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5)
書迷正在閱讀:cao她止渴(1V1,H)、我的戀人讓我san值狂掉、男歡女愛(高干,高H)、寵妻不膩:顧少,超給力、嫁雙生、在林先生心上開一槍、【架空民國NP】暗娼、薄荷糖(h)、迫嫁王妃【短篇高h】、被迫還俗后(1v1,SC)
從高三開學后第一次期中考試開始,他就沒掉下過第一名,唯一能跟他競爭的就是邵凌云。 不過邵凌云跟他并列過,卻再也沒有超過他,至于其他同學,早就被他們兩個遠遠甩在后面,總分拉第三名十幾二十分。 該學的都已經學完了,后面就是頻繁的考試,測驗成績,沈魚穩得不行,老師都不怎么管他和邵凌云,因為沒有什么可以教的了。 他們兩個現在的成績,去考大學肯定沒有問題,老師干脆放他們自學,想復習什么復習什么,只要保持著學習狀態,考試成績不掉就行了。 這種情況下,沈魚學煩了,事業心突然受刺激,空前高漲。 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太閑了。 沈橋被叫去出差,一走就是十天半個月,他之前弄出來的一種合金,經研究表明可以替代目前用途極廣的一種金屬材料。 靠著這種材料出口,華國狠賺了一波,具體什么情況沈魚不清楚,只知道跟著沈橋的人又多了好幾個。 有錢了,沈橋開始折騰基建,他對之前出差時坐火車的經歷深惡痛絕,然而沈魚跟他說,以后去外地讀大學,他一年最起碼得坐四趟火車。 沈橋就去研究給火車提速了,完了發現光提速沒用,鐵路基建配套設施得跟上。 這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解決的,那句話怎么說來著,要致富先修路,可修路也得有錢修。 還有,后世華國被稱為基建狂魔,但這個時代還處于比較困難的時候,經濟剛剛開始發展,各種機械設施跟不上,光靠人力,耗費太大太大。 沈橋原地自閉兩秒,一頭扎進懸浮車的研究中。 路不行?不要路了! 沈魚問了一嘴在研究什么,沈橋說完,沈魚當場愣住。 想插個翅膀上天這話,他好像沒說出口吧?沈橋怎么會突然起了這個心思? 問清楚之后,沈魚哭笑不得,他家男朋友真的厲害的不行了。 不過因為科技跨度太大,缺少必要的材料和設備,最終懸浮車研究沒能成功。 沈魚很少見沈橋想做什么沒做成的,擔心他受打擊,好好安慰了他一番。 那幾天可謂是予取予求,直到發現這人好像是裝的情緒低落 挨了一頓錘,沈橋摸著肩膀,一臉我好痛,我不說,你開心就好,成功讓生氣的男朋友開始愧疚,以為真的打疼了他。 談了個戀愛,沈橋別的沒學會,演技瘋狂提升,就學會怎么演他男朋友了。 話說回來,所有人都在奮斗,就顯得沈魚躺在幾個店上混吃等死,太咸魚了。 明明局面大好,要錢有錢,要地有地,要人現在也能找幾個能扛事兒的人了。 決心振作起來的沈魚跑去找男朋友支招:我要開拓事業版圖! 沈橋非常捧場:真棒。鼓掌。 沈魚:你不問我怎么開拓嗎? 沈橋:怎么開拓? 沈魚:我還沒想好。 其實有一點兒想法,最簡單的就是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張,去別的城市開有間和沈記的直營分店。 不過這個也是有一些實行上的困難,而且他還想搞點兒別的。 沈橋:一時間不知道下一句該怎么接。 斟酌了一下,覺得這時候沉默不是件好事,手指擦過沈魚臉側,沈橋嗓音是一貫的淡定沉穩:想做什么都可以試一試,試過就知道哪些是你想做的,不要害怕試錯,有我在。 第124章 有沈橋兜底,沈魚膽子一下子大了起來。 其實他比大部分人創業的人條件都要優越,有足夠的積蓄拿出來開拓事業,有源源不斷的收益,還有一身黑科技的男朋友撐腰,就算失敗了也不影響什么。 想清楚之后,沈魚徹底放開了,不再束手束腳。 雖然有開創新版圖的想法,但之前打下的底子扔了也可惜,他一早就有過去別的城市開分店的心思,只是當時礙于時機不成熟擱置了。 現在各個店運行穩定,陸續抽調一部分可信的老員工去別的城市開分店是個可行之策。 沒有想要遍地開花,目前的打算是首都,海市,明珠市這三個地方。 