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清歡 第103節
書迷正在閱讀:[黑籃]和紫原敦的小甜餅、此世之毒、盛世暖婚:億萬前妻不好惹、[綜漫]在高危世界創業奔小康、超凡大航海、[咒回同人]社畜戀愛法則、[綜漫]我的飼主是最強、[綜漫]原來前任都是大佬、[綜漫]家養咒靈離家出走啦、[綜漫同]十代目每天都在受驚嚇
冬至的夜晚,比往常都來得更早些。 酉初就已暮色四合。 孤幼院之旅結束后,姚歡帶著美團,匆匆趕往東水門青江坊的姨母家吃冬至團圓飯。 這是姨父姨母復婚后的第一頓節日家宴,沈馥之很動了一番心思。 平日里最拿手的豬雜下水,不做。 歡兒研磨出來的五味雞腳,不做。 就連開封人最看重的軟羊蒸飯和羊湯餑饦片,沈馥之也沒有準備。 她給家人呈上的,是一頓老家錢塘風味的桌席。 姨父蔡熒文往案上一瞧,就已心花怒放。 清蒸鯇魚,韭黃煨河蝦,烏干菜燴白鱔,冬筍醬油rou片,春菜盤。 “馥之記性真好,這些都是我和她居于杭州時,我愛吃的菜?!?/br> 姨父趁著姨母在灶間煮糯米湯團時,眉開眼笑地向姚歡和汝舟這兩位晚輩“炫耀” 姚歡再是因今日所遇而懷有疑慮心事,也不好無視這位比現代男子還愛撒狗糧的古代姨夫,忙捧場道:“好菜須配好詞,姨父吟一首詞?” “哎,我有自知之明,素來我填的詞,既配不上馥之的人,也配不上馥之的菜?!?/br> 姨父擺擺手,又道:“我還是給你們說說這菜的玄妙吧?!?/br> “杭州菜,分為湖上菜和城廂菜兩種。前者多以水族魚蝦或莼菜菱角這些水中鮮蔬為主料,后者則多用畜禽佐以濃油赤醬的做法?!?/br> “譬如這道清蒸鯇魚,就是湖上菜。歡兒,你可知這條魚,已被你姨母拿大木盆餓養了三天,令其草腥氣盡去。蒸的時候呢,要先將空的竹蒸籠置于鍋中,大火讓水沸騰,待蒸汽充盈了整個鍋子,再將魚盆放進去。如此門道,魚rou在短時間內就里外皆熟,不會出現外皮處粗老、脊骨處還生的情形。除了蔥絲越酒做調料,魚背切開的沒道縫里,還要鋪陳薄入蟬翼的火腿片。豬rou的葷油氣,最合搭配鯇魚的水物之鮮甜?!?/br> 姨夫堂堂太學學正,說的又是愛妻的杰作,自是口若懸河、感情充沛。 因又指著那紅潤晶亮的醬rou片子道:“再比如這個冬筍醬油rou,馥之用來腌漬豬五花rou的,不是市肆里普通的黃豆醬油,而是從前蘇湖一帶百姓愛做的蠶蛹醬油?!?/br> 姚汝舟望著那碗醬rou,已經開始舔嘴唇。 但這小娃娃知道?家里姨母不上桌?誰都不能動筷子,只得忍著口水?繼續和jiejie做好姨夫的聽眾。 “蠶蛹能做醬油?” 姚歡還是第一次聽說。 “大姨姊沒教過你?” 蔡熒文道。 姚歡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姨父口中的“大姨姊”?指的是自己所寄之身姚姑娘的母親。 她搪塞道:“母親說沒說過,我還真不記得了。慶州那邊是西陲邊疆?哪里比得蠶桑水鄉?我從未見過用蠶蛹做豆醬的?!?/br> 說話間,沈馥之和美團端著兩大盆豬油芝麻糯米湯圓走進來。 她聽丈夫興致勃勃地評論菜饌,也笑吟吟道:“你們姨父說得沒錯,蠶蛹除了能拿來喂雞?還能在暴曬后碾壓成粉?再和黃豆一道制醬,特別香稠?!?/br> 沈馥之說著,又細細往姚歡面容間瞧去,柔聲問:“歡兒,你今日可是在孤幼院累著了?方才進門時?臉色不好?!?/br> 姚歡白日里聽了不該聽到的秘語,自是心神不寧?