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清歡 第30節
書迷正在閱讀:[黑籃]和紫原敦的小甜餅、此世之毒、盛世暖婚:億萬前妻不好惹、[綜漫]在高危世界創業奔小康、超凡大航海、[咒回同人]社畜戀愛法則、[綜漫]我的飼主是最強、[綜漫]原來前任都是大佬、[綜漫]家養咒靈離家出走啦、[綜漫同]十代目每天都在受驚嚇
姚歡道:“吾等來撿鵝卵石吧,大個又扁平的最佳?!?/br> 胭脂覺得這姚家娘子是個不可小覷的角色,性子又隨和,她越發起了結交姚歡、托她幫自己辦事的心思,于是二話不說,躬著腰尋撿起大石塊,堆去獨輪車里。 坑中傳來炭木噼啪的爆裂之聲,燃燒得十分旺了。 “一半石頭扔進坑里?!?/br> 姚歡道。 “???那炭火不是壓滅了?” 胭脂納悶。 “一時半會兒滅不了,但也無需燒得再旺。石塊最能保溫,比鍋盆好使。吾等鋪一層石塊,墊上芭蕉葉,然后將那一大筐各色rou蔬用芭蕉葉裹了,最上頭再用石頭捂嚴實,那里頭的熱力,可不比灶間爐膛里的低?!?/br> 胭脂聽了姚歡簡短的解釋,豁然開朗:“原來如此,就是,跟燒窯似的,不過是在地下燒?” 姚歡微笑著點頭。 三人于是站到上風處,拋入石頭,見煙氣低了、明火弱了,方湊近些,迅速地鋪展上一層已用井水清洗干凈的芭蕉葉。 姚歡又去清溪中洗了手,伸入竹筐去,小心地將已經處理過的食材一一搬出來,擺到芭蕉葉上。 胭脂細觀去,但覺琳瑯繽紛。 有開膛后拿筷箸撐開的三四個童子雞,有自背脊處斬開、繞成蟠龍狀的河鰻,有一扇羊肋排,竟然還有幾塊纏繞著黃花菜的五花rou,皆是醬汁淋漓、豉油紅亮,看得出腌漬處理得有些時辰了。 火石坑里的溫度看來果然很高,姚歡一將食物放進去,就迅速地縮回手,去捏自己的耳垂、涼一涼。 待葷腥之物平放妥當,姚歡掂著鍬子,輕輕鏟著芭蕉葉翻卷包攏食物,一來避免汁水泄漏,二來避免rou食與上層石塊泥土接觸而污染。 這般精細的步驟完成后,她才招呼著胭脂和汝舟,取出筐子里的芋艿、山藥和蘿卜,也扔進坑中,再添上第二層芭蕉葉捂嚴實、不讓一星半點的火力熱氣泄露,最后才用另外一大半鵝卵石堆疊上去。 姚歡這個做法,其實是來自上輩子的旅游經驗。 公司組織去秘魯玩,當地人的特色烹飪方法之一,就是在地上刨個大坑,加入草料燒旺,再投入石塊保溫,然后把豬樣雞鴨、玉米土豆之類的埋進去、蓋上芭蕉葉和石塊,不到一小時就可以挖出來,食物不論葷素,均已熟透,口感也很好,又比明火烤的健康。 可惜現在是北宋年代,土豆、紅薯和玉米都還未傳入中原,否則一起扔進去烘,才過癮。 不過,姚歡蹲在坑邊,心里頭略有些惴惴。 這可是今日的硬菜部分吶。 姨母信了自己的主意,在灶間準備的都是豬雜、雞腳等佐酒之物,還有邵郎中給寫的幾個素菜方子,以及湯羹和餅子。 面前這石頭下面的一大堆,才是重頭戲,千萬別演砸了。 汝舟到底是個娃娃,心大,見阿姊再沒什么活兒派給自己,便去溪邊打水漂玩。 胭脂則陪著姚歡一同蹲著。 小半炷香后,她吸溜著鼻子,喜道:“姚娘子,你聞,rou香味兒濃咧。嗨呀,這法子真妙,王公本就愛林泉山野之趣,他定會喜歡?!?/br> 姚歡仿佛一名新卒,近陣意怯,還帶著疑惑地問對面的胭脂:“真的香嗎?” 胭脂卻忽地面色肅然,慌忙站起來,目光投向姚歡身后,恭敬地行禮道:“曾四郎,蘇二郎?!?