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興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12節
書迷正在閱讀:無雙戰神、斗氣和武魂居然能同時修煉、重生后我成了病弱王爺的小祖宗、西游開局先救七仙女、戲精重生:本宮只想做咸魚、女俠和yin賊、突然成仙了怎么辦、三觀不正、真人秀性愛直播、越界(重生H)
唐老爺子這是教學為主,唐瑾跟著念一遍,唐老爺子才滿意的道:“六爻組成一卦,易經中有六十四個卦象,咱們來看一下這個是什么卦?!?/br> 唐瑾已經拿右手食指在左手心里劃著,唐老爺子拉開他的手指,從下邊往上劃:“初爻在下,不在上?!?/br> 啊,在下? 唐瑾有些意外,不是初爻么,怎么在下而不是在上? 意外了一下,他想著這一定有講究,他以后也會知道,先記著就行了。 唐老爺子拿著唐瑾的手指劃了三爻后,突然不動了。唐瑾抬頭看去,看到唐老爺子怔住了,臉色也不再帶笑,而是有些嚴肅,他心里一緊,問:“怎么了,老爺?這個卦象不好嗎?” 沒想到隨便一占就占出來了這個卦象,唐老爺子回過了神來,道:“這是個明夷卦?!?/br> “明夷卦是什么意思?”唐瑾問,有聽沒懂。 唐老爺子不出聲了,他沒有回答唐瑾的問題,而是將籌策全部合了起來,坐在椅子上的身子轉了轉,有些不舒服,隨后他道:“乖乖,你先出去?!?/br> 這態度不太對,如果卦象好一點,那應該不會是這種態度,唐瑾道:“我不出去,你心里不好受,我要陪著你?!?/br> 這樣一說,唐老爺子的臉色好了一些,微笑著想要摸他的頭,手放在半空時想起什么,怕手上沾了灰塵,反倒是沒摸,將手收了回來說:“不出去也行,那就乖乖的待在一邊?!?/br> 唐瑾很乖的點著頭。 唐老爺子斂息凝神,這次不再理唐瑾,而是用心的又占了一卦。 夏日明亮至極的光線從窗戶里照進來,遠處傳來蟬鳴聲,書房里幽靜極了,讓人忽視了空氣里的熱度,唐瑾看著唐老爺子一步步的動作,看到初爻跟上次一樣,是少陽,不變爻。 他不懂這些,不過他看出來了,這次占的跟上次占出來的卦一樣,都是明夷卦,差別就是這次是有變爻的。 “老爺……”看著唐老爺子沉默,唐瑾有些擔心,伸出自己的手放在了唐老爺子有干瘦的手背上。 唐老爺子低頭看著,乖乖的手又白又嫩又小,跟他的手比起來差別太大。他心里感慨了一下,握住他的手捏了捏,松開后,將籌策都收了起來,放進了那個盒子里,起身了。 “那個明夷卦,到底表明了什么意思?”唐瑾跟著唐老爺子身邊走,又問了這個問題。 唐老爺子輕嘆一口氣,伸了食指出來給唐瑾握:“想知道自己就好好學,不要什么都問我,我能教你一輩子?” 唐瑾:“……”不想說就不想說,說這么一堆道理,我要是現在能懂,還能問你不成? 兩人鎖了書房門,到了二院里,唐老爺子叫了唐二叔出來,問他孩子的情況,唐二叔說好了很多,過些日子可能就好了,唐老爺子就放了點心,囑咐唐二叔:“一定要認真的看顧著,有不對馬上請大夫?!?/br> 唐二叔有些驚訝,還是點了點頭。 唐瑾不明白,問唐老爺子,也問不出來,唐老爺子還對他說:“你別擔心,不是算出來不好就是真的不好,卦象有時候會指引人做出正確的選擇?!?/br> 看著反正問不出來了,唐老爺子也不再問,自己去把《易經》和《易傳》翻出來看,不過哪怕他學過四書了,也看不懂什么意思,從字面上看感覺不太好。 第二天,唐老爺子沒有上課,讓大家自習,第二惠監督,他帶著唐二叔唐二嬸和十一丫一起出門了。 當天并沒有回來,第二天晚上的時候才帶著人回來了。 晚飯時唐瑾看到唐二嬸臉上帶著笑容,飯后找個機會悄悄跑到她房里湊過去問:“二嬸你們這兩天去哪里了?” 唐二嬸正坐在炕邊上歇著,含笑道:“去給你妹看病了,這次請的大夫好,吃了藥就有用,我看過不了幾天她就好了?!?/br> “去哪里看病了?”唐瑾追問。 唐二嬸頓了一下,想著這事也瞞不了,就道:“去了省府,這省府的大夫就是好?!