此時忙打起精神回應沈馥之道:“確實有些累,還餓了?!?/br> 沈馥之莞爾?麻利地端起蘿卜絲、韭菜葉等做成的春菜盤子,來到門邊對著上天默念了幾句?然后拔掉盤中插在生蘿卜泥上具有供奉先祖之意的一支細香?回身將大菜盤子放在桌上?淋入米醋香油,撒一撮白芝麻,拌勻了。 一股清潤甜酸頓時彌漫開來,和魚蝦rou食的香味相得益彰。 姨母此刻,面色紅潤,眉梢眼角都染了心滿意足的歡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開封城里,多少幸福人家都少不了沈馥之這樣一位女主人。 對她們來講,本本分分、清清白白地做人與持家,雖累得很忙得很,卻照樣能將日子過得像清鮮的蒸魚、滑嫩的蝦仁、肥糯的河鰻、醬香的豬rou、爽口的時蔬一樣美好。 年節里能闔家團圓說說笑笑,就是最大的滿足了。 沈馥之朱唇一抿,道:“我已稟過祖宗,吾等在凡間雖說不上鐘鳴鼎食,但憑本事掙溫飽,冬至節的宴席上葷素不缺,君熠待我好,歡兒和汝舟更是聽話,請祖宗繼續保佑,大家平安順遂。來,動筷子,吃!” …… 一彎新月懸于中天,清輝淡淡,越發顯得深冬的夜空幽謐寒涼。 姚歡睡不著,望了一會兒窗外,干脆起身裹了冬衣,去到院中。 養小龍蝦的池子,清冽的池水映著月光,卻是寂靜一片。 姚歡看著小龍蝦冬眠其間的影影綽綽的泥洞。 空xue來風,隔墻有耳,白日里在孤幼園聽到的簡單話語,信息量卻大得驚人。 她是個穿越者??! 帶著現代人讀史知識儲備的她,無法忽視往后的幾年,大宋的前朝與后宮將要發生數件大事。 “宣仁”是趙煦已經死去的祖母、高太皇太后的謚號。 歷史上的“宣仁之誣”事件,說的是天子趙煦受到新黨一派的挑唆,疑心當年神宗皇帝晏駕時,高太后曾經欲立自己的另一個兒子、也即趙煦的皇叔為天子。 章惇、蔡卞等人領銜的新黨,曾在宣仁太后臨朝其間曾受到她所支持的舊黨的迫害,因此希圖通過追廢宣仁太后,來徹底清洗朝中的舊黨勢力。 在趙煦的默許下,章惇授意御史中丞邢恕,對宣仁太后留下的內侍、近臣等嚴刑拷打,逼他們誣毀宣仁太后當年曾對趙煦繼位不利,在取得口供無果的情況下,又誘哄趙煦下詔直接追廢宣仁太后。 趙煦的嫡母、宣仁的兒媳,向太后,得到稟報、半夜里連鞋都沒穿就跑到趙煦那里哭訴,力勸他不可做此不仁不義之舉。恰巧此時,中原大地又來了天災,司天監解釋為上天震怒,趙煦才將章惇遞上來的追廢劄子撕毀燒了,就此不再提此事。 與宣仁之誣同一時期發生的,就是將要到來的紹圣三年(公元1096年)里,章惇聯合劉貴妃,污蔑孟皇后在宮中行巫蠱之事,從而令天子趙煦一怒之下廢了孟皇后。 縱觀歷史,多少后宮風云,都是折射前朝的勢力斗爭。 已故的宣仁太后被污名化,孟皇后將被構陷和驅逐,實際上都是黨爭白熱化得反映——新黨要徹底清洗元祐黨人。 但姚歡沒有想到,孟皇后被廢事件的真正細節,竟然比史書寥寥數筆的記載要殘忍得多。 幾個時辰前,從孤幼園回來的路上,姚歡就翻來覆去地思索著那幾句話。 兩個女子,一個說出宮不易,一個說自己能進宮。她們倆,前者應該是宮人,但來福田院送物資,肯定不是有份位的嬪妃或者她們閣子里的宮婢。 后者能進宮,又說“福慶喜歡我”…… 福慶,福慶…… 福慶公主! 孟皇后所生的公主! 倘使不是從后世來,倘使不知道將要發生的那個令孟氏被送往瑤華宮幽禁的案子,姚歡一定無法這么快就猜出這幾句話的意思。 