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4)
當然,李賢因本人可一點不覺得這種氣氛的轉變和自己有什么關系,這個鍋他不要! 這個問題之后,大概是該問的都問完了,希澈開始扯一些別的話題,然后才拄著拐杖起身,打算回樓下自己的病房,準備出院了總要收拾一下東西的。 其實沒有拐杖支撐著,希澈現在的走路姿勢看起來也很正常,只是習慣性地帶在身邊,也算是減輕腿部壓力了,真到活動現場了可不會帶著拐杖上臺,那看起來太奇怪了。 人已經走到門口,李賢因還以為這場并不單純的午后閑聊已經結束了,正打算放下靠背,等著護士給他換了吊瓶之后就睡個午覺。 還沒等他動手,希澈突然來了個急轉彎,快速說了一句:啊,我差點給忘了,你的粉絲們讓我給你帶個話,說你的CY上最近有很多奇怪的人在留言,讓你有精力可以去看看,能發點新動態就更好了! 總感覺最后一句話才是重點的李賢因差點呵呵出聲,你別告訴我你這次又在樓下恰巧碰見了我的粉絲,然后無私地給人家帶話。 這種不靠譜的借口已經用過兩次了! 所幸希澈也只是干笑兩聲,沒有正面回應他的問句,幾乎等于默認了李賢因話中的調笑之意。 看他這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李賢因嘖了一聲,也懶得繼續調侃,無奈地搖搖頭放他走了。 也難怪大家都找希澈帶話,這小子就不是心理多敏.感的人,抗擊打能力相當高,就算李賢因真生氣了,他也不會因為并非針對他的話語而受到傷害,一點也不玻璃心。 至少在出道沒幾年的現在,心態還是不錯的,深諳厚黑學的精髓,至于以后那都是還沒發生的未來了,誰知道還會不會發生呢。 第124章 盡管希澈和他提過,但李賢因并沒有第一時間打開自己的CY查看,他見過的奇怪的人太多了,再說現在上CY,奇怪的人能不能看見不好說,暗戳戳諷刺他的人是肯定不少,何必讓自己親身感受那些污言穢語? 不過現如今實在閑著無聊的李賢因對此也不是什么反應也沒有,至少還登錄了一下他那讓人略感羞恥的粉絲俱樂部,打算看看粉絲們最近在做什么。 讓他頗感意外的是,之前幾次看都非?;钴S的發言區,這次無論刷新多少次都是死水一潭,根本沒有新的帖子出現,頂多是舊的帖子有順序上的變化,應該是有人在舊貼中發言給頂上來的。 要說起來也算正?,F象,雖然他的話題度很高,可都是傳來傳去的風言風語,正經露面的次數很少,物料基本靠街拍拼湊,換句話說,除了欣賞一下他的外貌,粉絲們幾乎不能從他身上獲得什么心理滿足感。 久而久之,那些外圍粉絲可不就跑光了嘛。 而且粉絲凝聚力最高的一般是愛豆,因為要幫忙打榜沖銷量刷數據等等,更加有利于同心協力一致對外,其次才是演員,像他這種半公眾人物,基本沒什么凝聚力可談,關注的動力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飛快消耗,如果運行不當,幾萬人的粉絲站可能要不了多久就涼了。 但當眼前的景象真到了凄涼的地步,李賢因又覺得哪里不太對勁。 這好歹是他的粉絲站誒,再怎么樣,發個帖子給他祈福還是能做到的吧?他現在可還住著院呢! 然而現實是,他往下翻了好幾頁都沒看到這種東西。 隨意點開首頁上的某個舊貼,標題看起來只是日常生活的水貼,可活躍度居然還挺高,好幾次刷新都在首頁前三,也不知道內容中能有什么特別的點吸引大家如此踴躍的評論。 帖子的主人是個高一學生,性別未知,家鄉在南邊一個小城市,因為成績好,考上了首爾圈最著名的幾所中學之一。 可是考進去之后卻發現自己和那些家境好的同學差距非常大,不止是業余愛好方面的缺失,甚至學習進度也不一樣,課堂上的新知識對于很多人都只能算復習。 當超過一半的同班同學對你還不會的知識應用自如,還有多余的精力去研究奧數、去學第三外語第四外語,以創造更好的高考成績和更好未來的時候,焦慮的心情也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 這種狀況絕不是個例,韓國的貧富差距確實很大,特別是首爾圈的名校,富人區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往往超前很多,私底下的補習還大多是一對一的私教,就算是在韓國這種補習風氣極度強盛的國家,私教也不是誰都能請得起的,普遍都是二三十人的中大型補習班。 當然,貧富差距這種東西哪個國家都有,但韓國受地域限制,在名校中各種家庭條件的學生混雜的狀況更高,很容易造成部分學生心態不平衡,想追上去得花費除生理需求外的所有時間與精力,青少年長期處于壓抑的情緒中對心理健康也沒好處。 