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3)
書迷正在閱讀:寵愛 甜寵1V1 姐弟戀、你比我更重要、萌妻翻身,老公hold不住、Boss快穿:男神,我罩了、小道士 (nph)、仙醫贅婿、蝶裂(1v1,bg)、神魔練兵場、以身許祖國[快穿]、懷了影帝孩子的我帶球火了
對了,說到這點,北方的那些蠻人毫無倫理道德可言,近親luanlun極為常見,當真yin亂不堪。 所以他們孩子生得快啊,哪怕女人不多,就是能生。 眾人一番嘀咕后,都發現身邊的小伙伴們對于北邊的人居然都有些了解,頓時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 明初尚武之風極盛,和后世的文武對立不同,如今的大部分學子并不會覺得武官粗鄙不堪,反倒是極為欽佩北驅外敵的一應武將。 畢竟在大部分大明人眼中,洪武帝所率領的軍隊都是趕走外族的民族英雄。當然,這主要也是和大明的軍隊出戰通常不會加重百姓負擔有關。 既不要自己出錢,又動不動就能聽到自家大軍的捷報,多好的事??!聽著捷報想象之前那些不可一世的北元老爺如今屁滾尿流的模樣,都能下好幾碗飯。 自家國家的軍隊那么爭氣,只要腦袋不出問題的都不可能不喜歡吧? 在這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自然也是極有血性且極其自信的,加上如今大明邊關未平,即便是他們這些文官預備役也相當關心領兵作戰之事。 眾人嘰嘰喳喳地分享著各自知曉的北方戰況,氣氛一時極其熱烈。木白沒再發表自己的看法,只是一邊呼著熱水一邊聽他們說話。直到有人發現他很久沒發言扭頭試圖將他拉入聊天群的時候,木白才開了口: 我長于云南,那兒的元軍亦是極其信奉佛教尤其是密宗教派的,只是兵士們對佛教教義的了解并不深,現在他們又被趕去了北部草原,日后可以想見,他們會離【真理】的源頭越來越遠,這難道不是一個遺憾嗎?少年輕聲道。 他手中把玩著已經喝完的茶水杯,一雙烏眸在漫天雪色中像是深不見底的潭水般靜靜流淌:既如此,我們為什么不幫助他們補習一番如今的佛學界的流行趨勢呢? 眾人皆是愕然。那位分享了不少小故事的廣東學子手一抖,將茶杯摔落在了墊子上,隨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驚嘆一聲:妙??! 若是能夠引導北元民眾修習漢地佛法,或者像是現在南邊那些國家一樣,鼓勵家中男丁出家為僧,那么游牧的人會越來越少! 生不生娃,生多少娃,其實不是由女人的數目決定的,而是由男人。 只要男人們都將夜間活動的精力放在研習佛法上,哪怕北邊游牧的女人再多也沒有用??! 而且,修習佛法也可降低其爭斗性。一個青年直接蹦了起來,我幾乎未曾聽聞南方的那些國家有打仗,一定是佛法的緣故。 不,這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其實南邊那些國家也會打,只是比起北邊的他們來說那只能算是小打小鬧。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佛教信奉者都是和平派,只不過中原地區的漢地佛教為了適應當地人的精神世界進化得比較溫和,會勸你忍耐勸人知足,南邊的那些光教派就分了好多種,彼此間也沒少見他們為了爭奪信眾和土地發生摩擦。 想著想著,住在南邊、信息來源比較多的木白眼神微微漂移下,不過這個時候他是不會說出來打擊大家的積極性的。 但是,我們要怎么讓殘元都去信奉南地佛教呢?他們原來好像主要是以喇嘛教和藏傳佛教為主的吧?一個學子直接將之前的北元改成了殘元,并且一臉認真地看向了提出建議的木白。 這個字改得就很妙,似乎已經將對方未來的命運看透了一般。不過也的確如此,因為恐懼于嗷嗷待哺喊著軍功的明軍,如今北元所占據的基本都是些只能種一季青稞小麥的不毛之地。 稻谷還能靠搶劫西亞的小國,但鐵器和鹽巴才最麻煩,北方的草原沒有鐵器,而如今所有的鹽礦都有草原勢力把持,北元皇室退回草原必然會侵犯他們的一部分利益。 此前,北元皇室還有一道名為云南的補給線,云南產出的稻谷、鐵器和鹽巴可以借由梁王之手送到北部,不少部落看在這條補給線的份上也要給皇室一點面子。 但現在這條線被傅友德和藍玉切斷了,以后北元勢力只能完全靠自己了。衰弱的北元皇室是否還值得草原部落效忠?這個問題還用問嗎?! 草原民族可從來都是一個慕強的民族。 