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與圣僧二三事 第39節
這墨務官自南朝開始便是專司朝廷文墨制造的差事,管理舉國文墨之事,不算是肥缺, 在文人墨客的心里卻有著別樣的風雅地位。 既然回到故土已經不可能了,那么就得想辦法在天京扎下腳跟來。這就是西涼王的聰明之處, 也是他厚著臉皮奏請皇帝, 要認李安然做娘的原因。 區區殺子之仇, 滅國之恨,哪有現在活下來更重要——自己小命拿捏在對方的手里,難道還要因為心中的憂憤和不甘, 再落得像回鶻王室那樣的下場嗎? 皇帝準許了,李安然反而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如今世子能出任工部的墨務官,這才算是真正的站穩了腳跟。 至于李安然為什么選擇李惠,而不是直接點順義公去接這個差事,完全是因為李惠更年輕,能在這個位置上做更久罷了。 老順義公也是五十多的人了,近來身體不好,加上倒騰墨塊耗費心力,誰知道他還能活多久呢? 人過了五十, 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了,這話并不是白說說的。 李安然得了好墨, 等藍情帶著回禮,送李惠回到順義公府的時候, 她便揣著墨塊跑到了廂房:“法師, 你們聊得可高興?” 榮枯原本正在默寫經文,聽到李安然的聲音便抬起頭來:“我今天沒有做餅,殿下來的不巧了?!?/br> 李安然:“在法師眼里, 我來你這就是為了吃糕吃餅的?” “難道不是嗎?”榮枯嘴角翹起,露出了一個愉快的笑容。 李安然坐到他邊上,從懷中取出用絲帕包著的墨條,笑道:“我今天得了一塊好墨,剛剛試了試,覺得馨香可愛,想請法師也一起品鑒?!?/br> 榮枯看著她手里那塊墨條,溫柔道:“我對墨條的好壞并沒有什么鑒賞能力?!彼瑢懡浳囊膊⒉惶暨x筆墨,除了對紙張有一些諸如“保存長久”、“不易散碎”的要求之外,也幾乎不怎么挑紙。 李安然看著他手邊上的佛經:“我之前就想問了,法師的書法是師從何家?” 榮枯笑道:“我出身丘檀,那里的文字和漢字迥然不同,書寫用的也不是毛筆,后來隨著師父到了西涼一帶,跟著師父認識了一些儒生,才開始鉆研漢家書法。若要說師從,那就算是早年翻譯成書的漢文佛典吧?!?/br> 李安然想起他的那筆清秀的小楷,確實很像前朝抄錄佛經的時候才會用的書法字體。 只是在其中,可能還融入了榮枯本人些許對于佛經、書法的理解,所以這筆字才帶著一種他本人才有的清麗感。 李安然道:“難怪我看著法師的小楷清麗溫吞,雖然有鋒芒卻總是缺那么一點……原來是因為法師臨摹的對象是前朝的漢文佛經?!?/br> 這類流傳到西涼一帶的漢文佛經通常是由佛寺工匠抄錄,只有少部分是篤信佛法的書法大家謄抄,而后者一般都會被李安然這樣的書法愛好者收藏起來。 佛寺工匠謄抄佛經,字跡工整就算完成了,李安然很少在其中找到書法卓絕的工匠。 但是李安然理解這種情況,工匠每日要抄錄大量的佛經,到最后只是抄個手熟而已,掙扎于飽暖之事的人,其實是沒有多少精力花費在鉆研書法這種風雅之事上的。 榮枯看著她,鄭重道:“抄寫佛經不需要對紙張、筆墨有特殊的要求,重要的是心境。執著于墨如何奢華,紙張如何珍貴,這都是容易生迷惘的念想?!?/br> 李安然道:“法師試試吧?!?/br> 她吩咐身邊的侍女去取了自己的那一方端硯和宣紙來,待到取來之后,又親自磨墨,把筆讓給了榮枯,讓他試著寫幾個字。 