你就招。解決不了就業問題,你就免開尊口。 到了學校內部,這個政策就被推到了各個系。你這個系的學生就業情況好,就給你加招生名額。你的就業情況差,對不起,明年要扣掉幾個名額,轉給那些就業好的系。 學生名額代表的是一個系在學校的地位,以及老師的待遇。學生數少了,你就開不了這么多課,有些老師的工作量就會不足。工作量不足就會扣獎金,影響職稱晉升,這簡直就是要了老師們的親命了。 于是,各個系的領導都絞盡腦汁,把專業的名字改得好聽一點,去掉那些對找工作沒幫助的課程,把時下社會上最流行的概念都弄進來,哪怕一時無法變成課程,至少也要開幾個講座。 順便說一句,有些家長去高招咨詢會打聽哪個專業好分配,其實是多此一舉。學校開設的專業都是好分配的,不好分配的專業早就被校長們掐死了。 好吧,其實還有些家長擔心清北人師的學生不好分配,這是擔心皇帝的金扁擔容易生銹嗎? 臨機集團想和東葉大學合建一個獨立學院,校方最關注的就是就業問題了。獨立學院的就業也是要算在學校就業率里的,別拖了學校的后腿。 對學校而言最麻煩的問題,對于企業來說卻是最簡單的,這就是合作的意義了。 唐子風告訴范文平和孫凡卓,獨立學院畢業的學生,臨機集團負責兜底。也就是說,這些學生畢業后如果找不著工作,臨機集團會全額接收。當然了,前提是學生在學校里的表現是合格的,最起碼數學四不能掛科吧? 有了唐子風這個承諾,東葉大學方面還有什么猶豫的,立馬就組織了一個精干的班子,開始寫計劃書,編制培養方案,先報省教育廳,然后報教育部,現在就等著教育部批復了。 正如范文平對唐子風說的那樣,由于前段時間許昭堅等一干前輩的呼吁,教育部對于這種面向工農業實踐部門的專業是持鼓勵態度的,加之在東大提交的方案中重點指出了畢業生就業將由企業全部兜底這一條,教育部批準這個獨立學院的設置,基本是沒有懸念的。 “現在的問題是,唐總覺得,咱們這個學院,招生分數線劃在哪里比較合適?” 范文平向唐子風問道。 第384章 我們多少還是要挑選一下的 “分數線?當然是越高越好了?!?/br> 唐子風下意識地回答道,想了想,又補充道:“當然,咱們和清北也比不了,比他們低個三四分的,范校長覺得如何?” “……”范文平直接無語了。 孫凡卓的臉抽搐了幾下,這才訥訥地說道:“唐總,范校長說的這個,是認真的?!?/br> “我也是認真的啊?!碧谱语L答道,他看了看范、孫二人那像是便秘一星期的苦臉,詫異道:“怎么,你們覺得不合適?” “高了點……”范文平說,“我們東葉大學的招分,和清北相比,也是要差出80分左右的,獨立學院嘛……,一般的情況,還要比本部再低一點點?!?/br> 這樣解釋的時候,范文平在心里嘀咕著,聽說這位唐總也是上過大學的呀,怎么會連這樣的道理都不懂。莫非他的文憑是充話費送的? 唐子風的文憑當然不是充話費送的,他當年也曾是屯嶺市高考文科第一名,對于高考這點事還是門兒清的。他之所以會說出上面那些被范文平覺得外行的話,是因為他對于獨立學院的期望,與范文平的期望是完全不同的。 以東葉大學的學生水平,如果進入臨機集團的技術部門,當個普通工程師是沒啥問題的。中間有一些確有才華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煉,在某個技術領域里獨當一面也有可能。 但唐子風所需要的,并不僅僅是一些普通工程師,他還希望從這些人中間產生出一些高水平的專家,類似于肖文珺、葛亞飛這種。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如果從招生的時候,大家就帶著普通水平的要求,那么最終自己得到的,也只能是普通人才。 更何況,范文平還有一句說得很含糊的話,那就是獨立學院的學生標準,比本部的學生還要再低一點點。 這個一點點是多少呢?唐子風事先打聽過,基本上就是一本和二本的區別吧。很多學校本身是一本院校,甚至是211、985這樣的級別,但它的獨立學院卻只能是二本,招分比本部又能差出幾十分去。 