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10節
書迷正在閱讀:六零吃飯嫁人養娃、暑假:蟬鳴、奪愛(1v1 勾引上位)、病態、他是她的帆船、[綜]港黑森繪理的日常、[文野同人]和中也大人談戀愛、[綜漫]和越前談戀愛、[山河令同人]山河令之張成嶺、[綜英美]蝙蝠絕不掉馬
寧知星并不避諱,讓肖燁把他們已經歸檔的實驗記錄拿出,順道把原本就準備好的說明文件也拿了出來。 “這個就是我現在手頭用的這個遙控器的電路圖,后面附的是這個裝置的基本組成圖?!睂幹钱嫷膱D很多,按照她自己的想法,這應該是有點電路基礎就都能看懂的——嗯,雖然她哥沒看懂,這點寧知星還有點小挫敗。 她哥明明很聰明,可怎么在電路知識上屢屢折戟沉沙呢?不應該啊。 吳教授更驚嘆了,他的想法這都變了幾次? 老王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非要他來的時候,他抱著滿滿的好奇。 當時他心里猜測的是,這幾個孩子誤打誤撞做出了成果,這其實很正常,畢竟這個年紀的孩子要真說什么做實驗好像有些夸張。 聽寧知星第一波介紹的時候,他想的是,看來這做實驗的意外成果往往很有價值這條定律果然靠譜,這在他的科學生涯和他了解到的其他人的科研經歷中都很常見。 不少科學家都是如此,原先的目的地在甲處,中間意外到了乙,最后實驗雖然失敗,但乙本身就具有非凡的價值,這就是科學的神奇和意外之喜了。 而現在,他發現這幾個孩子組成的實驗室比他想的要靠譜得多,他們沿著既定目標有條理、有計劃的前進,中間雖然有些彎路,可這不妨礙他們到達終點,做出結果。 要做到這個需要運氣的同時,更需要實力,他還是小覷了他們。 “江山代有才人出……”他喃喃般地自問自答沒讓周圍的人聽到。 吳教授翻看著實驗記錄,單只看實驗記錄便能知道這支小小的團隊走了多少彎路,失敗了多少次,那輕描淡寫的“實驗結果與預期產生偏差”、“效果不明顯”、“實驗失敗”之類的結語常常代表著幾天的功夫白費。 吳教授在來的路上可聽王教授說了,這幾個孩子是高中在讀,今年可能要高考,也有可能要再讀一年。 對于這些孩子來說,花了這么多功夫等于白做工的挫敗他們居然就這么克制過去了!要知道就連吳教授自己帶的科研團隊,那也會在實驗失敗后沮喪、調整不過來心情,尤其是他這個科研負責人,壓力大的時候甚至會自我懷疑,覺得自己選擇了錯誤的方向,糾結是不是該及時止損。 他這話是沒往外說,要是說出來了,估計寧知星就會告訴他答案。 答案很簡單,因為對于寧知星來說,失敗沒什么大不了,而且在以她為核心的小團隊里,另外兩個成員都是寧知星的十足“迷哥”,做出成果了兩人就海豹鼓掌瘋狂夸人,做不出成果…… “阿星你最近太累了,我們還是回家休息吧,哥帶你回家玩!爸不是說他做了個滑滑梯?!薄H哥。 “你很厲害,吃糖嗎?”←寧知星一直懷疑肖燁是什么糖果工廠的代言人。 至于他們家的其他家人……那就更不用說了,寧知星都懷疑她說一句她再也不想努力了,家里人會拍掌叫好說“太好了,我們養你”。 對她來說,實驗失敗的挫敗還比不過來自家里的咸魚未來誘惑力強呢。 吳教授:“我看明白了,你這里設計了放大器,按你的理論,電流經過放大器就會轉為信號電壓……嗯,你想得很完善,還做了安全設施,防止過載,這里的這個回路在理論成立的情況下應該能把你不想要的干擾信號給濾除?!?/br> 他翻閱著說明書,這說明書和小論文差不多,吳教授基本看明白了,越是看明白,他越是感覺自己挑不出錯。 寧知星已經自行在1.0版本上更新了若干個版本,現在呈現給吳教授的是5.0版本。 難得遇到能順暢交流的大人,寧知星也提起了精神:“對!紅外遙控的在我看來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對準,也不具有穿透性,不過好在可以通過設計讓它只對對應的接收裝置起反應,而且成本很低?!?/br> 寧知星展示了之前沒展示過的遙控功能。 只見在她的cao控下,電視機旁邊的收音機也開始運行,實驗室上的吊扇被開啟,原先只開了一盞的燈也隨之開啟。 這是寧知星想到了后世智能家居時做的設計,目前的條件量產還不太可能,可起碼她實驗室先用上了。 