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7)
但實際上,S.M在除愛豆團體的其他事務上嚴重缺乏后續創造力,旗下知名的演員和搞笑藝人都是收購其他所屬社時所附帶的贈送品,他們本身并沒有培養知名演員的經驗,可以說能捧出一個有水花的新演員的概率是很低的。 如果現在這批成熟的藝人先后離開S.M,他們又無法從別的所屬社挖來新的中堅力量,那整個演員部分就會被瞬間削弱,重新回到行業末尾的狀態,有腦子的人都知道,他們應該未雨綢繆,在如今狀況還不錯的時候就學著培養新人,才不會在未來陷入被動。 李繡滿張張嘴想說些什么,但最后還是保持了沉默,他覺得韓國觀眾根本不喜歡魯敏宇這類演員,花美男的受眾是年輕的孩子們,電視機的遙控器卻牢牢掌握在家庭婦女的手里,就算是網絡播放量,那也還是二十代的女性貢獻得更多。 而這兩類人都更喜歡五官端正、輪廓硬朗,不那么奶油小生類型的男演員,在他看來,魯敏宇這種外貌類型的孩子,那就只適合當愛豆,做演員壓根兒就火不了。 如果他最近不是已經和自家兒子在新女團的緋聞炒作以及天上智喜的未來發展方面有過兩次分歧,這會兒恐怕就要忍不住開口反駁了。 不想再起波瀾是一個原因,再來也是S.M現如今的演員后備力量非常薄弱,演員部的幾個練習生很難說多么有資質,稍微能看到點天賦的也都是女練習生,就找不出兩三個現階段就值得力捧的男練習生來。 狀況就是這么個狀況,既然也沒有別人能頂上來,拿魯敏宇當個練手的也不錯,怎么著也出過道了,粉絲多少還是有一些的,最后能不能紅起來多少還是得看命。 除了魯敏宇之外,趙寅成還對總公司提交了一份投資申請意向書,問我們有沒有興趣投資他即將主演的霜花店。 聽到霜花店這個名字,李賢因有些意外地揚了揚眉頭,確認般地復述了一遍:霜花店? 李繡滿有點好奇自家兒子為什么會對這個名字有特殊反應,接過策劃部長遞過來的文件后,從中抽出《霜花店》的制片資料,轉頭推給李賢因。 這部電影講一個以古代朝鮮為背景的故事,分類上是劇情片,但核心本質是愛情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裸/露鏡頭,兩個男主趙寅成和朱鎮模,以及女主宋智孝都有全/裸戲份。 隨著策劃部長的介紹,李賢因用最快的速度掃了一眼資料首頁上的制片信息,成功把它和自己記憶中的那部影片對上了號。 很顯然,這就是那部皇帝和從小一起長大的侍衛搞基,因為不想與和親的公主洞房,然后讓最親近的侍衛替自己行房中事,結果侍衛卻愛上了公主的狗血影片。 《霜花店》在某方面來說真的很有名氣,十幾年后都還有人在網上翻找它的高清無.碼未刪減完整版,至于花費無數時間與精力去找完整版來看的人到底是為了單純的欣賞藝術鏡頭下的身體美學,還是想要暗戳戳地圍觀一下男神女神暴露在鏡頭下的某點,那就未可知了。 霜花店的制作方是OPUS電影公司,這家會社自成立以來也有些年頭了,早幾年一直與大型制片公司合作,給人家打雜工,在一部作品中一般處于聯合出品人的位置,霜花店是他們第一部 獨立制作的影片。 一家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就決不能依賴他人而活,就如同S.M想要擁有自主培養演員的手段一樣,OPUS也想擁有獨立拍攝一部影片的經驗,只有勇敢地踏出這一步,他們才不會被大的制片公司永遠壓制,才會擁有更多條路可以走。 不過在這個第一次的實踐途中,他們顯然遇到了一些麻煩,以至于到了需要對外拉投資的程度。 