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清歡 第83節
書迷正在閱讀:[黑籃]和紫原敦的小甜餅、此世之毒、盛世暖婚:億萬前妻不好惹、[綜漫]在高危世界創業奔小康、超凡大航海、[咒回同人]社畜戀愛法則、[綜漫]我的飼主是最強、[綜漫]原來前任都是大佬、[綜漫]家養咒靈離家出走啦、[綜漫同]十代目每天都在受驚嚇
童貫是多么能察言觀色的老江湖,方才幾個回合,他已約略看出來,跟著李師師一同出來的姚歡,與太學的幾個娃娃也相熟。 最關鍵的是,看這女子雖年紀還輕,頭上包冠的樣式卻像個婦人,穿著亦不輕佻,自來一股能妥帖勸住人的老成氣度。 童貫自然不愿劉延慶在市肆中真惹出什么糾紛,哄傳出去,蔡京還不得怪他童貫給章相公惹麻煩了? 當下這情形,實則就缺一個不自高身份的角色,來搭個臺階,兩邊拉一拉,結束了得了。 何況這小娘子打圓場,用的不是一句話,而是一首曲子。 童貫不由想起,從前跟著義父李憲在西軍軍營里頭,那些彼此間有過節的莽夫們,酒喝著喝著,眼看就要鬧將起來,往往,也是出來個好好郎君,帳下舞一回劍,吹一支笛曲,那一叢叢的怒火,便偃旗息鼓了。 于是,童貫最先打破針落可聞的寂靜,將雙掌一合,贊道:“這位娘子今日也是來風荷樓吃酒的?萍水一聚,便是緣分,童某洗耳恭聽?!?/br> 因又即刻轉向劉延慶,帶著半哄半嗔的口氣道:“劉將軍,可莫小看了我開封城的娘子們,來,聽曲,聽曲?!?/br> 而李師師明白過來姚歡自告奮勇要彈箏時,卻更為惴惴地去看徐好好。 姚歡從前是個業余學箏的,哪里知道,自古以來,她們專業的琴師,很多都不許別個碰自己的吃飯家伙。 不料,一聽姚歡自報家門是慶州人,還會彈與眾不同的箏曲,徐好好那緊繃的鐵青面容,竟然略見松弛,并現了三分好奇來。 她自負清高,氣頭上來,莫說是童貫蔡攸劉延慶,便是當今官家,只怕也不買賬。 但她又是個樂癡,有人從天而降要彈奏她本就向往的曲子,片刻前如鯁在喉的急怒,忽地被放在一旁了。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幽怨聲。慶州離秦州不遠,我確實早就聽師傅說,彼處的箏曲,不同凡響。娘子貴姓?” 徐好好仍是端著架子,淡淡出言,但聽起來,語氣善了三分。 姚歡向這位專業音樂家欠身福禮,恭敬道:“免貴姓姚?!?/br> “唔,我的箏,且借給姚娘子一用,”徐好好點點頭,又轉向趙明誠等人道,“幾位小官人今日為奴家仗義執言,奴家便借花獻佛,以自己的箏、借這位姚娘子的手,請小官人們聽一聽慶州箏曲吧。 一時之間,童貫熨帖了劉延慶,徐好好這位事主又親自安撫了幫自己出頭的義氣少年們,氣氛明顯緩和下來。 姚歡深吸一口氣,攏著裙子,坐到箏前。 方才旁觀風波之際,她也細細觀察過,徐好好手指上,沒有戴義甲。 彈箏要戴玳瑁殼做的義甲,是現代箏曲演奏的需要。 因為,現代的古箏,用的是鋼絲裹尼龍的弦,甚至是純鋼絲,不套上厚而硬的玳瑁義甲,莫說業余演奏者,便是專業演奏家,也彈不得多久。再者,現代的箏曲,右手有許多極其復雜的指法,曲譜里往往都是需要左手來到雁柱右邊來彈的二聲部,這也要求演奏者的左右手,都要套上義甲。 而古時的箏則不同,弦是絲線,比較軟,人自己的指甲就能有力地撥動。彼時的箏曲,除非泛音,左手也只需待在雁柱左側按弦,沒有大量的點奏,故而,琴師不必戴上義甲。 但姚歡要彈的所謂慶州箏曲,實則是她記憶中留存的現代箏曲《臨安遺恨》 《臨安遺恨》乃由演奏家林吉良,取材南宋以后的傳統曲目《滿江紅》創作的阮曲。 因阮的力度稍遜,不足以表達岳飛的悲壯,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又將它改成了古箏曲。 姚歡在上輩子的古箏老師,是《臨安遺恨》的超級粉絲,更是一位因材施教的牛人。