如果是這樣,唐子風何不把臨機集團的技校拾掇拾掇,培養出來的人才也不一定比這個降了上百分的獨立學院差吧? “范校長,我們要的,可不是一個比本部低一些的獨立學院。相反,我希望我們這個獨立學院的學生招分,要比東葉大學的本部更高。最起碼,得高出20分以上吧?!碧谱语L說道。 “這是不可能的!”孫凡卓道,“獨立學院的招分比本部低,這是慣例。如果招分更高,人家為什么不上本部呢?” 唐子風微微一笑,問道:“他們為什么要上本部呢?” “最起碼的一點,獨立學院的畢業證上,是要寫注明畢業于東葉大學獨立學院的,和本部的畢業證的含金量不同啊?!睂O凡卓幾乎有點不耐煩地說道。 這種事情,在高校里是常識了。就算唐子風不在高校工作,你起碼也有親戚朋友啥的近年內參加過高考吧?本部和獨立學院的區別,你能不知道? 在孫凡卓看來,唐子風這樣提問,簡直就是在抬杠。范文平是領導,不便于直接反駁唐子風的話,孫凡卓作為下屬,天然就是要替領導把話說出來的。這樣萬一唐子風被懟之后覺得不高興,范文平還能出來打個圓場。 唐子風卻似乎沒有感覺到孫凡卓的不滿,他依然笑呵呵地說:“孫主任,我不太了解,畢業證的含金量多少,是按什么計算的?” “找工作的時候,用人單位的態度,就是計算標準?!睂O凡卓脫口而出。 張建陽在旁邊悠悠地回了一句:“孫主任,剛才唐總說了,獨立學院畢業的學生,如果找不到工作,我們臨機集團可以兜底。但東葉大學的學生如果到臨機集團來應聘,我們多少還是要挑選一下的?!?/br> “這……”孫凡卓一下子就被噎住了,老臉漲得通紅,再沒有剛才那種慷慨陳詞的氣勢了。 臨機集團這些年發展勢頭極好,這是東葉人都知道的事情。企業發展得好,職工的待遇就好,各種機會也多,因此也就成了大學生找工作時最為青睞的單位,好吧,就算是“之一”,那也是俏得不得了的地方。 剛才張建陽說東葉大學的學生想進臨機集團,臨機集團是要挑選一下的,這話其實已經說得很委婉了。孫凡卓是當系主任的,他豈能不知道自己的學生想進臨機集團有多難,每年有那么幾個從獨木橋上擠進去的,在機械系的匯報材料上,都是值得專門書寫一筆的。 可就是這么一個讓東葉大學本部學生覺得高不可攀的臨機集團,卻放出能夠為獨立學院兜底的豪言,虧他孫凡卓還口口聲聲說獨立學院的畢業證含金量不高。 范文平也咂摸出味道來了,唐子風的這個承諾,還真是不同尋常呢。省里其他高校與企業合辦的獨立學院,之所以招分低,是因為這些合作企業并沒有把這個獨立學院當成親生的。它們會從獨立學院的畢業生中挑幾個最好的,吸納到企業里去,至于其他學生,那就管不了了。 有些企業與高校合作辦學,主要目的是看中了辦學的收益,獨立學院是可以收高額學費的,經營得當,也算是一個產業。那些成績好的學生,自然不愿意到這種獨立學院來學習,教學質量差一個檔次,學費又高,人家圖個啥? 但臨機集團要辦的這個獨立學院,卻是恰恰相反。唐子風從一開始就提出希望東葉大學提供最好的師資,又承諾接收全部畢業生。在收費方面,唐子風甚至說過學費全免的話,是東葉大學這邊覺得不能壞了規矩,這才定下與本部學費持平的標準。 就這樣,唐子風還留了個活口,說未來可以給獨立學院的學生發獎學金,一二三等獎的名額加起來不少于學生數的50%,最低一檔的三等獎,獎金額度相當于全年的學費。 這不還是全免嗎? 如果把這些條件都公布出去,智商正常的學生,恐怕都能看出獨立學院比本部更有吸引力了。當然,獨立學院只有與機床相關的專業,你如果想學中文、經濟、臨床、畜牧之類的,就只能繞道了。 這樣一想,獨立學院的招分高于本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唐總的魄力,的確是讓人佩服啊?!狈段钠桨l話了,“如果唐總剛才說的畢業生兜底的條件能夠明確寫在招生簡章上,那么獨立學院的投檔線設置到和本部相同,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說比本部高出20分以上,這個難度有點大。