第160章 OPUS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他們對《霜花店》寄予厚望,認為這個項目在劇本構架及人物設定,甚至連表達形式都很新穎,只要找一個能拍出優美沉靜畫面的導演,再來幾個氣質絕佳演技炸裂的主演,上映后就肯定能取得好成績! 這種對未來的美好期許聽起來有些一廂情愿,每部影片在開拍前,投資方和制作方都對它們寄予厚望,可絕大部分項目該撲街還撲街,本身質量不行也不能怪觀眾不買賬。 OPUS現在比那些上映后項目撲街的電影公司還要慘上一點,因為他們準備拍攝的影片僅僅在前期籌備階段就遭遇了超過一半的投資人撤資的極限狀況,要是沒辦法順利解決,那大概率連正常開機都做不到,更別說之后的公開上映了。 他們甚至連撲街的資格都沒有。 而造成投資人撤資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對這部影片太過自信,認為《霜花店》值得更高昂的制作成本,先后三次調整預算金額,硬生生把一部二十億韓元就能拍完的中小型制作提高成了六十億韓元的大制作。 這可是六十億韓元??!不管哪個投資人看到這個數字心里都很難不打鼓好嗎! 就從最簡單的邏輯來講,越是大投資的電影越是不好收回成本,一些商業動作大片都說不好能不能有六十億的盈利,何況《霜花店》還是一部未成年人不允許進影院觀看的大尺度朝鮮背景愛情片,部分投資人被如此巨額的成本嚇得都不敢再投入資金了,膽子小的甚至還往外撤出了投資。 心很大的OPUS這時候才意識到,沒有獨立制片經驗的他們在投資人眼中并不是那么值得信任,單純制作一部中小投資的電影時還有人肯試探著給他們投資,等制作成本一升上去,他們多半是被放棄的命。 可惜他們領會地終究是有些晚了,投資人們總是冷漠且理智的,一旦撤資就很難回心轉意,他們通常不吃回頭草,就算OPUS把預算中的制作成本重新降回二十億韓元,已經對他們產生好大喜功印象的投資人也不太可能重新把錢交給他們。 現在的狀況是,OPUS已經把霜花店的制作預算壓到了四十億韓元,并以修改后的制片計劃對外征集了一輪投資,但響應者不多,加上原本還沒撤資的投資人,也才籌集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拍攝資金。 也就是說,《霜花店》的資金缺口大概有二十億。 策劃部長剛介紹完基礎信息與事情的前因后果,李繡滿就接茬道:趙寅成很喜歡這個劇本,去年年底順利通過試鏡之后,還積極地和制片人聊了好幾次,非常希望這部影片能夠順利開拍,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也幫忙找了很多投資渠道。 老李有些無語地笑笑,我們也是他給劇組找的來錢渠道之一。 趙寅成是S.M子公司S.M WK的簽約演員,也幾乎是其中最有名氣的那個,所以他會有許多普通藝人無法擁有的特權,比如直接與公司高層對話,再比如,向公司推銷一些原本不在計劃中的東西。 很顯然,趙寅成希望公司能給前期籌備一片混亂的霜花店注資,以免這個項目在缺乏資金的狀況下半途夭折。 如果不是趙寅成的推薦,他們壓根兒不會知道《霜花店》如今的窘境,這份請求投資的意向書也不會出現在會議室的桌上,成為他們討論的主題。 說實話,我不太看好這個項目,最近幾年上映的大尺度電影就沒幾部票房好的。坐在會議桌末尾的市場調研員瞅準了空插嘴道:而且霜花店還是古代朝鮮背景的影片,對成片的畫面質感要求很高,導演的拍攝調度手法一定要好,否則很容易拍成四不像。 