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我做了皇后 第27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同人]迦勒底負責人、綠茶O她變質了(GL)、掙7億和第二春[重生]、蝕骨暖婚,總裁寵妻100天、特別的我們[娛樂圈]、入禽太深(nph 高干)、洪荒明月、師尊你離我遠點、我只想自力更生、念君度相思
又或者,她只是不敢深思。 無論慕濯是否有意皇位,但愿這些能夠助他一臂之力。 兩人之間的恩怨糾纏早已成為一筆爛賬,說不清究竟是誰虧欠了誰。 也許最初,他若沒有不由分說地將她奪來,命運的走向會是另外一種可能。 但她看不到了。 她孤身走向高臺,寒風凜冽,衣裙紛飛不止。 這一刻,她心中是前所未有的安寧,摻雜著些許莫可名狀的遺憾,不知來源于何。 忽然,凌亂的步伐聲自身后響起,時纓微微一怔,回頭便看到慕濯疾步走來。 僅存的一縷遺憾霎時煙消云散,她對他笑了笑,在他飛掠而來之前縱身撲下高閣。 余光所見,他對她伸出手。 許是因為身上還帶著傷,他勉力施展輕功,嘴角沁出血跡,速度也遲緩了許多。 衣角如流沙般從他指間溜走,她飛快地向大地墜落。 十七年短暫的人生如走馬燈從眼前劃過,她看到舅父一家,看到曲明微,看到時綺,看到青榆和丹桂,看到來靈州之后的一切。 以及前些日子,慕濯與她提及即將到來的新年,說是一定要好好過。 往年他從未將此事放在心上,但今后,他會珍惜每一個與她度過的節慶。 風聲如刀,四周云霧遮蔽,她再也看不清他的面容。 她心想,如果有來世,如果有來世…… 剩余的念頭戛然而止。 大雪洋洋灑灑飄落,時纓望著天空,五感六覺疾速流逝,她在漫無邊際的黑暗中合上了眼睛。 她死在景初十年的最后一日。 未能如約與他看到新歲的朝陽。 第27章 【前世 夢醒】愿與阿鳶…… 時纓看著躺在地上無知無覺的少女, 微微愣怔,仿佛剛從一個漫長的夢中醒來。 那種感覺過于真實,她像是完全變成了另一個自己, 直到此刻才徹底抽身。 可她卻依舊動彈不得,意識清晰,卻沒有實體, 被困在虛空中,占據著居高臨下的視角。 “她”……應當是已經死了吧? 從那么高的地方跳下來,必定會粉身碎骨。 艷麗的血色在潔白無瑕的雪地蔓延,猶如一朵盛開的花。 寒風席卷著飛舞的雪花從天而降, 覆蓋少女蒼白的面容和素衣包裹的身體。 靈州的雪可真大,好似要將她埋葬一般。 時纓在半空中怔怔地想著,突然被腳步聲打斷思緒。 慕濯走下高閣,直奔“她”而來, 他不顧傷勢強行使用輕功, 腰腹間暈染著大片的血跡, 將衣衫浸透,身后管家一路小跑, 連聲叫道:“殿下,殿下您慢些!” 他置若罔聞, 行至近前,緩緩跪在雪地上, 指腹輕柔地拭去少女眼角的淚痕和唇邊血色, 旋即伸出手臂,小心翼翼地將她擁入懷中。 越來越多的人圍過來,管家老淚縱橫,顛來倒去地念叨著“作孽”, 顧將軍神色悲戚,勸慕濯節哀,醫官匆匆而至,想說服他先回屋包扎傷口。 他卻仿佛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聽不到外面的一切聲音。 漫天飛雪紛紛揚揚,將他和少女的頭發染成白色。 ——愿與阿鳶白首偕老,此生不離不棄。 時纓想到這句話,只覺靜默中裹挾著鋪天蓋地的悲傷,她被他無聲的情緒感染,一顆心也跟著疼了起來,幾乎讓她無法喘息。 她不知道慕濯在大雪中跪了多久,白霧從四面八方涌來,遮蔽了她的視線。 隨后,時間驟然加快,一些支離破碎的場景漸次從她眼前劃過。 長安城外大軍壓境,但最終,慕濯兵不血刃進入興安宮,淑妃和太子被廢,孟家與時家滿門下獄,等候處斬。 她未能看到他究竟做了什么,當畫面靜止,他已成為新任太子,皇帝重病不起,搬去驪山行宮休養,令他行監國之職。 