經濟相對發達,市場大,消費潛力高,如果效果不錯,再考慮往別的省會城市繼續開分店。 這個想法確定之后,他就聯系了幾個店的管理人員,詢問他們有無去外地開店的意愿。 當然,作為開拓新地區的獎勵,提升工資是最基礎的,其他一些級別待遇福利等等都另有標準。 聽沈魚說完,余嬸子第一個響應。 她和周嬸子是從沈魚擺攤開始,就跟著他一步步走過來,兩家的生活也因為沈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現在她們一個是幾個店總管理,一個是分店店長,整個人跟一年前判若兩人。 余嬸子本就是穩重開闊能擔事,經過這一年歷練,儼然有了幾分女強人的模樣。 沈魚說完,余嬸子當即笑道:我去首都,這輩子還沒去過首都,這次總算有機會了。 有人積極響應,沈魚也開心,他問余嬸子:您想開個什么店? 要是別的店長,自然是本來經營什么店,去別的城市也開什么店,但余嬸子這段時間幾個店的瑣事都管過,各個店什么情況,說不定比沈魚還清楚。 余嬸子不太好意思地說:我托個大,給我點兒時間,咱這些店,我摸熟了地兒,都能開起來! 蛋糕店得培訓蛋糕師,沒那么容易把店開起來,但其他幾家店她都熟悉,覺得一步步來的話,自己能行。 沈魚一愣,笑了:行啊,您有這個想法是好事。 他本來就發愁人手不夠,余嬸子要是愿意多分擔一些,他樂得輕松。 之后吳三妮表示,她想去明珠市。 她跟陳美麗因為沈魚的認識,后來熟悉了,算得上是朋友。 這次沈魚提出去別的城市開拓市場,吳三妮有些躍躍欲試,也有些忐忑。 當初剛從老家出來的時候,她想著,有個落腳處就好了。 后來幸運的遇見小老板,不但有了落腳的地方,還有了一份特別好的,足以讓她養活自己養活家人的工作。 她安于現狀,覺得這樣的生活已經再好不過,結果竟然還升了職,從代理店長到店長,從憨直的農家女到落落大方的小店長。 她學會了幾百個常用字,能讀會寫,她會幾句簡單的英文,雖然只是最基礎的打招呼問價格。 自身的成長增加了吳三妮的信心和野心,當遇見機會的時候,她不會再一味的往后縮,而是想,或許我也可以,我并沒有那么差。 可以。沈魚點頭:你是想在明珠市開奶茶店嗎?還是有其他想法? 吳丹妮咬了咬牙,心一橫:小老板,我想先去其他幾個店學習一段時間。 沈魚驚訝揚眉:你也想攬了明珠市的所有店長。 其實這樣應該不算店長,而是一個城市的總負責人。 嗯,我想試試。吳三妮用力點頭。 沈魚點頭:好,那你這幾天就去別的店輪值。 欸!吳三妮心里又是激動又是忐忑,她知道,這是個機會,往前邁近一大步的機會。 以后會成什么樣她不知道,但她知道,跟著小老板,一定會越過越好。 去了新城市,也不能忘記學習。沈魚叮囑道。 當然!兩人齊聲道。 學習的好處她們已經嘗到了,但越學越覺得自己欠缺的知識很多,巴不得抓緊時間多學一點兒,懈怠是不可能的。 你們怎么想的?沈魚問其他人。 余嬸子和吳三妮去首都和明珠市,當然不是只她們兩個人。 周嬸子雖然比以前開朗一些了,但性格到底不如余嬸子堅韌,而且她家兩老年紀大了,女兒還在念書,周嬸子決定留在興城。 楊嬸子這次倒是開了口,她想跟余嬸子一起去首都,兩人搭個伴,給余嬸子當個副手。 也是想往上走,但是又覺得自己能力不足,這樣選擇更合適。 沈魚覺得可以,興城的這些店如果有員工愿意跟過去,讓她們自己協調,有一點就是興城這邊新員工培訓得跟上,不能說開個分店,這邊生意直接垮掉。 吳三妮也一樣,她也可以帶一部分老員工去明珠市,給她提供一些幫助。 沈魚還建議她們,老員工里挑一些男同志,安全性要保證。 說到安全,沈魚琢磨著,可以再找陳澤海聯系一下。 大裁軍裁掉一百萬,他們這邊有再多崗位也不怕安排不下。 兩個女同志先出頭,分了首都和明珠市的店,剩下海市,竟然沒人應聲了。 沈魚哭笑不得:都覺得現在這樣滿足了? 燒烤店店長葛成撓了撓頭,不好意思道:我覺得我不行,讓我去開個燒烤店我可以,其他的我搞不明白,怕耽誤事。 你們呢? 楊黑娃想了想,說:小老板,我想去海市,不過我覺得自己能力有限,只能顧得上一個店。 你想做什么?炸雞? 楊黑娃搖頭:我想開沈記麻辣燙的分店。 這是沈魚沒想到的,楊黑娃明明是在炸雞店工作。 