木白的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在眾人的熱切注視下,他輕聲將這些想法說出:所以,我想,到時候無論是憋屈的部落首領們,還是由盛轉衰的北元皇帝,都會很需要佛法的撫慰吧? 畢竟,要論治愈性,佛法說自己是第一,沒哪個宗教敢說自己是老二。 當然,以上的想法都只是一個假設,要怎么實施、什么時候實施、讓誰去做、要花多久、是否值得都是一個個巨大的問號。 或許在未來某個人身居高位又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會有人想起來這時候的靈光一現,又或許這次討論只會被埋藏在眾人的記憶深處,也有可能有誰寫小作文的時候會把這個當做爽文段子寫進去,然后給了后世的某個人一些靈感,總之,這些原本都只是中二少年們的一次基于假設的頭腦風暴而已。 但他們中出了一個叛徒。 有一個將大家一起YY當做是認真討論的中二少年將這番假設寫在了春闈的試卷上,而他們春闈的考官恰恰也是個激進派,因此看到抄錄后的試卷時直接拍案叫絕,捧著卷子一撒腿就將事情捅到了洪武帝面前。 由此,這位腦洞奇大的考生之名,在還沒有發榜的時候就在閱卷官們嘴邊傳開了。 這個中二少年,正是木白。 沒有讀懂當時小伙伴們那名為【我們就是想想,夸夸其談又不犯法】空氣的木白: 我果然還是搞不太懂你們人類。 作者有話要說:無責任小劇場 香杉書客之一:我真的就是隨便說說 香杉書客之二:我也是,我就是被那氣氛一拉動,就,有些小激動。 香杉書客之三:我是當哄小孩,小白師弟看起來對這個很感興趣的樣子,所以我就順著 香杉書客之四(給一二三一人一下腦袋蹦):早就和你們說過了不要把小白師弟當小孩,小孩子才是最可怕的人啊啊??! 香杉書客之五:現在說這些還有什么用,快現在想想該怎么辦,小白師弟當真了??! 木香杉書客之六白一腳踢開浴室,揪出瑟瑟發抖的一二三四五:呵呵,來不及了??!真男人就別推諉,既然說出來,哪怕哭著也要和我一起把它完成啊啊??! 第74章 陽春三月,北方地區雖然大多還處于一片封凍之中,但地處長江以南的應天府,此時已經是草長鶯飛之季。 洪武十六年,三月初一,大明建國十六年來的第二次科舉正式拉開帷幕。 因為已經多年沒有科舉,不光是考生以及禮部官員,就連應天府的居民們都對此十分關注。哪怕被攔在小吏組成的人墻外,這些居民也十分熱情地頂著寒風,齊齊在舉辦本次考試的應天府官學門口給參考的學子們加油。 呃就是加油詞有些微妙。 耳力比較出眾的木白可以清晰聽到人群中那些個當地居民津津有味的相互分享哪些小帥哥很有嫁女兒的前途,哪些一定是家里有老婆的,哪些看上去定能高中的很有投資前途,快趁著人家金榜題名前抓住做女婿 別看這些人還沒有考中,但是他們既然能參考本身就已經是當地的佼佼者,含金量本身就已經很高,閨女嫁過去一定不會吃苦噠! 啊這 由于個子矮小并沒被人關注到的木白,抬頭看了眼周圍尚且一無所知的伙伴們,他們正因周圍應天府居民的助威而有些小高興呢,他決定還是不將真相告訴他們了。 小白師弟,你之后是不是還有武舉要考?一學子忽然開口問道。這句話引得正在排隊候場的幾個考生都回過頭來看著木白。 一大早就抵達應天府學門口的考生有不少都是和木白他們一起住在倉庫里頭的,共同居住了三個月,大家彼此間也已經相當了解,因此有不少人都知道木白是文武雙科的參考生。 有些不知道的現在也被朋友們科普了一下,頓時看著木白的眼神都有幾分詭異。 不是他們大驚小怪,主要是同時參加文武科兩科還都通過了,這舉動自打有了文武舉之后就沒人cao作過吧? 感覺有種莫名的帥氣呢! 哎呀!自己怎么就沒想到呢?有些自恃有些功夫的考生們不由生出了幾分懊悔,但當他們被邊上的學子科普了一把武舉的考題后,頓時什么都不敢想了。 武舉的題目也太難了!在這么難的題目下,木白這么個才到他們胸口的小孩居然能在舉石錘射箭等項目中通過鄉試,怎么看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呀。 大部分人都是這么想的,不過,也有一部分人有著不同的思路。 這小孩有石錘重嗎?而且他個子還那么矮,舉石錘的時候真的不會失衡嗎?一學子和邊上的同窗嘀嘀咕咕,對了,他可是云南的考生,你說是不是其中有些 說著,他還擠眉弄眼,未盡之語顯然不是那么友善。 我聽得到哦。 木白陰惻惻地看了過去:舉重和體重可沒有關系,倒是這位師兄看著可有些瘦啊,看起來也沒石錘重,要不要讓師弟我舉舉看啊 木白剩下的話全被捂在了嘴里,當人師兄的王紳將小師弟一把摟到了身邊,小聲勸道:算了算了,大過年啊不對,大科舉的,這時候你舉人,后邊寫字時候手酸了可怎么辦?