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5)
書迷正在閱讀:寵愛 甜寵1V1 姐弟戀、你比我更重要、萌妻翻身,老公hold不住、Boss快穿:男神,我罩了、小道士 (nph)、仙醫贅婿、蝶裂(1v1,bg)、神魔練兵場、以身許祖國[快穿]、懷了影帝孩子的我帶球火了
是的,到了第三場考試,他終于要正式動用自己的草稿紙了。 會試的第三場考驗的是考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治國能力??婆e,說白了就是就職考試,官場想要的是錄用到手就能直接上任的人才,沒打算花費力氣對人才進行再教育。 所以,第三場考察的就是學生能不能直接拿來就用。 本屆考生的主考官在文壇名氣不大,但是在政壇卻很有一番作為,算是個實干型人才。因此,他出的題也很實際,就是讓學生們簡單說說平夷之策。 這題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單看如何理解這個【平】字。以大明如今的實力,對付很多異族基本都可以靠平A過去。 大明攻云南一戰就是鐵證,別看整個戰線似乎拉得極其漫長,長到木家兄弟都在云南繞了一大圈,實際上撇除掉大部隊從金陵城走到云南的時間,從第一次兩軍接觸到昆明梁王自殺、大理段氏投降,不過兩三個月的時間。 哪怕是算上現在還在云南的傅友德大軍四處奔走收拾那些心懷怨懟的土族的時間,也將將過去六個多月。 這六個月中的大部分時間,明軍都在當地整理政務給前元收拾爛攤子,由此也可一窺如今明軍的戰斗力。 其實如果不是草原上那些人太難找,已經被打到嚇破膽的殘元政府恐怕早就灰飛煙滅了。 但這個【平】,一定不是朝廷需要的。 文治國,武定邦,如果一個文臣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候出的答案是一個武將的思路,那么這個文臣一定是不合格的。 木白搓了搓手,雖然這題當真有些難度,但很巧合的是,之前他剛剛和小伙伴們討論過??! 木小白現在快樂得就像是每個在考試時候發現自己居然無意中押中考題的孩子,那種幸福和喜悅簡直是藏也藏不住,此刻的他感覺這篇文章自己可以一氣呵成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把想法變成文字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否則文人集團的禿頭率也不會遠遠高于武將們了。更何況,他還要盡可能將計劃寫得全面一點。 對了,考慮到這個念頭是大家一起想出來的,為了避免舞弊的嫌疑,還得再將之前討論的話題進行一番加工。 恰巧,之前討論的時候,木白還有些想法并沒有和小伙伴們說過。 原本這個想法他在鄉試的時候就已經寫在了卷子上,但當時他不過是閉門造車,那答案只能說是看上去花團錦簇,可cao作性不強,此番趕考的經歷恰巧能夠為他補全昔日天真思維所留下的漏洞。 他提筆研墨,在稿紙上落下了論混居與遷移對于部族融合可能存在的影響幾個字。 要化解仇恨,要增進了解,要彼此接納認可,學習文化接受教育這些不是不行,但太慢了。 如果想要在最快時間彼此了解彼此熟悉的話,住在一起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譬如香杉書舍,正是因為大家住在一起,他才知道中原人并不喜歡吃酸,他們能接受的極限就是蘸餃子的山西醋,至于阿土特地帶來的云南人喜愛的檸檬和酸木瓜他們就完全不能忍受了。 如果不是有這次機會,他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元宵在南方是手搓的,北方則是放在面粉里滾出來,也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在沿海的福建和瓊州島,他們居然已經掌握了牡蠣養殖的方法,現在想要吃美味的牡蠣已經不用下海去撈了。 而其他考生可能也不會知道云南除了苗族還有羅羅族等其他少數民族,還有云南大部分人都是以種田為生,不養蟲子,不騎大象,更不騎孔雀! 雖然大家隔了萬水千山,但有類似的食物,這是相當有趣的一件事。雖然食物的成分配比不同,但北方有年糕,南方有粑粑;北方有面條,南方有米線。北方的傳說中,火焰可以消災解厄,南方亦然。 這些都是絕對不會寫在書冊上的,因為雙方都覺得這是常識。而恰恰正是這些差異和共通點才是兩個民族融合以及對立的點。 木白相信,以后在阿土和哈拉提眼中,漢人不會再只是狡猾的代名詞,他們大部分人都友善而博學,很愿意去包容一些與眾不同。 