以及猜到其中一人的身份 第182章 天子夫婦來探店(上) 臘月里,黎明時分總是呵氣成冰。 須再過兩個時辰,待太陽升至東南,白晝的光明點燃大地的暖意,汴京城才會真正醒來,開始車水馬龍、人聲喧沸的一天。 然而,紹圣二年的冬月,朝暾似乎是從東華門外一座飲子點心店里升起的。 當周遭的店鋪街巷仍沉寂在漫漫冬夜的黑暗之中,五更過后,此處先時亮起了燈,透過窗柵散射出榴色的光芒,宛如黑沉沉海面上躍出的紅日。 繼而,屋頂的煙囪開始冒出白氣,又似云霧裊裊,飄向半空。 燈火與炊煙包裹著的這家店,遠不如這一帶的大酒樓氣派,卻端的比腳店飯鋪敞亮潔凈許多。 一圈扎得十分挺括的竹籬,圍住門口二三十步見方的院子。 沿著籬笆,甚至還植種了幾株臘梅,此季正在吐蕊。 不過,這些臘梅,注定無法演繹暗香浮動的清幽意境,因為每天的卯初,院子里都熱鬧非凡。 梅樹下,停駐著馬匹,家仆們縮頸攏袖,在冬寒里嘮著閑話。 梅樹對面,則是一長溜白燈籠,上面寫著主人們的姓名和他們供職的省寺臺院。 姚歡雖然在宮門口見過官員提著白燈籠上朝時的情形,但看到宋朝大臣這些燈籠如此整齊地擺置在自己院子里時,第一反應是,好像一排共享單車啊…… 當然,作為勤奮迎客的女掌柜,她可以吐槽開彈幕的時間并不多——即使有小玥兒來幫忙,姚歡每天清晨依然忙得像打仗一樣。 像樣的飲食店的產品定價,總要比宮門口的路邊攤高不少,否則租金、商稅、物料成本、毛利,哪里來? 不過,北宋朝臣的工資很高,來吃早飯的官員們,每人花五六十文,并不覺得是個多大的事兒。 一早上的營收就接近兩貫,姚歡能不擼起袖子加油干嘛。 天越冷,她的鋪子生意越好。 沒有資格進待漏院等著上朝的官員們,誰不想在十冬臘月的天氣里,有這么個暖洋洋、香噴噴的屋子,烘一烘冰涼雙掌,填一填轆轆饑腸呢? 店里供應的早膳是五樣,豬肚紅棗糯米糕,菘菜蕈子饅頭,蘸芝麻飴糖毛筆酥,五米粥,新琶客飲子。 米糕饅頭和粥都是尋常點心,也便罷了,那毛筆酥頗新奇。 大如菡萏的花苞,熱乎乎地炸出來,絲絲分明,可以和羊毫亂真。因麥粉比例高,這毛筆酥雖沒有開封名點“酥油鮑螺”那樣濃膩的牛味,卻極為頂飽。 最叫官兒們由奇到愛的,是這家的獨門飲子——“新琶客” 詞牌名似的,據說是蘇頌蘇公起的。匾額又是官家題的,為表彰掌柜娘子曾施粥賑災。 這飲子,帶著與煎茶不一樣的焦苦味,正與葷食、酪食和甜食相配。這個壓一壓那個的油膩,那個又抬一抬這個的濃郁。 掌柜娘子還備了三樣可由客觀自選是否要加入飲子的佐料。 一是蜜調桂花干,二是糖浸橘皮絲。 第三個,則更應景,乃是采了將開未開的臘梅花,以加了鹽的雪水清洗過,一朵朵如美人兒云鬢上的玉簪花一般。 鹽漬臘梅,投入新琶客飲子里,由著熱氣相激,梅香裊裊,竟然并未被這胡豆飲子的焦香掩蓋了去。 “你們說奇不奇,這胡豆飲子的香氣如此濃烈,卻也容得rou香、、花香并存?!?/br> “這就叫君子豆。世間萬物,有君子之風者眾,老夫的內子也擅烹飪,她就說過,瓜菜里亦有君子,乃從天竺傳來的苦瓜。哎,姚娘子,你可知為何?” 哎,從古到今有幾分社會地位的中老年男士都一樣,好為人師,喜歡考教別個。 姚歡正給那一桌上完點心,聽這一桌的官兒問,略略一忖,恭敬答道:“可是因為,苦瓜與任何rou菜搭著烹飪,都不會影響它們的滋味,它自己的苦味亦不失。而蔞蒿水芹,便不同,多少會將藥草氣,過給其他食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