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4)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前夫總想撩我、炮灰有愛意消散系統(穿越)、咸魚它被迫翻身(重生)、渡我(仙俠)、我的系花女友、惡毒男配只想干飯(穿越)、七零年代嬌寵媳、武破九天、撿的小狼狗是投資大佬(穿越)、反霸凌指南(高H)
小范笑道:我們就是小門小戶跟公家的報社沒法比,再便宜點,五百得了,我算過,絕對能勾上本。這時候錙銖必較的時候,他們不想降低印刷質量的情況下講價是非常難的。 小范使出殺手锏:我們東家說了,可以一個月一結算。給的都是現錢。他們印刷報紙雖然掙錢,但都是半年一結算或者一年一結算,等年底各家單位還要盤點還有各種各樣的會議,又要往后拖拖,等他們拿到錢都在外頭壓著。弄得他們廠的福利總是比別人晚發放,問起就說廠里沒錢。 要是他們真的能月結算,對他們的吸引力一下子就增大了。 主任想了想道:那七百塊錢,這個價格就是抄底的價格了,沒的商量了。你也是報紙圈里的老人,知道這東西的成本,但我們開一次機器,那么多工人總不能為你們做白工吧。你們少花點我們少掙點,大家都高興。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要是再跟人談價就容易發火了。小范道:這樣吧,我也別說五百,您也別說七百,折個中間值,六百塊錢五萬張。這我回去還得申請一下。這個價格超過我出發前的預算了。今年紙的原材料上漲,五百他們是肯定不會答應了。 主任怒了:六百不可能,這事兒不用上商量了。他就是不讓工人們做,大伙兒還樂得清閑呢,總不能辛苦了一溜十三招之后沒錢吧。 話有點說呲了。小范道:那我回去問問。說完就走了。 印廠主任還以為他說了重話得罪了人。第二天的時候,小范又來他們這準點報道了,這次拎了兩斤橘子。就好像是昨天的不愉快沒出現過似得。繼續談價。 一供磨了十天,印廠主任抗住了沒松口,瞧著小范不氣不餒還真要長期在這邊駐扎下去的樣子。也有些佩服他的行動力,道:你不煩? 小范道:不煩啊,這些我活兒我都會,有啥事兒你就使喚我就行。又掃地又干活的。印廠主任臉色好氣又好笑道:我真是服了你了,讓老胡來見我。 小范知道這是要最后一輪談價了,怕他是個毛頭小子說話不算數。這次不光胡編輯來了,還帶了他們的金會計帶這錢來的。 廠子這邊也出了好幾個代表。從上午談到下午,那可真是一分一分的死摳。 胡編輯一直很有預算的概念,這都是田瑞個人出錢,差一分錢就能差好多,咬死不松口。 又套交情,又用現金誘惑。再加上小范一副不打目的要在這邊搭床當長期編外人員的決心。 最后還是印廠認慫了,最后談成613.5的價格五萬份,連小數點后面的五毛都寫進合同里了。而且雙方都蓋了章按手印。 等胡編輯他們一走,印廠主任連忙給所有小組長開會,以后把還價這套話術好好學一學??纯慈思野?! 胡編輯走的時候還夸獎了小范,讓他繼續在這邊。稿子組建快完成了。很快就要下廠了。全程都得盯著,一定要先打版審查一遍再印。如果出現問題避免大規模印,造成損失。只要大機器開了,那可都是實實在在的錢啊。 小范點頭答應了。 胡編輯說:咱們做的是創刊這樣的大事,可能人生經歷只有這一次。一定要好好做,每一個人都是當兩個人用的,這樣能快速成長。