/br> 第五十五章 來了,他們都來了(上) 姚歡回過頭,見曾緯頭戴軟腳幞頭、一身圓領直裰,白袍翩翩,果然又恢復了通身的靜雅氣,不似踢球那日如敏健陽剛的武卒。 真是教科書式的“緊衣有rou、寬衣顯瘦”吶。 曾緯身邊,也立著一位士,長方面龐,廣額深目,雙眉間還有深深的川字紋,看起來有三旬年紀了。 只是,目光里透著寬厚的暖意,那張有些風霜的面孔,便尋不到什么凄苦喪氣的色彩。 而他,還牽著個六七歲的男孩兒。 高俅事先知會過沈馥之與姚歡賓客名單,因而姚歡方才聽王府婢子胭脂喚此人“蘇二郎”便猜到,這就是蘇軾的次子蘇迨了。 姚歡記得,無論是史料記載還是姨母說起,蘇迨今年應該都才二十四五歲,真人略覺得老相,大約和他自小就因父親被貶,四處遷徙漂泊有關。 蘇迨牽著的小男孩,瞧來眉目與他甚肖,定是兒子無疑,也就是歐陽修的重孫子。 “四叔來得恁早?” 姚歡笑盈盈地與曾緯見禮。 曾緯點頭:“初秋清氣最宜人,王駙馬的西園今歲又新修了石山,等不及要來觀石賞秋。不過現下離重陽還遠,見不到葉蘸暈霞、花染秋霜的景致?!?/br> 言罷,向蘇迨若有深意看了一眼。 蘇迨亦微微展顏,朝曾緯拱拱手。 “山色橫傾蘸暈霞,湘川風靜吐寒花”本是蘇軾早年寫深秋美景的一句詞,曾緯引用父親的作品,蘇迨自然要表示感謝。 在今年夏天之前,蘇迨與曾府其實無甚往來,與曾緯也不熟。但曾布向天子趙煦私下求情、留蘇迨在京城后,正是曾緯受父親之命,前往蘇迨府上拜訪、言及沈馥之從中出力。 蘇、曾兩家的年輕后輩,因此而熟絡起來。蘇迨不好去求見曾布當面道謝,就請曾緯飲了兩次酒、送上父親蘇軾所藏的一方硯臺。 姚歡轉向蘇迨行禮。 蘇迨是第一次見到沈馥之的這位外甥女。 蘇迨明白,若細細考量、追本溯源,自己能留京,實則與此女子亦有關。 他原就帶著感激之情,因又見姚歡擼起袖子、手上還有醬汁殘留,一副廚娘的模樣,想到沈馥之問自己討去的那副字,越發覺得一見如故。 二嫂這外甥女,瞧來斯秀麗,卻并不羸弱,且眉間眼梢的神色質樸,父親蘇軾的書法不就是這般,有著舒展天真之風。 蘇迨嘴角微抿,慢聲慢氣地問道:“姚娘子,你的鹵雞腳買賣還好吧?對了,怎地不見沈二嫂?” 姚歡道:“多謝二郎給俺寫的招牌。姨母和家仆,此刻都在那邊灶屋張羅,二郎稍后就能見到啦?!?/br> 眼前站著的可是蘇東坡的親兒子,可姚歡卻沒有太心潮澎湃。 只是不覺得陌生而已,好像不用字斟句酌,開口就能與他搭上話。 或許因為重量級的幾位人物還沒出現,又或許因為,相貌不算出眾、卻看上去溫潤平和的蘇迨,給姚歡帶來的感覺,不是驚艷,而是親切,能治愈社交恐懼癥似的。 親自帶娃的男人就是不一樣啊,透著一股靠譜的成熟與慈和。 不知道他續弦了沒? 歷史上他應該二婚了吧,依稀記得娶的還是歐陽修家的姑娘? 哎,捉急,好懷念那種掏出手機一搜就有的感覺,哪怕用百度搜個胡說八道的答案,也好歹能滿足吃瓜群眾的求知欲啊。 反正吃瓜又不在乎正史野史,野的瓜更香。 姚歡正暗暗開彈幕,曾緯卻帶著兩分打趣、三分助推的口吻,向蘇迨道:“仲豫,沈二嫂和姚娘子,辦事利落、手藝又佳,你年底親迎新婦之日的家中酒席,不妨請她們去做?” 哈,我就說嘛,大豪的公子,怎會就這么單著。 姚歡心道,曾四叔,你可以的,簡直像我肚子里的蛔蟲。你哪是緯哥,你是度娘! 她八卦之志得酬,順桿子又馬上開始兜生意、真想接下蘇迨婚宴酒席這個新訂單。 不料,她剛要開口,蘇迨的兒子卻仰起臉,拉扯著他爹的袍袖道:“阿爺,箕兒餓了?!?