已經大呼小叫過的老師們又驚呼了起來,這時候可就不在意什么丟臉不丟臉了。 天知道眼前的這一場景有多神奇。 一個遙控器,居然能cao控房間里的這么多電器,這不就是科幻小說里的場景嗎? 這時候就是有吳教授在也壓不住他們想討論的心了,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看向遙控器眼神是滿滿的渴望。 想要! 吳教授:“這太……”王教授沒和他說啊,他看了圈,場內大概就寧知星和肖燁很是淡定了。 “太落后了對吧?”寧知星嘆了口氣,“每一個電器上我都裝上了對應的紅外接收裝置?!彼晕⒅噶讼?,吳教授便看到了不算大的接收裝置,“得對準,保持在一條直線上才能打開?!?/br> 對不準的時候就能見識一番手舞足蹈開電器的場景了。 “而且這每一個電器的接收裝置都得拉開一定的距離,否則位置相近的時候會誤開?!睂幹钦J真道,“當然我也可以加鎖,但這樣就不能用同一個遙控,或者這根遙控就得變得很大了?!?/br> 她見過真正的智能家居,便覺得這降級退化版的cao控顯得有些拙劣。 “不過遲早有一天,我們肯定可以離家還很遠就cao控家里的電器,到時候連遙控都不需要了?!?/br> 吳教授沉默了一會,伸出手壓在了寧知星的腦袋上:“我相信你可以做到?!彼匆娏宋磥?。 作者有話要說:阿星做的這個不算智能家居,不知道年紀大一點的讀者朋友有沒有見過萬能遙控? 這東西在若干年前一度很流行,其實阿星這東西的原理也就和萬能遙控有點像。 阿星:不瞞大家,我家里人每天都希望我做回咸魚。 寧振濤:不瞞大家,我家里人每天都希望我不做咸魚。 寧振濤:????我不服 = 感謝在2021-01-06 23:58:36~2021-01-07 23:59: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樓里樓外100瓶;紅妝喵嗚、beckybecky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5章 寧知星已經習慣了來自于大人們的“摸頭攻擊”。 大概是她腦袋長得圓?看起來很好摸? 她抬頭看向吳教授,每當這種時候她就由衷地希望自己能早點長高,否則老這么抬頭,頸椎早晚不好。 想到長高,寧知星便不自覺地開始走神。 如果單從基因遺傳的角度來看,以爸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作為參考,她和哥哥應該不會矮。 可撇去遺傳這一決定性因素,其他因素也或多或少會對身高產生影響,比如說飲食、體重、運動、睡眠等。 至于這些因素對于身高的影響有多大,寧知星沒有相關的數據,這要她花改造值在系統里兌換論文她也舍不太得。 想到這她忍不住稍稍嘆了口氣,覺得這實驗實在很有難度,這所有關于人體的實驗,額外的因素、變量實在太多,得出的結論怎么想都有偏差。 所以果然,她還是不喜歡這種充滿變數的研究。 稍微把跑偏的思緒拉回,寧知星總算想回了最初的問題:該要如何確保自己和哥哥的身高順利達到目標值呢? 飲食不用說,家里人向來很注意他們的吃穿,睡眠上的話,她和哥哥每天的睡眠時間也是有保證的。 剩下的也就是運動了,控制身材、強健體魄,還能對身高起幫助作用,雖然寧知星確實不太愛運動,但現在看來,運動確實是必要的,她得把這事放在行程上了。 吳教授若無其事地收回手,看著陷入思考的寧知星臉上就帶了笑。 這孩子在思考什么呢?應該又是和她的遙控技術相關的事情吧? 果然,年輕人就是不一樣,敢想,敢試,也能讓自己的想法成真,其實他年輕的時候,那也是這樣無時不刻在思考呢! 雖然吳教授每天滿腦子想的是提升軍工、國防科研技術,以達成強國目的,可他也明白,這民生和軍事同樣重要,君不見外國人生活便利、經濟寬綽。 吳教授見過的人多,他也見過不少在出國后對國外的繁榮景象念念不忘,甚至思維發生巨變,轉而開始攻擊國家的人,雖然吳教授極其厭惡這樣的人,可他也得承認,國家現在的生活條件確實比不上國外,甚至兩者之間的差距是驚人的大。 不過他相信,再有了更多的他、更多的寧知星……之后,遲早有一天,聚沙成塔,軍富民強。 到時候,出國的游子們只念歸家,來訪的外賓想要留下,會有這么一天的吧? 