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3
書迷正在閱讀:前任他什么都不好、雙重人格[無限] 美夢APP、撩了暴戾太子后我跑了、重生娛樂圈之晏蓁、打敗那個天之驕子、請多指教、弟弟突然變大了、歿芙蓉(武俠np)、偷走他的心許多年、無路可走,請君入甕(1VS2)
沈嘉瞇起眼睛,問他:誰胡說八道的?可敢叫來與我對峙? 這你別生氣,我也是聽楊家人說的,你不知道,他們家可比我們自家威風多了,成天把你掛在嘴邊,在商場上唯我獨尊,我們沈氏的幾家鋪子都被打壓的開不下去了,不信你問問叔公他們。 眾人點頭,又是一頓數落楊家,言語中也不忘數落沈嘉胳膊肘往外拐。 沈嘉被氣笑了,這事情不用調查他都能猜到是怎么回事,無非是沈氏族人也想做生意,結果做不過楊家,所以心生不忿罷了。 至于楊家有沒有打著他的名號謀私利,只要不鬧出大事,他也懶得管。 生意之事,嘉實在無能為力,盈虧自負。沈嘉不客氣地說。 這個也就罷了,商賈之事本就低賤,我沈氏如今有大好前程,應該鼓勵后輩刻苦讀書才是,怎么能去做商賈之流呢?楊家錢財再多不也上不了臺面?這件事不要再提了。族中長輩發了話,沈玉也不敢再堅持了,但他太明白,有沈嘉這個靠山,如果能在長安混,說不定搖身一變就能成為貴人了。 還有什么問題?沈嘉把目光投向三叔公,如今沈氏的族長,也是最硬氣最擰的一位長輩。 有,張家的事你怎么解釋?三叔公憤怒地問。 沈嘉不太想講,指著何彥說:阿彥來說吧。 何彥上前一步,把這段往事說的極其生動,既沒有把所有罪名都甩到張家身上,也沒有替張家辯解半句,很少公允。 但這故事情節顯然與沈氏族人聽到的版本不一樣,先入為主,他們都覺得何彥在說謊,畢竟誰干了壞事會承認呢? 沈嘉嘆了口氣,說:此事全長安城的百姓都知道,你們出去打聽打聽就知道了,且張家的事不過是三姐與三姐夫之間的小事,不足一提。 那你可有做出傷天害理、貪污受賄、觸犯大律的錯事?三叔公逼問道。 沈嘉心想:這應該才是他們來的真正目的,就是不知道誰又在背后搞鬼,他正要辯解,就聽門外傳來一聲質問:是誰膽敢污蔑朕的肱股之臣? 趙璋穿著一身常服氣勢凜然地走進來,掃了一圈廳堂內的人,發現了幾張熟面孔,便收起了幾分氣勢。 杜總管一個箭步上前,將坐在主位的三叔公扯了下來,放肆,皇上在此,爾等還不跪下磕頭,還有你,這個位置如何輪得到你一個無知百姓來坐? 皇皇上?沈氏族人齊齊石化了,不知是他們幻聽還是這人冒名頂替,皇上不是應該在皇宮里嗎?怎么會來沈府? 趙庭從后方露出腦袋,然后跑到沈嘉跟前抱著他的胳膊問:師父,這些是什么人??? 沈嘉起身給二位行禮,啟稟太子殿下,這些是微臣的族人,多有不敬還請恕罪。他抬頭朝趙庭使了個眼色,后者放開他的胳膊,咳嗽一聲,說:哦,原來是沈少傅的親族,免禮吧,不過剛才在外頭就聽到有人呵斥沈少傅,不知是哪位? 趙璋揮了揮手,不耐煩地說:問那么多做什么?朕有事找沈愛卿,你們從哪來回哪去,有事找杜總管說。 杜總管笑瞇瞇地上前,做了個揖,那就請各位老爺少爺們跟咱家來吧,有事說事,沒事聊聊感情也是好的。他說完,立即有一群禁衛軍沖了進來,將一頭霧水的沈氏族人直接拖走了。 趙璋冷哼一聲:好了,清凈了,你閑得慌?與他們說那么多做什么? 沈嘉挑挑眉,總歸是親人嘛,先禮后兵。 你有時間在此先禮后兵,沒時間回家做飯?趙璋是回家后發現沈嘉不在的,聽說他回了沈府自然就追過來了。 嘿,你堂堂皇帝還會沒飯吃?我就不能歇歇不想做了? 趙璋沒理他,直接報了菜單,朕餓了,今晚想吃微辣的菜,你親手做的。 沈嘉朝他揮舞著拳頭,最后在趙璋期待的眼神下無奈地走去廚房,走時還拉上了趙庭,美名其曰:那我先調教調教太子殿下,等臣外放后皇上想吃什么就靠你做了。 趙庭更無奈,他堂堂太子為何要下廚?何況皇叔缺吃的嗎?明明他想吃的是沈少傅親手做的菜。 第一百七十八章 送別 沈嘉親手做了三道菜,吃飯的時候他總算看到了完好無損的三叔公等人,只是不知杜總管是怎么教育的,一個比一個乖巧,頭都沒敢抬起來。 宴請完后,沈父將他們叫進了自己的書房,也不知道與他們說了些什么,從此之后他們就再沒提什么分宗之類的事情了,也沒有再伸手要好處,兩邊相處恢復了以往不咸不淡卻又斬不斷的模式。 