榮枯對著她盛情難卻,只好膏了膏筆,在宣紙上寫了個“佛”字。 李安然一邊磨墨,一邊探出頭來看他這個字:“你這字寫得好,飄逸又有神韻?!?/br> 她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開口道:“明日小衛相公要來,說是得了蔡司馬書,邀我一同品鑒,我想著好東西總是大家都看才好,法師你跟我一道去嗎?” 榮枯剛想擱下筆,聽到她這么說,便道:“那就將元容也請來吧,我記得他在書法上也極有造詣?!?/br> “我倒是忘了元容也愛蔡公書了?!崩畎踩恍χ牧伺氖?,“那我把他也叫來?!?/br> 榮枯的眸子里依然帶著那種恬淡柔和的笑意,只聽他說:“殿下既然覺得我的書法清麗溫吞,又缺乏鋒芒,不如殿下寫幾幅字,讓我照著揣摩揣摩什么叫鋒芒如何?” 李安然放下手中的墨條,瞧著他道:“法師難道不嫌棄我殺伐氣中,學著學著,把你的慈悲菩提心都磨尖了?” 榮枯啞然失笑:“雖說書如其人,但是若是臨摹幾筆書畫就能把自己的心智給移了,那這心智也太不堅定了?!?/br> 李安然撫掌:“法師想要臨摹什么?我寫給你?!?/br>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睒s枯雙手合十,眼眸里的笑意更盛。 李安然扯過紙,剛下筆寫第一個字,就回過味來了:“和尚,你又騙我抄經文???” “殿下殺伐氣重,多抄幾筆佛經能平心靜氣。又能借給小僧臨摹,豈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么?”榮枯掐著手上的佛經,用跟哄小孩差不多的語氣笑道。 李安然挑眉:“我回去寫,等等讓人給你送過來?!闭f完,便吩咐人帶著端硯回去了,留下榮枯一個人看著自己書案上的佛字陷入沉思。 他收拾掉了案幾,想到明天那個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的小衛相公要帶著李安然最喜歡的書畫來找她一同“鑒賞”,心里就像是一顆小石子丟進了古潭水一樣。 大周是強盛而富庶的國家,李安然是這個國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公主,或者說,稱其為分了一半皇權的“君主”也不為過。 這樣的人,她的身邊永遠不缺少能人、諂媚者,以及追慕者。 榮枯又盤腿趺坐下,掐著自己的佛珠念起了經,他覺得自己最近思考這些世俗政事太多了,即使已經下定決心要幫大殿下做事,他也不應該太過觸及“權力”二字,應該適當的把這些東西從他的腦海之中清除出去才是。 李安然先把送去太學的請帖交給下仆送了出去,隨后才認真抄寫起了佛教十三經之中內容最短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抄好的時候,藍情剛好從順義公府回來,看到從來對這些東西毫無興趣的李安然抄寫佛經,便笑著問道:“殿下怎么今天突然想起抄這個了?” 李安然道:“寫幾個字給法師拿去參磨?!彼掌鸸P鋒,寫完最后一個字,吹了吹,“順義公的墨果然清香撲鼻,凝而不散,好東西啊?!?/br> 也不知道他還有多少存貨,這墨真真值得一兩墨一兩金的。 藍情垂下眸子,恭敬道:“殿下寫了這許久的字,也一定乏了,這墨寶讓屬下代為送去吧?!?/br> 李安然將字帖捧到他手上:“小心些——雖然我不喜這些個佛法之事,但是里頭卻有些東西頗有意思……我倒是理解法師為什么要我抄一遍了,果然不讀,也就不會理解其中的奧妙?!?