把這里撐住了,回頭你想跳槽,我親自給你寫推薦信。胡編輯可是有文學系才子的美譽,他昔日的同學們也是各大報社的主編,有他這句話相當于給小范未來的前途保底了。 小范也乖覺,道:放心吧,這里有我呢,出不了亂子。 三天后,縣里的報社,胡編輯還在做最后的定版。 其他的員工們也在紛紛的做最后的校對,第一版他們磨了很久,有一些文章他們都能背下來了,每一個標點符號在哪里他們都能記得。 整版當初還送到老先生那里。老先生看過之后就說了兩個字,不錯。 夜深了,田瑞給他們送來了夜宵,道:你們太辛苦了這,吃完都早點休息。 幾個編輯都是年輕人,有男有女,辦公室里的氣氛很好,看見田瑞給他們送吃的連忙圍了過來,道:謝謝田老板。 今天帶了什么? 燒烤。田瑞的話音一落,他們就高興的歡呼了起來。報社絕大部分人都是外地人。他們早就聽說夜市熱鬧,但實在是沒時間過去,沖著這幾天田瑞給他們拿的燒烤,炒面之類的終于知道為啥那么火了。 現在他們最盼的就是晚上這一頓夜宵。 幾個人開始吃了起來,晚上雖然吃了晚飯,但半夜又餓了,田瑞送的實在是太及時了。 大伙兒都叫胡編輯過來吃,但胡編輯卻擺了擺手,他沒心情吃,他很緊張。 他是在報紙行業里工作了十幾年的老人了。以前經歷過很多次在印廠里加減板塊這種事情都沒緊張過,現在卻不同。 辦報紙是他大學時候就有的夢想。 這次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審查了很多遍,現在都要發到印廠了還不放心。 這種焦慮根本沒辦法緩解。 他再次仔細的審查了一遍??赐曛?,終于把報紙的組件封好發出去。 第二天一個滿是居民區小巷子里的,幾個閑人坐在一旁嘰嘰喳喳的說著事情,突然聽到郵差道:高大安在不在,有你的匯款單。 這一句話像是給這里按下了暫停鍵,剛才說閑話說的正熱鬧的人都有些不敢置信,沒聽錯吧,高大安家窮的都快掉渣是,是貧困戶中的貧困戶,很多鄰居都不愛跟他交往,怕染上窮氣。 高大安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頭發亂糟糟的也沒打理像雞窩一樣。 跟郵差道:哪兒來的匯款單。他也沒啥親戚能給他匯款的。 郵差道:好像是報紙給的稿費。隨后拿出來一看五塊六毛錢。他先簽個字,隨后拿著單據去銀行就可以拿錢了。 還有一封信,他趕緊拆開看,信上說他在本地的縣志上的一個名為《五味人生》五千字的文章,被轉載到當地創刊的美食雜聯上了。上面說他的文字古樸樂觀很有感染力,鼓勵他繼續創作,也可以來稿,并且把約稿的類目寫在信上了。 周圍那些嫌他窮從來不跟他來往的鄰居對他刮目相看,以前沒聽說過他還會寫文章呢。寫寫字能賺到錢那不都是大學生么!他一個普通人也能寫文字賺到錢,了不得了。 周圍的人恨不得立刻跟人分享這個在巨大的新聞。 高大志拿到這五塊六很激動,縣志上的文章,是他當年寫給公社的稿子,寫他在苦難的時候,如何苦中作樂把品淡無味的大鍋菜想象成珍饈美味熬過那段日子。當時被縣志錄取了也沒啥獎勵,還要掏錢買縣志收藏。因為缺錢也就算了,算起來這都是很長時間以前的事情了。 他被生活所迫早就放棄了寫文章,但多年后收到夸贊仍然很激動。 甚至還想打探一下這個美食雜聯是什么報紙,得了稿費他想買一份。一份報紙兩毛錢他還是買的起的,買來收藏。 結果問郵差,郵差也不知道這是什么報紙。