沈嘉當天晚上便在沈府住了下來,趙璋叔侄則回宮,沒多久,宮里就下來了一批賞賜,明里是給沈嘉的,但沈嘉知道,這些東西是給沈氏族人的見面禮。 沈嘉將這些東西送去客院的時候,沈氏眾人無不感動的痛哭流涕,他們怎能想到,這輩子居然還有機會得到皇上的賞賜?經過此事,他們是再也不敢對沈嘉提出任何意見了。 沈父對此也表示滿意,這說明趙璋是真心將沈家當自己人了,他把沈嘉叫進書房,對他說:我與你母親商量過了,過幾日就與你三叔公他們一起回保寧。 沈嘉大為意外,父親,為何做此決定? 你看,你馬上就要南下赴任了,原本我們是想跟著一起去,可是想想你三姐和兩個孩子,這么一大家子出行不便,可是留在長安也沒什么意思,而且我們也許久沒回去過了,家里的親人朋友都想念的很。 沈嘉也不反對,但他擔心他們的安全,如今他在朝中樹敵不少,在長安有趙璋鎮著,也沒人敢來惹沈府的人,但回了保寧府,那就鞭長莫及了。 不過他總不能一直將他們困在這里,趁此機會回鄉是最好的。 好,給我幾天時間,我來安排。 那是自然,整理行裝也得好幾天呢,嬿婉也跟我們回去,我與你娘的意思呢,等回去后給她相看一門親事,如果她滿意,你就寫份和離書回來,放她去過自己的日子。 沈嘉覺得柳嬿婉應該不會留在保寧,她的心更大,更向往自由,不過這也說不定,萬一緣分到了呢? 好,不用等以后,我這就寫下和離書,先不對外公布就是了。 之后幾天,沈府忙碌起來,這一次舉家回蜀地,大概幾年內都不會回長安了,因此要帶走的東西格外多。 沈芃找了機會與沈母說:娘,咱們都走了,大姐二姐他們怎么辦? 沈母何嘗不掛念另外兩個女兒,但她總不能再把另外兩家帶回去,那楊家和賈家豈能同意? 你大姐夫生意越做越大,已經能在長安站穩腳跟,你大姐性子穩重,肯定能把日子過好的,你二姐夫今年又落榜了,想必是繼續努力讀書的,在長安總比回去強,你二姐那性子,別說是在長安,就是去了天涯海角也能過的舒舒服服的,她們就不用你擔心了。 沈芃想想也是,感嘆道:到頭來,只有我是最不會過日子的。 想什么呢,等回去后,你也相看起來,你還年輕,找個合適的搭伙過日子沒什么不好,兩個孩子你不用擔心,那是沈家的孩子,以后可是要繼承家業的,苦不了他們。 沈芃搖頭,不必了,我對男人死心了,這樣逍遙過日子沒什么不好,你瞧嬿婉meimei,過的多舒心啊。 沈母以前絕對沒想過女人還能這樣過生日,在固有的觀念里,女人都是要嫁人的,離了男人怎么活?可是經歷過這么多事,她也看開了,連兒子和男人在一起她都接受了,又怎么會在乎女兒單身呢? 何況家里還有兩個孩子,不愁她老了以后沒人照顧。 你自己決定吧,東西都收拾好了嗎?嘉嘉說了,會找個夫子帶回去給宇哥兒啟蒙,也記得給夫子準備一份行禮。 您放心吧,這些都辦好了。沈芃高興地應下來。 離開前,沈府辦了一次小型宴會,請了親戚朋友,算是一次告別宴。 大姐沈菁剛傳出喜訊,已經懷了兩個月的身孕,聽說家人都要離開長安,抱著丈夫痛哭流涕,當初為了與家人在一起她慫恿丈夫跟著來這里,沒想到如今她們留下了,家人卻要走了。 沈菱淡定多了,打從沈嘉定下要外放開始她就想過會有這么一天,雖然心中不舍,但她并未表現出來,還安慰沈菁,大姐,你還有我呢,我們姐妹不離不棄便是。 沈菁笑罵道:你別騙我,如今是妹夫還未高中,等他將來有了前程肯定也要外放做官的,到時候你還是巴巴地追著去了,就留下我一人。 康蕓湊過來說:大jiejie,您可不能把我忘了啊,表姐妹也是姐妹啊,二表姐會離開我可不會,以后咱們常來常往就不孤單了。 康蕓挺著個大肚子,已經是七八個月的身孕了,她丈夫施野這輩子大概率都不會離京了,她定然也要定居在長安城的。 姐妹幾人說說笑笑很快就將離別的愁緒打散了,不管如何,大家的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來長安后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以后就算靠自己也不該后悔才是。 沈家人離開之后,沈府徹底清靜下來了,往來的路人這才發現沈府似乎空置下來了。 不應該吧,沈大人不是還在長安么?怎么從未見他的馬車進出過? 