其實這種先天上的差距不是嘴上抱怨幾句就能解決的,只是說出來多少能緩和一下心中郁悶,李賢因粉絲站的氣氛一直以來也都不錯,前頭的幾十條回復評論全都是在鼓勵加安慰貼主的人,還有不少分享了自己的難處。 不難看出,許多人過得也沒那么順遂,追逐夢想的、努力工作的、因病欠債的,離開家鄉獨自生活的人占了至少三分之二,這種現象也不算多讓人意外,首都圈的資源和其他地方確實差很多,有時候不是年輕人都往首都圈跑,而是想要的東西只有那里有。 李賢因抿著嘴一路往下翻,這個帖子看著可太讓人致郁了,要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拿出來翻看,能給負擔大的人直接看哭,發出人間不值得的感嘆。 由于性格原因,他很少向別人吐露心聲,越是熟悉就越不愿意說,他的家世也決定了他的煩惱和大部分人都不太一樣,現在被這個帖子感染的都想說點什么了,真可以算是負面情緒的集中地。 看到快三百個回復,帖子里的畫風才有明顯轉變,倒不是陡然間變得喜悅或者明朗,而是一大堆人涌進來開始說些和帖子主題完全無關的言論,貼主倒也不生氣,還和那些人同步論調的說一些李賢因聽不懂的對話。 要不是每個回復前面都有序號,他還以為前邊兒誰發了什么不好的回復被刪掉了呢,這聊的都斷層了。 好在帖子里也有些迷糊的人沒明白是怎么回事,李賢因也跟著看了幾眼解釋,這才明白過來狀況為什么這么詭異了。 大概在他出車禍昏迷不醒的那段時間,粉絲站在短短兩天內增加了至少五千多的注冊量,然而這些人一進來,二話不說就是發黑帖,幾乎就是全方位無死角的強調李賢因有多冷血之類的。 由于當時只有一個管理員在線,刪帖的速度居然神奇地趕不上發帖的速度,以至于在線的會員當場和突然到來的黑子們在各個帖子里大戰三百回合,開玩笑,本來因為醫院那邊一直沒消息就夠著急了,這時候居然還來她們的底盤上搞事情,找罵呢吧! 然而罵戰一起來,黑子們沒多受傷,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把所有黑帖都頂了起來,不知道的人一點進來還以為是李賢因的黑站呢。 一直到了晚上,其他管理員上線了好幾個之后情況才得以好轉,不僅刪除了大部分黑帖,還把后面注冊的一些賬號拉黑踢走了,就這樣還是時不時會有不好的帖子冒出來,估計是有人把自己以前注冊的賬號賣給Anti了,也不能要求站子里所有原成員都那么忠誠不是。 不得已之下,站長只好暫時關閉了發新貼的功能,然后再慢慢排查潛藏在幾萬人中的Anti,這么一查,就拖到現在還沒恢復發帖的功能。 不過一系列措施之后,Anti倒是幾乎絕跡了,就是原先的會員們無聊到開始頂舊貼,以此來抒發自己被挑釁之后的憤怒之情,否則晚上能氣得睡不著。 總感覺這群Anti無形中幫他虐粉了 李賢因有點無奈,那群突然涌入的黑子很可能和之前在S.M前邊兒跪著的兩個男生有關系,那段時間剛好是外界黑他黑的最嚴重的時候。 不過之后黑粉的言論能消亡的一個不剩,把搗亂的人清除出去一大半當然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但他前幾天搞出來的那套把造謠者告上法庭的cao作也是獨領風sao,不少跟著瞎起哄的人都得斟酌一下值不值得。 畢竟那兩個人當初是以做Anti時的兄弟情來讓那么多人幫他造勢的,完全是全自動水軍,而在網上四處奔波的Anti也只是想干票大的來證明自己的威名,理智沒有完全喪失的人都不至于那么激烈的迎難而上。 現在很多人都在等起訴的進一步進展,如果李賢因只是做做樣子,恐怕后續還會有一波針對他的語言攻擊,以證明他們從沒慫過,當然,這種狀況不會發生,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李賢因這三個字只會成為很多人說話前先過腦的提示詞。 看大家后面的留言,氣憤的情緒已經不多了,漸漸的又轉為閑聊,也就是這時候他從回復中才捕捉到一個重要信息站長換掉了幾個經常不在線的管理員。 確實,在這次的事件中,管理員反應緩慢和工作不力是事實,也實在是這個粉絲站子確實小,之前也沒發生過什么需要一致對外的大事,李賢因也不需要她們去沖鋒陷陣,可不就沒什么應急經驗。 翻到管理員列表看了看,的確換了一大半,好幾個被他懷疑是公司愛豆的賬號從列表里消失了,換上了一些他沒那么眼熟的ID。 神奇的是,允浩的管理員職位居然還穩當當的掛在站長后邊,甚至還加了副站長的頭銜。 怎么還升職了呢?! 看著周圍的同僚被擼了大半,你一個人激流勇進,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東方神起現在不僅恢復了日本的活動,還正好在回歸期,要忙的事兒有很多,就算調整過行程構架也只能保證他們有充足的睡眠時間而已,休息可能都得在交通工具上。 