跟他同樣情況的,還有其他五位先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興奮,都不知道這個美食雜聯到底是什么,有的人直接通知所有的親朋好友,一定要買到這個美食雜聯的報紙收藏。 印廠里,小范拿到打版的報紙仔細的再審查一遍,確認沒問題了,才通知開印。 辦公室里主任端著茶水看報紙,本來就是想隨便掃一眼,他們民辦報紙能做成什么樣,結果這么一看下去就停不下來了。 上面寫了各種各樣的美食,還有幽默的人生感悟之類的。一個個文章不長??雌饋斫蚪蛴形兜?! 相比于其他報紙,這個顯得更輕松好讀。每一個文章都值得多次的去看。翻頁,后面的也精彩。全部看完想找下一頁的時候,才發現他們印的是單頁報紙,不是報社那種好幾頁的。竟還有一種茫然和意猶未盡感。 主任忙對底下的人說:下版印好了,趕緊送過來。他天天跟報紙為伍。第一次看報紙看到上癮。 因為這次很不同,報紙不光是起到一個教化和宣講的作用,純粹是娛樂。主任預感這是要出爆款。免費的內刊報紙竟這么精彩,完全不給其他報紙活路啊。 雖然胡主編不動聲色的弄了個縣城的內刊,但牽動業內不少人的心。都知道他今比原單位開除之后郁郁不得志。居然沒過多久連報紙都辦出來了,都想知道他能弄出什么樣的火花? 這是省里第一份內刊報紙,省里重要領導也打過招呼,想要印刷之后看一看。 但最緊張的還是縣里劉書記,報紙雖然是民辦,但他在其中也使了大力氣督辦此事!好就都好,萬一塌了,他們也得吃瓜落。 人群中,大概只有田瑞最踏實,他看過打版的報紙,絕對能給所有人一個重磅的驚喜。 第58章 傳播的威力 等胡編輯拿到報紙的時候已經是三天之后了。 他迫不及待的趕緊看了一遍, 上面的內容都已經能背下來了,可看著創刊的第一張報紙還是很激動。 報紙全部回來了。編輯部根據上面的要求做好備份,他們給每個機關部門都分去了一些, 也方便他們審查。 除此之外,找了大院里的幫工用一上午的時間, 把報紙都給發放出去。 田瑞的店里留了八千份, 可以隨桌贈送, 等桌的時候可以看報紙。 縣里知道這事兒的人都挺關注的, 劉書記吩咐只要報紙送來了,立刻送到他辦公室。 劉書記早上來的時候就看見報紙了。 秘書給他的茶杯里倒滿了茶水就出去了, 劉書記端起茶杯,把眼鏡從眼鏡盒里拿出來戴上看報。 剛看到, 就很滿意。 看來田瑞是請了能人了。眼前這個報紙不說是內刊, 還以為是報社的頭版呢。他們的排版很規矩,字體大小和紙張也跟官方報紙用的是一樣的, 一點廉價和擁擠的感覺都沒有。 劉書記是成天聽廣播看報紙的人,他閱讀報紙早就成為了一種習慣。他一路看過去,上面錯落排版,主版是田瑞家美食偵探,老師寫的麻辣火鍋, 把rou和毛肚在熱騰騰牛油鍋底里涮幾秒開始吃, 唇齒間又麻又辣又上癮的感覺,吃完出一身汗, 人很舒服。還有一些他在外省的見聞。寫的趣味盎然。 看完連劉書記都好奇火鍋的魅力了,后面是一些本地縣志里的一些雜文。大多是在特殊時期里,苦中作樂的一些經歷。 這些人都沒受過專業的訓練,寫的東西就是大白話, 里面偶爾還夾雜了當地方言在里面。小故事一個個還挺有意思。尤其是縣里的人大多都經歷過那一遭??匆娋腿滩蛔∮H切。 其實本地的縣志也是個寶庫。當年有人牽頭,所有人都可以寫家鄉的山水,家鄉的歷史和家鄉的美食,縣志出成書一共有三十幾本,出版后也只有幾套留落在外頭,大部分都在縣圖書館里。很多人都沒看過。在報紙上又重新印刷出來,都跟第一次看似得。 