天牢昏暗,獄卒舉著火把引路,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作陪,慕濯走到一間牢房前。 他示意眾人退下,隔著門望向里面披頭散發、狼狽不堪的人影。 那人赫然抬頭,竟是衛王……又或者說,是廢太子。 廢太子形容枯槁,顯然受了不少折磨,看清來人,立時破口大罵,起初只是“亂臣賊子不得好死”之類,到后來口不擇言,越來越往下流的方向去。 時纓從未聽他說過如此粗鄙的言辭,只覺無比陌生。 視線所及,慕濯不為所動,任由他罵得口干舌燥、氣喘吁吁。 廢太子見狀,又道:“當時你威脅父親,從我這里搶走阿鸞,我還以為你是真心喜愛她,豈料她嫁給你不到一年就客死異鄉,你是不是為了報復我,所以將她生生逼得自盡?你這種心狠手辣、薄情寡義之人,將來定會下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你有什么資格提她?”慕濯終于開口,聲音冷到極致,“你在秦樓楚館夜夜笙歌,與外宅婦顛鸞倒鳳的時候,可曾想過她一分一毫?你遵照令堂指示,謊話連篇,從見面第一眼就騙她,以婚約作為遮羞布,只為掩蓋孟家和時文柏做出的齷齪事。你假意對她情根深種,實則在外勾三搭四,不說平康坊里留下的證據,去歲我回京之際,可不止一次在慈恩寺見到你和‘孟良娣’茍且偷歡?!?/br> “你……”廢太子惱羞成怒,“什么外室?彎彎是孟家女,出身清清白白,你休得血口噴人!” “堂堂世家千金,出閣前居然住在通濟坊西南一座人跡罕至的宅院里,還真是件奇聞異事?!蹦藉f罷,廢太子頓時臉色一白。 就聽他接著道:“既是孟家女,怎會與故去的時四娘長得一模一樣?時四娘生前深居簡出,但并非無人見過她,你有膽量,何不將孟良娣帶到時文柏面前,問他是不是看起來分外眼熟?” 廢太子無言以對,怨恨地瞪著他,眼中幾欲噴火。 半晌,諷刺道:“我和彎彎兩情相悅,如今同生共死,也算無悔,不像你,注定孤家寡人……” “兩情相悅?”慕濯輕輕一笑,眼底滿是嘲弄,“兩情相悅,便是讓她做個見不得光的外宅婦,直到你覺得坐穩了太子之位,才封她為良娣,一邊在太子妃床榻上流連忘返,急于生下皇長孫,一邊給她灌避子湯、以免她先有孕,還因為她長得像前未婚妻,勒令她不準在外露面?” “你……你懂什么?”廢太子氣急敗壞,“總好過你對阿鸞強取豪奪,她寧愿死都不……” 慕濯低聲說了句什么,廢太子面色一僵,大叫道:“你胡言!你讓我見彎彎,我要見她!” 他卻未做理會,轉身離去,徒留廢太子刺耳的喊聲在牢房中回蕩。 慕濯行至另一間牢房外,里面關著時文柏、林氏和時維三人。 見到他,時文柏無望地垂下頭,林氏與時維卻不死心,哭嚎著求情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饒命!當年我們一個遠在杭州,一個年歲尚小,對他犯下的罪孽一無所知,求您看在阿鸞的份上寬恕我們,阿鸞在天之靈,定不忍心看著她的母親和兄長無辜送命……” “無辜?”慕濯重復這個詞匯,嗓音冷漠,沒有一絲感情,“你二人自導自演,假裝遇襲,還殘忍殺害了青榆和丹桂,以此逼迫阿鳶對我動手,如果她知道真相,你們覺得,她還會認你們嗎?” 林氏大驚,指著時文柏道:“都是他讓我們這么做的,我們也沒有辦法??!” 時維連連點頭,鎖鏈嘩啦作響:“其實我和阿娘后悔萬分,從靈州回來,內心一直都飽受煎熬。殿下,您若能高抬貴手,免我們死罪,我們愿意出家,余生日夜為您和阿鸞誦經祈福!” “混賬!吃里扒外的東西!”時文柏忍無可忍,叫罵道,“當日你二人合計給阿鸞寫信,將皎皎的死訊告訴她,試圖讓她因此對岐……太子心生怨恨,我才是被蒙在鼓里!