不值得不值得。 木白咂咂嘴,投過去了一個不那么友善的眼神之后,少年扭過頭,有些小生氣。 你可以攻擊我的年齡,但你不能攻擊我的身高! 對于做器的時候就不太長,尤其比起后來原型差不多的那些器具就更顯嬌小的妖來說,身高絕對是死xue,誰戳捅誰。 而且個子矮怎么了?身材和戰斗力有關系嗎?哪怕個子矮,他也是同類型中最強的神兵。 師弟,平心靜氣。王紳按住氣勢蓬勃的小師弟,瞇眼看了那邊一會之后輕聲道,師兄的認人本領你是知道的,那人有些眼生,從未出現在香杉書社附近。 自香杉書社建立至今的數月時間內,大部分進京趕考的學子都到香杉書舍那兒晃過,這些人或是因為有人推薦,或是自己打聽到,也有單純因為好奇的。 一些不差錢的考生也被他們那兒的學習氛圍感染,覺得住下來可以有效督促自己學習,索性就也搬了進去。 而從始至終沒有出現在香杉書舍附近的就只有想到這里,木白眼神不由一閃,再看過去,果然見到那人身上的衣服色彩低調,粗看起來和周圍的幾個學子沒什么不同,但仔細一打量就能發現其料子卻為上品,那布料的光澤起碼比他們身上的粗布亮了好幾度。 如此,對方的身份已經很明顯了是那些不差錢卻缺德的江東學子??! 但問題是,為什么來挑釁他? 他長得很好欺負嗎? 你年齡最小,容易沉不住氣,若是因一時脾氣上涌發揮失常便是順了他的意。蹇瑢也靠了過來,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木白看過去的視線,當然,他們若是再不擇手段一點,激得你生氣出手打人那效果更好??记笆x,一個不好你現在的功名都要被奪了。 少年聞言反倒是抽了下嘴角,不怒反笑道:我看起來有那么傻嗎?而且誰會在考試前去揍人??!真男人當然要在對方最得意的東西上擊敗他啦! 他的背后燃起了熊熊烈火:來而不往非禮也,一定要給他們好看! 靜心,靜心。王紳忙將他捏起的小拳頭掰松,答卷時候一定要心情平靜,過于亢奮容易出現審題錯誤或是答題激進,此二者皆會為考官不喜。師弟,你可一定不要被人影響。 木白反過來拍拍他的手,以示知曉。他閉眼沉淀片刻,再睜開眼睛的時候,眸中已經恢復了冷靜,少年沖著身側的幾個小伙伴一揖:諸位放心,答題時候我會謹慎的。 那就好。眾人還有些不放心,但眼見遠方已經有官吏擺出了開門敲鐘的架勢,只能拍拍木白的肩膀,以示鼓勵和支持。 還沒等所有人都拍完木白的肩膀,考場門口的銅鐘便被敲響。在鐘聲的余韻之中,這場為期九天的春闈正式開場。 大明的科舉制度傳承于唐宋,和科舉制度最為完善的宋朝相同,會試的考試時間也是三天一場,一共三場。 不過,比起后世更為人性化的是,此時考試的小房間也比后世的小隔間寬廣得多,而且每人都發了一個小火爐取暖。 最重要的是,此時的會試還是包飯的。所以,木白并沒有遇到論壇中有位匿名前輩所吐槽的不得不在考場燒飯結果引得考生們群起而攻之的情況。 當然,木白覺得以自己的手藝,哪怕給了他這個發揮的機會,他恐怕也是那個嗅著別人的飯香流口水的人。 考試的標準餐是很普通的兩個大白饅頭配榨菜。 為了讓考生不要餓著肚子,饅頭都有成人的拳頭一般大。不過,因為運輸以及防備作弊等原因,木白拿到手的時候,饅頭已經冷掉不說,還都是被壓扁的,看上去就特別不好吃。 如果是木文看到這個饅頭估計小眉頭已經要皺起來了,但對于木白來說這可完全不算什么哦! 生活經驗豐富的木小白毫不猶豫地用筷子插著饅頭放到炭火上烘烤。給他們取暖的火爐所散發的熱量完全比不上火灶,但饅頭恰好是一種特別容易被烤焦的食材,小火爐反而降低了烹飪難度。 只過了一會,冷硬的饅頭表層便出現了褐色的焦痕,并且散發出比起蒸饅頭更濃郁的面食香氣。 谷類中的氨基酸會在高溫情況下與還原糖發生反應生成醛、酮等物質,而這些化學成分就是食物主要的香味和風味來源,加上褐痕的視覺刺激以及人類刻在DNA里對于烤物的好感,烤饅頭比起蒸饅頭來說要有吸引力得多。 當然,烤饅頭最重要的一點則是必須要掌握好烘烤技術,外層酥脆里層綿軟guntang才是其中最重要的靈魂。 然后趁著柔軟的內芯還熱乎的時候迅速剖開塞上冰涼的榨菜,只要趁著榨菜將將被焐熱卻還保持爽脆口感的時候,將其迅速塞入口中。 酥脆的饅頭外衣、清爽咸鮮的榨菜以及柔軟的內芯就可以帶給人一出三重美食享受。 ??!做人類真好。 木白捂著嘴,滿足地嘆了口氣。 饅頭顯然用的是新收的白面,麥香味很濃,榨菜可能是考慮到冬春之際人的口味重稍咸了些,但配合在一起極其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