上面有一個美食是高大寶寫的,寫他下放到村子里,吃的最好的一餐就是泥爐小烤rou,取了點黃泥自己做出一個爐子來,上面把瓦片洗干凈放烤rou。本來用鐵網更好,但他們那會兒煉鋼熱。全村的大鐵鍋都給收走煉鋼去了。只能用瓦片,先用專門拿一片肥rou蹭蹭瓦片的底。 薄如蟬翼的rou放在上面翻兩下變了色,馬上就可以吃了,他們蘸芝麻醬蘸白糖,蒜末,韭菜花混合香的不行。他們一吃,全村的狗都跟汪汪叫,再沒吃過那么好吃的烤rou。 劉書記看完狠狠的喝了一大口茶水。往下壓一壓,大早上被饞到了。 繼續往下看,后面也都是他們干活時候的趣事兒,背面更是囂張,直接說他們在縣里夜市吃到的油炸糕用糯米裹著,炸出來又香又脆,里頭還是甜軟的餡兒。 還有夸獎縣里奶油冰淇淋的,每逢逛街必買,走一路吃一路,等最后吃光了,還要把脆筒吃完,就可以去另外一家了。 劉書記還想往下看,報紙沒了。 上面的美食可真不少,又有外地游記又有本土風情。還有老百姓們在特殊年代苦中作樂的美食,一張報紙看下來,口水就沒斷過。 劉書記看的贊嘆不已。這個田瑞干啥啥行,從來沒辦過的報紙,現在弄起來比專業的還好看。市面上的還真缺乏這種以娛樂為主的報紙。 民以食為天,不管什么時候老百姓總要吃飯的。美食最能勾起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錯,真不錯! 劉書記一般會把看完的報紙放在一旁收起來,但這張報紙他卻壓在了文件的下面,打算處理完事情再看一遍。領導也是人,也喜歡看這種充滿煙火氣息的報紙。 不光是他,報紙很快發過大半個縣城。 就連一些學者和有正式單位的文化人都驚奇,不知道啥時候縣里辦了一個報紙。就是漫不經心的看一眼??勺x過兩行之后,眼睛立刻就被報紙給牢牢的吸引。 他們都是訂閱過報紙的。等看完還想回味呢,甚至還把報紙帶給老伙計們去討論:這個高大寶下到哪個屯子,吃的也太好了。把烤rou用芝麻醬蘸白糖吃下去,想想都香。 我們當年就呼土豆,啥好吃的沒有! 這報紙挺好,你在哪兒定的。 不是定的,是免費發的。要不是這個報紙,我還不知道咱縣里有這么多好吃的呢。 啥時候發的,咋沒給我發呢。要不你報紙都看一遍了,給我吧,我回去再細讀一讀。 哈哈,別把大牙饞掉了,借你行,但你看完再給我啊。他之前尋思人人都有呢。得知只有一部分人有,他可舍不得給出去。 嘿,你這小氣樣,跟誰學的,家里三十塊錢一瓶的西湖龍井舍得給我喝,免費得的報紙不舍得給我? 我要收藏起來。隨后又神秘兮兮跟老伙計道:我聽說這個報紙是田瑞花錢辦的。 田瑞可是縣里的名人,之前開店都說好吃,紅于一時,再加上出柜這么大的事兒,又紅了一把。 老伙計眼睛一亮:快,聽說他開個烤rou店,我兒子總去叫我兩次了,我不愛去。走,今兒我請客,咱也去吃烤rou去。我順便管他要一份報紙,不要你的了。老人某種程度也跟小孩似得。 他們去了烤rou店,現在才剛上午十一點,還不到飯點呢,但已經坐的七七八八了,他們來了不大一會兒,另外兩桌人一來把店里給坐滿了。 老頭道:有沒有泥爐烤rou? 服務員笑道:今天都是來找這個的。我們是炭火鐵網烤rou比泥爐還好呢,對,我們今天新增了芝麻醬白糖蘸料。早上店長增加了這個蘸料,他們還納悶呢。據說是田瑞親自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