/br> 藍情笑道:“殿下可是動了學佛的念頭了?” 李安然搖頭:“我從軍多年,閱卷無數也閱人無數,若是抄一卷經文就能轉移我的心智,那這東西就是邪祟之物,更該禁了?!?/br> 藍情躬身:“大殿下英明?!毖粤T,便退出了書房。 當他帶著東西來到別廂房的時候,看到榮枯正在掐著佛珠念經,臉上便堆起笑:“叨擾法師了?!?/br> 他捧著墨寶走上前去,臉上依然掛著笑,榮枯睜開眼,恰好對上藍情那雙藍寶石一樣的眸子——明明唇角掛著笑,眼里卻絲毫不見溫度,說的就是藍管事這樣的人——他聽見藍情這樣說:“法師真是好福氣,殿下居然能為法師親自臨摹心經?!?/br> 榮枯單掌行禮道:“這是殿下平易近人,以禮待我?!?/br> 藍情笑道:“殿下博學多才,又好為人師,當初我剛剛到殿下手下做事的時候,雖然精通術數之理,卻對漢文一竅不通,更不會用筆,也是殿下不嫌棄我愚鈍,愿意手把手教我怎么寫字,才有我今日跟在殿下身邊,為她管理偌大王府的差事?!?/br> 榮枯笑道:“殿下確實好為人師,小僧這筆字還尚且需要精進,若是要教,少不得要請她每日往廂房來指點一二——只怕她也是愿意的??上绽砣f機,只不過是拙僧練字的小事,自然不能時時叨擾她,便求她寫了字帖給我。也是我狂妄了些,沒想到她居然同意了??梢姷钕滦男貙嵲谑菍拸V?!?/br> 藍情一雙漂亮的藍眼睛微微瞇起:“法師真是能言善道?!?/br> 榮枯道:“藍檀越過獎?!?/br> 兩人相視而笑,渾然不像是剛剛你一言我一語的交鋒過。 藍情將墨寶交到榮枯手上之后,便轉身離開了西廂房,獨留下榮枯一人捧著李安然抄寫的《心經》,垂眸沉思。 至于第二天,小衛相公捧著裝裱精致的蔡公書,看著坐在李安然會客書房里的元容和榮枯,以及邊上伺候李安然文墨的藍管事,長長的嘆了口氣,收起心中的失落,面上反而露出了一抹風雅而得體的笑意。 ——他就知道會是這樣呢。 第50章 為什么我會離你這么遠呢? 一般來說, 大周官員在家中準備宴會,有四人及以上賓客,都會吩咐廚房現行準備三道前菜, 十二道熱菜,最后上一道甜品。 李安然嫌棄這一套鋪張浪費, 減少了熱菜的數量, 縮減為了五道。 她的壽宴、慶功宴都是在皇城里辦的, 天京寧王府哪怕是逢年過節也很少舉行私宴,所以說這一次為了《與妹同游帖》,特地辦了一個四人的小私宴, 也算是破天荒頭一遭了。 當然,現在還沒有到午膳的時間,小衛相公帶著李安然想要的書畫先是到了書房拜見她。 只不過和李安然一起待在書房里等他的不僅僅是他朝思暮想的寧王殿下,還有暫居在寧王府的清客榮枯,以及因為聽說有蔡公真跡而一大早就趕過來等著大開眼界的元容。 李安然取來豎架,將《與妹同游帖》掛了上去,放在了自己的身邊,一雙眼睛亮晶晶地盯著這幅真跡。 自從這幅真跡到手之后,她的眼睛就再沒落在衛顯或者榮枯的身上了。 衛顯淺笑著道:“殿下真是大度, 居然還請來了元師?!?/br> 元容如今是太學令,年紀又比衛顯大幾歲, 在衛顯嶄露頭角之前,元容就已經是聲名顯赫的大儒了, 衛顯稱他一聲元師也不過分。 也就是沖著元容這一點, 李安然才會不辭辛苦的歸隱到雍州去,每天軟磨硬泡的要把他帶回天京,塞進太學做太學令。 元容笑道:“是呀, 我都沒想到大殿下居然會請我來共賞《與妹同游帖》——不過我實在是好奇,與妹同游帖都失散多少年了,蔡師重金求了多少年,都沒有找到,沒有想到居然會被小衛相公尋得?!?