本褪窃\費和藥太貴了些,足足花了一兩多銀子。 后邊的話唐二嬸可不想說出來,被追問到底多貴不好回答,也容易引發問題。 唐瑾點了點頭,看了看十一丫,坐在炕上自己玩,人的確是比前幾天精神多了,就放了些心。 從唐二嬸房間里出來,就遇到了唐老爺子,他看到自己進了唐二嬸的屋子。 唐老爺子將唐瑾拉回了自己的屋子,低聲訓斥:“我說的話都忘記了?!告訴過你多少次了,不要和生病的人相處,往常聽話,這次怎么犯糊涂了?過了病氣給你可怎么好?!” 唐瑾這幾年也生過幾次病,每次生病家里都一陣緊張,不過他吃的好營養跟的上,身體素質很好,生了病吃了藥一般一兩天最多三四天就好了。 其實唐瑾覺得也沒多大問題,又不是感冒傳染之類的病,接觸一下怎么了?知道唐老爺子是關心他,清楚他要的是萬無一失,也乖乖認錯:“那我以后不會了?!?/br> 唐老爺子這才滿意了。 過了幾天,十一丫的病果然好了,唐二嬸人都精神了起來。 等到深秋十二月底時,家里上下人的衣服都從夏衣換成了厚了好幾層的棉衣。 這六個多月里,唐瑾已經學完了《易經》。 他用心,當然也背過了,每天也就背一百五個字左右,這兩年已經適應了這種強度的唐瑾覺得不算難。 但明顯的,他不像《論語》《孟子》那樣背的非常熟。一個是《易經》本來就難學,也難背,再一個就是老爺子課上的比《孟子》能稍微快上一點點。 學完了以后,唐瑾也會占卜了,也明白了明夷卦是什么意思。 第17章 唐瑾突然發現了一個秘密 《易經》中說:明夷利艱貞。 易經詁中說,明夷卦象征晦暗,利于在艱難苦困之中守持正道。 詁,一般稱訓詁。訓是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詞義;詁是用當代的話解釋古代的語言,訓詁一起成書。這個學起來是最輕松的,像在看現代的課文,不費腦子,唐瑾最是喜歡。 他如今已經學完了《易經傳》《易經注》《易經章句》《易經訓詁》。 五經都有傳、箋jiān、注、疏、訓詁、章句、解這種幫助學習的書。訓詁一般簡稱訓,章句、傳、注、訓,這四種唐老爺子是必教的,和本經一起教。其它的,恩,先沒有學那么深那么細,讓唐瑾來看,以后要是考了秀才,還得繼續學。 分篇為章,析章為句,章句就是分篇數段落和語句的。 傳呢,直白一點理解,就是解釋經文,相當于文言翻譯成白話,側重于思想的引發。 注呢,是文字和思想內容的解釋,側重于文字的解釋。 箋是對傳的闡發和補充。 疏是在注的基礎上對經傳進一步的說明。 解是集解,包集注集傳等這一類的,是一本經書最全面的學習工具。 讓唐瑾來說,除過本經之外,這些都相當于翻譯和參考書這一類的書籍,對學習幫助很大。 可即使他把最主要的都學過了,他還是真不懂明夷卦! 是的,他把《易經》學完了,背過了,可是學完了背過了不等于學會了。 物理老師一學期期末時把物理課本上的課講完,學生們一起學完了,可是學完了的人都學會了嗎?學完了不代表學會,物理公式都背過了也不代表什么物理題都能會做! 他就是這樣的狀態。 《易經》要是你把他學完了背過了這么簡單,那也不可能成為五經之首。多少人終其一身都在研究《易經》,有幾個人又敢說自己懂《易經》會《易經》? 占卜,只是《易經》的一小部分而已,它能成為五經之首是因為它被稱為大道之源,內含廣大精微包羅萬象并且有著周密嚴謹的理論構架和系統精辟的哲理智慧以理論深刻的人文思想。 這么一部深刻的經書,不是唐瑾學六個月就能學會的,他現在只是初窺皮毛,整個吃進肚子里,還沒消化呢。 所以他對明夷卦也只是一知半解,從中并不能看出與十一丫的病有什么聯系,只能從“晦暗”兩字里感覺到透出來的負面信息。 老爺子不說,《易經》他以后還得繼續學,等到了時候他自然就會了懂了。 唐瑾并不急,急也沒有辦法。 《易經》學完了以后,第二天整體復習了一遍。吃晚飯之前,唐瑾坐在堂屋唐老爺子身邊,伸出手在火爐上烤著火,問他:“下來學《尚書》嗎?” 