就這還有時間抽空管理粉絲站,也太絕了吧 他該說什么,不愧是做什么都熱情的男人? 第125章 李賢因真心好奇允浩最近的行程和作息到底是怎樣的,對方的在線時長甚至讓他有些迷惑,這么真情實感的在宿舍給他瘋狂打call可還行。 不過他也沒有因為這份好奇就特意去做什么,只是單純記住了這件事,東神的經紀人現在可不一定想接到他的電話,他認為的調侃在很多人那兒卻容易讓人緊張,不是所有人都能和他順暢的聊天,沒必要因為一點他覺得有意思的小事去打擾別人。 哪怕他現在有的是時間。 現在李賢因手上最大的事兒是群體起訴,起訴的流程走的很慢,因為被訴人數量比較多,法院備案的速度自然慢了下來。 他這邊的證據和資料已經提交上去,但眾多被訴人都是普通民眾,該怎么提交有利于自己的材料都不知道,盡管有最遲提交時間,進度還是推動的相當慢。 短時間內開庭是別想了,這就是個持久戰,甚至得做好糾纏個一兩年的準備,一審二審乃至三審都有可能。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李賢因一點也不焦慮,他在開庭之前依舊有充足的時間來做各種讓自己愉快的事情,甚至就算開庭也不一定能對他造成影響,心里不舒服的話,開庭的時候他也可以不去,讓律師頂上就得了。 當然,這件大事很快就會成為次一級的過去式,說到底只是有感而發的行動,遠比不上真正的大賺特賺來得爽快。 這幾個月金楨京一直在默默關注著北美的次級房貸市場,特別是那幾個社長重點提到過的金融企業,大多數都已經顯現出一些不對勁的勢頭來。 這點不對勁主要體現在有效業務周轉不暢的同時還不能從其他地方獲取盈利,說白了就是持續虧損,就算賬面上的數字看起來還不嚴重,有些名氣大的還能從外界拉到額外投資,可實際上的流動資金都已經被鎖死在某個壞賬中,不足以支撐日常開銷以及鋪平欠款,開始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除了這些金融機構和銀行的老板與直接管理層,外人很難從微小的蛛絲馬跡來獲得警示,金融世界中的大幅度數據變化太正常了,虧損方也在拼命自救,沒到無法挽回的地步,誰也不會對外嚷嚷自家資金有問題。 就是這樣,一個危機才更有可能從小范圍影響迅速席卷全世界,人都有僥幸心理,想著茍一茍就過去了,不想著解決自己的問題而率先警示大環境中其他同行的人基本不存在。 說句難聽的,別人會不會破產和自己有什么關系呢?大環境崩塌了也只是會影響依舊存活著的企業,都要撐不下去了誰還有心力照顧大環境? 一個人不開口,兩個人不開口,就算開口的人也可能被諷刺只會喊狼來了,真正的危險沒人重視,那就別怪災難最后蔓延到自己身上。 清水煮青蛙的優勢在這時候體現的非常充分,一場巨大的危機從來都不是突然降臨的,一點點累積下來才是造成災難的根本原因。 真等到演變成世界性金融危機的時候,也就只能換來一句早知道這樣我當初就該如何如何。 真早知道未來發展的李賢因所看到的風景就和大多數人不一樣,任何一點細節上的變化,對他來說都是明確的信息傳遞,得益于此,金楨京每次的相關報告也都能讓他得到新的思路。 你先去和斯坦利匯合,然后看看華夏地產行業和股市的風向,我沒下任務之前先不要有行動。 李賢因把手里的U盤遞給吳智彬,這個給斯坦利,讓他把一半的千譯股份賣掉,然后拿著錢按照U盤文件里的指示cao作。 千譯的股價已經非常高了,發展空間在一步步降低,這幾個月也受到了華夏官方的一部分扶持,他這個外國人沒必要再進一步持有。 這時候拿出一半的股份去置換流動現金,然后投入華夏股市撈一筆也是不錯的選擇,在金融危機之前,有幾支股票可是相當高光,這時候買入,等明年中旬再賣掉,就是一筆相當讓人眼紅的投資收入了。 在這之前,斯坦利在他的吩咐下也買過華夏的股票,打掩護般地有賺有賠,這次相對就比較膽大了,直接是奔著目標去的,時間越來越少,也由不得他慢慢布局。 因為要把基本盤從歐美挪到華夏,斯坦利肯定得換地方蹲著,然而他不會說中文,除了對華夏的特殊金融市場有所研究之外,其余的當地文化和生活幾乎是一竅不通。 相比之下,曾經服務過華夏顧客的吳智彬就好得多了,只是中文依舊說的像是唱歌,也沒實地去過那片東方國土,說起來也并沒有多靠譜。 之所以把吳智彬派去和斯坦利一起,純粹是考慮到華夏的大部分地區都屬于人情社會,斯坦利專業技能是很優秀,可有時候腦子里那根筋真叫一個直愣愣,再加上不懂當地的文化,真有可能被坑到。 吳智彬就不一樣了,出身可以算是草根,沒那么在乎面子,天知道以前為了做成一個單子要給多少人賣笑臉,就算當上了李賢因的助理,還變相獲得了首席的地位,做事也依舊以達成目標為首要選擇,輕易不會說自己做不到。