余嬸子提了一嘴:黑娃媳婦兒后來招進咱麻辣燙店里了。 楊黑娃點頭:我做炸雞一直沒老宋做得好,出去開店是砸咱家招牌,但麻辣燙我覺得我可以。 炸雞店店長宋建國眨了眨眼,有些遲疑道:您要是覺得我行,我愿意去海市開炸雞店分店。 你哪不行了? 我手 沈魚失笑道:手怎么了?黑娃都說了,他手好好的也沒你炸雞炸得好吃,咱們做食品,一是衛生,二是味道,你不行? 宋建國身板一下子挺直了:我行。 那不就得了。沈魚說。 這三人一家認領一個店,店長一下子跑光了,沈魚不由擔心:底下有合適接手的人嗎? 有。各自都說了覺得可靠的人選。 沈魚松了口氣,但是一算,海市奶茶店沒人開,火鍋店也沒有。 蛋糕店是一律往后推,烘培師不知道要什么時候才能培訓出來。 吳三妮突然道:奶茶店的話,可以找蘇晴問一下。 蘇晴?沈魚回憶了一番:是不是那個圓眼睛,有酒窩的姑娘? 他去奶茶店的時候見過幾回,娃娃臉,看著顯小,但聽說已經有孩子了。 吳三妮點頭,想了想,對沈魚說:她情況有點兒特殊,我單獨跟您說一下。 涉及到蘇晴的隱私,其他人都聽著不太好。 沈魚就跟她到一邊,吳三妮講了蘇晴的大致情況。 蘇琴是海市下鄉的知青,屬于走得比較晚的,在鄉下待了幾年,大回城的時候回來了。 之所以沒回老家,是因為跟當時在一個地方下鄉的男知青處了對象,也就是她現在的丈夫。 她丈夫是興城人,她就嫁到了興城。 來了才知道,丈夫在城里還有個青梅竹馬,當初本來不用他下鄉,家里想盡辦法給安排了個工作,他為了不讓自己小青梅下鄉吃苦,把工作讓給了小青梅,自己下鄉了。 結果他走了沒兩年,小青梅嫁人了。 這男人也沒怪他青梅,覺得自己回不去,人家另找人家再嫁說得過去。 單看這點兒,這男人還算可以。 可他覺著自己既然回不去了,在鄉下也得安家,就找了同是下鄉知青的蘇晴,追求一段時間,兩人處對象,然后結婚。 再然后突然能回城了,蘇晴結婚懷孕,當然是要跟丈夫一起走。 本來好好的,回來之后,青梅嫁的男人家里有點兒革委會的關系,被清算了,青梅她男人跑了,一下子成了個可憐的無依無靠的少婦。 那個王八蛋跟那個壞女人勾搭不清的,蘇晴姐跟他離婚了,孩子也要來了。吳三妮沒有講故事的天賦,三言兩語給沈魚解釋完了。 實際上蘇晴當時的處境比她描述地艱難的多,丈夫出軌瞞著她,就連公公婆婆小姑子都幫他瞞著,因為他們也是看著那個女孩兒長大,蘇晴這個兒媳婦才是外人。 女兒都上小學了,蘇晴才撞破了這樁丑事。 可她還得忍著,因為她沒有工作,就跟丈夫威脅她的話一樣,鬧開了,大家都不好過,想想女兒。 蘇晴忍了一年又一年,直到被招進沈魚的店里,有了經濟能力,開始考慮把這一攤子爛事甩開。 離婚也不是那么順利,這年頭離婚是丑事,特別少見。 但蘇晴鐵了心,她什么都不要,只要女兒,還威脅如果丈夫不同意,就去他單位把這事給他捅出來。 撕破了臉,吳三妮等一群小姐妹甚至還去幫她壯過聲勢,才把婚給離了。 蘇晴姐說她爸媽寫信來說想她,她之前就跟我說,想回老家去,又舍不得現在的工作。吳三妮解釋道。 沈魚問:她平時工作情況怎么樣? 特別好。吳三妮很真誠地夸道:她比我聰明多了,什么都學得快,咱們店里上新品,她每次都最先學會,跟同事們關系也很好,大家都喜歡她。 她學認字,店里不忙的時候讀識字卡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是蘇晴教她,從來沒有不耐煩過。 沈魚回憶了一下,蘇晴留給他的印象好像確實不錯。 行,那你找個時間問問她,有沒有這個意向。 好嘞。吳三妮高興道。 火鍋店暫時沒找到合適的人,不過葛成表示,他可以試試,先開燒烤店,等店子穩定之后,再開火鍋店。 沈魚覺得沒問題,本來也是打算一步一步來。 蘇晴那邊毫無意外同意了,聽吳三妮說完,她驚喜得以為自己在做夢。 之前也想過,她努力工作的話,以后如果開分店,說不定自己能升職,當個主管什么的。 但沒想到一下子升了店長,雖然是代理的,可代理的也是店長??! 而且還是在老家,她即能回到家鄉,有不用放棄這份自己很喜歡的工作,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