而在自己的這些漢人朋友心中,再說到云南,也不會覺得那兒處處荒蠻,遇見的不是野人就是蠻民。 這些若不是因為大家住在一起,并且以較為友善的姿態互相了解和溝通,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如果想要增進雙方交流的話,混居是最好的辦法。 至于混居后血緣混雜什么的,木白才不在乎呢。 在他生活的時代壓根就沒有民族的說法,不同國家的人都能正常結婚生子,也沒見其后代被人看不起。 人比之別的生靈更強大的便是其包容性以及學習的能力,還有執著的信念,和血緣無關。 就像他曾經的同伴一樣,因為高傲好戰,他從一國之主變成了階下囚,為了茍活,還曾牽馬嘗糞,何談高貴? 而同樣是他,受辱歸國后厲兵秣馬,約其身以及家,儉其家以施國,以自身之努力在十六年后成就滅吳大業。這又和血緣有什么關系? 決定一個人是否高貴的,從來都不是血緣,而是內心的力量。 最初的華夏不過是黃淮流域的一隅之地,而如今的大明之所以是大明,便是因為吸納與融合。 所以,他認為真正的平夷之策不在于平人,在于平心。 至于生活習慣不同,長相有異,服裝不一木白引用了《春秋左傳》中的一句話: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 烹飪時,不用油鹽醬醋,只用單一的水,誰愿意吃呢?演奏時只用琴瑟,不輔以其余的樂器、歌者、舞者,誰愿意一直看呢? 智者求同,愚者求異,求同存異,方為國之策這小子還真敢寫。奉天殿內的帝王撫須而笑,一雙眼眸中盡是欣賞與歡喜。 奉上試卷的主考官心中落下泰半,這才說出了自己的訴求。 稟陛下,此卷考生所寫過于大膽,其策略想法亦是聞所未聞,至于如何評定,眾位同僚之間均是意見迥然,其爭論之兩極化前所未有之巨,是以臣不得不腆著臉請陛下定奪。 這樣?洪武帝將封了名的試卷折起捏在掌心,看著這位被自己選為主考官的愛臣,瞇起眼睛問道,你認為當如何? 以臣之見,此考生之用典功力稍有不足,譬如那同異之說并非出自圣人所言,而是醫書,其余他所引用的不少典故臣亦是不曾聽聞,想來并非四書五經之內??脊傥⑽⑻а?,又道,然臣以為,學藝不足可補,心性氣魄不足,卻是補不來的。 臣愚鈍,臣在陛下治下為官已有一十八年,也不是沒有想過驅逐北元后當如何整治,但臣之所想,囿于方寸之地,未破先人之眼界,即便做了恐怕也是會陷入千余年內我等和北夷之間不變的循環。 考官頓了頓,掀了掀眼皮,見皇座上的人并無不悅,心中稍松,又道:此生敢思敢想,殊為難得。臣觀其諫言,亦是覺得有一定的可行性。常言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其法確為一大變,但未必不可通。 是以臣,給予的評定為上上之卷。 洪武帝放聲大笑,他將考卷遞了回去,擺擺手:就按你說的來定,結合其一、二兩場的成績快快列個排名,朕迫不及待想要看到他排在第幾啦! 喏!考官躬身退出大殿,忽然感覺到有一絲奇怪之處,這分明是糊了名的試卷,為什么陛下仿佛知道這是誰的卷宗一般?這親昵的態度著實不像是見到一個尋常學子所應有的。 洪武帝當然知道。 等人走了之后,終于繃不住歡喜之情的帝王在奉天殿大殿內連連走了幾個來回,腳步輕快之極。隨后,他從龍袍的寬袖中抽出了一份短箋,打開后看了又看,忍不住笑道:這小子這一程沒白走,想法成熟不少啊。 洪武帝手上拿著的,正是他的小伙伴梅思祖在擔任云南鄉試考官時給他送來的一份覺得不錯的答卷。 那份答卷的作者,正是木白。 第76章 考生在考試答題的時候使用換湯不換藥這一大招其實挺正常的,就和現代一樣,學生們在平時的時候也會寫下不少文章,經過老師的批改修正之后就可以套在正式考試的答卷上了。 文章也需要沉淀,在體力和精神雙重壓迫的情況下還能七步成詩并且寫出了名詞佳作的古往今來也就只有一個曹植。 為了防止臨陣忘詞的慘劇發生,平日里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如果遇到能夠將之前的滿分作文套用的考題,整個人的心情也會不一樣,這種大幸運足以讓人蹦跶著出考場就像是木白之前那樣。 不過此舉也不是沒有副作用,比如木白這種舊調重彈彈到皇帝面前的就比較尷尬了,幸好現在他什么都不知道,否則被當場揭穿的木小白可以表演一個腳趾頭摳大明宮。 不過木白現在的情況也沒好到哪兒去,他正在眾目睽睽之下參加武舉。 沒錯,眾目睽睽。 他的親友團以及好奇他這么小一個孩子是怎么通過此前武舉鄉試的熱心市民們團團包圍了武舉所在地位于應天府的孔廟隔壁的岳公祠。 岳公祠前身是應天府人為前宋名將岳飛所立的衣冠冢,其在岳飛被平反后由民間信眾搭梁擴建成為一個小廟。在元王朝統治時期,此廟的香火和人氣一直不旺,待到朱元璋領兵北驅元人定都金陵之后,或由民眾出資官方主持修建擴充,岳公祠規模幾經擴大,如今已經是一座占地十畝有余的中型廟宇了。 