這個市場調研員是從S.M WK叫來的,開完會還得回去,S.M本部有類似的工種,但沒有一模一樣的職位,相比起紅了之后就有些無所顧忌的愛豆們,更注重影片質量的影視公司才需要專門的市場調研部門,公司在對外投資的時候,他們順便還能針對合作影片與公司做一些商業上的調研,堪稱是影視圈內的多面手。 就目前的市場來說,現代動作片擁有著更廣闊的前景,再其次,挖掘人性陰暗面或者揭發某個大勢力潛藏陰謀的劇情片也能吸引到不少的觀眾為之買單,如果公司有投資商業電影的打算,我不認為《霜花店》是一個很好的對象。 盡管趙寅成是S.M WK目前的準一哥,但這位在子公司任職的市場調研員可真是半點不客氣,就差沒直接把趙寅成推薦的項目不靠譜這句話頂在腦門兒上了。 在票房上有大作為的可能性小是其一,其二,《霜花店》因為尺度原因,想靠劇情取勝、并最終拿到任何一個重量級獎項的概率也不大,許多負責評獎的老前輩都不喜歡在影片中看到過量的裸/露戲份,何況《霜花店》的背景與人物還是虛構的,這類設定容易讓評委們產生他們在愚弄歷史的感覺,之于獎項來說只會更加不利。 等調研員說完,李賢因徹底沉默了,對方不僅全方面否定了《霜花店》在票房上的前景,同時認為這部影片也沒有多少獲獎的可能,想靠刷獎來提高逼格并借此提高關注度,好增加后續周邊收入及DVD租賃銷量以收回成本的算盤也基本只有落空的命。 看看老李,再看看策劃室長,大家好像也都很認同這位調研員的觀點,盡管沒有開口支持,可從表情上看,也并沒有對這些話反應出哪怕一星半點的排斥,有的甚至還微微點頭,顯然已經站在了調研員那邊。 盡管S.M本部主營愛豆事務,卻也不能說本部的管理層們就對影視圈毫無見解,且不說圈子就這么大,愛豆們紅了之后也不是沒機會去影視劇中客串乃至常駐,相關業務都很熟悉了,何況在李賢因接手S.M之前,本部高層就已經對真正的影視圈產生了很大的野心,找了不止一個機會介入其中, 當然,這些想要徹底打入影視圈的嘗試大多都以失敗告終,才顯得S.M像是什么都沒做,似乎就心甘情愿地當一個專門培養愛豆的局限型企業,而這種看似消極的姿態也成為某些粉絲唾罵的攻擊點之一。 粉絲們認為S.M沒有積極地拓寬影視渠道,這會讓自家愛豆在未來發展上受限,也許愛豆們現在還年輕,可以在舞臺上跑跑跳跳,可一旦年紀大了,特別是超過三十歲之后,就需要謀求轉型,而從舞臺團體往影視演員轉化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應該說,大部分愛豆在團體解散之后,成為演員就是保持熱度與知名度的最佳路線,能像徐太志那樣成為正統歌手的絕對是鳳毛麟角,畢竟大部分愛豆的唱功并不支持他們這么做。 從這方面來說,狂熱的忠實粉絲們雖然經常被人說是腦殘粉,但其中不小的一部分還是相當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家愛豆所面臨的到底是個什么狀況,也明白愛豆們有幾斤幾兩,清楚他們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很難再維持曾經的曝光度與人氣,自然會催著S.M開發出更多的資源給自家愛豆用,不然之后的路可就難走嘍。 可實際上S.M一直在開拓各項重要渠道,只是忠武路的大門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沉重很多,任何一家愛豆企劃社都很難直接把愛豆推向電影市場。 就算退而求其次,暫時放棄大熒幕,轉而投奔小屏幕,那也不是輕易就能混出名堂的,以前的S.M沒有電視臺,也沒有可以信任的編劇與制作班底,大型電視臺的制片表他們根本擠不進去,最后只能制作一些瑪麗蘇無腦偶像劇,成效一般般不說,在粉絲看來也屬于相對較差的資源。 