吳教授忍不住笑,他這也是愛做夢的性子,見著寧知星的小發明想得有些遠了。其實這孩子研究的這些何止能運用在民生上,在軍事、工業上也能有一定作用,只是這孩子的重心不在這沒關注到。 想到這,他立刻有些蠢蠢欲動,這樣的孩子,那就該好好培養,吳教授都可以預見寧知星自由的思路能在多少地方發揮作用。 吳教授:“寧知星同志,你有沒有考慮過這幾個技術在工業和軍事上的應用?”他剛揮了揮手,示意王教授帶人出去聊天,現在實驗室里只剩下他和這兩位小同志了。 寧知星一愣,若有所思,她還真沒把這技術聯想在一起。 其實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思維局限,在寧知星穿越來之前,幾乎人人都能拽幾句科學言論,平時大家接觸的技術那都是可勁往民生塞的,至于工業運用和軍事運用,一個是不了解,另一個是沒地方了解。 “你是指無線還是紅外?”寧知星想了好一會,“我覺得紅外遙控還是更適合民用,它的局限性實在太多了……” 本質上紅外遙控就是個低成本的遙控解決方案。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紅外遙控雖然有種種缺點,但是也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呢?”吳教授引導著寧知星思考,他當年也和這孩子一樣,做研究歸做研究,哪會去想什么應用?也是這幾年不斷參會,才大大提高了這方面的敏感度。 老王其實這方面也不行,估計是因為兩人上回聊天時提到了一次無線對講機,老王便把無線這兩個字記在了心里。 “比如說在塵土很多,甚至是霧霾的情況下?!?/br> 寧知星點了點頭,她求知的眼神落在了吳教授的身上,這就是系統沒辦法帶給她的了。 系統能給答案、能給參考文獻,但卻給不了拓展的思路,這也是為什么寧知星現在愈發只把系統當做學習空間而不單純的搬運知識的原因,絕不是因為改造值不夠用。 “再說你研究的無線遙控?!?/br> 寧知星:“我沒有足夠多的實驗佐證,數據不夠。不過它確實能像您說的那樣派上用場,無線技術在工業和軍事上的應用應該很廣泛?!?/br> 要不是吳教授在跟前,寧知星都想悄悄地捶自己的腦袋瓜一下,她這也是一葉障目了。 軍事她不懂,工業運用那肯定多得是,她現在接觸的工廠那基本都不太存在智能化,頂天了就是有個數控系統,她便沒想到。 她得要吸取教訓,多想。 寧知星不自覺地把技術的運用方向也納入了自己的考慮范圍,她這就有點受到吳教授影響了,現在國內的這批科學家大都是全能型的,又要琢磨技術又要琢磨運用,還要熟練掌握按別人技術魔改的能力。 “是的?!眳墙淌跊]細說,他一方面見著這么個優秀的人才忍不住想要引導她成長,可另一方面看著這么個孩子,又總覺得不能拔苗助長。 就比如這無線遙控技術的升級,吳教授第一瞬間想到的就是什么遠程炸、彈,遠程病毒戰……精度越高距離越遠,越適合作戰運用。 “還有你這無線遙控新的編碼方法也能提高被破譯的難度,你別小看自己琢磨出來的東西,再有這紅外的運用,接收裝置的出現,你又怎么知道它對現有的紅外技術不會有促進作用呢?” 吳教授感覺自己現在就像是釣魚的人,拿著魚餌勾引著寧知星。 思考吧孩子,不要讓你的思維被局限,他看著寧知星的眼神帶著期許。 寧知星陷入沉思,眼神忽然一亮,左顧右盼正打算找自己的本子,就見肖燁像是讀心了一樣,把寧知星的靈感本遞了過來,還順道遞來了兩色的筆和尺子,這都是寧知星常用的工具。 其實這些平日里都是放在順手就能拿到的位置的,可這不是今天有人要來參觀嗎?所以昨天實驗室便稍微做了下掃除。 和小伙伴沒必要說謝謝,寧知星拿起本子就在吳教授面前開始寫寫畫畫,端正秀氣的字跡在本子上整齊排列,沒有因為速度顯得潦草。 和父親一脈相承的徒手畫直線、畫圓發揮用場,尺子都沒怎么用,圖片都畫了出來。 吳教授手下的科研人員多,也知道這靈光一閃的感覺,他包容地看著寧知星書寫,像是看自己的孫輩。 可看著看著,剛剛還坐得穩穩的他這就站了起來,臉色變幻,神情緊張,拳頭都不由得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