她將《臨安遺恨》的專業古箏譜,改低了難度,又將原本鋼琴伴奏里的一些小節,改成古箏的大撮指法,替換掉不少高難度的雙手配合指法,使得業余彈奏者,也能完成一段時長八分鐘左右的精簡版彈奏。 姚歡慶幸,自己右手的大拇指,因要經常拔出雞爪趾骨,而留著一段指甲,此刻可以彈出《臨安遺恨》開頭那段氣勢恢宏的搖指。 她閉上眼睛,將兩只手輕輕擱在絲弦上,既是感觸絲弦的軟度和彈性,也是定定神,在腦中迅速地復盤《臨安遺恨》的大段曲譜。 緊接著,她突然揚起右手,一個石破天驚的大撮,左手跟上激烈的刮奏后,右手急雨般開始掃搖,一段快速激越、大顯殺伐之氣的樂曲,響徹風荷樓。 怒發沖冠憑欄處的昂揚,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奔馳,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斗志,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雄心……一支英勇陽剛之師所應有的氣勢與目標,泠泠絲弦上,都表現了出來。 姚歡彈了二三十個小節后,完全進入了狀態。 彈琴的人,手指是有記憶的,真不枉她上輩子無論開心還是悲傷時,都會彈這曲《臨安遺恨》現下自己這雙剔過多少雞爪的手,又靈活而充滿力量地撥動起箏弦來。 一個現代人,不必做文抄公、靠提前背誦南宋人岳飛這首《滿江紅怒發沖冠》的詞,來博取北宋人的青睞。 一個現代人可以展示的,就是她的現代同胞寫出的音樂。 藝術巔峰的美好作品,古今相通。 第149章 趙佶的到訪 史書上輕輕翻過的一頁,是多少人波瀾壯闊的一生。 姚歡用一個煙消云散的泛音,結束了《臨安遺恨》 聽者或蹙眉、或瞪眼、或張著嘴巴、或摸著下巴,皆是一副尚未從箏曲里回過神來的模樣。 卻聽圍住隔間的太學學子們身后,響起了一句“好,好,箏弦竟也能彈出這般殺伐果決、如臨沙場的曲子” 眾人紛紛回頭看去,只見一個與趙明誠差不多年紀的玉面少年,金冠紫袍,笑吟吟地邁步而來。 正是遂寧郡王趙佶。 童貫和蔡攸看清來人,忙起身躬腰。 “老奴給郡王請安?!?/br> “臣,少府監裁造院蔡攸,給郡王請安?!?/br> 趙明誠阿爺是舍人,他也識得趙佶,此刻亦帶著左右幾位同窗,向趙佶作揖。只那小少女李清照,不覺往趙明誠身后又躲了躲。好在她本就身量未足,很不惹眼,又穿著一身男子直裰,湮沒在人堆里,趙佶似乎并未認出她來。 童貫,則拽了拽有些懵懂的劉延慶,心里鄙夷地罵了句“西北土包子,欺負女人挺在行,見到王爺就傻了”口中旋即捏了殷勤提點的語氣催促道:“官家的十一弟,今日本就要來看看你的遂寧郡王,還不行禮!” 劉延慶出身行伍,由來相處的軍營子弟,都是牛犢子似的,忽然見到這么個比李師師和姚歡還收拾得精致的少年郎,不免嘀咕:“怪道路帥跟俺說過,開封城的男子都一股脂粉氣,這堂堂的親王,竟比童貫個閹人還像娘們兒哩?!?/br> 他步出岸席,向趙佶唱喏,那黑黢黢的面膛上,硬是擠出三分諂媚的笑容,瞧來如黑熊賣萌卻齜著滿口黃牙,真還不如方才那副粗鄙兇悍的模樣順眼些。 趙佶今日屈尊,來這個飯局,卻是蔡攸出的力。 蔡京一早就看出自己這長子,讀書是混不出什么名堂了,何必去國子學浪費光陰,故而給他謀了個裁造院的差事。 莫看裁造院聽起來不是二府三司機構,實則又算肥差,又常能接近貴胄。平日里,內宮什么衣袍、亭帳、床榻臥具等,哪一樣不過裁造院的手? 蔡京比弟弟蔡卞精明許多,懂得宦場上,莫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當今天子如此年輕就體魄見弱,儲君問題,自然是頂層權力集團要放在心頭考慮的大事。 蔡京比蔡卞還全力迎合章惇,但他知道章惇力挺趙煦的同母弟趙似后,反而偷偷地利用兒子蔡攸在裁造院任職的機會,去接近遂寧郡王趙佶。 趙佶今歲因少年人血氣方剛,一時沒控制住,令個小宮女有了身孕,被朱太妃抓住把柄去官家那里告了刁狀,向太后護不過來,官家也只得讓趙佶提前出宮開府。 