如果比我們高出20分,考生可能就選擇像明理工那樣的重點學校了。我們東葉大學的地位,比他們還是要低出一些的?!?/br> “明理工的優勢有哪些呢?”唐子風問。 孫凡卓的臉又在抽抽了,讓人覺得他早上出門之前肯定是忘了吃藥。他說道:“唐總,明理工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咱們不管開出什么樣的條件,考生肯定還是優先選擇明理工,不會選擇咱們東大的?!?/br> “這可不一定?!睆埥栒f,“我兒子是前年高考的,給他報志愿的時候,我和我愛人可是考慮過很多因素的。如果我們把這些地方都做得比明理工要好,我相信考生家長肯定會更傾向于咱們。比如說,明理工的學生想進我們臨機集團,我們同樣也是要挑一挑的?!?/br> 你能不提這茬嗎! 孫凡卓在心里罵道。 你能招收畢業生就了不起??!你能招收畢業生就能為所欲為??!除了有幾個招聘名額以外,你特么還有什么能拿得出來說的嗎! “明理工的畢業生,每年能夠出國留學的,將近有5%,這個比例就非常了不起了。我們東大的學生,一年出國的也就是1%的樣子,而且很多不是拿到國外的獎學金,而是自費去留學的?!狈段钠綊伋隽艘粋€指標,這也有要打壓一下唐子風等人的囂張氣焰的意思。 你說你能給獨立學院的學生兜底,可萬一人家是奔著出國留學來的呢,你能讓國外的大學給他們全獎? “這個簡單,咱們也設個5%的標準好了?!碧谱语L說,“咱們在招生簡章里寫上,由臨機集團每年資助5%的畢業生出國留學,只要他們能申請到國外的學校,學費和生活費,由我們包了?!?/br> “你們包了!” 范文平和孫凡卓的眼睛都瞪圓了,就為了跟個明理工賭氣,你們集團居然能如此下本? “這筆錢不多啊?!?/br> 又是張建陽開口了,他存在的意義,就是替唐子風吸引仇恨,這種足以讓東葉大學領導們怒不可遏的話,肯定是要由他來說的。 “咱們獨立學院,按目前的規劃是一屆招收200名學生。按5%計算,也就是10個人嘛。一個學生出口留學,一年連學費帶生活費,20萬了不起吧?讀個碩士算3年,也就是60萬,10個人就是600萬,這筆錢,我們出得起?!?/br> 第385章 國際化 600萬還不多…… 范文平和孫凡卓都無語了。 還是企業有錢啊。學校里一年的經費說起來也有上億,但大多數都是人頭費,是用來給老師們發工資的,再扣掉一點基建、實驗經費、圖書采購之類,余錢就真的不多了。 臨機集團敢放出豪言,說一年拿出600萬資助10名學生出國留學,東大沒有這個底氣啊。慢說學校能不能擠出這些錢,就算有這些錢,用來資助老師出國訪問不香嗎? 別誤會,這并不是說學校老師要和學生搶資源,而是資助一個老師出國去做訪問學者,回來后能夠把國際化概念傳播給成百上千的學生。而如果用于資助一個學生出國留學,這個學生很大可能性就一去不回了。換成你是校長,會如何選? 咦,國際化? 范文平剛想到這,突然一個念頭閃過,他看看張建陽,又看看唐子風,遲疑著說道:“唐總,張總,貴集團如果經費充足的話,有沒有考慮過聘請一些外教呢?” “外教?”唐子風一怔。 外教這種生物,唐子風在讀大學的時候也是見過的,全校有那么三五個,走在校園里回頭率極高。外教承擔的一般就是外語口語課,也沒啥硬性的教學指標,上課的時候就是坐在那和大家神侃。唐子風覺得到美國得州去找幾個紅脖子農民來干這活都成,沒準還更合適,連美國俚語都一塊教了。 在十幾年前,這種外教對于高校學生來說還是很有用的,一是能夠讓學生接觸到真實的國外對話場景,這比聽那些主謂賓齊全的英語磁帶更接地氣。第二則是能夠讓學生消除一些對“外國”的陌生感或者敬畏感,起碼知道外國人的膝蓋也是能打彎的,將來出國留學的時候,不至于害怕也外國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