后來也是你們非要去靈州,我才將計就計安排‘遇刺’,你們一個自告奮勇拿出毒/藥,一個還借機糟蹋了丹桂,現在倒是學會裝傻充愣,想把我一人踹下水了!我告訴你們,待我死后,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們!” “寫信和去靈州都是大郎的主意,我只是遵從你們父子二人的決定!” “阿娘,您怎么把我……丹桂的事告訴阿爹了?” 林氏和時維一齊出聲,皆感到難以置信。 一時間,三人互相指責,陰暗狹小的牢房內亂作一團。 “不必吵了,省點力氣等死吧?!蹦藉暣驍嗨麄?,“安國公的精神頭這么好,簡直看不出半點‘病情嚴重、藥石罔效’的樣子。阿鳶在世時最記掛的就是你們,你們三個結伴上路,到了底下繼續拌嘴,熱熱鬧鬧,也不至于寂寞,她見到此情此景,定會含笑九泉?!?/br> 話音落下,他徑直離開,將時文柏對妻兒的謾罵和另兩人的哭天搶地甩在身后。 時纓的神魂亦步亦趨地跟著他,心中震撼難以言喻。 衛王……廢太子從頭到尾都在騙她,成婚之前就已經開始拈花惹草,而她血脈相連的父母兄長,竟算計“她”至此。 她心知只是個夢,可發生在另一個自己身上的事歷歷在目,如今她旁觀者清,想到在驛站的時候,母親和兄長看似傷勢嚴重,卻并沒有聞到濃烈得化不開的血腥味。 但彼時,“她”的全部注意力都被青榆和丹桂吸引,又在母親的言語羞辱下心亂如麻,一意求死,已經沒有多余的心思繼續探究真相。 她嘆了口氣,視線被黑暗籠罩,旋即,再度看到些許一閃而過的畫面。 廢淑妃和廢太子被賜死,孟家及時家滿門抄斬,但行刑臺上卻不見時家大少夫人楊氏及其一雙兒女,據說是在牢獄中染病身亡。 景初十一年末,皇帝病危,駕崩于驪山行宮。 慕濯私下與榮昌王世子見面,但后者拒絕了皇位,隔日便離開長安,到外地周游。 就好像晚一步便會被慕濯抓住,強行按在龍椅上一般。 慕濯以太子的身份登基為帝,不置六宮,只追封故去的岐王妃時三娘為皇后。 新帝即位,手段雷厲風行,革除積弊,勵精圖治,廣開疆土,滅北夏,通西域,成為人們交口稱贊的明君。但他終生未續娶,沒有子嗣,也從不過歲除。 老榮昌王過世,昔日的榮昌王世子成為榮昌王,最終還是不得不接過了皇位。 時纓看到的最后一幅場景,是慕濯孤身坐在空曠的大殿內,依舊容顏俊朗、身形挺拔,兩鬢卻已染上霜雪。 窗外寒風肆虐,大雪紛飛,又是一年歲除。 殿內漆黑,沒有燈盞,他緩緩合上眼睛,從此再未睜開。 風從錯開的窗縫中卷入,將他面前的兩張字條揚起。 一張寫著“愿與阿鳶白首偕老,此生不離不棄”,是“她”生辰那天從孔明燈中取出,收在高閣內,她死后,他令人移平了那座樓閣,從她留下的物品中發現了這張字條,一直保存至今。 另一張……時纓定目一看,竟是“她”在龍興寺用左手寫就的數百張字條之一,是他得知她不眠不休為他祈福之后,瞞著她獨自去了趟龍興寺,從長明燈中取出一份。 字條上的字跡歪歪扭扭,卻一筆一劃格外認真。愿他轉危為安,愿他一世長寧。 時纓心中酸澀,朝那個已然變成雕像的身影望去,目光不經意掠過他的手,突然發現他指間似乎纏繞著一條陳舊褪色、疑似絲線的東西。 她隱約覺得熟悉,但又不知這種感覺來自何處,正待細察,視線卻已模糊不清。 黑暗中,她直直下墜,仿佛永遠沒有盡頭。 忽然,熟悉的聲音由遠及近,清晰地傳入耳中。 “三娘子,三娘子,您快醒醒!府上出事了,那個……唉,算了。青榆姐,這可怎么辦?三娘子從昨晚昏睡到現在,沒有半分要醒來的跡象,是否要找大夫再過來看看?” “大夫不是說沒事嗎?三娘子太累了,讓她繼續睡吧,別莊這邊又不是缺人手,何須凡事都要打擾三娘子?實在不行,我到外邊瞧瞧,隨便找個由頭把他們搪塞過去?!?/br> 時纓一個激靈,睜開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