說起來,從不久前就甚少見到沈大人的馬車了,我在街口擺攤賣雜貨,以往日日能見到沈大人的馬車,他還光顧過我的生意,人特別好,最近連他人都見不到了。 這樣的改變一開始是常來常往的路人與鄰居發現的,消息自然瞞不住,沈嘉日日上朝上衙,卻沒住在沈府,這個消息算不上大消息,但有心人總會想偵查一番的。 沈嘉的行蹤不算難查,畢竟他出入都有馬車護衛,怡園之所以許久沒被發現是因為地處偏僻,加上他都是從城北繞一圈回去。 等眾人發現他的新家居然就在皇宮邊上時,受到的震撼不是一點點。 怡園?那是什么地方?沈嘉為何會住在那里? 說起來那位置也是不錯,離皇城近的很,難怪沈大人會改建城北,如此一來,他那座宅子可就成了絕世好地了。 原來如此,果然是戶部出身的,沈大人甚是精明啊。 不對吧,聽說沈大人入住有一段日子了,當時沈老太爺他們不是還未離京嗎?他為何會搬出去???這才是所有人不解的問題。 朝廷大臣,誰家沒幾座別院,偶爾去住住也是有的,但從祖宅搬到外頭住的一家之主還真沒見過,也難怪這事情傳出去后眾說紛紜了。 有與沈嘉關系不錯的直接問到正主頭上,沈嘉只好解釋說:本官太懶了,為了每日能多睡一刻鐘所以想住的離皇宮近一些,且那地方大而安靜,地價也不貴,否則我可買不起。 這解釋聽著也挺正常,畢竟當官的哪個不想住在皇城邊上?可不僅僅是省時間,更是身份的象征,只是以往沒有人把主意打到內河的對岸去罷了。 有了沈嘉帶頭,短短幾日內,不少人家都跑去怡園附近去買地,哪怕價格翻了幾倍也毫不遲疑地買下來。 只是他們不知道,附近的荒地基本都被沈嘉買下了,轉手一賣大賺一筆。 晚飯過后,沈嘉在看賬本,清點了一下最近的收入,嘴角都要合不攏了。 趙璋靠在一旁看書,見他一臉財迷樣,打趣道:朕的私庫里什么好東西沒有,你至于盯著這點錢財流口水嗎? 沈嘉摸了一下嘴角,發現被騙了,也不生氣,笑著說:這可是我正經投資賺的錢,不一樣,不過認真說起來,這本錢還是你出的,理應分你一半。他還真把數字一分為二,將其中一半算進了趙璋的私庫中。 趙璋聞言拒絕道:不必,朕豈會要你賺來的銀子? 沈嘉拿著賬本給他過目,你確定不要? 趙璋隨意瞥了一眼上頭的數字,挑了挑眉,帶著些許驚訝問:這么多?他以為不過是賣幾塊地而已,能賺多少錢來,他連自己當初給沈嘉多少資本也不記得了,沒想到竟然有十幾萬兩的收入。 還要嗎? 趙璋咳嗽一聲,把賬本推開,不要! 沈嘉把賬本收好,這筆錢他是準備帶去兩廣的,那地方的財政一言難盡,在發展起來前必定是要有大筆資金投入,要想全靠朝廷撥款,那都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去,正好這筆錢可以作為前期投入。 趙璋聽完他的話,皺著眉頭問:這是你自己的錢,為何拿去公用?地方該用的錢財你找戶部要就是了,大不了朕給你特批,不會卡你的折子。 沈嘉靠過去歡快地說:連皇上的私庫都是我的,我自己可不缺錢,再說了,國庫私庫不都是你的,這錢能從這里出可比從國庫出簡單便捷多了,且我花我自個的錢,可就沒人敢不聽我的話了,一舉兩得。 你可真大方! 不算不算,等那邊經濟發展起來了,我再加倍賺回來就是了,這也是一筆投資,不會虧的。 趙璋抱著他打趣道:那朕再加十萬兩,就當與你一起投資如何?朕后半輩子過什么樣的日子就全靠夫人你了! 沈嘉反手給了他一拳,虧了我可不負責任。 那怎么行?虧了你就拿自己的俸祿養著朕。 沈嘉想了想,點頭:也行,大不了咱倆一起啃饅頭配咸菜。 第一百七十九章 結仇 作為帝王,再怎么落魄也不會淪落到吃不飽的地步,但沒人嫌錢多,也許是被沈嘉潛移默化地改變了觀念,趙璋如今也很看重錢財,知道被一文錢難倒是種什么感受。 沈嘉從那之后出入都大大方方的,還會主動給人介紹怡園附近的風景,其實這時候純天然的風景都很美,打開門窗就是一副天然的風景畫。 徐首輔近些日子煩的整夜睡不著覺,當聽到屬下匯報,皇上時常出宮進入怡園時,頭疼的感覺越發強烈。 怎么回事?皇上這是想做什么?徐首輔捶足頓胸,實在不想詆毀一世英名的帝王竟然也做出如此荒唐的金屋藏嬌之事。 好在沈嘉馬上就要出京了,就當是容忍他們最后的狂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