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書迷正在閱讀:和頂流營業后我紅了、快穿之女配要逆襲gl、七年、影后的巔峰對決、[歷史劇同人]狹路相逢、永不投降的反派女配[快穿]、[紅樓]放妾有子、重生后我和死對頭好上了、[綜漫]吸引咒術最強只需要一朵煙花、今天吃到名偵探了嗎[綜英美]
黑色羽毛兇手不會輕易停止殺戮。普法戰爭中的總司令、參謀長,具體到哪一支隊伍與兇手所在隊伍展開正面沖鋒,那支隊伍的指揮官等等,那一些人勢必都在兇手要進行名譽侮辱的名單上。 “盡管對下一次謀殺有很多事情無法精準預測,但我可以預測一件事?!?/br> 瑪麗有理有據地推測,“兇手下一個要殺的也必然是很有名的人,是小拉爾夫那樣的名人,而不是像俾斯麥那樣的名人?!?/br> 說白了,就是人人都知道的新聞主角。 正面或負面新聞都可以,但不能有實權,也就沒有強大武裝力量的保護。是兇手走在路上,可以通過某些話術能接觸到的人。 邁克羅夫特正要表示認同,忽然敏銳察覺到了一絲不妥?!懊黝D先生,你想做什么?” 瑪麗無辜地眨眨眼,她能做什么? 下一刻,邁克羅夫特直接戳破,“ 去年榮登緋聞頭條的滋味,讓您戀戀不舍了?現在想要來一把引蛇出洞,作為那個誘餌了嗎!” 細數柏林的風云人物,各行各業都能數出一二三四來,但大多都沒有人盡皆知的名氣。而像是首相俾斯麥、德帝威廉一世,這種世人都知道的人物,兇手卻沒辦法輕易接近。 提及明頓先生,人們給出的反應就不一樣了。絕大多數人并不認識真實的明頓先生,但人人都聽過那段堪比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曠世虐戀。 如果兇手知道明頓來了柏林上大學,有多大概率將其列為下一個受害者? 從轟動性上來說,殺死明頓肯定制造大新聞;從難易程度上,大學生要上課,總不可能實時被人保護,普通大學生也沒哪種危機意識。 邁克羅夫特一一分析著,最后總結,“殺明頓,似乎既容易又能達到的兇殺案最佳效果。你還敢說沒有想要身先士卒做一回誘餌?” 啪啪啪—— 瑪麗鼓起掌來,既然被看穿了,也就不裝了?!澳f得太對了。哪有千日防賊的,我覺得請君入甕主動誘敵是很好的策略?!?/br> 好個鬼! 邁克羅夫特仍舊面無表情,心里卻掀起軒然大波。 真想晃一晃明頓先生的腦袋,聽聽里面有多少水。這人知不知道做誘餌有多危險!誰能保證釣魚上鉤的過程中不出意外。 偏偏,瑪麗骨子里追求刺激的不安分因子在翻涌。 想她計劃做的都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好事,是站在了道德與法律的雙重制高點上,一點毛病都沒有。 此刻,瑪麗還有心情調侃,”我覺得沒有人比我更合適做誘餌了。哦不,曾經有一位更合適。 如果羅曼夫人還活著,或許更合適。誰讓世人有偏見,下意識認為女性更柔弱。在作案效果一致時,兇手也會柿子挑軟的捏,選擇羅曼夫人?!?/br> 然后,瑪麗煞有其事地嘆氣,“只是羅曼夫人已經死了,人死不能復生?!?/br> 快,快深呼吸! 邁克羅夫特暗暗深吸一口氣,維持著面不改色的表情。 他才沒有被這番邏輯滿分的話懟到。不氣,一點都不氣,如今也不可能讓羅曼夫人活過來。 沉默,突然蔓延。 一分鐘后,邁克羅夫特卻主動打破了沉默。 “明頓先生,很遺憾,您忽略了一點。兇手想搞大新聞,他不一定要選擇過氣的緋聞主角,一個新人物也不錯?!?/br> 瑪麗本能覺得不妙。 只聽邁克羅夫特說到,“如果報紙上鋪天蓋地報道,英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破解了黑色羽毛兇手的作案過程,并且放出話對兇手的行為感到非常不屑,因為那是徹頭徹尾不敢正面交鋒的小人行徑。至此,您覺得兇手會怎么做?” “對了。這個工作人員的地址可以被無良小報不小心透露出來,另外也披露出他沒有什么武力,也沒有什么保鏢,一直是獨來獨往地上下班?!?/br> 邁克羅夫特不急不緩地補充,“依照兇手的心態,更不能容忍挑釁他尊嚴的人存在。相信我,明天與俾斯麥首相交流后,他會同意我的方案?!?/br> cao縱媒體報道塑造一個符合兇手預期的受害者,然后引誘其落網。 毫無疑問,邁克羅夫特現編的這場大戲主角不是別人,正是他本人親自上陣。 說到這里,邁克羅夫特笑了,“殺死一個英國大使館的外交人員,比殺死過氣的緋聞主角更加轟動。明頓先生,您說對嗎?” 瑪麗:見鬼的,這話居然很對! 等一下,有哪里不對。兩人現在究竟在干什么,爭做那個容易死得快的誘餌嗎?她有自知之明,確實一直不夠安分,但面前的這位福爾摩斯先生是怎么一回事? 第81章 、Chapter81 不論邁克羅夫特現編了多么完美的誘餌人設, 瑪麗都不會輕易認輸,她怎么能輕易退出釣魚誘捕行動。 “福爾摩斯先生,您用短短一分鐘內就設定出十分吸引兇手注意力的大使館員工形象, 真是令人佩服?!?/br> 瑪麗很快話鋒一轉,“算算我們相識不滿一個月, 而在我提出希望成為誘餌的提議后,您這樣的煞費苦心, 是擔憂我的安危嗎?這真是……” “沒有?!?/br> 邁克羅夫特迅速且堅決地否認了。 這會怎么可能舍己為人,更不可能擔憂理論上只認識半個月的明頓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