/br> 衛顯道:“也是機緣巧合,這是家父前些日子因為兄長要去江南辦差,所以特別命下仆清理了江南的舊宅,沒有想到在梁上發現了此帖,只可惜此帖藏在梁上太久,也沒有好好保養,以至于邊緣有些蟲蠹和霉斑,于是便快馬加鞭送回天京,尋了最好的匠人盡力修復了?!?/br> 李安然捧起書畫的下端,嘆氣道:“是這里吧?!?/br> “蘭江之水澹澹兮,攜芳君以同游……是這里生了霉斑吧?”她蹙起眉頭,滿眼的遺憾,“明珠暗投,丟在匣櫝之中,日積月累而喪其光滑,這世上真是沒有比這更遺憾的事情了?!?/br> 李安然很少露出愁眉的模樣,即使她遇到難過的事情,面上也不怎么顯出來,她這樣真情實感的蹙眉,眸中流露出痛惜來,連常年侍奉在她身邊的藍情都很少見到。 比美人更美的,是美人蹙眉含傷。 ——這會讓人覺得,沒有讓她展露笑顏,是自己的罪過。 衛顯雙手交疊:“臣有罪?!?/br> 李安然回過神來,笑著回答道:“衛卿何罪之有呢?能將明珠從匣櫝中搶救出來,令它再現光輝,難道不是功勞嗎?” 元容笑道:“是啊,若不是衛度支郎去江南監察石蜜坊一事,也就不會有衛太師命下仆打掃江南舊宅的事情了。若不是如此,這《與妹同游帖》怎么能再現人間呢?”他頓了頓,笑道,“這么說來,這《與妹同游帖》還是同大殿下有緣分?!?/br> 李安然笑了:“這么說我倒也不能獨占功勞,畢竟石蜜的熬制方法可是法師給我的?!?/br> 榮枯原本站在一邊,掐著手上的佛珠,聽著三人你一言我一語,不曾發話,猝不及防李安然點了名,他便雙手合十道:“這不是小僧的緣法,是殿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br> 衛顯看著之前一眼不發的榮枯,扯了扯嘴角道:“我不知法師在書法之上也有造詣,殿下竟然能讓法師同元師一道鑒賞此帖?!?/br> 榮枯溫順道:“殿下愛重小僧,突發奇想想要指導小僧書法一道,便把小僧也一并叫來了?!?/br> 他這話一出口,元容就立刻茅塞頓開了。 他就說李安然這么想得到把自己叫來一起欣賞蔡公書,卻沒有找蔡鳳,是因為蔡師是蔡司馬的后人,這書法是真是假尚且未可知,雖然衛顯說是真跡,但畢竟《與妹同游帖》的真跡失散已久,這不過是衛顯……不對,是衛家的判斷而已。 貿貿然把蔡鳳叫來,萬一真的是真跡,蔡師開口索要,無論是衛顯還是李安然,都必須割愛把東西物歸原主。 所以,李安然一開始是不打算把消息傳到太學之中的,提議把他叫來的人……是榮枯法師。 其實元容在收到帖子的時候,還是略略猶豫了一下自己到底要不要來的,畢竟雖然他性格豪放,但是不代表他是個傻子,衛顯投大殿下所好,將大殿下最為推崇的蔡司馬書獻給殿下,無疑是想和大殿下單獨鑒賞此帖。 奈何……真跡《與妹同游帖》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以至于他在輾轉反側,抓了三遍鬮,問了三次天意之后,才厚著臉皮答應了李安然的邀約。 想到這里,他不知道該用什么表情看榮枯,法師是出家人,對于這些人情場合上的迎來送往到底還是遲鈍了一些。 但是看在《與妹同游帖》的份上…… 元容嘆了一口氣,笑道:“那殿下可是相當愛重法師了,畢竟我在雍州兩年,也沒怎么和大殿下交流過書法之道?!?/br> 李安然道:“那還不是叔達你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br> 榮枯的臉上掛著淺笑,目光卻不曾落到一邊的小衛相公身上,而是淡淡瞥了一眼邊上一直一言不發的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