不過失敗的次數多了,S.M本部的管理層們對影視圈的各種彎彎繞繞知道得可不要太清楚,調研員的說法正符合他們對當下影視圈的趨勢認知,自然會情不自禁地認可對方的專業性。 如果照這么發展下去,在大家一致看衰《霜花店》的氣氛下,S.M本部就肯定會拒絕趙寅成的投資申請,徹底放棄對《霜花店》注資。 而他們之所以在整體看衰這部影片的情況下還要把投資申請報告拿到會議上來討論,僅僅只是因為超過五億韓元的資金調動都要由李賢因來決定,如果決定投資,需要他這個社長的親筆簽名,如果拒絕投資,也得李賢因親自開口,沒有給他看過的大項目可不能直接扔進垃圾桶。 盡管如此,在場參與會議的人們也不認為他們的社長真會沖著趙寅成的面子就投資《霜花店》,這會兒也就走個過場,迎合一下公司的規章制度。 然而在各種負面分析中,李賢因卻遲遲沒有說話,靠在椅背上把所有人的表情都掃視了一遍,然后有些驚奇的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是發自內心地嫌棄《霜花店》,他們不想S.M給影片注資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覺得這部作品純屬虧錢之作。 可事實上,《霜花店》這部電影在韓國上映后的票房成績卻非常好,在年度票房排行榜中穩穩地占據了前十的一個席位,而且男主之一的朱鎮模還靠它拿了百想影帝,別說影片藝術性到底如何,至少在商業和獎項上,它肯定是成功的。 就這樣一部至少在上映當年的影片市場中有名有姓的作品,居然被嫌棄到了這種程度,這群人有毒吧! 第161章 照你們這么說,這個項目就一點盈利的可能性都沒有了?在一片沉默中李賢因終于開口,只是讓在場眾人感到驚奇的是,他們的社長似乎并不和大家一樣看衰《霜花店》,不然就不會如此反問了。 那如果我一定要投資《霜花店》呢?是不是成功的幾率就無限接近于零? 此問一出,場內瞬間雜音陣陣,眾人面面相覷,不明白他這是什么意思,難不成社長還真想投資這么個失敗概率大到無法忽視的項目? 不會吧 李繡滿忍不住低頭扶額,誰看都是一副傷腦筋的模樣,他知道自己和兒子之間有代溝,而且這種代溝是全方位的,從性格、為人處事、營業理念,乃至對員工下屬的根本態度都有非常大的區別,根本就不像是一家子。 但就算重新回公司工作前就有了必須接受彼此理念不同的心理準備,卻也沒想過兒子的心思會這么難猜,這么個他無法認同的項目似乎都有要投資的打算,活像是免費給人劇組送錢的撒幣機器。 坐在末尾的市場調研員也愣了一下,斟酌了一會兒言語之后說道:《霜花店》的成功概率不大,但也沒到無限接近于零的程度,我們前面也說了,近幾年沒有票房好的大尺度電影,但影視題材都是有循環性的,冷淡了一段時間的題材經過一定周期之后,重新出現爆火作品的概率就會被拉高,《霜花店》要是趕上趟了,實際票房就會比我們預估的高很多。 所謂的影視圈內題材循環性其實很好理解,除了一些起步比較晚的地區,大部分國家在挖掘影視題材與類型上都已經趨近于成熟,幾十年來什么亂七八糟的主題都拍過,各種各樣奇葩的賣點也在瘋狂想賺錢的制片廠商cao縱下與觀眾見面。 就目前來說,影視大類中已經很難發掘出新意,大部分電影都能在前輩規定的框架中找到一席之地,而通過常年發展,每個類型的電影在市場上都有自己的受眾,哪怕是再小眾的限制級作品,每年也依舊有數量不少的相關愛好者花錢走進影院支持,就為了制片方能看到商機,制作更多相關題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