考慮到它的位置所在以及私人所立的出身,這已經是相當了不得的成就了。 此后,民間一度將岳飛奉為武圣人,官方雖未承認這一稱號,卻在洪武九年為其去除了元朝加上的封號,仍延以宋時的謚號武穆,從祀歷代帝王廟,配宋太祖享。 此舉無疑便是默認了岳飛的地位。 而此次大明此次將武舉場地選在岳公祠,更是隱晦地為此處加冕。 但這些榮光不能掩蓋岳公祠占地不大、建筑風格也不若尋常廟宇那么封閉的事實。 比如現在,明明考場已經封閉,但外頭那些人依然能夠讓目光越過不過一米高的磚墻圍觀武舉考試現場。 這些人好似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為誰而來一樣,一個個都在為木白吶喊助威,搞得其余考生頻頻側目,就連考官都行了好幾次注目禮。如果不是武舉比起文舉要寬松許多,且考官也樂于看到民眾參與的話,這些親友團們早就被叉出去了。 在這種極度的羞恥感中,木白一抬手舉起了一個看上去比他還大的銅鎖,在規定時間到達后將其放回了規定位置。 不過,在放下銅鎖的時候,他的手似是無意間抖了一下,讓銅鎖落地時候稍有不穩,激起了一片塵土。 這視覺效果沖擊性極大,木白的親友團突然一片靜默。 良久,木白聽到有個人突然小聲說了一句:糟糕,我之前偷吃過小白師弟的花卷饅頭,你說他不會知道吧? 因為四周十分安靜的緣故,他的這句話顯得格外響亮,眾人紛紛側目。此人正是沈二,見眾人看來,沈二趕緊捂嘴,試圖亡羊補牢,但顯然效果不佳。 以前或許不知道,但現在肯定知道了,木白圓溜溜的眼睛中冒出了一片兇光。 找到了,偷走他花卷的罪魁禍首! 當時傅大哥送來給大家吃的花卷,為了不違背香杉書舍的規矩,傅大哥投喂他們的時候都是以給學生送溫暖為名的,花卷人手一個,木白和木小文由于特殊待遇分到了三個。 花卷在制作的時候揉進了蔥油和鹽巴,吃起來比白饅頭可香多了,木家兩兄弟都特別喜歡,因此,遭遇到被偷花卷之事的時候,木白簡直氣壞了。 他找來找去沒找到嫌疑人,后來為了泄憤就去把香杉書舍周圍的老鼠洞全都砸了一遍,現在看來倒是冤枉了周圍那些被抄家滅族的老鼠們了。 木白陰惻惻地看了眼沈二一眼。在此后的射箭項目中,他射出的每一箭都入木三分,那氣勢洶洶的模樣除了木文還能夠熱情鼓掌外,學子們的背后都有些汗涔涔的。 長得那么可愛,為什么那么兇??! 一學子捅了捅方才失言的沈二:趁著小白師弟還沒考完,你快些去買點花卷回來,否則只能是我們給你買了。 ???沈二還有些呆愣,給,給我買? 嗯!買好了供在你墓前!學子嚴肅道,到時候再給你寫個墓志銘,你覺得生于嘴饞,死于嘴碎怎么樣? 這就不必了吧?!沈二大驚失色,忙左右看看,然后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最后,沈二是靠著金陵城著名糕點鋪的一大盤千層糕以及茶糕才換取了木小白的原諒。 文武會試全部結束,接下來只要等兩日后的張榜即可。張榜后,若是榜上有名,考生即可要準備張榜三日后的殿試,而榜上無名的考生就可以收拾收拾東西回老家改日再戰了。 因此,這些來陪木白考武舉的小伙伴嚴格來說也是耗費了自己的最后的休閑/復習時間。作為考生的家長,傅忠覺得自己必須要給予些表態,于是他大手一揮,請大家一起吃了頓偏餐。 如今的百姓尚且習慣一天吃兩頓,七、八點鐘乃至更早用朝食,下午四五點食用哺食,中間間隔時間長,自然要用些東西墊墊肚子,這種墊肚子的飯食就叫偏餐。 偏餐的菜量不大,且多以甜羹、茶點為主,對于一群小伙子來說,這就有些不夠看了,于是,好大哥傅忠便特地讓人去買了些包子饅頭餛飩,讓這些青年吃了個飯飽。 在席間,他還告訴了木白一個好消息:陛下一月前便已讓大都督耿炳文前往云南傳旨,父親應當已經在班師回京的路上了。不過算算這路程,恐怕是無法在小弟你金榜題名之時趕回應天府了。 木白聞言有些小沮喪,不過還是很為養父將歸朝感到喜悅。他又細細問了問,得知此次班師洪武帝只召回了傅友德和藍玉,小伙伴的父親沐英以及一萬精兵仍駐守當地,作為武力威脅,他們要等當地行政單位能夠控制全局了才能回來。 看情況得有一兩年不能回京了。傅忠小聲道,我聽云南來的兄弟說,此前派過去的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梅思祖和潘元明都病倒了,說是都不太好了。 木白頓時沉默,心中升起nongnong的同情。 按照大明的行政規劃,當地的布政使司作為行政部門一般有兩個執印,分左右布政使,其中左為貴。 具體到不同地區情況就比較復雜,政務繁雜的地區會設置兩個左使或者是兩個右使,但是云南可是配備了足足四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