/br> 蘇迨惑然:“箕兒,你今早不是吃了兩張胡餅么?” 姚歡一怔,瞧那娃兒嘴角有些掛下來,說話時還似有若無地剜了曾緯一眼,她旋即悟到,這孩子,不愿聽人談論父親續弦的事。 懂,懂,續弦有風險,前妻的孩子更覺警惕。這位箕兒小朋友,像你爺爺續了你奶奶那樣的賢惠女子的案例,的確并非普遍現象吶??纯次覀円?/br> 姚歡于是趕緊蹲下來,溫言柔語地對那孩子道:“你叫箕兒?箕兒,你可是聞到此處rou香漸濃?你這鼻子真靈,這石頭下呀,埋著各種好吃的,只是,還須半個時辰,方能挖出來美美地享用。要不,你先與俺家弟弟,在溪邊玩一會兒?汝舟” 姚汝舟聽jiejie召喚,巴巴兒地跑過來,眨著眼睛,略有些好奇地打量著蘇箕。 蘇迨不過是個散官俸祿,父親被貶、兄長蘇邁要養一大家子,去歲末開始,蘇迨還要托人往惠州給父親送錢送物,故而手頭很不寬裕,即使今日來駙馬府赴宴,自己和兒子的衣著也十分樸素,不過求個潔凈而已。 姚汝舟倒因此而沒了戒心。 這個年紀的娃兒,也就只有這么點以貌取人、以衣取人的水平,他見身為賓客的蘇箕,沒啥富貴小公子的派頭,胸中先就平順了許多。 俗語道,恨人有,笑人無。談不上有、談不上無的狀態下,恨與笑便都沒了蹤影,娃娃之間可以一同玩耍,成人之間則好像可以發展一番塑料交情,甚至能尿到一個壺里。 “俺叫姚汝舟,那邊溪中有好多青蝦,俺帶你去捉?” 姚汝舟熱情地邀約。 蘇箕果然一聽就露出感興趣的神色,只是仍看著父親,見蘇迨慈愛地點點頭,方暢快地咧了小嘴,跟著姚汝舟玩去了。 姚歡笑道:“小男娃便是這般,你帶他無論去名山大川,還是古剎麗園,他們最喜歡的還是挖沙玩水,或者扯根樹枝互相對打?!?/br> 蘇迨聞言,心頭驀地一動。她見姚歡言語里有嗔意,眸中卻是柔和之色,忽地憶起前年過世的母親王閏之。 母親是父親的繼室,嫁過來后,父親第一位夫人王弗所生的兒子蘇邁才五歲,母親又生了他蘇迨和弟弟蘇過。家中三個男孩兒,難免鬧騰,母親卻始終溫柔寧和,看似慢吞吞、其實很有章法地,就將一個大家庭打理得清清楚楚。 沈姨母的這位外甥女,瞧來也是這般好脾性的女子。 可惜,沈姨母說,她志在守節,不然,娶了她的男子,該多有福氣。 曾緯瞥到蘇迨面上微妙變化,忽覺一絲兒芥蒂。 他隱隱意識到,自己不太喜歡見到,旁的男子對姚歡露出贊許之色。 第五十六章 來了,他們都來了(中) 姚歡的“秘魯燒烤坑”嗯,簡稱“魯味坑”里,傳出的香味已經濃到叫所有人都忍不住咽口水了。 曾緯正興致勃勃地要幫著姚歡與胭脂鏟開鵝卵石,忽地望到畫閣那邊熱鬧起來。 但見櫨葉褐錦緞大氅的駙馬爺王詵身邊,信步走著一個身量未足的大袖少年。 “定是遂寧郡王,歡姐兒,四叔要與蘇二郎過去了,午時等著吃你的好手藝!” 曾緯說著,就比蘇迨還急似的,招呼著小兒蘇箕,三人匆匆離去。 姚歡愣怔少頃,也放下鏟子,對胭脂道:“我可從未見過郡王哩,瞧一眼就回來,放心,不是明火,里頭的雞鴨魚rou糊不了” 胭脂本就不是壞丫頭,方又見這姚娘子原來竟是曾家公子的親朋,于是更不敢怠慢,對姚歡笑吟吟道:“娘子去吧,俺且掀開幾個石頭瞧瞧芋頭熟了沒。若芋頭都熟透了,rou更不會出差池。你家弟弟,俺也替你看著?!?/br> 埋烤食物的溪澗處,離灶屋和畫閣,其實都不算太遠。姚歡稍趕了幾十步路,傍著一株大柏樹,便看得分明了許多。 趙佶竟然長得像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