不過,離了內廷,蔡攸結交趙佶倒更方便了些,很是送去了幾件精美的緙絲袍子和帕子,恰是趙佶平素里大愛的花鳥題材。 正巧鄜延路邊帥的馬仔劉延慶來開封,蔡京便說服童貫,除了章惇交待的排場,也組個有趙佶出面的酒席,顯得他童貫,很能請到別個請不到的人物。想來章惇也顧不到這一節。 不想,劉延慶這莽夫,鬧了場風波,引來了趙明誠,萬幸萬幸,趙明誠的爹算得蔡京的人,想來這愣小子就算回去與他爹說起趙佶,他爹應也不會怎么聲張。 童貫正要勸散太學學子,再掏幾個大錢將徐好好等女子打發走,卻聽趙佶對著姚歡道:“咦,姚娘子,原來彈琴的是你?” 童貫一驚。 怎么,這半路冒出來的小娘子,遂寧郡王竟然認識? 姚歡暗忖,這種情形下,誰知道在場這幾撥人之間,是不是貌合神離啊,多說多錯。 她于是避開彈琴原委,憨厚地一笑:“郡王,怎地這陣子,不遣梁先生來照顧照顧俺鋪子里的買賣了?” 此時的趙佶,不過一個喜歡吃喝玩樂的小王爺,心機遠不如圍繞他身邊、可勁兒琢磨他的大小臣子們深沉。 西園宴飲那次,他就覺得姚歡挺有趣的,會烤rou會唱歌,做的雞腳更是又潔凈又美味,破了他堂堂王爺不吃禽鳥雜碎的戒。后來聽說這女子進宮做菜遇到的福禍相倚的風波,趙佶更是與梁師成感慨道,這女子所歷,比戲本還繞呢,所幸太平出了宮就好。同時,由于平日里,趙佶將教他作畫的孟皇后當作長姐一般,故而也對接住了劉婕妤、以免孟皇后闖大禍的姚歡,存了份感激 趙佶毫無架子地、笑嘻嘻地與姚歡道:“對,對,忘了問你,大水過后,你家鋪子安好?” “已修妥了,朝廷又免了到正月前的商稅,東水門一帶的飯食行,都開啦?!?/br> “善,大善。梁師成,你明日去姚娘子鋪子里定些吃食,送到蹴鞠場子來?!?/br> 跟著趙佶一同來到風荷樓的梁師成,忙應承了,又沖姚歡眨眨眼笑了笑,算是也與這位故人打了招呼。 趙佶這逍遙王爺,最愛書畫,其次是茶,再次是音律。他正想問問姚歡這首從沒在開封聽過的奇怪箏曲,是怎回事,目光一偏,卻看到了李師師。 趙佶一愣。 愣又接著癡。 癡再變作了心曠神怡。 什么童貫和蔡攸的熟練寒暄、劉延慶的笨拙巴結,什么趙明誠的淡然行禮、姚歡的推銷,以及關于箏曲為何能彈出一番金戈鐵馬的氣勢,凡此種種,忽然都好像變得遠了。 十五歲的趙佶,看到李師師的瞬間,那尚未油膩地看待美人的少年心性里,只剩了如臨夢境的迷醉。 這個人是誰? 她怎地,與我這些時日畫的人兒,一模一樣? 若論樣貌,她其實并不如皇兄的劉婕妤,哦現在是劉貴妃了,唔,她并不如劉貴妃美。 可是她確實與我趙佶所見過的各樣女子,都完全不同。 否則,我怎會將這樣風姿的女子,畫進我的畫里? 趙佶一時之間陷入惘然。 而一旁的姚歡,也驟然意識到,自己眼前的這些人,他們在三十年后,會有比今日更一言難盡的關系。 趙佶將是由巔峰墜落深谷的天子,童貫和蔡攸將是權傾一時卻終究身首異處的jian臣,李師師將是開封城人人皆知的“官家的紅顏知己與情人”劉延慶將會帶著西軍來救汴京之圍、卻兵敗被殺,陳東將帶著太學生上書朝廷誅滅童貫等人、并請求主戰派的李綱復職。 而趙明誠和李清照,將在兵禍中先后南下,不久便天人永隔。 但與史書記載的這些相比,姚歡更想知道,那時候,她會在哪里,身邊的人是誰? 第150章 鲊 數日后的近午時分。 “姚娘子,師師,請進?!?/br> 在巷口迎到李師師和姚歡的徐好好,吱呀一聲推開小院的門。 院里一股藥味,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正在地上搗鼓著什么東西,看到徐好好,起身道:“阿姊迎到客……” 她那個“客”字還沒出口,就拿一雙水汪汪的桃花眼盯住了李師師。 “師師娘子?” 徐好好似乎并未與她說起,要去迎接的客人是李師師。 李師師展顏抿嘴,柔聲道:“是我,玥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