冬天里,堂屋燒了火爐,比別的房間都要暖和,里邊坐滿了人,都是唐老爺子的“學生”,有的在復習功課,有的在玩。柴氏唐二婆她們六個正在廚房里準備一家子的飯。 聽了唐瑾的問話,很多人的目光都轉到了唐老爺子面前,唐三叔也熱切的望著唐老爺子。 從學習《論語》之后,家里學生的水平一下子就顯了出來,有的學的快有的學的慢,水平一下分出三六九等來。 像唐瑾和唐三叔唐二叔唐五叔都屬于學的又快又好的人屬于第一等;唐爹爹唐轉和唐四叔唐二哥屬于第二等,他們學的也很好,悟性勤奮都有,相對來說比起唐瑾他們也就差了那么一些。這兩等都是屬于特有悟性又特別踏實勤奮的人。 像唐六姑就是第三種,屬于有悟性也踏實的人。 像唐四叔,唐五姑,唐大哥,唐三哥,唐六叔,唐大姐,唐五丫這種,就屬于悟性也有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踏實肯學的那種中,勤奮上要差一些,結果就比起唐瑾來差的有點遠。唐老爺子說這種是第四等。 第五等就是唐二丫唐三丫唐四丫這種就是很有悟性但是特別好動,勤奮起來很勤奮,偷懶起來很偷懶,又不踏實的人。這種人,運氣好了考試比第三種人都厲害,運氣不好那成績就不敢看。 唐家的人念書還都是很勤奮的,說不勤奮也只是相對于勤奮的人來說。 第六等,不是沒悟性的就是不勤奮的,不是不踏實的就是年齡還小的,或者幾者皆有,全被歸到了這一類。 所以,一年多以前的時候,他們就分開來教了。 前邊三種一起上課,后邊三種一起上,唐瑾驚訝的發現給跟不上唐老爺子進度的人授課的竟然不是他娘,而是他爺爺與他二爺。 剛開始上課時他爺與他二爺都不說話,只聽著,老爺子也不提問他們。 后來家里有些事必須得男人去干,比如交糧啊,雇傭長工啊,磨面啊,帶著家里女人去趕集啊這一類的事,都要有人,他們慢慢的就來的少了,只有閑時了才聽。 唐瑾這才發現,他爺爺與他二爺的學識可是比他娘高多了! 一當了老師,感覺他們的氣質都不一樣了,唐瑾奇怪自己以前怎么半點都沒有看出來他們的不同。再一想,其實整個唐家與村子里的人都不一樣,他覺得唐家人正常,怕是在村子人眼里,他爺爺二爺也是不一樣的。 最后他明白,其實真的不一樣?,F代的人說話經常用成詞,大家都能聽懂,他與家里長輩交流無障礙,沒意識到這本身就是一種有學識的體現。放了在村子里,有時候說話大家聽不明白,因為他下意識的用了成語,別人聽不懂成語什么意思,也就不知道他在說什么了。 唐老爺子一發話,大人們想知道接下來學什么,孩子們只是純粹的好奇。 “接下來要學的就多了?!渡袝贰对娊洝贰抖Y記》《春秋》一起學?!?/br> 唐老爺子還沒有說完,唐四丫在一旁吃驚的叫:“哦~!這么難!” 唐二叔狠狠瞪了女兒一眼,唐四丫就不出聲了。 唐瑾對于這一點很理解。 反正字都識的差不多了,意思也懂,基礎打好了,現在上“初中”的課程了,當然會比“小學”的課程難很多。 其他人也沒有反對的意見。等年后的時候,八個人一起上課,也只有唐六姑一個女孩。 雖然年紀不一輩份各不同,不過大家一起讀書有競爭,家里學習的氣氛很好。 四門課一起上,雖然每節課講的沒有以前那么多,唐瑾還是明顯的感覺到了壓力。 他每天早晚各背一個時辰的書,也開始正式練字,早中晚加起來至少要練一個時辰,除過吃飯睡覺那真是天天時時的都在學。 學的快了,很多地方不理解,他就能與一起念書的他爹他三叔他姑他們討論,討論出來了也好,討論不出來了一起去問唐老爺子,氣氛還挺好的。 就這樣過了三個多月,天氣已暖,棉衣換春衫,這一日唐瑾沒聽唐老爺子的話早睡,而是問了他幾個問題,結果第二天早上到自然醒的時候沒有睡醒,不想起來。 唐老爺子叫他,唐瑾鉆在被窩里,兩手拉著被子道:“哎呀,老爺,能不能再睡一會兒,我昨天沒有睡好?!?/br> 唐老爺子嚴厲的拒絕了他:“每天按時起,不可養成壞習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